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医里已经把它说透了,所以不能多喝?原来,牛奶性寒

发布时间:Jun 11, 2024 15:20 PM

日前,为了鼓励我国居民科学摄入牛奶增强体质、预防“隐性饥饿”,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的通知。核心信息指出,“充足摄入奶及奶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尤其有利于肌肉和骨骼健康。建议每天摄入300至500ml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鼓励多摄入……”

根据中国历史典籍记载,早在汉代时期中原贵族便将动物乳汁作为房中补身之物。然而由于古代保护耕牛的政策压力,中医无法把动物乳汁和乳制品纳入寻常百姓的养生系统中,牛乳在当时只能成为士大夫和地主阶层彰显身份和养生秘诀的奢侈品。然而,现在网上有言论称“牛乳性寒不能饮用”。这种说法对吗?

曾国藩晚年常于夏日将牛乳与党参膏、桂圆同服,舒缓因视力衰退和酷热带来的晕眩不适。李鸿章则更喜欢将牛乳作为冬日补品,他在家信中告诫兄长李瀚章“牛乳冬春可饮,入夏不宜”。

两位历史名人对牛乳的用法截然相反,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牛乳性味归属问题。曾国藩认为牛乳性属寒凉,可缓解夏日酷热带来的眩晕不适,与党参膏、桂圆等性温之品同用可缓解牛乳因寒凉对身体造成的不适。而李鸿章却认为牛乳性温,可作为冬日之补品。那到底,牛乳在中医中是属性寒还是性温呢?

针对牛乳性味归属问题,中医古籍的记载也是众说纷纭。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首次提出牛乳,微寒;羊乳性温。《本草纲目》可视作药物使用经验的集大成,其有关牛乳的记载有:气味属甘,微寒,无毒。牛乳性平,生饮令人利,热饮令人口干……。《本草经集注》和《本草纲目》都认为牛乳微寒,《千金翼方·养老食疗》却所述牛乳性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强,润泽,面目光悦,志气不衰。到底为何会有如此差异呢?

虽然性寒、性温在中医体系中无定论,但有一点是无争议的:主补虚羸。

我们现如今都知晓营养学中有“乳糖不耐受”这一概念,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喝牛奶后会出现腹胀、腹泻、排气等症状。主要是由于这类人消化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把牛奶中的乳糖完全分解被小肠吸收,残留过多的乳糖进入结肠又不能在结肠发酵利用所致。可古人却不了解这一情况,他们通过观察发现人们喝完牛乳后常常会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的症状。而他们的经验认为通常进食过多寒凉性食物后会出现腹泻。所以他们将牛乳的性味归属为寒性。甚至有人因此曾提出“珍爱生命、远离牛奶”的口号。认为牛奶是阴寒之品,只有婴儿的纯阳之体能承受,而成年人饮用牛奶后需要消耗体内的阳气来温化,所以成年人都应尽量少地饮用牛乳。这种结论无疑是对中医理论的过度曲解。

现今我们多认为牛乳味甘性平,富有营养,尤善补益,现在和豆浆一样,作为中国膳食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入我们的生活。而且对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首先不会把牛奶当水喝,另外大多数人也没有一直喝冰牛奶的习惯。所以科学饮用牛奶,对我们的健康是加分的,尤其对于老人小孩或者病后虚弱等群体,牛奶本身的营养价值更是不容忽视。对于严重乳糖不耐受人群,日常生活中提倡尽量避免空腹喝奶,避免喝冰牛奶,尽量加热饮用,喝牛奶时建议配合进食适当碳水,比如搭配面包饼干,或在牛奶中加入些麦片等。亦可少量多次喝或尝试改吃酸奶、乳酪等乳制品。

牛奶作为日常饮食重要组成部分,到底有什么功效?

首先,牛奶能补虚劳,润大肠。对于牛奶的功效,中医古籍都记载牛乳可以补虚劳。《证类本草》陶弘景云:“牛乳、羊乳实为补润,故北人皆多肥健。”他认为北人身材壮硕当归功于牛羊乳,便在《本草经集注》中写道牛乳功效为补虚羸,止渴,下气。但牛乳在中原十分稀缺,故牛乳以其“物以稀为贵”成为上层社会的奢侈补品。明朝陈嘉谟《本草蒙筌》记载牛奶“养血而补虚羸”。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牛奶功效与人的奶水相同,书中提及若婴儿喝不到母乳,可以用牛羊乳代替。《本草纲目》提及牛乳可补虚羸,止渴;养心肺,解热毒,润皮肤;治反胃热哕,润大肠,治气痢,除疸黄。

以上可见,自古以来牛乳均属于补益之品,用于大补阴血,为滋补虚损常用食品。现代研究表明。牛奶中确实蕴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且牛乳中的脂肪主要是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酯,胆固醇含量较少,而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以及高血脂均是因为胆固醇。故相较于肉、蛋类,牛乳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适宜的营养食物。《医学入门》中在益气牛乳方中写道:“此方补血脉,安心神,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强,面目光悦,志意不衰。故为人子者,常须供之以为常食。”

此外,牛乳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了有润大肠的作用。现代研究显示牛奶中所含的乳糖具有调节胃酸、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腺分泌的功能,并能促进肠道有益的乳酸菌生长繁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有利于钙和其他矿物质吸收。

