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光源典范上海光源正答“发展之问”,科创观察员|第四代光源快速建设中

发布时间:May 06, 2024 19:35 PM

从空中俯瞰张江,上海光源像是一个“鹦鹉螺”。

在时间的维度上,上海光源走过了一条不平凡之路。30年前,它还只是一个构想;20年前,它还只是手绘的草图;15年前的5月6日,首批7条线站正式对用户开放;就在这个月,上海光源线站工程还将迎来国家验收。如今,它不仅出现在上海初中生的课本封面上,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作为我国大陆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上海光源已有34条光束线和46个实验站,是国际上现阶段光子能区覆盖最广、运行线站数量最多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总体性能和综合实验能力位居国际先进水平。

未来5年,上海光源将迎来运行开放的又一个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国际上已建成3台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在建10台,计划筹建5台。作为第三代光源典范,上海光源将如何未雨绸缪答好这道“发展之问”?

鹦鹉螺揭示着大自然演变的奥秘,上海光源则以光揭示着微观世界的奥秘。

光其实是电磁波,大部分光是“不可见的”。1947年,人类在电子同步加速器上首次观测到同步辐射光。除了在实验室人工产生,在广袤的宇宙空间也存在着同步辐射光,早在1054年我国宋代观察并记录的超新星爆发所发出的亮光就是同步辐射光。

上海光源犹如一台超级显微镜,当同步辐射光照射到实验样品上,会产生衍射、散射、折射、透射、吸收等现象,与物体相互作用可产生荧光和光电子,引起物体的激发、电离和碎裂等现象。科学家正是借助这些现象,来探索未知的世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赵振堂介绍,与国外同类的中能同步辐射装置相比,上海光源不仅光子能区覆盖最广、运行线站数量最多,在跨光子能区组合、单脉冲成像、生物防护级别等方面也是别具特色。以膜蛋白束线为例,与第三代和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相比,上海光源的光子通量密度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混合填充模式下,上海光源的单束团流强最大可超过20毫安,从而可以进行超快X射线成像,这是目前国际上中能光源里唯一能做到的。

“五一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我看到上海光源食堂满满都是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用户。”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施尔畏说,最初,很多人担心上海光源没有足够的用户,事实上如今的上海光源近乎满负荷运行,用户得排队申请。

开放15年来,上海光源服务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近800家单位、约4500多个研究团队的超47000名用户,成为我国目前用户最多的大科学装置。

“我和上海光源的缘分不止15年,因为在2008年试运行期间,我就来做实验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说。上海光源开放运行一年后,就诞生了第一篇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包信和团队正是该论文的作者。

“如果没有上海光源,我的团队在病毒学研究方面,很难有可以和国际同行比拼的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说。他的团队利用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装置,解析了禽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病原体与宿主“高清”的互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疫苗、抗体和抑制剂来阻断病毒的生命周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讲席教授丁洪感慨不已:“2008年铁基超导研究兴起,中国科学家成为研究先锋,但囿于先进实验装置的限制,许多实验只能去国外。直到2009年上海光源开放运行,给了我们以契机。”他的团队利用上海光源首次发现外尔费米子,不仅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还入选美国《物理评论》125周年纪念论文集。

上海光源是我国成果产出率最高的大科学装置,支撑用户完成了2万多个实验课题,发表研究论文超过11000篇,包括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自然》《细胞》论文220多篇。上海光源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化学、能源环境和医学等学科前沿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其中,9项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6项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项入选国外重大科学进展或突破,还有8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发明奖。

“产业用户已成为近阶段用户主要增长点。直接利用上海光源的企业用户接近10%,这在国际同类装置中也并不低。间接数据则难以统计,比如上海光源的用户有一半来自高校,而其中很多研究是为企业服务的。”赵振堂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上海光源已为100多家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涵盖生物制药、化学化工、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等领域。支持4个一类创新药的研发与上市,其中百济神州利用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的相关结构研究开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于2019年11月在美国获批上市,改变了中国抗癌药“只进不出”的局面,成为我国首个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药物。

助力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上海光源在全球首条单层氧化石墨烯生产线上线、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研发迭代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解决国内极紫外光刻胶研发过程中的表征难题;支持高性能高强碳纤维材料国产化千吨量产;解决高性能高铁接触线连铸工艺;支持开展复兴号材料工艺改良验证……

当下,国际上同步辐射光源发展态势如何?

“第三代光源是运行主流,第四代光源是建设重点。”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光源中心常务副主任邰仁忠说,第三代光源开始大规模升级;产业应用越来越突出,首台专用大型产业专用光源即将在日本向用户开放。

同样地,我国也正在北京、合肥建设第四代光源,另有武汉、深圳和东莞提出了建设建议。

面向未来,如何发展上海新一代光源?

