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达摩院成果登上顶级期刊,胰腺癌AI早期筛查取得突破

发布时间:Apr 24, 2024 03:27 AM

今天,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刊登论文,介绍了阿里达摩院联合国内外十多家医疗机构取得的成果——将人工智能用于体检中心、医院等无症状人群的胰腺癌筛查,只需平扫CT,就在2万多名真实世界连续病人群体中发现了31例临床漏诊病变,其中2例早期胰腺癌患者已通过手术得到治愈。《自然医学》为此发表评论,称“基于医疗影像AI的癌症筛查将进入黄金时代”。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平均5年生存率不到10%。80%的胰腺癌一经发现就已是晚期,难以治愈。目前,临床指南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体检中心和医院常用的平扫CT图像对比度低,很难识别早期胰腺病变。

《自然医学》刊登的论文显示,基于阿里达摩院的医疗AI技术,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布拉格查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首次提出以“平扫CTAI”进行大规模胰腺癌早期筛查的方案。

《自然医学》刊登的达摩院等单位科研团队论文

针对胰腺癌变位置隐匿、在平扫CT图像中无明显表征等特点,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深度学习框架,经过大数据训练,胰腺癌早期检测模型PANDA诞生了。这个模型通过构建分割网络来定位胰腺,采用多任务网络检测异常情况,利用双通道Transformer模型来分类并识别胰腺病变的类型。

简而言之,检测模型PANDA可以放大并识别平扫CT图像中那些肉眼难以识别的细微病灶特征,实现高效、安全的早期胰腺癌检测,也破解了传统筛查手段假阳性偏高的难题。

截至目前,检测模型PANDA已在医院、体检机构被调用超过50万次,每1000次只出现一次假阳性。未来,研究团队将继续开展多中心前瞻性临床验证。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上海市胰腺疾病研究所曹凯医生介绍,这项研究构建了迄今最大的胰腺肿瘤CT训练集,包含3208名真实病人,最终通过全球十多家医院的多中心验证,测得92.9%的敏感性和99.9%的特异性。在2万多人的真实病例回顾性试验中,他们发现了31例临床漏诊病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顾雅佳教授说,这篇论文给出了一种有潜力的大规模胰腺癌筛查方法,在提升检出率的同时,也不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辐射和经济负担。“设想一下,我们去体检时做个平扫CT,就能查出有没有胰腺癌,这将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

达摩院医疗AI团队负责人、IEEE会士吕乐表示,这项研究堪称一个里程碑,在临床上证实了“平扫CTAI”癌症筛查技术路径的可靠性。达摩院医疗AI团队正在联合全球多家医疗机构,利用AI技术探索多癌种筛查新方法。目前,他们已在胰腺癌、食管癌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高发癌症上取得阶段性进展。


阿里达摩院成果登上顶级期刊,胰腺癌AI早期筛查取得突破
总书记在上海看了哪些国产医疗“重器”?
总书记在上海看了哪些国产医疗“重器”?

11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来到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了解上海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在张江科学城的未来公园里,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展出了多件医疗“重器”。它们都是上海企业和高校院所研发的成果,通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自主创新,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质子治疗精确杀死肿瘤质子治疗是世界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手段之一,被称为“肿瘤定向爆破神器”。质子能在肿瘤组织处集中释放杀伤剂量,随后能量迅速回落归零,做到即停即止,从而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实现对肿瘤的精确打击。与传统放疗手段相比

通用AI机器人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电科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发布
通用AI机器人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电科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发布

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和人工智能大模型ChatGPT的问世,通用人形机器人成为全球前沿科技的一条热门赛道。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27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研发的第一代人形机器人亮相,引起业内关注。通用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生活还有多远?中国电科21所人形机器人研发负责人蒋志勇博士认为,目前,国内企业已发布的多款人形机器人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范围内,彼此差距不大,都离可商用的通用智能服务还有较长距离。未来,国内企业要继续开展技术积累和人才投入,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量”

新院士“素描”|沈维孝的微笑
新院士“素描”|沈维孝的微笑

“有一种数学家,下棋也很缜密,我是属于另一种,下棋一塌糊涂。”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沈维孝说完,自己也笑了。48岁的沈维孝爱笑,再加上名字与“微笑”谐音,他在学生中有个昵称:“微笑”老师。11月23日,这位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中,亦不时在微笑。【自信的微笑】学习数学,兴趣和天赋哪个重要?沈维孝的回答是,两者缺一不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沈维孝,5岁读书,16岁上大学,参加初中和高中数学联赛,分别拿过安徽省一等奖。那时没有什么培训班,数学老师从城里给他带回一本辅导书,

国内企业研发汽车芯片有多难?专家建议加快制定质量可靠性标准
国内企业研发汽车芯片有多难?专家建议加快制定质量可靠性标准

“2021年汽车芯片紧缺时,工信部领导召集汽车、半导体两个行业的专家开会,会上他问我们:‘芯荒’过去后,两个行业还会一起讨论汽车芯片吗?”昨天举行的“科创中国”第二届汽车芯片百人论坛上,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卢万成在演讲中回忆。的确,那次“芯荒”引发了国人对汽车芯片产业的关注。两年后的今天,汽车和芯片行业的专家相聚一堂,继续探讨这个重要问题。布局建设汽车芯片闭环生态链作为第六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本届论坛聚焦汽车芯片产业链和前沿发展方向,旨在集聚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吸引汽车和集成

上海强化“全过程创新”,“先投后股”推动激光器核心技术突破
上海强化“全过程创新”,“先投后股”推动激光器核心技术突破

今年初,董永军博士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上海,出任芯飞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这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的科学家,到南京创立了光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激光晶体材料等产品。回上海二次创业的缘起,是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聘他为项目经理,负责实施“激光晶体材料”项目。实施这个前沿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单位,就是芯飞睿公司。这家落户宝山区的初创企业是“先投后股”改革试点的受益者。根据改革方案,芯飞睿的科研和管理团队持股90%,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持股平台持股10%;上海长三院与上海宝山技术转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