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探访式纪录片《文运中国》正式启动,《何以中国》之后

发布时间:Jun 26, 2024 20:20 PM

“纪录片人和考古人最大的共同点便是寻真。通过找寻文物的真,探索古代社会的真,感悟文明起源发展的真,观众就能看到更可感、可信的文明图景。”纪录片《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说,“观众对历史的了解更深远,对中华文化就会更多一分底气和自信,对千百代来成就今日之中国的祖先们就会更多一份温情。这或许是一部又一部《何以中国》这样的作品将会凝聚成的时代共识。”

6月26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何以中国》鉴赏对话暨《文运中国》启动仪式”在沪举行。记者获悉,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今年的重磅项目,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同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Discovery探索频道拍摄制作的大型探访式纪录片《文运中国》正式筹备启动。

去年12月,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由国家文物局、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出品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在东方卫视首播。纪录片分《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从迈向一体化的秦汉王朝讲起,进而溯源至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见证中华大地的先民走向农业定居,组成家庭和社会,建立早期信仰与文化审美,开始五湖四海间的交流,形成区域古国和早期文明,开启夏商周的王朝时代,直至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历程。

《何以中国》不仅以影像真实记录考古发掘的第一现场,还采用5GAR、超高清8K等拍摄手段与电影手法,再现古代中国的重要场景,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干超回忆,纪录片的创作长达三年,上千人的创制团队探访考古遗址、博物馆等点位230余个,总行程超过4万公里,梳理学术资料共300多万字,脚本撰写字数达40万字。不但探索历史的中国,也见证了现实的中国,而思考自历史至现实的连接,正是“何以中国”的内涵所在。

“《何以中国》八集至少一半篇幅,是没有文献记载的史前时期。在历史影像建构上,纪录片设定了一个属于考古学科的学术目标,即复原古代社会。”他介绍,片中所使用的地图,80%均为首次创作呈现,由考古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以及地图编审反复核查、研讨,每幅地图的平均修改次数为32次,使之不但成为视频的一部分,同时也具备了学术性。同时,在上百位考古学家的指导下,以遗址和文物为参照,结合相关历史资料,摄制组开展了大量复杂的复原实验,包括房屋搭建、仪式复原、青铜冶炼、甲骨钻凿等,片中总共复原叙事场景220处、服装2268套、饰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做到“每一幕都有出处”。

触达1.5亿海外电视用户,口碑收视双丰收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赵辉认为,《何以中国》把上万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以概括、清楚的形式加以呈现,是这部纪录片的社会意义和学术意义所在。“很多考古人包括我,看纪录片时都非常激动,因为它真实。”在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看来,《何以中国》是对数十年来考古成果的集成,也是对考古成果最好的转化方式,“让考古人、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更能感受到这段历史,纪录片在轮廓上给出了什么是中国的概念,包括地理上的中国、时间段的中国。”

纪录片首集《秦汉》,以安陆城外“睡虎地”四号墓里的一封家书开篇,让人窥见20多个世纪之前,秦军普通士兵黑夫和惊对家人的牵挂。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助理、《何以中国》联合总撰稿人周繁文说,以他们的故事开篇,能唤起我们对过去中国最直接的心灵感应,这就是对家人的牵挂。“黑夫和惊是生活在一起的兄弟,他们家族很大,信中有对亲人、朋友的问候,我们把家放大到国,展现这种家国情怀。”周繁文认为,《何以中国》中既有历史进程,也有具体而微小的故事;既有王侯将相,也有能够覆盖社会全阶层的人物,展现出所有人参与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

播出以来,《何以中国》创下亿级体量的传播,在国内大屏端累计曝光超10亿人次,全网各端传播总量突破60亿次;在199个国家和地区触达1.5亿海外电视用户。同时,该片还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口碑纪录”,在腾讯视频、优酷、豆瓣等平台都获得高分和高反响,从考古学界到权威媒体均给予极高评价,赞誉该片“有深度、有信度”“树立起了全媒体传播典范”“是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的极好教材”。

面对这个成绩,干超想起2023年7月13日第三次登门拜访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时他说的话。那时,《何以中国》已经完成主体拍摄,严文明担任项目学术总顾问。时年91岁的严先生显得瘦削,话语仍掷地有声。“他说,中国文明就是多元一体,持续发展。没有任何外力可以把中华文明推倒。我们中国人认识了自己的历史,应该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干超看来,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意义。