如今,精细电子结构探测需要0.1兆电子伏的能量分辨率,纳米介观尺度的集体激发行为仍缺乏有效观测手段,先进光刻工艺研究对分辨率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全景式直接观测化学反应过程还缺乏有效手段……

“凡此种种,都要求上海光源不能原地踏步,而需进一步升级改造。”赵振堂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与上海光源同期建造的中能同步辐射光源,均已启动升级计划。

目前,上海光源正在酝酿比较不同的升级方案。若原址升级,投入最小,对运行的影响也最小,但性能提升有所限制;若原址新建,性价比最高,但对运行影响大;若新址新建,性能最优,但投入最大。

“科学需求牵引装置发展,装置的发展又会催生新的科学和技术。”赵振堂说,期待下一个15年,上海光源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追光”不息。

究竟是什么?,上海科创之需的“非共识”人民币|社会|上海
究竟是什么?,上海科创之需的“非共识”人民币|社会|上海

7月17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揭晓,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这一公益奖项背后,是腾讯公司发起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该基金会设立“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等,计划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以探索社会资金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研的创新模式。企业、个人捐赠设立基础研究基金,支持非共识创新研究,已成为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一种重要方式。【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来自非共识项目】“所谓非共识创新研究,从字面上可理解为评审专家对同一项目持有不同的意见,甚

奉贤曙光学子如愿录取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这对校友母女故事激励着她曙光中学|学科|学子
奉贤曙光学子如愿录取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这对校友母女故事激励着她曙光中学|学科|学子

近日,曙光中学高三班毕业生卓君如收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愿考上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从初中起,卓君如就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立志今后要学医。在曙光中学读高中期间,她寻访了1994届校友、援鄂医生周东花。2020年,周东花暂别当时正在备战高考的女儿,冲在抗疫第一线,巧的是,这对母女就读于同一所高中,女儿后来考上上海中医药大学。母女的故事给卓君如留下深刻印象,周东花的果敢行动和奉献精神引领、激励着她,让她对报考医学专业充满信心。通过高中三年努力学习,如今,卓君如梦想成真,进入心仪大学。【学医服务社会的理

八人制队伍首次“争霸”上海滩,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开赛在即活动|足球赛|中学生
八人制队伍首次“争霸”上海滩,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开赛在即活动|足球赛|中学生

7月5日,随着2023第38届“海港-上汽”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参赛队伍报名截止,各大赛区即将在不久后迎来赛事的正式打响。全新的赛事LOGO,全新的赛制赛程,历经38载的新民晚报杯将在这个夏天再度绽放属于青少年足球的活力和魅力。伴随女足世界杯的脚步今年2月26日,2023“海港-上汽”杯新民晚报中学生足球赛全国交流赛于上汽浦东足球场落下帷幕。在形象大使武磊的见证下,第38届赛事同步开启。同时“官宣”的,还有全新起用的赛事LOGO以及在原有五人制基础上新增的八人制赛事。经过近段时间的火热报名,上

AI不可预测性令人忧心,郭帆:《流浪地球3》剧本可写“智能涌现”模型|人工智能|AI
AI不可预测性令人忧心,郭帆:《流浪地球3》剧本可写“智能涌现”模型|人工智能|AI

昨天下午,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举行了一场跨界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与《流浪地球》系列影片导演、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郭帆交流了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看法。郭帆说,科学家在论坛上谈到的AI大模型“涌现”能力值得关注,可以纳入电影《流浪地球3》剧本。在他看来,“智能涌现”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这点令人忧心。张亚勤则表示,AI大模型不会涌现出意识和情感。迈向电影工业化3.0时代“我们处于电影工业化2.0时代,即将进入电影工业化3.0时代。”郭帆告诉观众,电影

被拆封的那一刻,【视频】现场直击:去中国空间站“旅行”回地球的材料材料|科学实验|空间站
被拆封的那一刻,【视频】现场直击:去中国空间站“旅行”回地球的材料材料|科学实验|空间站

去中国空间站“旅行”回到地球的材料,会有什么变化吗?6月21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直击了其被拆封的这一刻。5根约30厘米长的陶瓷管在桌面一字排开,它们在中国空间站的高温材料实验柜里已经待了200余天,6月4日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工作人员拆开了其中的“07”号管,这是来自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实验样品。8个白色陶瓷垫片被取出,为保护实验样品不碎裂,它们的功能相当于快递里的“泡沫垫”。在众人屏息的期待中,一根约10厘米长的石英透明玻璃管被取了出来。刘学超拿着玻璃管。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