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哮喘应探索中西医融合模式,【保身家】世界哮喘日|全球有3.58亿患者

发布时间:May 07, 2024 12:56 PM

今天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AsthmaEducationEmpowers”,旨在提高广大患者对哮喘防治的意识,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哮喘患者达3.58亿,患病率较1990年增加了12.6%。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中哮喘患者约4750万。据统计,我国大约有55-70%的哮喘患者处于控制不佳状态,而超过80%的重度哮喘患者在过去一年发生过至少一次急性发作。

哮喘该如何防治?中西医融合有哪些优势?让我们共同来认识哮喘这一慢性病。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哮喘患者通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在气道受到刺激或暴露于过敏原时加剧,导致气道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加,使气道变窄,呼吸困难。

西医认为,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发病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随着哮喘病程的延长可能会导致出现气道结构改变,形成不可逆的气道损伤。

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控制的疾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将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控制期,其治疗参照全球哮喘诊疗领域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方案,根据哮喘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采用阶梯式西医治疗方案,并逐步调整。

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西药治疗,避免诱发因素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综合治疗措施。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茶碱、抗胆碱能药、生物靶向药等。这其中,标准控制药物ICSLABA的联合用药方案作为轻中度哮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在临床哮喘治疗中广泛使用。针对重度哮喘患者的治疗,常采用新型2型免疫靶向调控药物。

尽管GINA提出“哮喘的总体控制”将哮喘临床救治提升到慢性防治的新模式,助推近20年全球哮喘控制达到新水平,但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

首先,GINA以ICSLABA为核心方案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英国、德国等地有55%以上的成年患者哮喘未达到控制水平,而我国大中城市成人及青少年哮喘患者达到GINA标准的控制率仅为28.5%,且在哮喘患者重度急性风险降低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当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低时,ICS无法降低中重度急性加重率。

其次,ICS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引发的口腔念珠菌感染、骨质疏松症、生长抑制等局部和全身副作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ICS长期使用抗炎效能有限,部分患者出现激素抵抗,出现耐受性问题。

最后,IgE单抗、白细胞介素-4、ST2单抗等新型2型免疫靶向调控药物虽然对重症哮喘效果较ICS/LABA效果更好,但对于肺功能改善、降低对ICS依赖等疗效并不明显,且部分靶向药物缺乏临床循证数据支撑。

哮喘属于中医“哮证”范畴,在哮喘等阵发性喘息类疾病的治疗方面,已有数千年积累,针对哮喘急性发作、稳定期、预防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及方法指导。

中医理论认为,哮喘发病主要与内因和外因两部分因素有关。体内因素是由于先天不足,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痰饮留伏于肺窍,成为哮喘之夙根。外因多由感受外邪或接触异物、异味以及饮食情志失调等。

哮喘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根本与其“宿根”未除密切相关。中医在哮喘治疗上提倡发作时以治标为主、缓解期治本、慢性持续期标本兼治,基于中医药辨证论治体系能够为哮喘患者提供更多更加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哮喘免疫炎性调控方面具有较好优势,能促进肺免疫微环境趋于平衡稳定,增强呼吸道防御机能和免疫调节能力,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控制哮喘反复急性发作。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中西医对于哮喘病理机制的认识逐渐趋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通常能够产生“11>2”的效果。多项指南已将中西医结合的哮喘诊疗方案列入其中。

哮喘急性发作时,通过具有起效迅速和精准靶向效应的西药治疗,根据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调整治疗方案并实施阶梯式升降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大部分哮喘患者的病情。

与此同时,中药止咳化痰平喘作用在辅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够缩短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病程,还能快速缓解伴随症状,而中药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等药理作用,可以在联合西药治疗后更加明显地改善哮喘症状控制,减少药物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对于缓解期患者,中药从体质出发解决哮喘的“宿根”问题,能够有效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针对当前西医方案中难治性哮喘表型、激素治疗不敏感、合并其他疾病以及长期依赖激素需要降阶梯的哮喘患者,联合中医药治疗,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过敏反应,从而减轻哮喘发作的频率和程度,还能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逐渐减少患者对于激素等药物的依赖,降低激素的使用量和频率,减少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并从整体调节患者的体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哮喘的发作。

