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为止痒上策,在印度被“热死”的蚊子喜欢在几度生存?上海常见两大品种

发布时间:Jun 05, 2024 15:00 PM

当地时间5月29日,印度德里的气温监测站记录高温达52.9摄氏度。虽然6月1日官方澄清表示,由于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数值比实际温度高出3摄氏度,但当日另两座气温监测站分别记录高温49摄氏度、49.1摄氏度。高温挑战着人类的生存极限,而原本在炎夏带来困扰的蚊子也“无影无踪”。

蚊子更倾向在何种温度生存?目前进入夏季的申城,不少人也苦于蚊子的骚扰。是否有更好的驱蚊方式?疾控专家带来解答。

28℃至30℃是蚊子“最爱”温度

“蚊虫是变温动物,其生长与活动完全依赖于外界的气温。”青浦区疾控中心病媒消毒科任志华说,此次印度的高温造成蚊子“消失”并不是夸张比喻,其生存确有温度需求。“当气温低于16℃时,蚊子的吸血活动会停止;气温低于10℃时,蚊虫干启动‘冬眠’程序,不再活动,不再吸血繁殖,不再生长发育,仅靠越冬前最后一次吸血储备的营养物质熬过严冬。”如白纹伊蚊等品种,会在入冬前产下当年最后一批卵,附着在小容器壁上或底部的泥沙中,而这些蚊卵,就成为第二年蚊虫的“始祖”。

其实,上海对常年成蚊密度有详细监测。数据显示,温度在28至30℃时蚊虫最为活跃,家蚊每年5至10月都处于较高密度状态,6至7月为全年最高;白纹伊蚊6至10月处于较高密度状态,7至8月为全年最高。

此外,由于蚊子在水中产卵繁殖,夏日雨水较多,容易产生积水,也给蚊虫生长提供了孳生环境。

常被提到的淡色库蚊、白纹伊蚊,分别是什么?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科王静静介绍,淡色库蚊是上海的优势蚊种,多以成蚊越冬。其中有受精产过卵的成蚊,也有蛹期羽化后的成蚊。“随着气温逐渐降低,越冬的雌性成蚊体内开始在腹部背板下、腹板上、胃和后肠周围储存能量,积聚大量脂肪,为抵御严寒提供能量。此外,脂肪还可降低蚊虫体内组织的结冰点,使蚊虫能耐受低温。”因此,不少市民疑惑的“为何冬天也能看到蚊子”有了解答:地下车库、楼房底层楼梯间、杂物间、卧室门后、家具及橱柜背侧、厨房储物部位等是淡色库蚊比较适宜的越冬场所。翌春气温大于15℃时,雌蚊开始吸血,之后产卵、孵化,继而产生第一代虫。

而另一类白纹伊蚊是以卵越冬的典型代表,也是传播登革热等其他虫媒传染病的主要媒介之一。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其主要以卵的形式越冬,暂时性积水容器和废旧轮胎是其主要越冬场所。“市民们尤其需要注意静止的小积水,卵多沉积在容器的淤泥中或附着在杂草或容器壁上。”冬去春来,一遇积水,蚊卵便会孵化成幼虫。

除了登革热,蚊虫还可能带来疟疾。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超过2亿人感染疟疾,其中绝大部分在非洲大陆,每年死于疟疾的人数近60万。临床上,疟疾发作多不典型,部分患者表现为发热伴疲倦、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与感冒相似,容易误诊或漏诊。

“疟疾如果及时诊治,完全可以治愈,不会留有后遗症。但延误诊治,特别是恶性疟极易会发展为重症疟疾,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死亡。”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朱民说,近期市民们旅行频繁,如果去过疟疾流行区,一旦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请尽早前往医院就诊,并主动向医生告知疟疾流行区旅居史,以便开展疟疾相关的检查。

