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工作会被老人“抢走”吗?

发布时间:May 31, 2024 15:17 PM

爷爷与共和国同龄,今年已经75岁了。40多年来,他一直靠守着村口的杂货店为生,直到前些日子村里重新规划用地,他不得不把杂货店搬到了镇上。新店生意寥寥,像老树被移栽,爷爷难掩失落。

“要不关门算了?你这把岁数,也该退休了。”亲戚劝他。他摇摇头。这个温和而执拗的老人的词典里,“退休”一词是不存在的。

许许多多“银发打工人”也是一样。尽管已逾法定退休年龄,不再属于劳动年龄人口,他们还是出于种种原因继续工作着。

这些人选择再就业,在专家看来“保障不足”“需要支持”,在网友眼中则是“和年轻人抢岗位”。最近,大家又杠了起来。

两者乍一听好像都有道理。但要我说,这事没那么简单。

网友担心可能来抢年轻人岗位的,肯定不是我爷爷这样的老年人。

除了经营小本生意,他们的身影还出现在工地上,工厂里,保安、保洁、保绿“三保”岗位上……有人长期打零工,有人退休后又出来谋生,拿着不高的养老金,能多挣一分是一分。

还有一类老年人,他们或是专业技术人员,或是管理人员,退休后仍被原单位返聘。人社部就曾公开表示,“我们历来重视支持发挥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鼓励支持他们在保持身心健康的同时,继续发挥优势特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经验才智。”

老年人再就业是和年轻人抢岗位吗?舆论沸沸扬扬,我去找了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他告诉我,很大程度上,这是个伪命题。

“分层次来看,老年人再就业对细分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不相同。”彭希哲说,大量中老年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在于传统制造业、服务业,而年轻人更多从事IT、金融、科创等新兴行业。虽然双方在一些行业也有交集,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就业岗位和年轻人的就业岗位不构成竞争关系。

而随着新一轮“退休潮”到来,每年都有超过2000万人退休,与此同时,每年新增劳动力约为1500万人。“仅从劳动力市场的一进一退来说,老年人不但没有挤占年轻人的岗位,反而腾出了更多岗位。”

既然劳动力供给在减少,为什么大学生就业还是那么难?

那是因为,就业市场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不断地调整,致使大量岗位消失,未消失的部分岗位也面临人岗不匹配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就指出,长期来看,比起总量性矛盾,“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为深远。

说到底,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和老年人的就业问题,成因不同,出路也不同。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对立起来,反而容易遮蔽许多更重要的问题。

你退休后还想工作吗?问现在的年轻人,十有八九会说不。

不过,前程无忧《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68%的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意愿强烈。其中,有46.7%是为了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34.3%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增加收入来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19%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稍稍转移视线,就会发现环球同此凉热。根据北美安联人寿保险公司最近一项调查,多数美国人将退休视为从全职工作中脱离的缓慢过程,而不是突然停止工作、离开职场的明确日期。

“年轻员工往往对自己提前退休持更加乐观的态度。但随着人们越来越接近退休年龄,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很多人会期望晚点退休。”泛美退休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凯瑟琳·科林森认为。

人的处境在变,想法也会改变。今时今日的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老年人社交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那不如从经济的角度来算笔账。

彭希哲团队曾做过测算,中国人平均从21岁起收入超过消费,直到56岁的平均退休年龄,消费开始高于收入。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只有35年时间收入超过消费。按78岁的全国平均预期寿命来算,其余40多年都处于消费者而非生产者的角色,这对个人、对社会而言都是一种挑战。

“与其说老年人再就业,不如说是社会经济参与。”彭教授举例说,老年人可以在家庭里帮助子女,可以在社会上帮助他人,同样可以在市场中帮助经济活动。无论如何,要让老年人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这本身也是他们的权利。

对于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来说,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不容易。

我和一名机械厂HR聊起这个话题,她一边吐槽小年轻稳定性差,没干两天就想跑路,一边说老工人经验丰富又肯干,可惜退休后再返聘交不了社保。

我说,不交社保厂里成本不也轻了吗?应该更愿意聘用这些低龄老人啊。

她叹气:出了工伤怎么办?很麻烦的。

理论上,老年人再就业面临的许多障碍,通过延迟退休就能解决。

比如社会保障不足,如果退休年龄推迟,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就能被纳入劳动年龄人口,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不是劳务合同,五险一金也就有了保障。

