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布局“三大产业”是关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Apr 25, 2024 10:13 AM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若不能实际应用于产业与产业链中,其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便无从谈起。因此,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这三大产业不仅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如何科学布局三大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积极引入创新因素,推动三大产业科学布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大主要产业,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愈加明显。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通过科技创新和对市场需求的引领推动着传统产业向更高附加值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些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与此同时,未来产业则更多地聚焦于前沿科技和新兴趋势,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可再生能源等,它们代表着未来经济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给整个产业链带来更多的创新机遇和发展空间。

传统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地位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追求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避免泡沫化和一哄而上的现象。同时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只有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基础上,三大产业才能构成经济发展的连续链条,而创新则是实现三大产业之间串联、转化与轮动的关键线索。

以汽车行业为例,从传统的汽车行业到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再到智能汽车的发展,都反映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传统汽车行业,燃油动力汽车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们为人类社会带来便捷的交通方式,但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问题。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汽车逐渐崭露头角。它们利用电力、混合动力或者氢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有效减少了尾气排放。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汽车不再仅仅满足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它们开始向智能化发展。智能汽车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车辆互联等功能,大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从汽车行业的变革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趋势,以及新兴产业向未来产业迈进的方向。

这意味着,通过注入创新生产因素、引入创新技术和设置创新生产体系,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并促进其实现转型优化,也有助于深度开发和挖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力、产业规模并帮助其转化升级成未来产业,还可以依托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系统来助推未来产业实现跨界合作,构建出创新产业新的生态系统。

深入实施协同战略,促进三大产业良性循环

为了进一步有效促进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一方面,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这些举措的核心在于全面围绕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以及数字经济展开,从而构建一个以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强国建设以及实现数字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要目标的协同战略。通过实施这一协同战略,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被整合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三角支柱结构,为彼此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这种整合和协同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三大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局面。

具体而言,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新质生产力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传统产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还推动了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则加快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引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工业化模式,传统产业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了更加环保、高效的生产方式。数字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的代表,为产业链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注入了强大动力。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降低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成本和风险,更推动了产业链的现代化进程,为三大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然而,要想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还必须深刻认识创新的转化条件。可以将产业创新分为三个“内化”过程:一是必须把产业创新内化到社会再生产运动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二是必须把产业创新内化到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之中;三是必须把产业创新内化到中国现实发展的国情中。为此,应加快实施以市场为培育力、创新资源为配置、执行力为抓手的战略,其内在逻辑主要聚焦于创新逻辑、产业逻辑和动能转化逻辑三个层面的产业三角战略,是对三大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又一大理论支撑。

首先,创新逻辑要求我们在产业创新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科技创新,确保创新成果能够真正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其次,产业逻辑则强调产业创新必须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相结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水平等方式,推动产业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动能转化逻辑则关注如何将产业创新与中国现实发展的国情相结合,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配置等手段,推动产业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

总之,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对三大产业的科学布局,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通过深入认识创新的转化条件并付诸实践,有利于加快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布局“三大产业”是关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应确立合理的公益诉讼制度,老年人维权困难重重
应确立合理的公益诉讼制度,老年人维权困难重重

国家卫健委老龄司数据显示: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依法保护老年人权益,需要制度支持,也需要各界参与。我国历来重视老年人权益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3月专门发布《关于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并于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三年发布老年人权益

何以写下“枫桥经验”最新样本?,上海的这个探索
何以写下“枫桥经验”最新样本?,上海的这个探索

法、理、情——基层矛盾纠纷中,三大要素何以充分实现、有效平衡?在超大城市尤为复杂、多元的基层,这往往是一道难题。种种复杂因素让矛盾化解常常成为一门遗憾的艺术。其间,能否以更切近、更直观的方式观照当事群体,更高效地排忧解难,同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法治力量、捍卫法律尊严,考验格外深刻。虹口区探索并在全市推广的“三所联动”纠纷调处机制,给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解”——在基层社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共同搭建起化解纠纷的“会诊室”,努力让矛盾化于萌芽、止于诉前。这种兼具法治思维和群众路线的方式,留下了众多第

要多少人陪?,干部“下去”调研
要多少人陪?,干部“下去”调研

近来一则小新闻,因为涉及调研“大节”,所以看上去并非小事——某机关派出20多人的庞大阵营,驱车前往乡镇调研,而这两辆面包车后,一路竟尾随着另三辆车,这是“陪同”调研的当地50多名干部,这50多人中,有接待的、有陪随的,有开道的,还有一路“保障”的。20人的调研团已经不小了,再加上50余人的陪同团,浩浩荡荡,下去调研,到一个乡镇去考察。这样“前呼后拥”的“调研”,当然不止一例,某司派了一个调研组“下去”,结果呢?当地陪同的、汇报的、“导游”的、安排生活的,加上夜以继日准备、打印材料、制作各种展板等等,竟惊扰

更凸显这件事的紧迫性,公然转嫁核污染风险,日本强推核污水排海问题|国际|紧迫性
更凸显这件事的紧迫性,公然转嫁核污染风险,日本强推核污水排海问题|国际|紧迫性

当地时间8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同非洲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强调国际社会要以天下之利为利、以人民之心为心,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的核心。此前,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他再次强调要坚持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努力实现普遍安全和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当前,全球发展事业面临巨大挑战。而最近发生的日本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等事件表明,共同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依然任重道远。“三大全球倡议”内涵丰富且逻辑严

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事关这个根本大计党和国家|时代|青年
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事关这个根本大计党和国家|时代|青年

6月19日至22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理论武装工作,强调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当前,全党全国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坚定迈进,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是抓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