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开辟新方向,樊嘉院士团队成果登顶级期刊

作者:赫瓦贾
发布时间:Jun 06, 2024 13:45 PM

近日,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教授,高强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等,在《Science》和《Cell》杂志分别发表两项重要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突破既往“以T细胞为核心的免疫治疗”研究模式,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和转化研究开辟了全新方向。

论文系统性揭示了肿瘤微环境B细胞的表型功能异质性、动态分化以及表观调控机制。研究团队分析了肝癌、胆管癌、胆囊癌等多个癌种的临床样本数据发现,B细胞可以分为15个不同功能的亚群。其中一类叫做DUSP4非典型记忆B细胞的亚群引起了团队注意。这类细胞通过滤泡外应答途径分化为浆细胞,能够分泌识别自身抗原的抗体,并抑制T细胞的功能,导致肿瘤微环境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不利于患者预后和抗癌免疫治疗。

这一发现为未来精准调控B细胞、鉴定新的免疫治疗靶点以及开发新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线索。

当前,肿瘤治疗已进入多学科联合诊疗的“精准医疗”时代,以“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已被广泛使用。

免疫治疗是依靠患者自身免疫机能识别并杀灭癌细胞,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而且避免了传统化疗、放疗的副作用,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和治疗的局限性,免疫治疗并非只有PD-1/PD-L1一条路,需要个体化的新策略和联合治疗方案。

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高强教授表示,B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体液免疫应答和抗体产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相关研究不足,其在临床应用上的进一步拓展受到了限制。与此同时,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天然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广泛参与人体免疫的各个重要环节。

鉴于其半衰期短且细胞脆弱,目前鲜有相关大规模系统研究,这使得中性粒细胞成为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争议焦点。此次研究的重要发现为不仅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更为提高免疫治疗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关键线索。

据悉,近年来中山医院提出高质量创新、源头创新、政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四大创新模式,以及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中山科创十条”,为医疗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年间医院申请专利3000余项,1600余项获得授权,370余项实现转化,签约金额超1.78亿元。


将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开辟新方向,樊嘉院士团队成果登顶级期刊
评论
我国五区域专家携手完成疼痛调研报告:这些疼痛门诊最为常见……
我国五区域专家携手完成疼痛调研报告:这些疼痛门诊最为常见……

今年的10月16-22日是“中国镇痛周”,主题是“提高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疼痛是我国第三大健康问题,影响公众身心健康,近日由《医师报》发起,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联合支持的“提高预防意识,远离剧烈之痛”相关活动公布首个《我国五区域疼痛领域调研报告》,报告披露我国居民针对疼痛的五个发现与七个认知误区,专家强调:发生疼痛没必要一直忍,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尽早规范治疗和管理。此次报告邀请中国五个区域专家团队,就中老年人常见疼痛、疼痛的特殊病例、疼痛的认知误区等话题,结合各门诊诊疗情况进行访谈并整理

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报道一例九院团队无水乙醇治疗疑难囊性成功病例
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报道一例九院团队无水乙醇治疗疑难囊性成功病例

近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团队在国际四大临床顶级期刊之一的《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临床病例报道。九院介入科杨西涛医师为文章通讯作者,博士生李新宇为该文第一作者。文章介绍了一例九院介入科接诊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女性病例,该患者因严重腹胀,活动后即胸闷气促,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多处就医均未获得可行的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方案。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常表现为多囊肾、多囊肝、多囊胰,其临床症状多出现于30岁至40岁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此外,也可出现高血压、血尿及反复尿路感染等临床症状。如果得不到积极

传递社区康复温馨医患底色,社卫中心提升能力系列蹲点③一整块“爱心墙”社区|服务中心|系列
传递社区康复温馨医患底色,社卫中心提升能力系列蹲点③一整块“爱心墙”社区|服务中心|系列

【编者按】上海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筑就基层健康网底。应对老龄化社会,家门口医院如何更好呵护居民健康、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就在今年初,上海市卫健委定下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目标:兜底百姓健康,定位三个中心,即护理中心、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面对全新的服务属性,怎样更好服务社区居民?居民体验下来感受如何?近来,解放日报记者连续蹲点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宁区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记录社区建设“三中心”的过程、成果乃至困惑。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区

车内温度可上升至50℃!这些易被忽视的中暑来源需注意,停车20分钟核心|高温|温度
车内温度可上升至50℃!这些易被忽视的中暑来源需注意,停车20分钟核心|高温|温度

“三伏”来了,夏天太阳格外“毒”,阳光也格外“足”。入伏即高温,面对热气腾腾,防暑降温成了重要事宜,高温天气下潜伏的危险不容忽视。“今年到目前为止,情况还比较平稳,但接下来持续高温,大家要提前防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说,2022年夏天急诊科曾陆续接收多名中暑患者,其中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20岁,包括消防员、马拉松竞赛者等。这些患者中,有位患者是在跑步机上锻炼时突然出现严重意识障碍、身体抽搐的,送至急诊时已处于昏迷状态,被诊断为热射病。急诊科医护人员通过降温、碱化尿液、气

新冠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患者能吃抗病毒药吗?仁济团队发表相关成果损伤|患者|抗病
新冠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患者能吃抗病毒药吗?仁济团队发表相关成果损伤|患者|抗病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团队关于COVID-19合并肾损伤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发表于多本国际权威医学期刊,为急慢性肾损伤合并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开展早期识别以及有效干预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既往研究证实,抗新冠病毒药物Paxlovid在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非住院新冠感染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风险,然而Paxlovid在合并肾损伤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为此,仁济医院肾脏科团队针对肾损伤患者开展系列研究。肾脏科牟姗教授团队的研究纳入了在仁济医院就诊的新冠患者,发现急性肾损伤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