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习近平首提这个机制

发布时间:Jun 27, 2024 05:00 AM

联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

从“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到“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再到“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培养始终重视有加。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对国家的发展而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者相辅相成。

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支撑,人才培养又依赖于教育发展。只有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统筹兼顾、一体推进,才能产生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效果,形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合力。“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

2020年初,我国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打通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学科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壁垒,为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提供了通道。

如今,“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已扩展到39所。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新增海洋科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武汉大学新增地球物理学专业。去年年底,首批入学的“强基计划”学生已完成本研衔接转段工作,进入直博或硕士研究生阶段。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等各项措施。


联播+|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习近平首提这个机制

一系列举措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改革方向,着眼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时代要求,为国家破解“卡脖子”难题打好人才基础。这正是科教协同育人的目标导向。

2023年,京南地区高校科技成果推介会在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举行。图为高校师生在展示管道全位置焊接机器人系统成果。

在本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要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支撑”作用,还需要打通影响三者良性循环的痛点、堵点。

目前我国科技队伍规模居世界首位,但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面临着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不断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正是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拆障碍、破藩篱,不断打通教育科研成果向创新实践转化的堵点。

北京出台《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在全国地方立法中首创赋权条款,明确科技成果完成人可以瞄准市场方向,深化与企业合作,调动了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陕西省教育系统加速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支持科研人员将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以现金出资方式入股科技企业,形成“技术入股现金入股”投资组合,破解科研成果“缺钱转”问题。2023年,陕西省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4.89亿元。

教育孕育未来,科技彰显实力,人才引领发展,三者有机贯通、深度融合、相互支撑。这既是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深层逻辑。


联播+|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习近平首提这个机制

校对|刘禛孙洁宋春燕闫田田毛长志

评论
疏源浚流与古为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一文化|中华文明|特性
疏源浚流与古为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一文化|中华文明|特性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题:疏源浚流与古为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评之一新华社记者周玮、王鹏、徐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贯通古今的文化自觉,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是对中国文化特性、中华文明精神的深刻总结,是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新视角,对创造新文化的恢弘擘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指针。贯通历史现实未来,作答创造新文化时代课题“殷墟我向往已久”

让中华文明瑰宝绽放新光彩总书记|中华民族|瑰宝
让中华文明瑰宝绽放新光彩总书记|中华民族|瑰宝

甲骨竹简,写尽风雨沧桑;秦砖汉瓦,镌刻文明密码。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中华瑰宝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璀璨夺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以古之规矩,开今之生面。在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指引下,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在回应时代命题中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从遗产地标游客数量“井喷式”增长,到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休闲娱乐重要方式,再到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渐入佳境……巍巍中华,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和自然

时政微视频丨无古不成今自然|文化|微视频
时政微视频丨无古不成今自然|文化|微视频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事关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6月10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前不久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引发全社会强烈反响的重大命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要命题,习近平思之久远。在习近平的从政生涯中,每到一处他都高度重视当地的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1982年的春天,不满29岁的习近平来到河北正定县任职,当时正定有多处国家级文物年久失修。习近平很痛心:“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他为正定

深刻概括这项工程的意义!,主播说联播丨总书记用“三个事关”我国|生态|总书记
深刻概括这项工程的意义!,主播说联播丨总书记用“三个事关”我国|生态|总书记

这两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了一个座谈会。总书记用“三个事关”,深刻概括这项工程的意义。点击视频↓↓↓座谈会的主题是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总书记用“三个事关”: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来深刻概括防沙治沙等重要意义。说到“三北”工程建设,大家知道,它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

时政微观察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文脉|中国|文化
时政微观察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文脉|中国|文化

北京城北、燕山脚下,青山绿水间有座赓续中华文脉的种子库——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6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叮嘱“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翌日,总书记又乘车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参观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察看部分馆藏珍贵古籍和文献档案,寄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这两个文化殿堂都是总书记非常关注、亲自决策成立的,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等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兰台洞库了解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