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如何写下科创传奇?,科创观察员︱浦江创新论坛首次来到香港

发布时间:May 02, 2024 15:52 PM

当提及两座城市之间的连接和对话,上海和香港总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提出“无科创,无未来”,而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加快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

当“浦江创新论坛”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上海科创品牌首次来到香港,“双城记”有了更多科创合作的内涵和期待。

【期待合作给全球健康发展带来增量】

气候变化对于传染病的流行有哪些潜在影响?作为此次沪港科创合作的系列签约之一,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和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中心签署了气候变化与传染病联合研究的协议。

浦江创新论坛间隙,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的专访。据介绍,科学界早就注意到了气候变化给传染病带来的风险,但此前的量化研究比较少,如今已成为一个前沿热点问题。

浦江创新论坛间隙,张文宏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黄海华摄

“极地、温带和亚热带的冬天变得更暖和,一些地区的霜降期也变得更短,携带病原微生物的蜱虫与蚊子等昆虫更容易过冬,它们的栖息地也出现扩张,一些古老的细菌、病毒可能会因此而释放,它们与哺乳动物之间的关系也出现改变,也更容易跳跃到更广区域的人类身上。此外,细菌耐药性的挑战也与日俱增,虽然科学家发现这和气候、环境改变有关,但还需要找到更多的证据。”张文宏说,这需要借助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而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中心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我是初来香港的上海人,也是浦江创新论坛的老朋友。”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李成说,这几天香港一直在下雨,有意思的是,上海人和香港人都把下雨叫“落雨”。

李成此前在美国的智库工作了将近20年,他与张文宏相识于几年前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当时我就对张教授仰慕已久,最近几年我们有很多交流。签约前一天,还一起参加了‘气候-海洋-健康跨学科’的圆桌讨论。期待我们合作的原创研究、实时监测系统、公共政策叙事将给全球健康发展带来增量。”

在李成看来,教育、青年和民间交流是深化沪港科创合作最值得关注的“突破口”。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前100中,只有一座城市拥有5所大学,那就是香港;而上海是中国内地高等教育第二城。“要发挥好沪港高校人才培养和联合研究的优势。”

【香港高校在上海开展科研活动的首次制度突破】

早在25年前,为提高两地的化学合成竞争力,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就共同组建了沪港化学合成联合实验室,成果颇丰。

如今,类似的科学合作更加频繁和深入。


“双城记”如何写下科创传奇?,科创观察员︱浦江创新论坛首次来到香港

去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所上海科研工作站成立。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所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香港中文大学以1:1资金投入共同成立。香港中文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全球排名第35,其中“计算机视觉”方向排名亚洲第一。

在人才互通互认机制下,双方聘用的人员可输送至上海和香港两地,均等同于在本单位开展工作。这是香港高校在上海开展学术科研活动的首次制度突破,真正实现了“异城同策”,极大方便了实验室科研人员更灵活的调度和配置。

乘坐香港地铁东铁线可直达香港中文大学,这里依山傍水。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所位于地势较高的蒙民伟楼,香港中文大学为其提供了近三百平方米的办公和科研场地,这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来说实属不易。

香港中文大学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所。黄海华摄

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所副所长李鸿升,已在上海成立了研究团队,并在全球多个数理推理评测集获得开源模型的第一名。“香港中文大学开设了绿色通道,允许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每个月三分之一时间在上海全职开展工作。”

如今,合作团队已开发书生·多模态、书生·浦语和书生·天际三大基础模型,全球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风乌”,以及自动驾驶通用大模型等。就在几天前,在“书生·浦语”2.0基础上,又刚发布我国首个种业大语言模型“丰登”。

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与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执行院长田梅不期而遇。

复旦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在2021年成立了生命科学与医学联合研究中心,田梅曾多次参加该中心人类表型组与精准医学领域的讨论。此次在香港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上,田梅介绍了由中国科学家率先系统提出的“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该计划已绘制了第一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发现150余万个表型之间的强关联,大部分为科学界首次发现。“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成立了中国协作组,包括3位来自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专家委员。我们期待更多香港朋友加入。”

