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医事

心脏衰竭患者顺利化险为夷,中山医院完成世界首例“一站式”原生三瓣膜介入术
心脏衰竭患者顺利化险为夷,中山医院完成世界首例“一站式”原生三瓣膜介入术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王春生教授、魏来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一站式”原生三瓣膜介入手术,为患者修正了心脏中三扇血液输送阀门的“逆流”问题,化险为夷。患者李先生术后两个月首次随访,三个瓣膜均恢复正常工作,成功脱险的他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66岁的李先生近5年持续胸闷、气喘,夜间难以入睡只有坐起才略有缓解。一年前在当地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持续恶化。今年8月,李先生来到中山医院心外科求助。接诊的魏来主任医师发现:患者主动脉瓣、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极重度关闭不全,全心增

中疾控建议重点人群及时接种疫苗
中疾控建议重点人群及时接种疫苗

国家卫健委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介绍,今年7月份开始,全国各地接种单位已陆续启动流感疫苗接种服务,早于流感流行季。今年流感疫苗生产供应量较去年明显增加,现阶段可以满足群众接种需求。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感染流感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几率较高,老年人始终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目前,部分老年人对主动接种流感疫苗的意识尚不足,还有些人存在疫苗观望情绪。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表示,流感并非普通感冒,人群对于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尤其像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

国家卫健委: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国家卫健委: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国家卫健委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目前,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部分大型儿童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诊疗量增加的情况得到一定缓解。从发热门诊和急诊整体情况来看,近段时间,全国呼吸道疾病就诊量相对平稳,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分流了部分患者。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针对当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持续加强监测研判,调度各地医疗资源供给和诊疗工作,指导各地对医疗机构内和机构间的医疗资源统筹调配,根据患者

让“70、80、90”后组团住院手术,“互联网医院养老院”
让“70、80、90”后组团住院手术,“互联网医院养老院”

在同一个养老院一起生活的“90后”孙奶奶、“80后”杨爷爷、“70后”傅爷爷最近组团住进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他们入住养老院多年,被养老院称为“吉祥三宝”。近几年来,3位老人陆续得了同样的病——腹股沟疝,其中两位爷爷更是因为小小疝气熬成了巨大的阴囊疝,每天饱受腹股沟区疼痛折磨。出于对手术的担心,3位老人硬拖了很多年。得益于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养老院”智慧医疗平台,3位老人在家属帮助下开始在互联网医院平台就诊。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网红”专家、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涛与老人们进行了充分交流,老

是冲击或机遇?上海专家透露:正稳妥布局相关试点,深圳宣布护士将拥有处方权
是冲击或机遇?上海专家透露:正稳妥布局相关试点,深圳宣布护士将拥有处方权

“医生一句话,护士跑断腿”的俗语,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如今早已过时。博士学历、手握创新专利的“新时代”护士近年来愈发走进大众视野,而又一新利好消息传来:近日,深圳市卫健委、市医保局联合印发《深圳市专科护士培训和管理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其中规定“深圳市专科护士可以根据医疗机构授权,在专科护理门诊或者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按照市卫生健康部门公布的目录开具检查申请单、治疗申请单和外用类药品。”这意味着,护士将拥有处方权,而专科护士的培训也将全面进入新阶段。拥有处方权意味着什么?这对于医疗

上海市公共卫生科普联盟成立:让健康科普成为“社会疫苗”
上海市公共卫生科普联盟成立:让健康科普成为“社会疫苗”

近日召开的上海市公共卫生治理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公共卫生科普联盟正式成立,同步启动联盟首个科普专项——青少年科普读物《公共卫生小百科》项目。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下,通过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健康上海行动,上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9.42%,创历史新高并实现15年“连升”。市民三大健康指标进一步优化,市民平均预期寿命84.11岁、婴儿死亡率2.30‰、孕产妇死亡率1.60/10万,持续保持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此次成立的上海市公共卫生科普联盟,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

