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装得下整个世界,顶尖科学家也谈挽救婚姻、危险悖论还有奥本海默

发布时间:Apr 24, 2024 01:45 AM

“这是疫情之后我们有幸再次面对面交流的一个全世界获奖者论坛,我觉得线下比线上好多了。”6日,在中国上海临港中心进行的第6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法兰西公学院名誉教授塞尔日·阿罗什如此感叹。今年,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位诺奖得主在内的100余位海外顶尖科学家,以及4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等,共计300余位全球科学家齐聚顶科论坛永久会址。

顶尖科学家之所以顶尖,也许不止于学术研究。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观察到,从奥本海默、挽救婚姻到危险悖论,他们论坛期间抛出的话题总有弦外的余音,因为这些“最强大脑”关心整个人类,装得下整个世界,正是为了“重塑世界韧性”这一论坛主题而来。

【危险悖论,无用却有用,无知才无畏】

疫情中,人类如何重塑世界韧性?针对新冠病毒的新疫苗,确实是在不到一年内就得以开发成功。然而,对于mRNA疫苗相关的基础研究已经进行了30多年。刚刚摘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两位科学家,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项基础研究而获此殊荣。

在爱因斯坦、奥本海默,以及其他伟大科学家工作过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其创始人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有一书《无用知识的有用性》。正如书中所说:“科学家们无论性别、无论年龄,全部或者部分地脱离日常生活的激流、世界的激流,而致力于对美的追求,拓展知识、治愈疾病,减轻人类的苦痛。”然而,作为量子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发问:“与此同时,世界上却有狂热分子在制造痛苦、丑陋和困难,这难道不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事实吗?”

阿罗什强调了一种危险悖论的存在:“当我年轻的时候无法想象像互联网、笔记本电脑、全球定位系统、磁共振成像、智能手机等等,这些仅在一代人时间里实现的创新,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有些人认为所有的这一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正是在不理解科学却获得的舒适圈中,许多人开始怀疑科学甚至攻击科学。”

比如,新冠危机中也显现出“反疫苗”非理性的发展,有无知者无畏之感。科学正接受社交网络上泛滥的虚假信息和传播的假新闻攻击,导致个体、群体聚集在虚拟社区中相互强化他们有害的想法。又如,当科学家提醒注意全球变暖以及潜在的灾难性后果时,引发了他们的否定主义反应。

在阿罗什看来,有效的回应就是通过科学教育,必须培养年轻人的批判性思维,并向他们解释什么才是理性怀疑,它与阴谋论支持者的非理性怀疑和绝不信任正相反。

作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创始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原校长杜宁凯也认为,“我们要通过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等组织,团结一致地应对试图破坏科学信任的人。”

【不再争吵,挽救婚姻,也挽救人类】

顶尖科学家追求真理,也率真坦诚。在公开演讲中,2015年图灵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名誉教授马丁·赫尔曼透露一段个人感情发展史。他说,“我在45年前经历过婚姻濒临破裂的时刻,幸运的是,经过努力,我的妻子和我不仅挽救了婚姻,在接下来20年里几乎没有任何一次吵架。这难以想象,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尽管两者经常被混为一谈。”

有意思的是,夫妻俩还合著了一本书,谈及他们家是如何做到其乐融融的,“我将这一功劳归功于我的妻子,如果有人际关系领域的图灵奖,我相信我的妻子一定会获奖。”

正如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愿意的话,幸福知识和进步就不断摆在你面前。我们无法忘记争吵而接受死亡吗?前方是康庄大道,如果做不到就会面临死亡和随手可见的威胁。

从不再争吵的人际关系讲到国际关系,这位教授就“先天下之忧而忧”了。作为密码学领军人物的他认为,网络安全极大改善人们生活,但除非改变国家之间相互竞争的方式,否则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可能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存。

今天,必须考虑到一些新兴威胁,既是危,也是机。网络技术也好,人工智能也好,基因工程也好,科技进步都是积极的进步,即使应对气候变化、不扩散核武器,在技术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机遇。

因此,根本问题不在于气候变化或核武器。所有这些威胁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本问题,就是对于科技赋予的神圣力量,目前人类所表现出的行为,更像是不负责任的青少年行为。“人类就像刚刚拿到驾照的16岁少年,不知怎么就开上500马力的法拉利跑车,我们要么快速成长,要么自我毁灭。”但赫尔曼说,“我还是相信人类会快速成长的,成长为成熟的成年人,我们就能够建设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将它留给子孙后代。”

