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项目来源最多的城市竟是上海?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讲了三句话

发布时间:Jun 03, 2024 05:54 AM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六年。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推出长三角城市政要系列访谈,采访苏浙皖重点城市负责同志,共话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镇江地处苏南,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64亿元,位居长三角41城第19位。若放眼全国,镇江是优等生,居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4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在苏南,南京和苏锡常都已是万亿城市,镇江多少有点存在感焦虑。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镇江视察,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镇江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展露“很有前途”的现实模样。2020年初,马明龙赴任镇江市委书记不久,就尝试给出一种新解法——发出“跑起来,镇江”的动员令,鼓舞全市上下以“跑起来”的时不我待精神,加快书写“镇江很有前途”崭新篇章。

马明龙用了两个比喻:一是“骑自行车”,镇江城市发展,只有维持“跑起来”的动势和惯性才是最稳健的,太快或太慢都容易摔倒,“适当的速度才比较平稳”,以此诠释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二是“划船”,区域一体化发展一手划桨不可行,两边用力才得劲,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发挥力量,保持航向准确。马明龙表示,在上海龙头带动下,沪宁沿线兄弟城市都是尖子生,镇江必须跟上步伐,“现在虽然成绩还有差距,但只要努力不停步,前途有戏,未来可期”。

马明龙:当时,镇江经济增速不太理想,同时还有较重的化债任务,迫切需要提振全市上下的精气神。“跑起来,镇江”提出之后,不仅鼓舞了本地干部群众的昂扬斗志,在外地开会时也有不少人对我说,“你们镇江真的跑起来了”。现在,把牢稳中求进总基调,提振激情奔跑好状态,已经成为镇江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而且跑的方向越来越精准、步伐越来越稳健、成效越来越彰显。

一方面,镇江的标志性指标愈发亮眼。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确立“四群八链”主导产业布局,深入开展“产业强链”三年行动,GDP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000亿元台阶,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6位。另一方面,标志性成果愈发丰硕。我们树牢“新官要理旧账”“化债也是政绩”理念,将化债作为重中之重,政府性债务率明显压降,债务结构明显优化,融资成本明显降低,实现从“ICU病房抢救”到“普通病房打点滴”的转变,正向着“完全康复出院”努力。

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镇江着眼未来,拿出“杀鸡宰羊待客人”的态度,对人才经费支出只增不减,深入实施人才“镇兴”行动,每年新引进大专以上人才4万人左右,居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第39位,列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第31位。有了人才和创新,镇江正越来越有“现代范”“国际范”。

马明龙:只有实体经济壮大了,城市综合实力才能同步提升。我们在深入研究后提出产业强市战略,并连续4年聚焦这一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就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聚焦发力、久久为功,解决好抓什么产业、怎么抓产业、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产业等关键性问题。

我们坚持“跳出镇江发展镇江”,把镇江产业发展放到长三角大的产业体系中去考量和摆布,提出发展“四群八链”产业集群,包括智能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优势产业,由市领导牵头负责并合力推进;为构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们多次到上海学习考察,着力打造“镇合意”服务品牌,现在镇江产业发展越来越健康,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越来越深,产业链韧性也越来越强。

今年“新春第一会”我们聚焦“创新引领产业强市”,部署推进“876”创新引领工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产业强市新优势。在重点方向上,明确要壮大8个新兴产业、培育7个未来产业、焕新6个传统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着力构建“一区一廊三极多点”创新布局。总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到2030年建成长三角科技创新重要节点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马明龙:说起与上海的关系,我们一直讲三句话——学习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学习上海,就是要充分学习借鉴上海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创新思路、国际视野;接轨上海,就是要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迫感,把握上海龙头带动作用,及时主动靠前接轨,避免在强手如林的苏南陷入被动;服务上海,就是要积极谋求“沪镇融合”发展,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和项目溢出,努力形成“龙头在上海,配套在镇江”“研发在上海,制造在镇江”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形成更多的合作共赢成果。

“沪镇融合”是一种良性的双向互动。一方面,上海辐射带动力越来越强。近三年镇江新签约来自上海的项目55个、总投资达321亿元,上海已成为镇江项目来源最多的城市,新签约项目数占比超10%,此外镇江还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合作共建资本市场服务镇江基地等,上海的拉动力和溢出效应愈发显现。另一方面,镇江服务上海越来越密切。比如,C919大飞机去年成功商业首飞,其中约90%的舱内饰件、50%的铝材、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10%的零部件,以及通航运营等配套服务来自镇江。再比如,镇江多家本土企业在上海建有研发机构。

马明龙:镇江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成员,最大优势在于距离南京最近、联系服务最紧、承接辐射最直接、共享资源最便捷、协同发展最有基础。为用好用足这一优势,镇江与南京已经签署《共建G312产业创新走廊框架协议》,312国道宁镇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将于今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南京仙林至镇江城区车程将缩短至20分钟。这些为宁镇之间深化项目、载体建设等打下了基础,我们将深入研究宁镇产业图谱,发挥产业链比较优势,密切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合作,形成更大范围的产业集群效应。

对镇江而言,上海和南京都是“高峰”,我们注重“左右逢源”,以宁镇扬“小三角”融入长三角“大三角”。观念上,要积极拥抱,做到双管齐下、相互取长;行动上,要借梯登高,依托上海、南京这两座“高峰”隆起,在长三角大产业链中找准自身优势环节,错位发展、协作共赢,让镇江“山坡”不断抬升。

