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年轻人、外国人爱上戏曲?沪上电影界展开研讨

发布时间:May 27, 2024 19:59 PM

中国电影以对戏曲片段《定军山》的拍摄宣告诞生,此后戏曲一直伴随着中国电影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戏曲故事、表演、音乐等都深嵌于中国电影的血脉之中。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由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新时代戏曲电影研究”暨滕俊杰戏曲电影研讨会5月25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举行。

戏曲舞台演出如何进行电影化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科技、新技术如何创新融合?与会专家以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创作的一系列戏曲电影为例展开探讨。

滕俊杰共执导8部戏曲电影,包括《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捉放曹》《锁麟囊》等6部京剧电影,以及沪剧电影《敦煌女儿》、昆剧电影《邯郸记》。在他看来,戏曲电影创作要以观众为本,考虑当下年轻人的审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发现,沪剧电影《敦煌女儿》让年轻人看得津津有味,也在于这种新的生活题材让新观众产生共鸣。

《敦煌女儿》中用了大量实景,马车、道具等都是实的,演员身着时装,只是用唱腔的方式把情绪、剧情传达出来,让这部戏曲电影有了现代音乐剧的味道。影片中有一段“三击掌”的重头戏,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沈嘉熠注意到,这场戏中滕俊杰将舞台版的部分唱段改成念白,演员调度也呼应舞台空间的表达,既不削减程式,又符合电影叙事的节奏。

筹备拍摄《霸王别姬》时,滕俊杰到上海影城等多个地方独处沉思,将自己融入京剧中的角色,想象电影院观众如何在电影叙事和视听中获得享受。作家、翻译家、影评人赵建中认为,从观众视角来考虑问题也是滕俊杰戏曲电影的一个特点。“他从电影的摄像、影像叙事、角色调度、人物表达、舞台美术、视频效果等方面入手,用电影模块式的手法和最新科技为京剧加持,从而呈现戏曲美学与电影美学融合叠加后的效果,推动京剧电影走出国门。”

“经典永存,关键是怎么创新。”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黄一迁发现,年轻观众也能从《曹操与杨修》中找到共鸣,插上年轻的翅膀,戏曲电影创作可以飞得更高、更远。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万传法认为,滕俊杰执导的戏曲电影呼应当下新时代要求,找到了传统戏曲电影现代化道路的有效方式。比如《捉放曹》中,王珮瑜饰演的陈宫出门时的段落使用了电影调度,曹操去杀人时,既保留了戏曲舞台原有的步态,又具有电影美学效果,把舞台场面调度和电影调度做了有效的结合。“这种中间美学介于传统和先锋之间,是戏曲表演和镜头融合贴切的转化。”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教授黄望莉认为,中国戏曲和中国电影彼此相互滋养,电影技术一直是戏曲电影要寻找的支撑。比如当年费穆想用电影的方式记录梅兰芳的《生死恨》,就是想探索中国彩色片的拍摄。在滕俊杰的一系列戏曲电影创作中,让青年观众、世界观众看到戏曲之美,依靠的也是3D、4K、8K等技术的探索,“回望新时代戏曲电影发展之路,无法回避技术发展对戏曲电影的影响。”

除了电影作品,滕俊杰还创作了《致敬与前行:新京剧电影创作概论》一书,参与戏曲电影讲座,推出电影相关衍生品等,推动戏曲电影走出国门,到海外传播,形成了全产业链上的探索。“上海应该有自己戏曲电影的样式和作品,承前启后,激励年轻创作者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制片人、国家一级导演崔轶说。

当下,戏曲电影的生存状况值得思考。“故事片投资往往动辄几千万到上亿元,而戏曲电影的成本少得可怜。”在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看来,“低成本”导致滕俊杰的一系列戏曲电影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每部影片仍有“新花样”,从技术到艺术坚持不断创新难能可贵。在三年前拍摄的昆剧电影《邯郸记》中,还用人工智能做了一分半钟的片段,这也是国产片中较早使用该技术的。

“戏曲电影是我的事业,之后我还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滕俊杰还记得,三年前自己和导演郑大圣讨论过戏曲电影这种类型,最后结论是两个字,“很难”。“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戏曲是宝藏、富矿,希望能用新的科技、新的开采方式将它更多挖掘出来,让它拥有更多可能性。年轻人也许没有去过剧场,但一定去过影院,用电影方式做桥梁,让年轻人接触到中国的戏曲,帮他们找到美妙的感受,再回去剧场看实体表演,感受戏曲不可替代的呼吸感,是我的最终目的。”

评论
未来的电视什么模样?业务|技术|模样
未来的电视什么模样?业务|技术|模样

6月19日,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共融共创,广电5G大视听新模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在广电5G助力下,视听服务在应用与产业端的融合发展路径与新机遇。“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1986年,《歌声与微笑》脍炙人口的旋律,作为第一届上海电视节的主题节会歌曲首次唱响。转眼间,这个以电视之名的聚会,已来到第28届。伴随着视听采集个人化,创作主体多元化,传输技术数字化,传播平台去中心化,媒体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什么是未来的电视?又该如何看待电视的未来?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系列图书再添多语种版本博览会|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图书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系列图书再添多语种版本博览会|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图书

6月15日、16日,《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多语种图书首发式,《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西班牙文、印地文版权签约仪式先后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内容和鲜明的风格特征。在对外交往中,习近平善于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文谚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阐述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是继《平易

《雪云》《安全领域》斩获“媒体关注影片”,“一带一路”电影周闭幕影片|媒体|雪云
《雪云》《安全领域》斩获“媒体关注影片”,“一带一路”电影周闭幕影片|媒体|雪云

6月13日晚,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闭幕仪式在上海浦东美术馆举行。“媒体关注电影人”“媒体关注影片”“最受观众喜爱影片”等多项荣誉揭晓,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电影人齐聚。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度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金梅,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玮,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何文权,与今年“一带一路”电影周推广大使赵涛、雷佳音共同启动新一轮“一带一路”电影巡展。“一带一路”电影周闭幕仪式汇聚众多国内外电影人:2018年上影节⾦爵奖评委、第67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获得者,匈牙利

龙与狮的对话:翻译是怎么“搞砸”中英两国第一次正式外交接触的使团|事件|中英两国
龙与狮的对话:翻译是怎么“搞砸”中英两国第一次正式外交接触的使团|事件|中英两国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英两国第一次正式的外交接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该事件的认知大抵是:“中英两国政治、经济结构截然不同,双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外交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无法绕开的因素——翻译。英国人派遣使团到中国,一定会有语言障碍,使团要与清廷有效沟通,必得倚赖翻译,也就是说,翻译是使团来华活动的一个重要元素。翻译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对我们理解这一事件有何意义?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荣休教授王宏志的新著《龙与狮的对话

巡演撬动文旅消费“魅”力四溢,《剧院魅影》上海场均票房逾120万元制作|深圳|文旅
巡演撬动文旅消费“魅”力四溢,《剧院魅影》上海场均票房逾120万元制作|深圳|文旅

6月4日,第40场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将在上海大剧院收官,6月5日一早,幕后制作团队飞赴深圳,开启200场全国巡演第一站。6月13日,《剧院魅影》将登陆深圳滨海艺术中心,观众们已迫不及待讨论演员阵容与加场。5月2日,《剧院魅影》中文版在上海全球首演。34天40场演出总票房4850万元,平均单场票房超过120万元,文创产品销售额250万元。近6.5万观众中,超过25%来自外地,超过20%人对该剧二刷、三刷。#剧院魅影中文版#微博浏览阅读量超过3.3亿,小红书相关标签浏览量接近1300万。上海文广演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