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谨防“热中风”,91岁老人突发脑梗合并巨大动脉瘤:入梅在即

发布时间:Jun 18, 2024 07:56 AM

很多人通常认为,冬天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随着天气转暖,大家逐渐放松警惕。殊不知,夏季卒中预防依然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人、脑血管基础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日前,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多学科团队突破禁忌,成功为一位突发脑卒中合并颈内巨大动脉瘤的91岁高龄患者实施动脉介入取栓治疗。

九旬老太突发脑梗,背后暗藏巨大动脉瘤

91岁高龄的曹阿婆虽然年事已高,但平日里头脑清晰,生活自理。这天,刚吃完晚饭的曹阿婆突然口齿不清,右半边身体动弹不得,情况紧急。所幸,120迅速将其送到公利医院急诊。

医院高效“一键启动”卒中绿色救治通道,医务人员即刻展开紧急救治。短短2分钟内,急救科便完成了生命体征检测、抽血、心电图等基本检查。又过了3分钟,神经内科医生便完成了神经功能评估,诊断曹阿婆为“急性脑卒中”。随后的10分钟内,通过头颅CT扫描进一步排除了颅内出血的可能性,明确诊断为“脑梗死”。

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再灌注治疗,即在最短的时间内,采用静脉药物溶栓或动脉取栓等手段,以迅速疏通堵塞的脑血管。然而,紧接着完成的颅内血管评估显示,曹阿婆是由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引起急性脑梗死,还发现其左侧颈内动脉有一个巨大动脉瘤。要知道,动脉瘤最大的风险就是破裂出血,更何况是91岁高龄的硬化血管加上巨大动脉瘤,出血风险大大增加,属于静脉溶栓的禁忌。此时,动脉介入取栓治疗成了唯一有效救治手段。

公利专家“量体裁衣”,动脉取栓开辟“通道”

面对91岁高龄老人的手术,风险自然陡增。神经内科学部介入团队对患者心肺功能与血管状况进行仔细评估,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同意后,联合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迅速完成术前准备,同步进行术前评估,并制定多种紧急预案。一场与时间竞速、与年龄抗争的生死博弈由此展开。

在多学科的紧密合作与共同努力下,手术团队让导丝在错综复杂的血管中谨慎探索、艰难跋涉,最终为曹阿婆闭塞的血管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成功实现了大脑中动脉的再通。

术后次日,复查头颅CT显示未见明显出血,曹阿婆也顺利苏醒,并脱离了呼吸机,生命体征平稳。

夏季出汗脱水严重,中老年人谨防“热中风”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神经内科学部主任李强介绍,脑卒中其实有两个高发期,一是气温在0℃以下的寒冬,二是气温超过32℃的盛夏。他表示,上海很快“入梅”了,闷热潮湿会令人没有胃口,摄入减少,加上出汗增多,体液流失,高龄老人更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影响脑血流灌注而诱发脑卒中发作。另外,夏天开空调,室内外温差大,忽冷忽热的刺激便容易导致血管痉挛的发生,加之一些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也易导致脑卒中。

对此他提醒,夏季出汗多,应注意少量多次补充水分,保持足够的血容量来维持脑血流灌注;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避免温度变化刺激脑血管;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规律服药,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若是出现纳差、发热、腹泻等体液摄入不足或流失过多的情况,建议尽早就诊,补充液体。同时,重点人群要时刻对脑血管急症保持警惕,如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附近具备卒中急救资质的医院就诊。


高龄老人谨防“热中风”,91岁老人突发脑梗合并巨大动脉瘤:入梅在即
评论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首次同时刊发中国学者两项成果:周彩存团队研究重大突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首次同时刊发中国学者两项成果:周彩存团队研究重大突破

由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主办的2023ESMO年会于2023年10月2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拉开帷幕。10月21日晚,中国学者主导的肿瘤研究迎来历史性时刻——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领衔的两项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LIBRETTO-431研究和PAPILLON研究同步亮相,两篇研究论文也同期刊发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周彩存同时位列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这是中国肿瘤研究领域首次有同一位中国学者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双重身份在NEJM同刊发表两篇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在世界医学最高舞台上传递中国声音,给出中国方

实行中山医院同质化管理,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今开业,探索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实行中山医院同质化管理,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今开业,探索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今天上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质化管理运营的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正式开业。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位于闵行区梅陇镇,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核定截至目前床位1000张,是上海市政府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建设的三级综合性医院。记者了解到,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门诊自今年4月24日试运行起,从最初的仅8个临床科室开设门诊,至今已平稳运行近6个月,逐步开放至33个科室开设门诊。此外,中心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方便患者为目的,逐步开设23个专病门诊,已有近80位知名专家出诊专家门诊,预约率达65%。截至目

中山医院多学科协作重塑患者“生命通道”,七旬老人进食困难半年暴瘦30斤憩室|食管|学科
中山医院多学科协作重塑患者“生命通道”,七旬老人进食困难半年暴瘦30斤憩室|食管|学科

“齐阿姨早上喝粥了吗?喝了多少?有没有吐?”“我妈妈今天喝了半碗稀粥,现在感觉非常好。”昨天早上,消化科病房早查房时这两句再普通不过的问答,却让在场所有的医生、护士和病友们欣喜不已。这意味着困扰齐阿姨十多年的“进食困难”终于解决了,而今可以顺利出院。齐阿姨拉着张顺财教授和周平红教授的手,不断致谢,“谢谢中山医院的医生,你们太厉害了,我终于能顺畅的吃饭了!”72岁的齐阿姨患有极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弯,侧弯角度近70度,身高只有115cm。十多年来长期喉咙疼痛且进食就会呕吐,在当地被诊断为患有“咽食管憩室”即齐阿

中山医院研究成果刊顶级期刊,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晚期患者生存期辅助|患者|中山医院
中山医院研究成果刊顶级期刊,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晚期患者生存期辅助|患者|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今天传出消息:该院胸外科谭黎杰、尹俊教授团队联合华大基因研究发现,采用PD-L1抗体免疫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有望提高局部食管癌晚期患者治疗效果,研究首次揭示免疫治疗敏感人群的生物学特征,为我国相关领域治疗开辟新途径。成果刊顶级期刊《NatureMedicine》。据悉,食管癌是我国排名前十的高发型癌症,九成以上患者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过度摄入烟酒、长期烫饮烫食,均会增加患病风险。由于症状隐匿,大多患者确诊时已中晚期,5年生存率仅20%至30%。食管癌手术效果不佳,以外科手术联合放化疗

市眼病防治中心启用干眼诊治工作室,我国干眼症发病率约为21%至30%睑板腺|干眼症|眼病
市眼病防治中心启用干眼诊治工作室,我国干眼症发病率约为21%至30%睑板腺|干眼症|眼病

《中国干眼专家共识》统计,我国干眼症发病率约为21%~30%,预估全国至少3亿患者。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干眼诊治工作室今天正式启用,未来工作室将不断完善干眼诊疗规范,并形成标准化诊疗理念和服务模式,将适宜技术推广至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干眼诊疗服务。执行院长、党委书记高玮表示,这也是医院近期围绕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需求推出的民生服务措施之一。据悉,干眼症是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会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