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毛皮画上的马文化”全国巡展在上海启幕

发布时间:Apr 24, 2024 05:21 AM

12月9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毛皮画上的马文化:工艺美术作品展”全国巡展首站在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开幕。展览历时三年筹备,将在上海、北京、成都、伊宁、乌鲁木齐等五个城市进行巡展。

开幕仪式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刀郎舞现场表演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展览主要以纤维艺术毛皮画为创作载体,以古今中外马文化故事为创作题材,以马文化艺术挖掘和保护为创作主线,展出的120余件作品在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吸纳了现代艺术观念及专属研究成果,生成了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独树一帜的艺术表达。

巡展首站在位于上海松江的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举办。开幕仪式上,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馆长刘子惠表示,双方的合作将为上海观众呈现一场瑰丽多姿的马文化盛宴。未来,美术馆将进一步携手更多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为更多优秀艺术项目搭建研究成果转化和传播的平台。

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国强表示,弘扬普及中华马文化,对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强壮中华民族的心智和体魄,丰富“一带一路”的文化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际文化交流艺术馆馆长洪和文表示,本次展览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深刻而形象地诠释了马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风貌,凝聚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深度思考,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骐骥之跃”“骁腾万里”“骏业日新”和“骋怀游目”。作品不仅展示了马文化在艺术领域重要地位,也向观众展现了纤维艺术毛皮画所蕴含的马文化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通过巡展,向不同地域的观众讲述旖旎的马文化故事,向大众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激发观众对纤维艺术和马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关注毛皮画作为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美学特征。

中国马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悲鸿艺术委员会委员武马表示,本次展览的创作者阿孜古丽·吾甫尔及其归迹团队用艺术的形式倾诉对马的热爱。本次展览是他们阶段性成果的呈现,未来,他们的创作在毛皮画马文化主题的宽度,广度和深度上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以阿孜古丽·吾甫尔为代表的纤维艺术家深度结合中国马文化、丝绸之路马文化、游牧文化和天山南北各民族文化等资源,挖掘特色的文艺素材,创新绘画内容,从题材、色彩运用、立体感、表现手法和作品风格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分析,在对未来进一步研究和展望中逐步形成了这一次对马文化艺术焕发新生的探索和推广,也将会促进其创作的持续发展和传承。

保加利亚著名教育家、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教授阿萨杜尔·马克洛夫从创作的角度谈到,创始人阿孜古丽长期摸索,克服困难,创作出独特魅力的纤维艺术,以非遗再造传承创新。

“毛皮画上的马文化”项目负责人、归迹艺创主理人阿孜古丽·吾甫尔说道:“通过非遗再造,我们丰富了毛皮画的载体,让毛皮画成为生活艺术品。本次巡展对我们团队来说是一个新的契机,我们将继续努力,不辜负国家艺术基金对我们的期望。”

开幕仪式之后还举办了《马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主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艺术界、文化界、新闻界、高校等不同领域的嘉宾就“中国传统马文化研究的意义”“毛皮画上的马文化”“马文化非遗文创”三大议题进行讨论,为纤维艺术创作、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

“马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主题研讨会现场

巡展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指导,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与设计委员会学术指导,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马业协会马文化艺术研究院、新疆工艺美术协会、乌鲁木齐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据悉,本次上海站巡展由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承办,将持续至12月18日。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毛皮画上的马文化”全国巡展在上海启幕
中国百强95%在胡焕庸线以东,全球科创中心新百强:中国23城、美国26城
中国百强95%在胡焕庸线以东,全球科创中心新百强:中国23城、美国26城

自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关村需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以来,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历经10年。那么,中国科创中心在全球版图上地位何在?2日,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在2023国际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发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和《中国科技创新中心100强》,主要在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五大维度上,分别对全球140个城市和中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状况进行科学评估,从中分别遴选出全

阳光体育大联赛带领学生“动起来”,三个月20项比赛鼓励人人参与
阳光体育大联赛带领学生“动起来”,三个月20项比赛鼓励人人参与

95所学校108支队伍,3000余名学生参与——前不久,一场声势浩大的比赛在杨浦区同济中学举行。这场比赛从上午一直比到下午,全区所有中小学全部参赛,所有中小学的校长到场观战,不少学校还为此进行了全校的“海选”。时隔三年,2023年杨浦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中小学广播体操比赛重启线下比赛,这项全体学生“天天见”的运动举行比赛,带动的是整个校园的生机勃勃。今年,阳光体育大联赛又增加项目全新“扩容”升级归来,鼓励的是全体学生参与各项运动,一起“动起来”。小学棒球比赛。组队赛背后的“人人赛”杨浦区今年的阳光体育大联赛

上海进一步促进托育服务发展指导意见明起施行,新建幼儿园均应开设托班
上海进一步促进托育服务发展指导意见明起施行,新建幼儿园均应开设托班

新建幼儿园均应开设托班,已建成幼儿园应根据所在区域适龄幼儿需求,通过改扩建、迁址、置换等方式增设托班。公办幼儿园托班要“能开尽开、应开尽开”,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明天起,《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施行。到“十四五”期末,全市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低于4.5个,托幼一体幼儿园占比达到85%,社区托育“宝宝屋”街镇覆盖率达到85%,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站实现社区全覆盖。目前,本市已有各类托育服务机构近1500个,提供6.6万个托额,约60%的幼儿园开设托班,近70%的

为养老服务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如何聚焦产教深度融合
为养老服务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如何聚焦产教深度融合

冯毅是上海新东苑·快乐家园的一名养老社区工作人员,这学期,他参加了上海开放大学闵行分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秋季班学习,工作之余,在继续教育的学习平台上,实践所学内容,补充更多理论知识。这学期,上海开放大学闵行分校推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和“社会工作”两个专业,首批学员可以在闲暇时间攻读,获得专科或本科学历,还可在学习期间考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如何聚焦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养老人才培养,为养老服务行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闵行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上升,据2022

全家参加馆内夜场音乐会,来自上海航天系统,钱学森图书馆第200万名观众是她夜场|我的祖国|系统
全家参加馆内夜场音乐会,来自上海航天系统,钱学森图书馆第200万名观众是她夜场|我的祖国|系统

今年暑期以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入馆观众流量节节攀升,7月日均接待量突破2000人次,超过历史同期水平。21日晚,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黄静与家人步入馆内,幸运地成为钱学森图书馆第200万名入馆观众。当晚,黄静一家报名了在钱馆举行的“越夜越动听——我和我的祖国”夜场音乐会活动。为了让家人能在演出前对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杰出成就有所了解,她特地提前半小时到馆,准备仔细参观馆内“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基本陈展。令她惊喜的是,钱学森图书馆为黄静准备了第200万名观众荣誉证书,以及钱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