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为骨科手术带来革命,上海大学团队制备出“骨类器官”

发布时间:May 08, 2024 06:44 AM

你听说过“类器官”吗?这是一个3D打印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的前沿领域。近日,上海大学苏佳灿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最新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期刊《先进材料》,介绍了“骨类器官”体外制备成果。这个科研团队已实现骨类器官1.0版制备,未来计划完成版本迭代,应用于骨科手术,致力形成骨科临床新范式。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苏佳灿介绍,所谓类器官,是利用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进行体外三维培养,所形成的具备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类器官的“类”字意味着它并不是真的人体器官,但可以在结构与功能上模拟真实的器官,并能进行长期稳定的传代培养。

骨类器官研究设计和实验过程示意图

过去十余年,多种类器官已在实验室里诞生。2009年,科学家利用老鼠的LGR5肠道干细胞在体外培育出肠道类器官;2011年利用人源干细胞培育出肠道类器官;2013年利用人源干细胞培育出脑类器官;肝、肾、胰类器官也相继培育出来。2018年,《自然·方法》杂志将类器官技术评为“年度方法”。

能否利用这种技术培育出骨类器官?2022年,苏佳灿教授带领团队启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基于DNA水凝胶空间特征化骨类器官构建及其再生修复研究”,探索将骨类器官应用于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治疗。

如今,这个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诞生了。科研团队采用数字光处理生物打印技术,打印出骨头的3D结构,实现了骨组织复杂结构的精确复制。生物墨水是生物3D打印的重要原材料,他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生物墨水,由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甲基丙烯酰化海藻酸钠、羟基磷灰石组成。这种生物墨水不仅能模仿天然骨基质的复杂性,还具有自我矿化和细胞分化能力。“骨头里有很多矿物质,是一种硬组织。”苏佳灿教授解释,“我们制备骨类器官的原料是软组织细胞,但经过体外培育,这些细胞不但会分化,还能自我矿化,成为类似骨头的硬组织。”

骨类器官有什么临床价值?据介绍,目前临床采用的6-8厘米以上大型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明显缺陷,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来增强骨再生,并加速愈合。椎体压缩骨折等严重骨折也需要更有效的临床方案,以减轻病人的痛苦,避免骨水泥硬化带来的后遗症。

骨类器官的多细胞分化和自我矿化

已在实验室诞生的骨类器官是1.0版。为了将这项科研成果推向临床,苏佳灿教授团队计划研发骨类器官2.0版和3.0版,目标是不仅与人体骨骼“神似”,而且“形似”,还要“胜似”——未来取下病人的一小块皮肤,提取出里面的干细胞,有望3天内将它们培育成骨类器官,再植入病人体内。这种替代传统手术治疗的方法如果用于临床,将为骨科临床治疗带来一场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表示,近年来,上海大学紧紧围绕“四个面向”,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布局实施“五五战略”,尤其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围绕老龄化疾病治疗和康复,聚焦天然药物创制、生物医用材料与器械研发,打造智能诊断、精准治疗、智慧康复特色高峰,助力上海生物医药先导产业发展。此次骨类器官的制备成功,是科研团队追卓越、创一流的成果展示,也是上海大学持续实施有组织的科研的重要产出,有望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

“就业热身赛”带给暑期实习生什么,努力找到被聘理由,“差生误入尖子班”王嘉宇|工作|理由
“就业热身赛”带给暑期实习生什么,努力找到被聘理由,“差生误入尖子班”王嘉宇|工作|理由

本月上旬,王嘉宇开始了人生第一份工作。这位来自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今春签约上汽集团旗下新能源车品牌——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如今正式入职加盟,从事品牌体验创新设计业务板块,发挥着他平面视觉设计的专长。文艺小青年投身先进制造业,奠定这份职业的基础在于他此前的大实习经历。如果说大学生就业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那么作为“就业热身赛”的实习越来越多地成为跨出这一步的台阶甚至门槛。在今年沪上20多万应届毕业生中,就业前的种种实习成为他们的“标配”。而实习质量高低,在某

“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指数”发布,用大数据驱动家庭教育发展家庭|环境|中国
“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指数”发布,用大数据驱动家庭教育发展家庭|环境|中国

家庭作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最重要的微观生态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也成为了构建社会未来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与家庭结构的多样化,我国的家庭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趋势下,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在努力探索一条能够提升家庭教育质量,进而提升家庭幸福感的有效途径。2023年7月14日,在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牵头下,家庭教育新范式研讨会暨“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指数”首发仪式举办,专家们共同探索符合中国教育现状、科学、高效的学生关爱解决方案

“建筑可阅读”八集科普视频上线,走进外滩沙美大楼等上海老建筑上海|建筑|八集
“建筑可阅读”八集科普视频上线,走进外滩沙美大楼等上海老建筑上海|建筑|八集

外滩沙美大楼、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基督教圣三一堂等上海历史建筑的修缮工程是如何进行的?昨天,“建筑可阅读”系列科普课件上线仪式在邬达克纪念馆举行,参与系列科普视频录制的曹嘉明、杨明、宿新宝、郑宁、廖方等5位建筑大咖与报名参加活动的市民进行了交流,讲述了上海历史建筑背后的知识和故事,以及他们的修缮设计理念。此次上线的“建筑可阅读”系列科普视频共8集,每集40分钟左右。公众打开腾讯、优酷、Bilibili网站和邬达克纪念馆官方视频号,搜索“建筑可阅读”就可以免费收看这8集科普视频。系列视频由邬达克纪念馆、邬达

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上海选拔赛点燃“航天梦”,这里有孩子们的金点子创新|空间站|航天
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上海选拔赛点燃“航天梦”,这里有孩子们的金点子创新|空间站|航天

小行星、北斗卫星技术、月球车、空间站、木星探测器、太空自发电划船机、火星基地……这些大众眼中“象牙塔尖”的航天科技,竟被一群中小学生自信“玩转”,也令一众科研工作者大为“折服”于下一代的“航天梦”。7月1日,2022-2023学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上海选拔赛在上海浦东外事服务学校举行。本届大赛以“航宇心不忘问天梦飞扬”为主题,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全程指导,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和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近100所中小学校学生报名、超400支队伍通过严格的审核,最终入围上海选拔赛。本

不仅仅完成了学业大考,你已进入无人监考考场!这8个班352名学生自愿赴考考场|监考|学生
不仅仅完成了学业大考,你已进入无人监考考场!这8个班352名学生自愿赴考考场|监考|学生

从高考到中考,在6月这个考试月,还有“无人监考”的考场?本学年期末,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无人监考”考场正式开考。经过班级自主申报和学院综合考评,有8个班级共计352名学生走进“无人监考”考场,完成这场学业与诚信的双重考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考试前,学校就组织召开了“无人监考”主题班会,同学们签订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诚信考试承诺书》。考试过程中,学校在诚信考场张贴了醒目标识,明示“你已进入无人监考考场”。考生的手机、复习材料等其他与考试无关的物品,均存放在讲台指定区域。场外,也有巡考老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