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可孪生”是医疗元宇宙基石,樊嘉:中山医院探索创建未来“元医院”

发布时间:Apr 24, 2024 04:00 AM

管理是软实力的体现。11月26日,以“管理与中国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复旦管理学论坛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行。“复旦管理学论坛”由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从2006年发起举办,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对中国和全球管理学领域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已成为我国管理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之一。

【中山医院布局“一体两翼”科创新格局】

“作为中国人创建和管理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创新是中山医院的内禀属性。”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在主旨演讲中说,中山医院一直以来致力于医疗技术创新,在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三。

据介绍,为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中山医院布局了“一体两翼”科创新格局,位于徐汇区的“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将设500张研究型床位,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将设600张医疗床位,这“两翼”将于今年12月开工建设。

当下,中山医院正在探索创建未来“元医院”。“一切皆可孪生,正是医疗元宇宙的基石。”樊嘉说。

从虚拟肝脏指导到手术方案制定,从设计手术入路到引导穿刺,虚拟现实技术正在中山医院助力医疗场景,“肝肿瘤数字孪生,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走向系统生物学”。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模拟手术室场景,不仅可以强化手术规范,还提高了手术培训效率。

除了疾病孪生,设备孪生则使得大型影像设备走向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其孪生要点在于从整体设备到核心部件状态的数据采集和3D可视化。

“迈向‘元医院’,我们的目标是同质化医疗服务覆盖人群大幅增加,患者就医体验大幅提升,医疗资源配置大幅优化。”樊嘉说。

“没有大数据,数字经济便是‘无米之炊’;没有智能算法,数字经济不能创造价值;没有算力平台,数字经济将不复存在。”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石勇在主旨演讲中说。

大数据是数字化时代的新型战略资源,是驱动创新的重要因素,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石勇举例说,他们曾与中国疾控中心、香港浸会大学团队以7个年龄组人群、4类场所的社交场合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社交接触的数据分析模型,揭示了疫情传播的潜在模式与不确定性风险,并根据2020年上半年GDP的预期增幅计算出多种复工复产方案,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大数据不是全体,是大样本,大样本比小样本更具有普适性;大数据是从粗糙中寻求精确;大数据必须从相关关系中,把握因果关系、预测未来。”石勇说。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是52.2万亿元,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41.5%。

在石勇看来,现实数据“大模型”应用,就构成了新管理学。如何发展数字经济?他建议,持续强化数据开放与数据保护,持续推动大数据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加强“卡脖子”工程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统一的公民信息服务机构和公民服务大数据平台,加快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征信体系,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

论坛现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顾基发获颁“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吉林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蔡莉,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柳卸林,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获颁“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获颁“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评审委员会主席、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理事长、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出席论坛。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由国务院原副总理、复旦大学校友李岚清于2005年发起成立,是中国人自己设立的管理学界第一个奖励基金会。


“一切皆可孪生”是医疗元宇宙基石,樊嘉:中山医院探索创建未来“元医院”
上个月刚刚更名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这部上海原创大师剧走进清华北大连演三场
上个月刚刚更名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这部上海原创大师剧走进清华北大连演三场

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12月4日晚和今天,上海师生带着青春版原创话剧《立场》走进清华大学,连演两场,引发大小观众共鸣。明天,还将在北京大学演出一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一个月前,专业版原创大型话剧《雷经天》更名为《立场》,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三场,收获好评,也为此次青春版话剧巡演揭开序幕。清华以及附校学生观演。“在国家宪法日的当天,再次演出对我们来说十分有意义,我们会永远铭记的誓言。”饰演雷经天的华政传播学院杜永强同学说。据悉,在清华北大献演的这部律政题材话剧,由华东政法大学出品,全部由华政在校学生

外面像虫?陈默等名师更多把“板子打在家长身上”,家里像龙,“疫情宝宝”
外面像虫?陈默等名师更多把“板子打在家长身上”,家里像龙,“疫情宝宝”

你是不是也发现,不少孩子家里家外两个样:在家里,像一条龙,活灵活现;在外面,像一条虫,畏手畏脚?有人说,这是最近3年出生的“疫情宝宝”身上存在的一种社交焦虑。果真如此吗?日前,在闵行七宝皇都邻里中心的协“童”成长主题课程上,作为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督导、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前秘书长陈默,与听课家长们分享如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这一话题,犀利幽默,一针见血。陈默开课。“孩子在家非常外向,在外害怕社交?”陈默老师提醒家长,切勿在家庭中过分关注、保护孩子。应当善用“家务劳动

怎样保护“儿童的100种语言”不被偷走99种?,花生防过敏与泥巴抵抗力
怎样保护“儿童的100种语言”不被偷走99种?,花生防过敏与泥巴抵抗力

11月25日,中国上海。有这么两本中译书,引发教育人士热议。一本是《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样没有炼成的?》,另一本是《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转型时期的瑞吉欧艾米莉亚经验》。幼儿园“书法”。【花生过敏形成“悖论”】对于《娇惯的心灵》,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援引了书中的一个“花生过敏”的数据案例:在美国,从1990年代开始,因为担心突发花生过敏症,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对花生“敬而远之”,把花生以及其他花生制品拒之门外;然而,到了21世纪,全美儿童对花生过敏的人群比例从每千人仅4人,上升到每千人达14人。事与愿违

这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参展规模和人数再创新高,展现家门口好学校
这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参展规模和人数再创新高,展现家门口好学校

2023第20届上海教育博览会近日收官。2023第20届上海教育博览会总结会上最新数据显示:在9月15日至9月17日的线下展期间,教博会共吸引11.5万人来到现场参加各项展示及互动活动,另有226万人次通过上海教博会小程序线上“参观”了本届教博会。上海教育影响力电子地图的浏览量超过35万人次,上海教育大直播总浏览量超过836万人次。为期一个多月的线上展规模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2023第20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以“共创一流城市教育共筑教育强国梦想”为主题

全家参加馆内夜场音乐会,来自上海航天系统,钱学森图书馆第200万名观众是她夜场|我的祖国|系统
全家参加馆内夜场音乐会,来自上海航天系统,钱学森图书馆第200万名观众是她夜场|我的祖国|系统

今年暑期以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入馆观众流量节节攀升,7月日均接待量突破2000人次,超过历史同期水平。21日晚,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黄静与家人步入馆内,幸运地成为钱学森图书馆第200万名入馆观众。当晚,黄静一家报名了在钱馆举行的“越夜越动听——我和我的祖国”夜场音乐会活动。为了让家人能在演出前对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杰出成就有所了解,她特地提前半小时到馆,准备仔细参观馆内“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基本陈展。令她惊喜的是,钱学森图书馆为黄静准备了第200万名观众荣誉证书,以及钱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