第二,牛奶宁心安神。在如今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生活环境下,很多人面临着失眠、焦虑的困扰。我们常说睡前一杯牛奶可帮助睡眠。现代研究表明牛奶确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其含有两种人们过去未知的催眠物质,一种是能够促进睡眠的以血清素合成的色氨酸,另一种是具有类似麻醉镇静作用的天然吗啡类的物质。面对高强度工作的人群还可以饮用桑葚牛奶补益肝肾、缓解焦虑。具体做法:桑葚50克,牛奶200毫升,沸水冲泡桑葚,加盖闷15分钟;牛奶温热后加入泡好的桑葚水即可饮用。桑葚泡牛奶,具有非常好的养颜益寿、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的功效。

所以,合理均衡的肉蛋奶的摄入,对促进机体的健康有积极的作用。牛奶因为富含丰富的营养也已作为中国居民营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我们的生活。“牛奶性寒,建议远离”这种说法过于偏颇。对于多数人群,每日饮用适量牛奶对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

评论
两项重大医学工程迎来节点:“械谷”园区成立、北院二期封顶,瑞金牵手嘉定
两项重大医学工程迎来节点:“械谷”园区成立、北院二期封顶,瑞金牵手嘉定

昨天上午,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的落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嘉定北院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封顶,与此同时,械谷园区和与之配套的嘉定瑞金创新中心正式开园。瑞金“械谷”迎开园,创新中心揭牌昨天上午,以创新医疗器械为产业集群的上海械谷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园区正式开园,与此同时,作为“械谷”核心组成部分的嘉定瑞金创新中心也揭牌成立。坐落于嘉定新城核心区的“械谷”,整合了区域内高端医疗器械企业、瑞金医院、科研院所等核心资源,构建了集研发平台、总部商务、生产制造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此前,瑞金医院通过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

上海卫生健康系统第19届银蛇奖评选揭晓:39名杰出青年脱颖而出科技|青年|健康
上海卫生健康系统第19届银蛇奖评选揭晓:39名杰出青年脱颖而出科技|青年|健康

今天,第19届“银蛇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22名杰出医务青年摘获“银蛇奖”,17名医务青年荣获提名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史之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刘珅荣获本届“银蛇奖”一等奖;他们的导师——华山医院毛颖教授、第六人民医院范存义教授荣获“银蛇奖”特别荣誉奖。“银蛇奖”是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于1989年设立。该奖项面向上海40周岁以下优秀医务青年,每两年评选一次。30多年来,“银蛇奖”对发掘培养上海优秀医务青年人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青年在此平台脱颖而出。截

一家四口组团问诊:到光华医院“再添把火”,夏日医疗体验系列①出梅即入伏周期|小高峰。”梁永瑛|体验
一家四口组团问诊:到光华医院“再添把火”,夏日医疗体验系列①出梅即入伏周期|小高峰。”梁永瑛|体验

【编者按】7月以来,申城迎战持续高温日,各大医疗机构也迎来就诊小高峰。市民们的就诊体验如何?哪些病种在炎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医护人员又如何守护这座城市的生命线?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分别走进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嘉定区中医医院和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在一线倾听、体验医患的真实感受。由姜汁调匀捣得细密的药粉,手工搓成球状,撕开一片膏药,稳稳置于中心。“像‘包小馄饨’的手势端着,看准穴位贴上,让中药发挥最大的作用。”医生一边说着,一边在林女士的大椎穴上贴上敷贴。7月11日,申城正式入伏。在传统历法的“二

被误解的疼痛患者|疼痛科|疼痛
被误解的疼痛患者|疼痛科|疼痛

疼也是病“疼疼疼,真的实在受不了了,也不知道到哪里看。”吴萍从去年七月开始肚子疼,一开始以为是肠胃出了问题,但什么也没查出来。后来回到老家住院,“从头到脚的检查都做了,也没多大问题。”检查报告如常,她的疼痛也如常,“非常难过,天天疼,天天疼。”后来吴萍辗转来到上海,先后在不同医院做了阑尾、肝胆脾、腰椎的检查和肺部CT,仍然没能找到导致疼痛的原因,经人介绍,她这才来到了疼痛门诊。在疼痛门诊,像吴萍这样辗转而来的病人有很多,手里厚厚一沓的检查报告和病历单,直观地量化着他们在止痛路上走过的路。“有一些慢性

【保身家】全国爱眼日|早产儿为何会发生视网膜病变筛查|病变|爱眼日
【保身家】全国爱眼日|早产儿为何会发生视网膜病变筛查|病变|爱眼日

经历十个月的酝酿成长,在家人们殷切的期盼下,小生命呱呱落地。然而,总有些小家伙性子急,迫不及待地来到这个世界,让爸爸妈妈们又惊又喜。今天是“全国爱眼日”,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新生儿专科的迅速发展以及辅助生殖的普及,早产儿出生率、存活率都明显提高。小朋友和家长们一起克服了黄疸、肺功能发育不全、营养问题、发育不全等种种困难后,经常会被医生告知——请及时去眼科进行眼底筛查,看是否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那么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呢?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早产儿的视网膜疾病。视网膜由色素细胞、感光细胞、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