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作者:解勇军
发布时间:Jun 19, 2024 05:47 AM

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福建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南涝北旱特征明显。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应对灾情。强调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如何加强预测预警,防水患于未然?

暴雨是我们无法抵御的大自然的力量,但是如果能在暴雨来临的时候,及时预报洪水的到来,就会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水利部水文首席预报员王琳:更多的防御是极端气候条件下造成的极端降雨,极端暴雨洪水的突发事件,有一些小流域可能一两个小时就有新的洪水了,这时候光靠落地雨预报很难及时做出预报发出预警。我们如何能延长洪水的预见期、洪水的预报期和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准度,通过现代化监测手段,提升了整体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家住北京市卢沟桥附近的居民可能已经发现,今年,这里矗立起一座高高的铁塔,铁塔顶部,不断有探测器在旋转。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北京市水文总站副主任杜龙刚:这个雷达主要用于雨量监测,跟传统的气象雷达不一样,只对0到2公里的水汽进行监测,推测可能落地的降雨,地面以上2公里范围内的水汽基本是能够落地的。

近年来,水利部门一直在抓紧推动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的建设,第一道防线的基本构成是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第二道防线的基本构成是雨量站,第三道防线的基本构成是水文站。这“三道防线”通过“天空地”的立体监测手段,对流域内雨水情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三座联网的测雨雷达就是北京市官厅山峡区域,也就是永定河流域洪水预测预报“第一道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永定河流经官厅山峡区域,提前1到3小时,通过测雨雷达和模型演算就可以准确预知区域内云层中的含水量和可能形成的降水量,这对是否形成洪水、形成多大的洪水都有比较强的可预知能力。如果说第一道防线是把“关口前移、防线外推”,那加强第二道防线就是要提高预报精准度和预警的有效性。

北京市水文总站副主任杜龙刚:传统的是人工雨量站,底下有一个量筒,人为拿到屋里面去测一下里面有多少水,一小时或者一天量一次有多少雨。一般情况下,至少一小时看一次。高精度的、比较先进的雨量站,通过重量的变化来感知可能下多大雨,精度达到0.1毫米,及时性非常高,有雨就往外发,是分钟级的。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水往低处流。通常山区都是沟谷纵横,一旦暴雨来临,每一条山沟都可能在短时间内汇集地面雨水,形成山洪,而一条条山沟里的洪水也会迅速汇集到干流,形成洪峰。所以,准确测出每一条可能形成山洪的雨洪沟的降水情况,也同样十分重要。这是洪水预测预报的“第二道防线”,也就是在第一道防线准确预见“云中雨”的情况下,还要准确监测“落地雨”的实时数据,这样可以通过模型计算,更精准预知是否形成洪水以及洪水的流量。

北京市水文总站副主任杜龙刚:过去传统北京水务用的是245个雨量站,今年,我们通过加密并整合气象部门和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雨量站点,达到了1900多个。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之所以在第二道防线建立起如此密集的雨量测量网点,我们从一张图上就可以一目了然:永定河流经官厅山峡区域,这里密布着一条条的山沟,每一条山沟在暴雨来临的时候,都是一条雨洪沟,都可能会产生洪水。

北京市水文总站副主任王亚娟:过去雨量站只有29个,现在整个官厅山峡的雨量站达到256个,还进一步规划,一共是384个,以后的官厅山峡的站网密度能够达到2.5平方公里每站,这样的话,就能提前做好准备,为它的下游提供数据支持、决策支持。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在众多的雨洪沟都设置了雨量站,这就使第二道防线的“落地雨”监测能力大大增强。一条河流流域中,雨洪沟和支流的洪水,最后都会汇入干流形成洪峰,那在上下游分布的水文站就是洪水到来时,精准测量洪峰流量的最前沿,也是洪水预测预报的“第三道防线”。

北京市水文总站副主任王亚娟:从雁翅到陇驾庄水文站河道全长34.2公里,洪水演进是两个小时,陇驾庄到三家店洪水演进的时间是一小时,三家店到卢沟桥的洪水演进时间是一个小时,为下游卢沟桥的分洪枢纽提前做好防洪调度、防洪决策、数据支撑,也是起到前哨预警的作用。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暴雨来临,一旦形成洪水,洪水流量会从上游到下游逐步增强,所以洪水沿途流经的水文站对洪水的监测越准确,就越能给防汛指挥提供准确的依据,所以第三道防线的水文站具有“底线防守”的功能。到目前为止,从上游到下游,永定河流域已经分布了33个水文站。