活动当天,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同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Discovery探索频道拍摄制作的大型探访式纪录片《文运中国》正式筹备启动。该系列纪录片将秉承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初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踏访文化地标,探寻中华文脉,以中西对话、古今交融的视角,阐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深厚的人文底蕴。

评论
上海期刊向“高原万里”挺进,细分领域全球夺冠,影响因子四度蝉联国内榜首一年一度|期刊|全球
上海期刊向“高原万里”挺进,细分领域全球夺冠,影响因子四度蝉联国内榜首一年一度|期刊|全球

6月28日,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发布一年一度的最新《期刊引证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的《细胞研究》以44.1的影响因子再度领跑全国,这是上海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连续第四年登上国内榜首,《细胞研究》的姊妹刊《细胞发现》也取得33.5的高影响因子。还有多本上海原创科技期刊在各自领域拔得头筹,在学科细分领域坐上全球“头把交椅”。由科睿唯安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今年评估了250多个学科的逾21500种高质量学术期刊,本年度期刊影响因子数值调整为只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而不是之

他们带着新创意在上影节“拔节”长高,同行即观众导演|项目|观众
他们带着新创意在上影节“拔节”长高,同行即观众导演|项目|观众

每一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总有一盏聚光灯打在新导演身上。参加创投,在投资方、专业观众与影视业同行面前,经受第一轮货真价实的考验,是不少青年影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创投—训练营”的培养与成长体系,切实有效地为青年影人的创作提供帮助,形成了良性循环,也给了他们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的途径。正如年度推荐人、导演忻钰坤所说,“创投平台能够带来公开、公平的机会,只要拿到一个好的故事,你就可以进来。你可能认识到更多朋友,能重新梳理或是修正自己的创作观,即便最终进入创投的项目没有实现,但你可能会以不同的角色留在这个行业里。”

中国科幻电影人第一次“华山论剑”,上影节上电影|郭帆|华山论剑
中国科幻电影人第一次“华山论剑”,上影节上电影|郭帆|华山论剑

也许若干年前,中国科幻影人对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大片还只能仰望,但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中国科幻影人郭帆、王红卫、董润年、陆川、张吃鱼与长期和诺兰合作的视效总监彼特·贝布坐在同样的白色沙发上,共同参加6月11日在上海松江举行的金爵电影论坛科幻电影周主旨论坛。聊起科幻电影的国际视野与时代语境,他们充满自信。“今天我们第一次坐下来聊行业”,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蓝星球科幻电影周主席王红卫觉得,这场高规格的论坛证明了大家对科幻电影越发重视,也给行业昭示信心。5位中国科幻影人在现场交

如何在沉默中创造伟大的作品?,钢琴家张昊辰“对话”贝多芬:失聪后奏鸣曲|音乐|贝多芬
如何在沉默中创造伟大的作品?,钢琴家张昊辰“对话”贝多芬:失聪后奏鸣曲|音乐|贝多芬

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90后”钢琴家张昊辰写作《演奏之外》这本书时,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困扰着他。作为一个钢琴家,他总是在创造声音,而文字,却是一种沉默的媒介。这种困境,让他想起贝多芬。贝多芬晚年完全丧失了听力,那些伟大的作品是如何写就的?“你很难想象,一个画家如果失明,还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失聪后的贝多芬是在沉默中创造音乐的,这些音符是未经听觉验证与核实的,完完全全依赖他的想象。所以,与晚期贝多芬对话,是在与他脑海中的符号和意图对话。”在《演奏之外》中,贝多芬在诸多章节反复出现,成为许多作曲家的“镜子”

“你好!艺术女神”开启惊喜,上海大剧院开业25周年院庆|上海大剧院|女神
“你好!艺术女神”开启惊喜,上海大剧院开业25周年院庆|上海大剧院|女神

今年8月27日,上海大剧院将迎来建院开幕25周年。6月6日,院庆主题“你好!艺术女神”公布,围绕大剧院首个院藏巨幅壁画《艺术女神》“重现”而推出的系列活动将成为25周年院庆重头戏。2023“夏之季”演出菜单率先出炉,奏响25周年院庆的序曲。1998年,著名旅美画家丁绍光应邀为当时新建成的上海大剧院无偿创作巨幅壁画《艺术女神》。2002年,由丁绍光亲手修复的壁画《艺术女神》永久入驻大剧院艺术藏品馆。丁绍光《艺术女神》为了更好地保护原作,壁画《艺术女神》原作留在具有恒温恒湿条件的艺术藏品馆,在剧院开放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