【上海企业国际总部设在香港,新香港人到上海初创企业】

“西井和香港非常有渊源,我们第一个集团客户是和记港口,我们共同打造了多个标杆项目,包括助力和记泰国打造了全球首个‘无人驾驶与有人驾驶’混合作业项目,还与英国和记签订了100台自动驾驶卡车的订单。”在沪港创新青年座谈会上,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黎敏说,作为一家上海科技企业,西井在香港有了新的发展土壤,原有的香港办公室已升级为企业国际总部。今年3月,还与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签订自动驾驶技术产学研合作协议。

西井利用香港的资本优势和国际网络,迅速将自动驾驶产品推向国际市场,陆续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英国、荷兰等地投资布局。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张龄月是一名“90后”,不久前以联合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身份,在上海临港注册了“奇点未来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奇点是宇宙演化的起点,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我希望自己能够深耕纳米材料和环境生态这个小的交叉领域,为高新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实际绿色价值。”张龄月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目前“奇点纳米”的超浸润材料已经在甲烷排放治理、海洋及油田石油资源循环回收、黑臭水体及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完成了系统的工程化验证,“期待能够依托沪港的科创平台,尽早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中电金信技术有限公司港澳事业部总经理朱巧琳说,香港的优势在于比其他国家更理解内地,又比内地更善于和世界沟通。中电金信总部位于上海徐汇区,是IT服务领域的一支“国家队”,去年在香港推出了核心产品——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计划在香港建立研发中心和全球营销中心。


“双城记”如何写下科创传奇?,科创观察员︱浦江创新论坛首次来到香港

此次浦江创新论坛“沪港科技创新对话”系列活动中,来自上海的3家企业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医商、上海核工院现场发布13条需求,意向投入金额近1亿元;上海技术交易所与香港数字资产交易所共同启动了“上技所跨境技术贸易港澳服务中心”,将以香港为基地为全球跨境技术贸易提供各类技术交易及配套科技金融服务;香港大学、复旦大学和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沪港技术转移合作网络”,旨在建立沪港技术转移常态交流机制,探索沪港技术转移合作新路径。

从官方到民间,沪港双方都展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

【从黄浦江到香江,如何携手共促科技创新】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在浦江创新论坛上透露了一组数据:近5年沪港两地共有约2.5万名科学家合作发表了12280篇论文;沪港两地技术合同金额累计达32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60%。

从黄浦江到香江,如何携手共促科技创新,谱写新时代的“双城传奇”?

采访中,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香港面临经济转型,国家也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香港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机遇,无疑科创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有人甚至认为是唯一的选择。两年前,很多人对此是有疑虑的。如今,香港社会正在形成科创共识,大家开始有信心了。”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时说。

在孙东看来,新质生产力起源于新,关键在于质,落脚点在生产力。简单而言,就是通过科技赋能、依托科技创新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增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目前香港发展的首要任务,这与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中提出的聚焦发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以及先进制造、新能源科技等具有优势和策略意义的科技产业方向高度吻合。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也是上海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两大先导产业,沪港合作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上海在培育初创企业方面做得很好,香港还处于初步阶段,大概有4500家中小企业。”孙东介绍,香港将于今年推出100亿元的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其中培育初创企业是重中之重。对于一些优质初创企业,将引导其进入香港科学园或数码港等孵化园区,从而享受资金优惠政策和专业服务。“如果有好的项目,我们将按照1:1的比例进行补贴,每个团队最多可以补贴1亿港元。香港这两年对于初创企业的直接投资大概是8亿港元,同时吸引撬动了将近170亿元港币的社会资本。”

除了对初创企业的“大手笔”,对于纳入香港人才库的研发人员,香港政府最多可以资助一家初创企业里的4名研发人员。“比如一个博士毕业生,每月可以拿到45000港元,整整3年。这些对于初创企业而言都是实质性的扶持。”

一说到香港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和上海的渊源,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新天地,其实他也是杨浦区创智天地背后的推手。对于上海和香港,罗康瑞如数家珍:“根据2023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上海的综合排名已上升到第四位。去年,香港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是1.1%,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是5个;上海的科研支出占GDP比重是4.4%,有65家全球独角兽企业,我们和上海还有差距。”

对于促进沪港两地科技创新发展,罗康瑞提出建议:首先,利用香港的资本市场及超级联系人角色,为科创发展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香港是国际资产和财富管理的中心,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0万亿港元,这一庞大的金融资源能够为国家科创发展提供资金和金融服务支持。其次,设立定期沪港科技创新联合会议,加强两地科创领域合作交流。第三,构建完备的知识社区网络生态圈,助力人才、资金、专业服务等创新要素有机协同。