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陇驾庄水文站站长翟腾:抓得住就是抓得住洪峰流量。咱们这儿要给下游的三家店水利枢纽提供数据保障,只有抓得住洪峰点才能使三家店水利枢纽行洪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因为水文站处在洪水来临的最前沿,所以监测设备要更先进、更牢固,还配备了卫星通信设施。

建立“三道防线”,通过“三道防线”的准确测量,演算出洪水形成和演进的准确数据,做到“测得到、测得准、抓得住、报得出”,这就大大提高了洪水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为灾害来临之前,转移群众、保护财产赢得时间。一旦发生持续的强降雨、预测到可能形成大的灾害性洪水,那防汛指挥部就会启动应急响应。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北京市水务应急中心副主任朱金良:提前48小时发布洪水预警、山洪和积水内涝风险预警,提前24小时启动防洪排涝一级应急响应,这是水务系统最高级别的应级响应,群众按照扩面转移的原则,多次转移、二次转移、三次转移。我们提前进行水库预泄调度,提前降低河道水位,腾出水库库容。

洪水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会在第一时间从北京市的防汛指挥部传达到各区政府,再很快传达到各乡镇村庄。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坐落在永定河流域上游的一个山沟里。一旦山洪将要来临,就会启动应急预案。如果洪水即将来临,人员转移是第一位的,所以在北京门头沟的农村都建起了多重预警系统,以保障人员安全。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村干部王志斌:防汛值班助手也叫入户报警器,它和楼上的简易雨量筒互相连接,在一小时之内下了52毫米,它就会触发准备转移的指令,当一小时之内下了65毫米,它就会触发立即转移指令,急促的语言是“立即转移,立即转移”。我们这次还装了声光一体化报警设备,河水的流速、流量以及深度,当达到了它的预警之后,会触发声音和灯光报警,提示河道基本上已经达到洪水级别了。

北京市在韭园村这样的山区都加固了雨洪沟,安装了自动报警设施,各乡镇村庄也明确了上级部门发出灾害预警后的行动措施,预防灾害的工作更加规范、各环节联动机制也更加健全。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建设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将全面提升我国水安全保障能力。5月20日,第十届世界水论坛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开幕,中国的治水理念以及减灾防灾的实践,受到很多国家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水利部水文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志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反复强调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它放在第一位,多次提出要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补齐灾害预警监测的短板。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政治要求,是打赢现代化防御战、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焦点访谈丨“天空地”立体监测“三道防线”守护防汛安全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除了大江大河,还有很多区域性河流。洪水如猛兽,威力巨大,防灾减灾,首先在防。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的“三道防线”,把水安全保障做到位,当极端天气来临时,能提前测得准雨情,报得出洪水,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评论
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发展|全球|人权
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发展|全球|人权

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引发热烈反响。与会外方嘉宾纷纷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提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和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主张,阐明中国落实《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与尊重保障人权的生动实践,对于推进中国人权事业、促进国际人权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中国一直不遗余力地保护和促进人权,成绩斐然”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我们主张以安全守护人权,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实现人权创造安宁的环境

“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同志|习近平|人才
“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同志|习近平|人才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河北日报6月12日通讯:“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河北日报记者霍晓丽刘荣荣周洁张博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人才问题,既是振兴正定的当务之急,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百年大计”;“人才引进要有新思路、宽眼界、大举措,这就要有国际眼光,从全国范围、世界范围吸引人才”;“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不论在基层、地方还是在中央,习近平同志对人

把文物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文化|工作|故事
把文物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文化|工作|故事

刘世友在测量文物。刘世友和同事在查阅资料。以上图片均为隆德县文物管理所提供人物小传刘世友,1966年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人,隆德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博物馆馆长,从事地方史研究和文管工作30余年,曾参加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等工作,撰写地方文化研究文章20余篇,被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师范学院聘为研究员,编著出版《隆德县文物志》等作品8部,2022年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最有知名度的旅游点当数红崖村老巷子。走在老巷子中,土墙、戏台、

时政微解读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荒漠化防治?重点|生态|时政
时政微解读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荒漠化防治?重点|生态|时政

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荒漠化防治?其背后,是我国依然十分严峻的防治形势,是一以贯之的新发展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和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之间,习近平总书记展开这次实地考察,并专门主持召开座谈会,信号明确、意义非凡。荒漠化防治,功在当代,也利在千秋;攸关你我,也攸关世界。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这样的使命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样的担当铭刻定力、远见和卓识——“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中国历史研究院。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