又如就业渠道不畅,过去有“4050再就业工程”,将来是不是也可以为“6070”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但这些都是空谈。现实是,面对广泛的争议和反对,延迟退休的路线图迟迟没有公布。

彭教授告诉我,团队研究发现,目前反对延迟退休最强烈的大多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年轻人。这和10年前的情况有所不同——10年前不希望延迟退休的主要是50岁左右的中年人,如今则是年轻一代。

我国养老金体系采用现收现付制,即通过在职人员的缴费来支付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理性地看,延迟退休可以减轻在职人员的代际供养负担。但为什么现在反对声音最大的,偏偏是这群离退休还很远、又有机会减轻供养负担的年轻人呢?

“因为老龄化速度太快,社会变化太快,而我们的政策顶层设计和观念目前还有点滞后。”彭教授感慨。归根结底,延迟退休是一项很复杂的公共政策。如果光谈延迟退休,而不谈社会福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就业、税收、医疗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举措,那要大家转变观念谈何容易?

话说回来,社会观念转变迟缓也是正常现象。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明确了,各项政策协调配套程度高了,人们自然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从就业结构性矛盾到人口老龄化,越是重要的问题,越没有什么轻松愉快的解决方案。但任何改革的成效,最终还是落在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上。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其中一个发言主题就是“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

评论
彰显了这一消费的巨大潜力,《长安三万里》等热映的背后文化|我国|潜力
彰显了这一消费的巨大潜力,《长安三万里》等热映的背后文化|我国|潜力

今年上半年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总体回升向好,但受国际经济环境和疫情冲击后结构性调整的影响,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迫切需要寻求更多的驱动力。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供求之间的有效联动,要求相关产业既要满足市场空间大、受众认同度高、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小的要求,还应具有普惠性,能够吸纳更多就业,

“熊家长”不该被纵容,公共场合频现“熊孩子”乘客|孩子|家长
“熊家长”不该被纵容,公共场合频现“熊孩子”乘客|孩子|家长

近日,一条乘客“发疯”大吼制止熊孩子在高铁过道跑跳玩闹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的女子大声吼叫:“都安静点”“我真的生气了”。经过这番操作,原本吵闹的车厢瞬间安静下来,乘务员感激地给这位女士送来一瓶水。视频下,不少网友留言点赞这位女士“用魔法打败魔法”,表示希望乘车时能遇到像她一样的乘客。暑期已至,最近关于儿童在公共场合吵闹引发矛盾的新闻时常冲上热搜。从上文围观者的点评中,一些乘客对公共场合遭遇“熊孩子”的经历心有戚戚。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在这出闹剧中,孩子家长自始至终不曾现身,以至于当乘客用“发疯”解决问

东亚文明:多样性、重要性及相互影响主题发言|徐建|中国社科院
东亚文明:多样性、重要性及相互影响主题发言|徐建|中国社科院

2023年5月19-23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东亚学术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东亚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暨亚洲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顺利召开。八十余名学者与会,围绕东亚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展开热烈的研讨。聚焦东亚文明的整体性、独特性与世界地位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东亚文明的重要性,指出在思想、宗教等各个领域亚洲拥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亚洲的多元化是目前的趋势,东亚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不应忽视;东亚文明的独特性,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东亚文明的整体性特征,尚需深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亚洲文

该扭转了,西方对中国的这种误读误读|发展|中国
该扭转了,西方对中国的这种误读误读|发展|中国

当前,一些西方国家针对中国采取断链、脱钩、遏制等政策,这与其对中国过去四十多年发展模式和巨大成就的误读存在着很大关系。在西方少数国家的眼中,中国过去四十多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乃是中国向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简单模仿、学习和复制过程。因此,他们试图在产业链、技术、人才、科技等方面,切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将中国踢出所谓由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潮流。其实,这样的误读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误读,更是对中国现实发展实践的误读。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征程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贯穿了党成立以来的整个历

在守正创新中懂得“何以中国”宅兹中国|何以中国|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在守正创新中懂得“何以中国”宅兹中国|何以中国|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使笔者回忆起去年在上海博物馆参观“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的情景。在严格限制人数的情况下,这场展览仍然吸引了超过20万人次的观众前往参观。在展览现场,镌刻着甲骨文的卜甲、厚重雄浑的司母辛觥、统一度量衡的商鞅方升——当一件件珍贵文物真切地展现在眼前,观众无不被其深深吸引。他们在文物前久久驻足,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