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上海则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领头城市。谭黎敏建议,构建两地产学研联动机制,并将联动范围扩展至长三角和大湾区。通过推动沪港两地的数据开放和共享,构建起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桥梁,利用香港连接全球的优势,构建全球数据价值链。

“双城记”如何写下科创传奇?香港大学校长张翔的一番话,也许可以作为注脚,“源头创新如果想跑在别人前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定义自己的路径。就是创造一个好的科研环境,做世界上没有的技术。”


“双城记”如何写下科创传奇?,科创观察员︱浦江创新论坛首次来到香港
全市爱心暑托班共同开启第一课,爸妈上班、娃也上“班”,暑假第一个工作日要求|学习|全市
全市爱心暑托班共同开启第一课,爸妈上班、娃也上“班”,暑假第一个工作日要求|学习|全市

今天是暑假第一个工作日,爸妈上班,娃也上“班”。7月3日上午,“民心工程”2023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正式开班。作为开班第一课,《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在全市16个区开设的579个办班点集体开讲。“如何在少年儿童的童心中种下希望和梦想的种子?用他们喜爱的方式,将红色基因植入心灵,点亮他们心中的梦想?”围绕着这个问题,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生理论宣讲团为2023年上海市爱心暑托班设计开发了开班第一课,用鲜活灵动易懂的方式带领暑托班的孩子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的讲话,将总

提高“乐商”,如何增强“钝感力”?在智商、情商之外,杨雄:压力和焦虑之下社会|青少年|钝感力
提高“乐商”,如何增强“钝感力”?在智商、情商之外,杨雄:压力和焦虑之下社会|青少年|钝感力

受最近几年疫情下“口罩”因素影响,青少年变得更加“宅”,惯于虚拟社交。“社会转型过程加速导致青少年群体焦虑感增加,加上受网络舆情、多元信息影响,青少年群体社会情绪与心理形成了矛盾与冲突。”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雄27日表示,从反向而言,青少年群体尚缺乏有效的社交支持,承压能力在下降,对手机、互联网依赖度又习惯性增强。这位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在华东师大透露,其团队《当前青少年社会心态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成果,综合多项调查显示,当代青少年群体社会与情感能力存在“社交圈子窄、情绪管理和沟通交往

上海科技馆主题教育推动科普资源进社会,办好人民满意的科普场馆恐龙|主题|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主题教育推动科普资源进社会,办好人民满意的科普场馆恐龙|主题|上海科技馆

近日,上海科技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研究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科普场馆。科技馆目前处于升级改造期,计划2025年完成建设。虽然与公众暂别,但馆方在调研基础上,将丰富的科普资源输入社会、送进课堂,成为闭馆期间科技馆科普教育的重要延伸。6月17日,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王莲华以“办好人民满意的科普场馆”为主题讲授专题党课。市委第十一巡回指导组副组长黄宏等指导组成员出席。专题党课上,全国人大代表、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兼古北市民中心主任盛弘和杨

累计超过300万名中学生参赛,这项中学生时政大赛举办了20年中学生|向明中学|时政
累计超过300万名中学生参赛,这项中学生时政大赛举办了20年中学生|向明中学|时政

“借助端午节习俗,你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22日,第20届上海市中学生时政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现场,来自七宝中学、向明中学、南汇中学、进才中学、控江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6所学校的参赛选手结合时事,针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精彩作答,向明中学获得高中组团体决赛一等奖。上海市中学生时政大赛创办20年来,不断丰富内涵,累计超过300万名中学生参赛,每届大赛覆盖全市千余所学校。紧扣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主题,上海市中学生时政大赛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不负青春使命,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将鲜活的时

这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实行理事会负责制,29家理事有中化华虹国药华润中石油等华理|团队|中化
这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实行理事会负责制,29家理事有中化华虹国药华润中石油等华理|团队|中化

不同于常规的院长负责制,这家新的卓越工程师学院实行理事会负责制。而首批共建理事单位达29家,几乎清一色都是企业,其中“国字头”企业更是占到半数。18日,华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宣告正式成立,中化、华虹、国药、华润、中石油、航发商发、中海油等大公司悉数到场,与校方院方结成一个个“育人单元”。中国是工程教育第一大国,却还不是工程教育强国。中央人才工作将卓越工程师视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之一,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卓越工程师应当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并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而培养大批卓越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