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封的那一刻,【视频】现场直击:去中国空间站“旅行”回地球的材料材料|科学实验|空间站

发布时间:Apr 13, 2024 22:34 PM

去中国空间站“旅行”回到地球的材料,会有什么变化吗?6月21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直击了其被拆封的这一刻。

5根约30厘米长的陶瓷管在桌面一字排开,它们在中国空间站的高温材料实验柜里已经待了200余天,6月4日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

工作人员拆开了其中的“07”号管,这是来自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实验样品。8个白色陶瓷垫片被取出,为保护实验样品不碎裂,它们的功能相当于快递里的“泡沫垫”。在众人屏息的期待中,一根约10厘米长的石英透明玻璃管被取了出来。

刘学超拿着玻璃管。黄海华摄


被拆封的那一刻,【视频】现场直击:去中国空间站“旅行”回地球的材料材料|科学实验|空间站

“长得非常不错,出现了明显的孔。”高温材料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刘学超拿起玻璃管,仔细端详着。只见一部分银色的铟硒半导体材料,紧贴着玻璃管壁“生长”,从外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孔洞”。

难以想象,这一材料以每小时1毫米的速度在微重力的空间“生长”着,并持续了80多个小时。“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空间验证这个材料。”刘学超说。

为何要让材料去空间“旅行”?一起跟着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来解锁新知识。

【这就像有了一个好的“药引子”】


被拆封的那一刻,【视频】现场直击:去中国空间站“旅行”回地球的材料材料|科学实验|空间站

“毕竟8年‘磨一剑’,我到现在都还很激动,有的团队成员想到今天要接收实验样品,昨晚兴奋地失眠了。”刘学超说。

中国空间站目前共有14个科学实验柜,其中有两个材料科学实验装置,即“高温材料实验柜”和“无容器实验柜”,其科学实验系统都由上海硅酸盐所牵头研制。

空间站高温材料柜。受访者供图

空间站无容器材料柜。受访者供图


被拆封的那一刻,【视频】现场直击:去中国空间站“旅行”回地球的材料材料|科学实验|空间站

为何要让材料去空间“旅行”?刘学超举了一个例子:单晶硅一直难以突破“大尺寸”瓶颈,国外科学家正是通过空间实验,有了一个重要发现,关键要精准控制其“生长”的界面。如今,单晶硅已经可以在地面“生长”到一米多长。“在微重力的空间,更便于测量材料的各种参数,通过研究其空间机理,反过来可以指导在地面的研究,这对我国突破‘卡脖子’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晶体要“生长”,需要好的晶体“种子”,但在地面往往很难制备。科学家发现,在太空中“生长”的晶体,相比在地面,其缺陷密度要低两个数量级。“如果在太空先培育一个好的‘胚芽’,再拿到地面去‘生长’,这就像有了一个好的‘药引子’,后续的‘生长’态势就会比较好。”刘学超说。

高温材料实验柜可在微重力下支持材料的高温加热、定向凝固、快速冷却、实时测量等功能,是我国最新一代的空间材料实验装置之一。两个高温炉的最高加热温度分别为1200℃和1600℃,单批次加热样品数量达到16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X射线透射成像,是国际上首次在载人空间站开展,可实时观察样品加热和凝固过程。

【究竟什么是“无容器”】


被拆封的那一刻,【视频】现场直击:去中国空间站“旅行”回地球的材料材料|科学实验|空间站

此次一同从空间站返回地面的,还有“无容器实验柜”的第四批样品。究竟什么是“无容器”?

材料一般都装在一个容器里,但容器往往会带来污染,同时容器壁对材料产生的压力也会导致制备过程中的受力不均。如果不和容器发生反应,可以得到更高纯度和更均匀的材料。能否不要容器,而用其他外力让它在空间浮起来?

