爱眼日丨近视手术18岁做早吗?40岁做晚吗?

作者:解勇军
发布时间:Jun 06, 2024 10:12 AM

“40岁做近视手术会不会太迟?”

“做了近视激光手术后,是不是会提前老花眼?”

临床上,这些关于近视和屈光手术的话题经常成为患者的困惑。今天是全国爱眼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在线上、线下多个平台进行科普及义诊活动,屈光科副主任医师胡颖就此带来了详细解答。

胡颖说,屈光手术的适宜年龄一般在20至45周岁之间。“由于18岁至20岁期间眼球近视度数不稳定,而45岁以上的人群可能已经出现眼球老化、老花眼等问题,因此,这两个年龄段的患者要慎重考虑手术。”

值得注意的是,屈光手术年龄还应考虑患者的职业属性。如果患者从事的是体育、舞蹈等远距离用眼多的职业,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屈光手术年龄可放开至45至50岁。而从事研究、写作、计算机等近距离用眼较多的职业人群,则建议尽早接受手术。“因为这部分人群如果选择45岁才做屈光手术,虽然可以摘掉近视眼镜,也很可能由于需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工作而戴上老花镜,客观上达不到较长时间享受‘摘镜’的效果。”

除了年龄外,是否适合进行屈光手术,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近视度数、角膜厚度、眼球结构、眼底情况等。因此,在考虑进行近视手术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同时,虽然近视激光手术可以有效矫正视力,但也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需注意科学用眼来维持良好的视力状态。”胡颖提醒。

评论
《肿瘤细胞》刊发胸科医院团队重要成果:食管癌免疫疗法获得突破性进展
《肿瘤细胞》刊发胸科医院团队重要成果:食管癌免疫疗法获得突破性进展

10月12日,由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食管亚专科主任李志刚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管癌个体化精准诊疗体系的构建”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肿瘤学期刊《肿瘤细胞》在线发表,影响因子50.3。李志刚为论文第一通讯作者,胸外科刘智超博士、马宁助理研究员及杨洋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同时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等项目资助。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新发食管癌约40万例,死亡约30万例,中国每年新发和死亡病例占全球病例的一半左右。其中,90

精神障碍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康复、转介:长宁区多部门携手创新精神卫生服务
精神障碍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康复、转介:长宁区多部门携手创新精神卫生服务

心理健康与社会大众息息相关,是构建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对精神卫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市民在生活的点滴体验中,也不断提出问题:运动可以改变不快乐的状态吗?游戏成瘾究竟如何定义?最近走红的citywalk,是否也对缓解情绪有效呢?在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际,长宁区多部门携手,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心视野·心对话”主题宣传科普活动暨深化心理健康综合服务模式工作推进会今天举行。让精神健康康复下沉至社区家门口本次活动中,长宁区首家精神健康社工站——“新泾镇精神健康社工站”正式揭牌,区卫

专家提醒滥用药易患这种疾病……,大学生感冒乱服药尿液竟成酱油色
专家提醒滥用药易患这种疾病……,大学生感冒乱服药尿液竟成酱油色

大学生感冒乱服药,突发急性肾损伤,所幸经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救治转危为安,最终康复顺利出院。医学专家提醒:服用感冒药切记不能过量服用,需要多饮水、注意休息,如出现腰酸、腰痛、尿量减少时须及时肾内科就诊。小魏暑假留校实习时突然发热,体温一度达到39.5°C,按药物说明书服用3天复方氨酚烷胺,发热依然不退,又吃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随后开始出现腰痛、下肢疼痛,尿液竟也变成了酱油色!经中山医院急诊检查,小魏属急性肾损伤、肝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肺部感染和心功能不全,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将有生命危险。患者

成果刊权威期刊,这种癌症局部晚期是否要手术?复旦肿瘤专家建立专门评分系统教授|系统|评分
成果刊权威期刊,这种癌症局部晚期是否要手术?复旦肿瘤专家建立专门评分系统教授|系统|评分

甲状腺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预后良好的“懒癌”。目前,我国甲状腺癌总体五年生存率为84.3%,晚期患者预后较差是影响总体生存率的主因,改善晚期患者疗效成为关键。局部晚期患者是否要手术?不久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王宇教授团队联合该院放射诊断科主任顾雅佳教授团队,发布一项名为“应用基于CT的评分系统评估局部晚期甲状腺癌可切除性”的研究,建立一套专门评分系统,让局部晚期患者可切除性评估有了科学依据,一改既往可切除性评估依赖医生主观判断的现状。成果在线刊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欧洲

“癌王”免疫治疗为何效果不佳?复旦肿瘤医院揭示胰腺癌免疫抑制环境新机制CRIP1|肿瘤|胰腺癌
“癌王”免疫治疗为何效果不佳?复旦肿瘤医院揭示胰腺癌免疫抑制环境新机制CRIP1|肿瘤|胰腺癌

免疫治疗已被证实可以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获得明显疗效。然而,对于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胰腺癌,免疫治疗方案一直疗效不佳。8月4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教授、胰腺外科施思副教授团队发布一项研究成果,首次发现富含半胱氨酸蛋白1在胰腺癌免疫抑制微环境塑造中的关键作用,填补了胰腺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研究领域的空白,为胰腺癌患者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胰腺导管腺癌是胰腺癌的主要类型,约占所有胰腺癌的90%。因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胰腺导管腺癌一直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外科手术技术和综合治疗水平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