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医疗亚太最大总部基地在上海启用,聚焦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发布时间:Jun 12, 2024 17:07 PM

6月12日,直观复星总部产业基地在上海张江国际医学园区正式启用。该基地项目总投资约7亿元,是直观医疗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生产和培训一体化基地。

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由美国直观医疗与复星医药于2017年共同注资成立。去年10月,国产达芬奇手术系统获批上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实现国产化。新总部基地启用初期将聚焦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及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部分配件的生产。

和技术与设备同样重要的,是与此配套的技能培训。直观复星首席执行官潘小峰表示,培训是以前发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障碍,总部基地的落成,今后将会成为最大助力。

2006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入中国市场,开启了我国手术机器人医疗应用新篇章。最初,学习使用机器的境内医生还需要去往国外接受培训。直到2021年10月,配备了6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达芬奇创新中心投入运营,境内医生自此可以在上海完成相关技能培训,至今已经培训了超3000人次。

2024年,随着总部产业基地的建成,直观复星迎来新创新中心。新创新中心大楼共有五层,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是直观医疗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培训中心。同时随着去年10月国产达芬奇手术系统获批上市,新创新中心配备的10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均为国产。

新创新大楼包括达芬奇手术层和Ion系统手术层,年培训容量1000组以上,每年可为超过4000名医疗专业人士提供达芬奇、Ion系统的培训及手术训练。此外,新中心还将支撑公司的内部培训、国内新产品和疗法的创新研发、注册验证等项目,加速公司本土创新力的提升。

美国直观医疗公司全球总裁、直观复星董事长戴夫·罗萨表示:“直观复星总部产业基地的启用是直观医疗实现在华投资发展承诺的体现。同时直观医疗在沪投资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这里的有利政策和营商环境。未来,直观复星总部产业基地将扩大与医疗服务机构的合作,通过采用高质量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医疗资源可及性。”

“上海是中国创新研发的桥头堡,一方面拥有完整的创新生态,另一方面人才集聚优势也非常大。”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表示,直观复星的成立和发展,正是依托上海开放、国际化的创新氛围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实现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本土化研发与生产。“不管是我们,还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大家一直都有一个共识——要在上海发展好、要抓好上海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会。”


直观医疗亚太最大总部基地在上海启用,聚焦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评论
总投资达2.8亿欧元,巴斯夫上海创新园九年三次扩建,上海已成全球研发枢纽巴斯夫|创新|上海
总投资达2.8亿欧元,巴斯夫上海创新园九年三次扩建,上海已成全球研发枢纽巴斯夫|创新|上海

近日,巴斯夫上海创新园三期项目正式落成,该项目包括两座新建的研发大楼,自2012年以来,巴斯夫在上海创新园的总投资额达到约2.8亿欧元。巴斯夫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兼首席技术官马岚丽表示:“通过扩建巴斯夫上海创新园,我们可以更快速地响应中国乃至亚太市场与日俱增的需求。”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1885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大中华区是巴斯夫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上海创新园区启用于2012年,是巴斯夫在亚太地区最大的研发基地。2015年和2019年,巴斯夫上海创新园先后完成两次扩建,进一步强化其作为

12家智库机构共同推出“现代化新征程丛书”上海|发布。丛书|丛书
12家智库机构共同推出“现代化新征程丛书”上海|发布。丛书|丛书

6月28日,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化新征程丛书”在上海发布。这套丛书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隆国强担任总主编,按照前沿产业、发展空间、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四位一体”的架构设计,第一季11种图书已经全部出版发行,包括:《未来产业》《新金融》《元宇宙》《氢能产业》《扎根实体经济》《服务型制造》《未来社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现代化新征程丛书”具有鲜明特点,秉持政治性、前沿性、实用性的导向,为走好现代化新征程提出管用的建议。丛书坚持以

长征六号本年度首发任务告捷,“上海造”火箭今天又完成一次重要发射运载火箭|发射|长征
长征六号本年度首发任务告捷,“上海造”火箭今天又完成一次重要发射运载火箭|发射|长征

今天11时18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六型号本年度的首发任务告捷。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低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0吨,轨道高度700公里。为适应卫星在整流罩内的布局和接口要求,本次发射任务根据卫星的整体构型新研制了一款支架,为卫星提供有效的“托举+支撑”。同时,在卫星的分离方式上,长

2022年上海超低能耗建筑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建筑|国际|上海
2022年上海超低能耗建筑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建筑|国际|上海

上海绿色建筑发展成效显著。《上海绿色建筑发展报告2022》日前在2023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上发布。《报告》表示,截至2022年底,累计落实超低能耗建筑项目127个,建筑面积达到1030万平方米,发展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其中,临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会议中心成为全国最大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截至2022年底,上海共创建21个绿色生态城区,总用地规模约58.7平方公里。仅2022年,就有6个绿色生态城区项目完成创建,总用地规模约17平方公里,包括张江科学城国际社区起步区、北外滩地区、静安市北高新园区、瑞虹新城、宝山

跟着他的足迹去逛逛,上海这个地方曾吸引徐霞客五次到访霞客|佘山|地方
跟着他的足迹去逛逛,上海这个地方曾吸引徐霞客五次到访霞客|佘山|地方

山清水秀的松江佘山,与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有着不解之缘,曾吸引徐霞客数次到访。今天,首届“跟着霞客游佘山”活动在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佘山园火热开启,幽默诙谐的“霞客君”动漫形象、“霞客君和佘小雅带你趣游佘山”导览页、“跟着霞客游佘山”骑行线路产品等纷纷上线,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深度畅游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新玩法。从1624年至1636年的12年间,徐霞客曾五次到访佘山,这里成为其一生中所到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五次到佘山,徐霞客四次拜见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陈继儒,与陈继儒结成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