综上所述,哮喘是一类独特的慢性疾病,其防治需要制定长期详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作为中医药防治的优势病种,探索精准优化的中西医融合防治哮喘模式,构建中西医融合的“GINA”,对充分发挥中西医治疗哮喘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化哮喘的防治模式,提高哮喘控制率具有重要意义。

市民实地体验膏方功法与节气养生知识,上海这个“中医养生节”连续开了19年
市民实地体验膏方功法与节气养生知识,上海这个“中医养生节”连续开了19年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生露凝,故称“寒露”,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第19届中医养生节今天正式启动,专家讲解膏方应用、寒露节气养生时尤其提出:近日气温下跌不可盲目追求“秋冻”,适当保暖有助防病。注意适当保暖御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及:“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起,露气重而稠,稠而将凝;再过半月,将凝为霜降。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周秉舵主任医师表示,节气进入寒露,意味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市民要注意养生保健,避免疾病找上门。“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即,人体要根据四季

院士呼吁“三高共管”防病,我国心血管疾病占居民死因首位
院士呼吁“三高共管”防病,我国心血管疾病占居民死因首位

第24个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永平里23-24日举办一场心脏健康主题市集,活动传出消息:我国有2.45亿高血压患者、4亿血脂异常患者、超过1.3亿糖尿病患者。在心脏病致病因素中,三高位居榜首。心血管疾病是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根据《国家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首位,心血管病人数达到3.3亿,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态势。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表示:我国三高患者总量多,约三个人中就有一位三高

复旦肿瘤交叉融合再添“利器”:完成首例PRLT临床试验精准靶向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学科|首例
复旦肿瘤交叉融合再添“利器”:完成首例PRLT临床试验精准靶向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学科|首例

癌症治疗“利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近日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完成首例PRLT临床试验患者给药,为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机会。患者赵老伯今年67岁,五年前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经新型内分泌治疗、化疗、PARP抑制剂后病情再次进展。复旦肿瘤泌尿科叶定伟教授领衔多学科团队会诊后,建议开展PRLT疗法。所谓PRLT,是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核医学科主任宋少莉教授介绍:前列腺癌病灶一般呈现PSMA高表达,将“核导弹”——177镥-PSMA引入体内,特异性针对肿瘤细胞实施精准打击,可发挥生物治疗

全国名中医牵头启动药物前瞻性随机研究,我国约1500万人患这个妇科疾病卵巢|综合征|中医
全国名中医牵头启动药物前瞻性随机研究,我国约1500万人患这个妇科疾病卵巢|综合征|中医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影响女性一生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占育龄期女性的6~10%,占不排卵女性的80%~85%,在我国约有1500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独特疗效。为验证临床疗效,今天“肾络调经丸、肾络育春丸治疗肾阳虚痰阻型、肾阴虚痰瘀互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课题”正式启动。记者获悉,肾络调经丸和肾络育春丸是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全国名中医俞瑾教授分型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用药,并于2021年获准备案为院内制剂进入临床应用。俞瑾教授介绍:多囊卵巢综合征非但会导致患者生育功

上海多区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集中防灭蚊环境|蚊虫|灭蚊
上海多区开展“夏秋季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集中防灭蚊环境|蚊虫|灭蚊

作为2023年夏秋季防灭蚊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重要内容之一,本市通过每月集中行动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统一的蚊虫防制活动。近日从市爱卫办获悉,6月12日-16日首个集中行动周,各区集中开展防制知识大宣讲、城乡环境大整治、孳生环境大清理,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强化病媒生物设施维护,做好成蚊密度较高区域的消杀控制。市爱卫办介绍,结合国家卫生区镇巩固复审工作,本市通过每月集中行动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统一的蚊虫防制活动,把6月12日-16日、7月17日-21日、8月14日-18日、9月11日-15日、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