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什么?,全国首条城市“采热隧道”即将落地上海

发布时间:Jun 06, 2024 17:30 PM

你或许听说过“自嗨锅”与“自热火锅”,但你听说过能吸热放热的“采热隧道”吗?不久的将来,全国首条“采热隧道”——能够自主采集地热能并补充车站或管理用房能源消耗的隧道,即将落地上海。

在2024年“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记者在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展台看到了地热隧道应用前景展示。该技术将应用于上海新建越江隧道,预计空调碳排放总量和电力消耗可减少40%,让隧道在百年运营周期中更为绿色、低碳与环保。

地热能就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只要深入地下一定距离,地层的温度基本恒定,这也正是地下室冬暖夏凉的原因。

在上海,10米以下的地层温度基本维持在18℃左右,地铁、市域铁路隧道、地下综合管廊、排水管网等地下基础设施,大部分都处于“18℃恒温层”内。利用这一天然优势,隧道能够源源不断地从地底汲取能源,输送至隧道车站、管理用房和周边建筑中。

“简单来说,能源隧道就是一个大型的换热器,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将采集的地热能输送到用能建筑中。”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总工程师姜弘表示,如果把地源热泵比喻成一个心脏,那么隧道就是“肺”,使用能源的建筑或车站就是“器官”。地源热泵源源不断地把建筑里不需要的能量传递到地层里,同时把从地层中汲取的能量再转移到建筑中,实现冬天供暖、夏天制冷的效果。

前景广阔,年采地热可超10亿度

隧道车站或管理用房的空调系统,是地热隧道最直接的应用场景。隧道采集到的地热能,可代替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空调系统。未来,在大规模开发的情况下,还可以把多余的能量用到隧道沿线的写字楼、商业中心或住宅中。

“目前,上海市规划中的市域铁有近1000公里的里程,如果30%的地下段进行地热能的开发,一年采集的能量可达到12亿千瓦时,相当于3万户普通居民一年的供暖制冷能量总和。”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总工程师姜弘表示,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地热可以节约40%以上的用电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在2024年“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中展示的地热隧道科研项目,已于上海市住建委、市科委正式立项,预计该技术会在上海越江隧道新建工程中试点应用。技术成熟后,有望推广到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地铁、市域铁路隧道中。

评论
新的上海城市礼物等你贡献特别创意,非遗、国潮加文创创新|技艺|礼物
新的上海城市礼物等你贡献特别创意,非遗、国潮加文创创新|技艺|礼物

“6·1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第二届国潮文创设计大赛如约启动。此次文创大赛传承首届主题,面向全社会组织评选一批“创新、好用、可转化”的国潮文创产品、作品和设计方案,融入时代审美打造城市礼物,推动非遗连接当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大赛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数字创新”“非遗美食”“中医药”三个子赛道的评选,旨在多角度、立体化挖掘展示多彩非遗魅力。“数字创新”赛道结合时下数字创新的方式,融合当下年轻人喜爱和追捧的游戏、漫画等主题,通过与非遗相关的元素、技艺等方式结

四大亮点抢先看,国内首个“碳中和”博览会周日在沪开幕通道|预约|亮点
四大亮点抢先看,国内首个“碳中和”博览会周日在沪开幕通道|预约|亮点

首届上海国际碳博会开幕在即。记者从上海市发改委获悉,本届碳博会将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从6月11日持续至14日,包含主题展览、系列论坛和贸易对接三部分活动,展览规模达10万平方米,国内外近600家知名企业参展。据介绍,首届上海国际碳博会将聚焦节能低碳技术、产品与成果展示,搭建全产业链各类主体对接、合作、交流的公共平台,推动碳中和相关技术推广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具体来看有四大亮点:亮点一,本届碳博会是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意义重大。此前,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

为何还担心医废收运不够快,“一南一北一岛一中心”日均处置能力超400吨医疗机构|垃圾|能力
为何还担心医废收运不够快,“一南一北一岛一中心”日均处置能力超400吨医疗机构|垃圾|能力

在各类公共场所和单位中,来往人流量大的医院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较多,但受到建筑布局及周边道路交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这些风险较高垃圾的收运效率经常达不到理想状态,至今仍是许多中心城区老旧医疗机构的“堵点”。借助科技赋能,上海正在逐一打通这些“堵点”,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的收运效率,尽可能减少对医疗机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和风险。快:“画像”加速车辆周转正常情况下,区域的医疗废物产生量与该区域的医疗发达程度和医废处置能力成正比。目前,上海的医废处置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已形成“一南一北一岛一中

下月试航,“爱达·魔都”号!首艘国产大邮轮今天出坞舷门|邮轮|国产
下月试航,“爱达·魔都”号!首艘国产大邮轮今天出坞舷门|邮轮|国产

6月6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将在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迎来出坞的历史瞬间。公司大型邮轮项目技术经理陈虹表示,出坞是决定船舶状态最重要的节点,顺利出坞意味着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结构完整,主要核心设备和管路基本安装完毕,并且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已具备航行能力。同时,出坞后,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建造正式进入收尾阶段,主要包括内装工程和系统调试等。大型邮轮与航空母舰、液化天然气船并称为世界造船业三颗“皇冠明珠”。许多中国造船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大邮轮的梦,许多中国的消费者也期待有朝一日可以乘上国

第一口都是家乡味,要加两个煎鸡蛋!神十五航天员顺利回家,早餐青菜面航天员|神舟|家乡
第一口都是家乡味,要加两个煎鸡蛋!神十五航天员顺利回家,早餐青菜面航天员|神舟|家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今天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5时42分,按照飞行程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之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7时9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