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肠子“打了结”……,中考倒计时!初三男孩体育课后突腹痛

作者:达特林
发布时间:Jun 07, 2024 08:08 AM

高考启动,中考倒计时!然而,在莘莘学子最关键的准备期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诊了一例运动后突发肠扭转的中考备考学生,儿消化营养科和儿普外科联合诊疗,制定了微创方案,及时解决了中考学生的问题,避免了“造瘘”的大问题。

专家提醒备考学子,在最关键的中、高考季里,备考学生一定要规律生活,科学饮食与运动,切忌饱餐后剧烈运动,避免出现突发疾病状态,影响备考。

16岁的小吴同学是一名初三学生,即将参加中考。一天下午的体育课后,小吴突然觉得自己下腹胀痛难忍,似要排气又排不出来,这可急坏了小吴的父母,放学后,立即带着小吴去家附近的医院就诊,结果被医生告知惹上了“肠梗阻”,建议去上级医院就诊。

一家人又赶去了家附近的医院,却被告知无法处理,建议去儿科专科医院。小吴的父母觉得带着小吴到处奔波太辛苦,于是先回家安顿了一个晚上,没想到第二天小吴的腹痛不仅没有缓解,腹胀也越来越重,导致无法正常吃东西了。

随着病情的加重,小吴一家人前往上海新华医院求诊。新华医院儿外科急诊医生为小吴做了钡剂灌肠,明确了肠梗阻的病因——乙结肠扭转。

儿普外科主任医师潘伟华介绍,乙结肠扭转一般是由于乙状结肠冗长,经过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剧烈运动导致乙状结肠发生旋转、梗阻,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结肠坏死,导致严重后果。

肠子“打了结”,诊断和病因都已明确,接下来如何治疗成了讨论的重点。在儿科,乙结肠扭转的病例并不常见,而且对即将中考的小吴而言,康复时间更为重要。因此,选择一个不影响后续考试的治疗方式非常迫切。在儿外科蔡威教授的组织下,潘伟华和儿消化营养科主任王莹一起进行讨论,决定用微创或无创方式帮助扭转肠道,尽快复位。

专家们与家属详尽沟通了治疗方案:采用结肠镜,先尝试将肠道进行复位,如结肠镜复位不成功或者肠道出现坏死,再直接进行外科手术。

肠镜在全麻下进行,王莹在结肠镜下成功找到了扭转部位,通过反复脉冲式冲水、尝试肠镜翻转等方式最终顺利解除了乙状结肠扭转,并且在结肠镜的帮助下,确认了扭转肠道没有出现严重的缺血坏死情况,并对扩张的肠道进行了减压,顺利解决了小吴的情况。

结肠镜24小时后,小吴就可以正常进食、下床活动,拍摄X光片也提示肠道顺行并且通畅。3天后,小吴顺利出院,回归备考生活。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就诊比较及时、尚未发生结肠缺血坏死的患者,可以尝试进行肠镜下结肠扭转复位术,通过肠镜下复位,大多数患者在肠镜复位过程中,即会感受到腹胀明显好转,疼痛减轻,避免了急诊手术。但是如果结肠已经出现缺血坏死,手术需要将扭转的肠道复位,并切除穿孔或坏死的肠段,绝大部分患者术后需要临时性造瘘。”王莹解释,乙结肠扭转在儿童中并不常见,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的后果,而且乙结肠扭转其实是乙结肠冗长的一个并发症,最终可能还是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乙结肠冗长的问题,避免再次发生,但择期手术一般就不需要行肠造瘘,恢复起来也快很多。

王莹表示,饱餐后的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就是青少年常见的肠扭转诱因,因此,中高考即将到来时,学生们饭后千万别急着运动。除饱餐后剧烈运动外,重体力劳动、暴饮暴食、习惯性便秘、肠腔内蛔虫及其他一些肠道疾病等都可能引发肠扭转。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规律饮食、均衡营养、合理适量运动。

评论
噬菌体怎样工作?医学实验为何用斑马鱼?市公卫中心邀请市民走进医院走近医学
噬菌体怎样工作?医学实验为何用斑马鱼?市公卫中心邀请市民走进医院走近医学

噬菌体怎样工作?医学实验为何用斑马鱼?9日至15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携手37家市级医院开展上海市级医院“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11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金山、虹口两院区同步向市民开放,邀请市民朋友走进医院、走近医生、走近医学,零距离感受医学科普的魅力。金山院区内,市民代表来到病房大楼C组诊疗区域,工作人员讲解了医院发展历程、学科特色等;感染控制管理办公室主任石磊科普《常见传染病生活预防措施》;南丁格尔志愿者现场操作心肺复苏流程,科普急救要领,并指导在校学生和市民代表实践操作。

上海37家市级医院今起面向市民开展为期一周“医院开放日”,感受就医体验
上海37家市级医院今起面向市民开展为期一周“医院开放日”,感受就医体验

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办,37家市级医院共同参与的第五届上海市级医院“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今天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卓越申城健康先行——更专业的科普,更舒心的体验”为主题,通过“科普周”和“开放日”活动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申康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讲话。“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期间,申康中心聚焦健康领域热门话题,以专题直播、科普讲座及科普短视频等形式,向市民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市民健康素养。“开放日”活动,通过零距离线下开放以及沉浸式云端体验,让市民更加了解市级医院在医疗救治、数

社区卫生该如何“兜底”突围,上海这个区大医院林立
社区卫生该如何“兜底”突围,上海这个区大医院林立

地处上海市中心的徐汇区三级医疗资源网络十分健全,区内林立8家三级医院,居民就医选择很多。医疗资源充沛的地图上,“兜底”的社区卫生该如何实现突围、让更多居民纷至沓来?6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来到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寻答案。65岁的陈建国多年来患有慢阻肺,以往每年都要住一次医院,老陈苦不堪言。自7年前签约家庭医生杨蓝,陈建国的用药得到长期持续管理,病情控制稳定住了,近年来再也没住院过,他十分感激小杨。对老陈来说,35岁的杨蓝既是自己的签约医生,还像自家女儿,“女儿工作很忙,日常我也不好意思

新时代下如何做一名好医生?中山医院迎“中国医师节”专家医生分享心声医院|医学|医师节
新时代下如何做一名好医生?中山医院迎“中国医师节”专家医生分享心声医院|医学|医师节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今天召开“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相关论坛上临床专家医生共议新时代下如何做一名好医生、怎样更好开展医疗创新。刚荣获“2023年上海好医生”的放射治疗科主任曾昭冲,分享自己从医37年心路历程。他表示,“好医生就应该服从党组织安排、不辱使命,处处为病人着想,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及时与同行分享,使尽可能多的病人获益,从而造福人类。”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分享科室管理创新实践,他介绍:内镜中心发扬“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行动,勤于总结”的“四勤”精神开

​“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揭晓:10位医生获奖9位医生提名医师|上海市|仁心医者
​“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揭晓:10位医生获奖9位医生提名医师|上海市|仁心医者

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市医师协会开展第五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评选,最终遴选出10位获奖者及9位提名奖获得者。据悉,今年正值上海市医师协会成立十周年,协会以“砥砺奋进十周年、医路同行向未来”为主题,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十年来,协会打造温馨的“医师之家”,凝聚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服务医师、服务政府、服务卫生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第五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获奖者名单包玉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董春燕上海市东方医院顾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