聊起原子弹之父传记电影《奥本海默》时,杜宁凯教授直言,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气候变化,这些重大问题都离不开国际科技合作,让科学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防止“奥本海默的悲剧”再次上演。


“最强大脑”装得下整个世界,顶尖科学家也谈挽救婚姻、危险悖论还有奥本海默
上个月刚刚更名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这部上海原创大师剧走进清华北大连演三场
上个月刚刚更名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这部上海原创大师剧走进清华北大连演三场

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12月4日晚和今天,上海师生带着青春版原创话剧《立场》走进清华大学,连演两场,引发大小观众共鸣。明天,还将在北京大学演出一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一个月前,专业版原创大型话剧《雷经天》更名为《立场》,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三场,收获好评,也为此次青春版话剧巡演揭开序幕。清华以及附校学生观演。“在国家宪法日的当天,再次演出对我们来说十分有意义,我们会永远铭记的誓言。”饰演雷经天的华政传播学院杜永强同学说。据悉,在清华北大献演的这部律政题材话剧,由华东政法大学出品,全部由华政在校学生

外面像虫?陈默等名师更多把“板子打在家长身上”,家里像龙,“疫情宝宝”
外面像虫?陈默等名师更多把“板子打在家长身上”,家里像龙,“疫情宝宝”

你是不是也发现,不少孩子家里家外两个样:在家里,像一条龙,活灵活现;在外面,像一条虫,畏手畏脚?有人说,这是最近3年出生的“疫情宝宝”身上存在的一种社交焦虑。果真如此吗?日前,在闵行七宝皇都邻里中心的协“童”成长主题课程上,作为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督导、上海市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前秘书长陈默,与听课家长们分享如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这一话题,犀利幽默,一针见血。陈默开课。“孩子在家非常外向,在外害怕社交?”陈默老师提醒家长,切勿在家庭中过分关注、保护孩子。应当善用“家务劳动

怎样保护“儿童的100种语言”不被偷走99种?,花生防过敏与泥巴抵抗力
怎样保护“儿童的100种语言”不被偷走99种?,花生防过敏与泥巴抵抗力

11月25日,中国上海。有这么两本中译书,引发教育人士热议。一本是《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样没有炼成的?》,另一本是《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转型时期的瑞吉欧艾米莉亚经验》。幼儿园“书法”。【花生过敏形成“悖论”】对于《娇惯的心灵》,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援引了书中的一个“花生过敏”的数据案例:在美国,从1990年代开始,因为担心突发花生过敏症,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对花生“敬而远之”,把花生以及其他花生制品拒之门外;然而,到了21世纪,全美儿童对花生过敏的人群比例从每千人仅4人,上升到每千人达14人。事与愿违

这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参展规模和人数再创新高,展现家门口好学校
这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参展规模和人数再创新高,展现家门口好学校

2023第20届上海教育博览会近日收官。2023第20届上海教育博览会总结会上最新数据显示:在9月15日至9月17日的线下展期间,教博会共吸引11.5万人来到现场参加各项展示及互动活动,另有226万人次通过上海教博会小程序线上“参观”了本届教博会。上海教育影响力电子地图的浏览量超过35万人次,上海教育大直播总浏览量超过836万人次。为期一个多月的线上展规模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2023第20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以“共创一流城市教育共筑教育强国梦想”为主题

全家参加馆内夜场音乐会,来自上海航天系统,钱学森图书馆第200万名观众是她夜场|我的祖国|系统
全家参加馆内夜场音乐会,来自上海航天系统,钱学森图书馆第200万名观众是她夜场|我的祖国|系统

今年暑期以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入馆观众流量节节攀升,7月日均接待量突破2000人次,超过历史同期水平。21日晚,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黄静与家人步入馆内,幸运地成为钱学森图书馆第200万名入馆观众。当晚,黄静一家报名了在钱馆举行的“越夜越动听——我和我的祖国”夜场音乐会活动。为了让家人能在演出前对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杰出成就有所了解,她特地提前半小时到馆,准备仔细参观馆内“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基本陈展。令她惊喜的是,钱学森图书馆为黄静准备了第200万名观众荣誉证书,以及钱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