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衰竭患者顺利化险为夷,中山医院完成世界首例“一站式”原生三瓣膜介入术

发布时间:Apr 24, 2024 05:30 AM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王春生教授、魏来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一站式”原生三瓣膜介入手术,为患者修正了心脏中三扇血液输送阀门的“逆流”问题,化险为夷。患者李先生术后两个月首次随访,三个瓣膜均恢复正常工作,成功脱险的他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

66岁的李先生近5年持续胸闷、气喘,夜间难以入睡只有坐起才略有缓解。一年前在当地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持续恶化。今年8月,李先生来到中山医院心外科求助。接诊的魏来主任医师发现:患者主动脉瓣、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极重度关闭不全,全心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仅29%。

因长期心脏衰竭,李先生下肢肿胀、坚硬宛若“象皮腿”,皮肤多处破裂感染,且合并肝肾功能衰竭,既往还有胃出血及肠穿孔修补手术史,病情十分危急。结合病史及检查,心脏团队讨论认为:为李先生实施开胸手术的风险很高,唯一希望是通过微创介入手术一次性处理三个瓣膜。

专家解释:心脏两侧各有一房一室。房与室之间通过瓣膜这个“自动门”来控制血液从房到室的“单行道”输送,左右两侧的“门”分别为二尖瓣和三尖瓣。管控左心室的血液向主动脉输送的“门”称为主动脉瓣。这些“门”通过“门框”即瓣环固定。如果“门”出现问题关闭不全,血液反回来,就会造成“房间拥挤”。当几扇门同时出现问题,就会使整个“房子”膨胀,引发心脏衰竭。

以往因缺乏对应的介入器械,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反流一度成为“介入手术禁区”,只能通过开胸手术进行修复,而三个瓣膜反流的同期介入手术,更无先例。

庆幸的是随着国产器械的不断开拓创新,针对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的国产介入器械近期正式投入临床使用。据悉,魏来医生已多次成功开展同期三瓣膜“瓣中瓣”手术与双瓣膜反流同期介入手术,对处理瓣膜反流的诊治经验十分丰富。病情刻不容缓,他决定勇开先河,心脏团队当即为李先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术中发现:李先生三个瓣环因面积太大导致链接处松弛摇摇欲坠,这个“门槛”一旦松脱,植入的瓣膜只能靠开胸取出,极有可能出现术中心脏骤停或术后恢复艰难。李先生还因心脏过大,二尖瓣后瓣叶严重栓系,也增加了夹合难度,难关重重,稍有差池满盘皆输。

在心脏超声诊断科董丽莉副主任医师,麻醉科郭克芳主任医师,手术室查婉珺主管护师、王成浩护师等的协助下,魏来主任医师带领杨晔主治医师、王文硕主治医师,先经左胸微创切口暴露心尖穿刺点,将人工主动脉瓣膜经导丝送到“故障处”释放,取代原先的“坏门”。随后,经心尖原穿刺点送入二尖瓣夹合器,但二尖瓣的“门缝”过大,夹子无法同时捕获两侧“门板”。专家使用独创的牵瓣技术,将夹合器顶住一侧“门板”,牵引其向另一侧“门板”靠近,成功夹闭二尖瓣,再送入第二枚夹子后,二尖瓣反流显著下降。最后经右心房穿刺送入替换的三尖瓣并成功释放。

历经5小时,“三个门”一次性全部完成修复,手术圆满完成。

据悉,在葛均波院士和王春生主任的带领下,中山心脏内外科紧密合作,施行了各种复杂高危患者的介入和外科瓣膜手术。此次成功开展世界首例“一站式”TAVRTEERTTVR手术,将为更多联合瓣膜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心脏衰竭患者顺利化险为夷,中山医院完成世界首例“一站式”原生三瓣膜介入术
是冲击或机遇?上海专家透露:正稳妥布局相关试点,深圳宣布护士将拥有处方权
是冲击或机遇?上海专家透露:正稳妥布局相关试点,深圳宣布护士将拥有处方权

“医生一句话,护士跑断腿”的俗语,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如今早已过时。博士学历、手握创新专利的“新时代”护士近年来愈发走进大众视野,而又一新利好消息传来:近日,深圳市卫健委、市医保局联合印发《深圳市专科护士培训和管理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其中规定“深圳市专科护士可以根据医疗机构授权,在专科护理门诊或者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按照市卫生健康部门公布的目录开具检查申请单、治疗申请单和外用类药品。”这意味着,护士将拥有处方权,而专科护士的培训也将全面进入新阶段。拥有处方权意味着什么?这对于医疗

物美与价廉如何兼顾,口腔耗材集采后大打“价格战”
物美与价廉如何兼顾,口腔耗材集采后大打“价格战”

今年上半年国家实行口腔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来,原本高值耗材价格大幅跌落,不少市民从中获益。不过,集采后口腔市场耗材跌价开始打起“价格战”,近日记者发现:市场上半口种植牙仅需7800元、单颗种植牙仅需580元……跌破眼镜的低价令人担忧基本医疗服务质量,有的患者种完以后不出两个月,隐隐发炎牙齿松动,导致反复就医不胜其扰。集采政策能够有效降低药品、耗材价格,但如何真正实现价廉物美、控费医保之时造福病家?口腔耗材集采降幅力度大随着人群对健康医疗服务需求持续递增,口腔医疗服务重要性日渐凸显。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

华东地区最小年龄最低体重心脏移植患儿今出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精心救治
华东地区最小年龄最低体重心脏移植患儿今出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精心救治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的患儿晓晓,于今日顺利出院,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完成的第2例心脏移植手术,也是华东地区最小年龄最低体重的婴幼儿心脏移植。据悉,晓晓来自厦门,三个月即诊断扩张型心肌病,辗转多家医院求医。两个月前,她的父母来到复旦儿科就诊。看到已经扩大成球形的心脏,心内科主任刘芳立即把她收到病房进行系统评估和治疗。儿科医院对心衰已形成标准治疗方案,结合晓晓的病情,王凤医生实时对药物进行动态调整以维持晓晓的心功能状态。经过全面检查和评估后,专家团队发现晓晓虽然年龄小,但发病早,心衰已

如何检测、如何用药?胸科专家7问7答一次厘清,肺炎支原体感染后
如何检测、如何用药?胸科专家7问7答一次厘清,肺炎支原体感染后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大幅降温,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近期,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不同于大家更熟悉、有明确特效药物、疫苗的流感病毒,今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因儿童、青少年易感,让广大市民倍感焦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邀请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海深入介绍了关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诊断、用药关键、就诊注意事项等。Q:什么是肺炎支原体肺炎?A: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是其中的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叫支原体肺

辐射长三角地区患儿需求,儿童医院青浦门诊部开诊首日:儿内科接诊百余人次
辐射长三角地区患儿需求,儿童医院青浦门诊部开诊首日:儿内科接诊百余人次

“我就住在朱家角,之前一直苦于家门口没有很近的医院,孩子还小,怕耽误病情,但总往市区跑实在太累了。”一早,周先生带着发热的女儿前往上海市儿童医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门诊部,“这里环境好,又是专业的儿科机构,这下放心了。”12月4日,该门诊部正式投入试运行,将为青浦及周边地区儿童提供全方位、多学科医疗服务。据悉,上海市儿童医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门诊部依托上海市儿童医院优质医疗资源,通过远程协作、标准化门急诊建设、适宜技术推广、高危儿管理网络建设、儿科临床能力提升、专家柔性流动等项目带动青浦区儿科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