树牢争雄之志,实现“新路超越”

马明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统筹龙头带动和各扬所长。我理解,要想在区域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把优势做优、特色做特,也要把短板补齐、弱项加强。

对于把优势做优,我感觉镇江有这样几个优势:一是政策优势,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叠加镇江。二是生态优势,镇江山川形胜,是全国少见的山水城林交融城市。三是区位优势,镇江是江河交汇的重要交通节点城市,也是国家级水路、公路、铁路交通枢纽。四是资源优势,镇江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和14万多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密度在苏南仅次于南京,国土开发强度苏南最低。五是成本优势,镇江的生产生活成本沪宁线最低,铁公水联运便利且运输成本较低。六是文化优势,镇江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将做好“借力”这篇文章,用好镇江空间大、成本低、环境好等优势,主动嫁接周边地区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要素,聚力建设“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

对于短板的补齐,首要的是定位要准确,我们将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当好大城市的“后花园”。其次是思路要清晰,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新路超越”。推进高质量发展就像跑马拉松,对镇江这样的负重奔跑者,直线追击很难,弯道超越体力消耗更多、技巧要求更高,需要开辟新赛道。实现新路超越,关键就在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比如,低空经济、细胞与基因技术、前沿新材料等。第三是城市精神要弘扬,镇江自古便有“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的争雄竞先基因,我们必须激发内生的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树牢争雄之志,再塑争雄之势。

马明龙: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10周年,也是我们奋进“镇江很有前途”的新起点。我们聚焦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镇江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明确了八个方面专项工作,并成立专班强化推进。接下来,我们将以总书记关心关怀为不竭动力,奋力交出“镇江很有前途”时代答卷。重点抓实“四件事”:一是具有全局带动性的事。比如,服务融入区域重大战略,打造G312产业创新走廊。二是促进发展高质量的事。比如,发力新型工业化,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以项目攻坚突破、园区建设提升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三是增强群众获得感的事。比如,把“生态要提升”作为常抓不懈的紧迫任务,聚力长江大保护和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让美丽镇江更加可观可感。四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事。比如,大力弘扬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四千四万”的奋斗精神,以人文经济新实践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

评论
昆山玉山镇GDP突破1千亿,江苏占137个浙江有86个,全国500强镇榜
昆山玉山镇GDP突破1千亿,江苏占137个浙江有86个,全国500强镇榜

近日,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属赛迪顾问发布2023镇域经济500强榜单,江苏占据137席,前100名中有37镇上榜,数量均高居全国第一。500强中,浙江占据86席,位居全国第二;前100名中,浙江10席,位居全国第三。从上榜镇所在县域来看,镇域强则县域强特征明显:500强镇中,257个建制镇所在县域位列2023赛迪百强县、百强区,占比超1/2。其中,苏州昆山玉山镇高居全国第一,该镇2022年GDP已突破千亿元大关,约1020亿元,经济体量超过全国不少县级市甚至地级市,比如长三角区域内的黄山市20

【长三角日报】苏州南通将共建全国性交通枢纽南京体育学院|建设|苏州南通
【长三角日报】苏州南通将共建全国性交通枢纽南京体育学院|建设|苏州南通

1、苏州南通签订共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合作协议今天,苏州市政府与南通市政府签订共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合作协议,携手高质量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和跨江融合发展。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会见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一行,并共同见证签约。近年来,苏州与南通按下了全面跨江融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快进键”。随着通苏嘉甬铁路、北沿江铁路、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过江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两地联系日益紧密,合作潜力越来越大,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支撑作用全

【长三角日报】江苏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全国|长三角
【长三角日报】江苏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全国|长三角

1、江苏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8日,在江苏省政府“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聚焦产业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江苏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数据显示:江苏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3%,居全国第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提升至91.9,连续三年全国第一;10个集群入围全国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全国第一;集成电路、船舶海工、工程机械等多个细分领域产业链条完整,规模全国第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1.1%、4

长三角大造卫星企业|卫星|大造卫星
长三角大造卫星企业|卫星|大造卫星

前几日,民营航天领域又传来一个好消息。超低轨道试验卫星乾坤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作为我国首颗超低轨道试验卫星,其发射成功意义重大。简单而言,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规定,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的规则是“先到先得”,而轨道能容纳的卫星数量有限。美国在300千米至1000千米左右低轨卫星发射方面早已占据先机,因此,瞄准150千米至300千米左右的超低轨更容易实现“弯道超车”。值得一提的是,研制乾坤一号卫星的企业来自浙江,于2020年成立。赛思倍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位于杭州,其空天智能制造基地落户在诸暨经济开

可以一起看看纽约—新泽西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机构|发展|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可以一起看看纽约—新泽西港,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机构|发展|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五年来,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同时,长三角一体化的分工合作,也进入了改革攻坚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纽约—新泽西港口管理局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且规模最大的州际公共机构,对促进纽约、新泽西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经济联动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借鉴纽约—新泽西港口管理局的机构设立与管理运营模式,或许对长三角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深化有较大的裨益,能够为推进长三角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一体化与商业贸易合营共享,提供经验和借鉴。纽约—新泽西港位于美国东北部哈德逊河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