当然,被“咬出病”的仍是少数,蚊子带来最大的烦恼就是瘙痒难耐。那么,蚊子块怎么止痒最好?“一个字:忍。”据上海市疾控中心实验结果,被蚊子叮咬后,如果不搔抓,痒感会随时间逐渐降低,约1小时后几乎不痒了。“如果实在难以忍受,可在被叮咬处涂抹清凉油、风油精、花露水等进行止痒。若反应严重,应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

评论
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新药研发?院士讲解机遇与挑战
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新药研发?院士讲解机遇与挑战

人工智能将为新药研发带来更多曙光,根据英矽智能《2022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白皮书》显示:近5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大幅增强了新药研发的效率,药物筛选时间从五年降至三年,临床成功率从12%提升至14%。今天,由市卫生健康委举办的2023“春昇杯”医学创新人才大赛颁奖仪式暨上海医学创新论坛上,中科院院士陈凯先教授带来数据并表示,人工智能助力新药研发,未来还将在中药复方研究等领域持续探索。我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强新药研究的原始创新是关键。论坛主旨演讲中,陈院士介绍:原始创新即实现“从0到1”的突破,开辟全新赛道,梳理

上海生物医药院企合作新突破:全球首例先天性聋儿基因治疗后已可日常对话
上海生物医药院企合作新突破:全球首例先天性聋儿基因治疗后已可日常对话

上海生物医药领域有了新突破:就在去年底,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开展全球首例遗传性耳聋儿童的基因治疗,患儿随访近10个月后,听力得到明确改善,已可进行日常对话。专家表示,这项基因治疗“药物”技术,开辟先天性耳聋治疗的新方向,将为全球先天性聋儿带来福音。数据显示:全球先天性耳聋患者有2600万。我国每年新生约3万聋儿,其中60%与遗传因素相关,严重损害儿童听觉、言语以及智力发育,但临床上尚无任何治疗药物。随着生物医药技术革新与发展,基因治疗被认为是根治遗传性耳聋最有潜力和最理想的策略之一。该方法能将正常的基

由谁来管?,社卫中心提升能力系列蹲点②“百亿楼”里的白领健康社区|家庭医生|能力
由谁来管?,社卫中心提升能力系列蹲点②“百亿楼”里的白领健康社区|家庭医生|能力

【编者按】上海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筑就基层健康网底。应对老龄化社会,家门口医院如何更好呵护居民健康、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就在今年初,上海市卫健委定下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目标:兜底百姓健康,定位三个中心,即护理中心、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面对全新的服务属性,怎样更好服务社区居民?居民体验下来感受如何?近来,解放日报记者连续蹲点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宁区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记录社区建设“三中心”的过程、成果乃至困惑。上午10时,如潮的人流涌入长宁区金虹

市眼病防治中心启用干眼诊治工作室,我国干眼症发病率约为21%至30%睑板腺|干眼症|眼病
市眼病防治中心启用干眼诊治工作室,我国干眼症发病率约为21%至30%睑板腺|干眼症|眼病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统计,我国干眼症发病率约为21%~30%,预估全国至少3亿患者。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干眼诊治工作室今天正式启用,未来工作室将不断完善干眼诊疗规范,并形成标准化诊疗理念和服务模式,将适宜技术推广至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干眼诊疗服务。执行院长、党委书记高玮表示,这也是医院近期围绕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需求推出的民生服务措施之一。据悉,干眼症是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会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

“无烟家庭”为孩子创造无烟健康成长环境,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家庭|亲子|烟草
“无烟家庭”为孩子创造无烟健康成长环境,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家庭|亲子|烟草

日前,“无烟上海·为爱启航”青少年控烟主题宣传活动暨“无烟家庭”亲子健康游园会在徐汇滨江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举行。活动传出消息:烟草危害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烟草是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及多种肺部疾病的高危因素,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约120万不吸烟者因二手烟导致的疾病而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在1987年发起“世界无烟日”活动,旨在通过对吸烟危害的宣传,推动全民开展控烟活动。后将世界无烟日定在5月31日,即儿童节的前一天,希望全社会给青少年儿童创造一个无烟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其免受烟草危害。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