这听上去有些“异想天开”,但它最终得以实现。作为国内首个、国际上第二台在轨运行的“无容器”实验设施,“无容器实验柜”2021年4月29日随空间站核心舱发射上天,至今已稳定运行700余天,最高加热温度300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无容器”如何实现?“好比发射一颗炮弹,先把它装在弹匣里,到了空间再把它释放出去,让其飘浮在空中,实验结束再把它回收到弹匣里。”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余建定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被拆封的那一刻,【视频】现场直击:去中国空间站“旅行”回地球的材料材料|科学实验|空间站

余建定拿着无容器材料样品盒。黄海华摄

据介绍,“无容器实验柜”已取得大量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关键科学数据。一方面,可为探索有应用前景的新金属材料提供指导,比如飞机发动机叶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探索行星演化规律和地球环境变化起源。

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玩转”夏令营体验传统文化,做盘扣、学剪纸、包饺子国际|青少年|包饺子
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玩转”夏令营体验传统文化,做盘扣、学剪纸、包饺子国际|青少年|包饺子

做盘扣、学剪纸、包饺子,走进夏令营志愿者家中,感受上海人家的生活气息……20日,2023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在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正式开营,来自12个国家13个城市73名营员汇聚上海,与上海同龄人共同开启一年一度的国际友城青少年交流盛会。小伙伴们一起开展中文和中国画、非遗、汉服、盘扣、剪纸、篆刻、书法、陶艺、茶艺、衍纸、舞龙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学习、友城青年论坛交流、城市人文风貌考察、高校及场馆参访、城市定向挑战以及当地家庭生活体验等活动,绽放青春风采。除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实体活动体验外,营员和志

本科阶段志愿填报今天启动!这些重要提醒和建议必读,@高考生阶段|本科|志愿
本科阶段志愿填报今天启动!这些重要提醒和建议必读,@高考生阶段|本科|志愿

@所有高考生,根据高招日程安排,7月1日—2日每日上午8:00—晚上8:00,7月3日上午8:00—12:00,考生填报本科阶段除综合评价批次外的其他批次志愿。本次志愿填报内容具体为零志愿批次、提前批次、艺体类甲批次、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次、特殊类型招生、普通批次。填报方式为: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由学籍所在中学统一安排;非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报名所在区招办统一安排。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7月1日-3日志愿填报期间,由于综合评价批次录取尚未完成,因此填报过综合评价批次志愿的考生仍须认真填报本科阶段其他批次志愿

投资+服务推动抗癌药进临床|孵化器里的创业故事,上市公司老总二次创业生物|孵化器|临床|孵化器
投资+服务推动抗癌药进临床|孵化器里的创业故事,上市公司老总二次创业生物|孵化器|临床|孵化器

最近,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惠和生物研发的1类创新药CC312启动一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CD19阳性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这是国内第一款、全球第三款获批进入临床的基于CD28共刺激信号的三特异性抗体药物。说起这款三抗新药的研发往事,惠和生物创始人朱化星博士记忆犹新:“2019年前,全球还没有一款三抗药物获批进入临床,一些投资人看不懂CC312。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诺恺莘康基金投资3000万元,帮助我们完成了A轮融资。”诺恺莘康是莘泽创业孵化器发起的风投基金。这家在张江科学城深耕多年的孵化

“紫东太初”全模态大模型发布,精准定位三维场景,听出《月光曲》畅谈贝多芬图像|应用|贝多芬
“紫东太初”全模态大模型发布,精准定位三维场景,听出《月光曲》畅谈贝多芬图像|应用|贝多芬

不仅可以听出《月光曲》畅谈贝多芬,也可以在三维场景里实现精准定位,还能够通过图像与声音的结合完成场景分析。6月16日,在人工智能框架生态峰会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正式发布“紫东太初”全模态大模型。该模型是在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1.0基础上升级打造的2.0版本,在语音、图像和文本三模态的基础上,加入视频、传感信号、3D点云等模态数据,突破了认知增强的多模态关联等关键技术,具备全模态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关联能力。会上,自动化所所长徐波首次对外实时展示了“紫东太初”全模态认知大模型在音乐理解与

坚持不懈就是人生一次历练,零陵中学肌无力考生完成高考: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高中|学校|高考
坚持不懈就是人生一次历练,零陵中学肌无力考生完成高考: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高中|学校|高考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历练。回忆整个高三的备考,不禁感叹时间的宝贵,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都将成为我一生的财富。”今天,零陵中学高三学生小宋完成了上午的高考外语听说测试后,从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考点出来,这位坐在轮椅上的高三毕业生说:“虽然学业和生活对我而言,都是不小的考验,但身处逆境,面临诸多困难,从未放弃过对高考的梦想。”小宋自幼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高中进入零陵中学后,学校为他提供了低楼层且靠近厕所的教室,方便进出,让他更自信地面对学习生活。“在学校,我遇见了许多善良、热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