上海将强化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布局,守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底线
上海将强化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布局,守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底线

7日召开的上海市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推进会暨第一届上海医疗应急学术论坛传出消息:上海将全面增强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应急力量,更好地守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底线,下一步将强化市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布局,同时依托区域性医疗中心,各区至少建设2支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做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基地、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培养、预案编制、社会参与、信息化建设、综合演练,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处置流程,不断推进能力提升。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上海要打好优势牌,发挥优质医疗资源集聚、精细化管理

物美与价廉如何兼顾,口腔耗材集采后大打“价格战”
物美与价廉如何兼顾,口腔耗材集采后大打“价格战”

今年上半年国家实行口腔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来,原本高值耗材价格大幅跌落,不少市民从中获益。不过,集采后口腔市场耗材跌价开始打起“价格战”,近日记者发现:市场上半口种植牙仅需7800元、单颗种植牙仅需580元……跌破眼镜的低价令人担忧基本医疗服务质量,有的患者种完以后不出两个月,隐隐发炎牙齿松动,导致反复就医不胜其扰。集采政策能够有效降低药品、耗材价格,但如何真正实现价廉物美、控费医保之时造福病家?口腔耗材集采降幅力度大随着人群对健康医疗服务需求持续递增,口腔医疗服务重要性日渐凸显。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

市爱卫办发布冬春季健康“四提示”,上海冬春季爱国卫生系列活动全面开展
市爱卫办发布冬春季健康“四提示”,上海冬春季爱国卫生系列活动全面开展

本市“迎新春”爱国卫生系列活动近日全面开展。市爱卫办表示,今年主题为“养成卫生好习惯、健康祥和迎新春”,系列活动将从12月持续至明年3月,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全面助力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持续营造干净整洁、健康有序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广大市民健康获得感。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也是鼠类繁殖的高峰季节。本市于今冬明春大力开展“迎新春”爱国卫生系列活动,每月中旬安排集中行动周,各区、爱卫会各成员单位以“讲究卫生、清脏治乱、防制病媒”为重点,大力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市

华东地区最小年龄最低体重心脏移植患儿今出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精心救治
华东地区最小年龄最低体重心脏移植患儿今出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精心救治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的患儿晓晓,于今日顺利出院,这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完成的第2例心脏移植手术,也是华东地区最小年龄最低体重的婴幼儿心脏移植。据悉,晓晓来自厦门,三个月即诊断扩张型心肌病,辗转多家医院求医。两个月前,她的父母来到复旦儿科就诊。看到已经扩大成球形的心脏,心内科主任刘芳立即把她收到病房进行系统评估和治疗。儿科医院对心衰已形成标准治疗方案,结合晓晓的病情,王凤医生实时对药物进行动态调整以维持晓晓的心功能状态。经过全面检查和评估后,专家团队发现晓晓虽然年龄小,但发病早,心衰已

如何检测、如何用药?胸科专家7问7答一次厘清,肺炎支原体感染后
如何检测、如何用药?胸科专家7问7答一次厘清,肺炎支原体感染后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大幅降温,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近期,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不同于大家更熟悉、有明确特效药物、疫苗的流感病毒,今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因儿童、青少年易感,让广大市民倍感焦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邀请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海深入介绍了关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诊断、用药关键、就诊注意事项等。Q:什么是肺炎支原体肺炎?A: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是其中的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叫支原体肺

辐射长三角地区患儿需求,儿童医院青浦门诊部开诊首日:儿内科接诊百余人次
辐射长三角地区患儿需求,儿童医院青浦门诊部开诊首日:儿内科接诊百余人次

“我就住在朱家角,之前一直苦于家门口没有很近的医院,孩子还小,怕耽误病情,但总往市区跑实在太累了。”一早,周先生带着发热的女儿前往上海市儿童医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门诊部,“这里环境好,又是专业的儿科机构,这下放心了。”12月4日,该门诊部正式投入试运行,将为青浦及周边地区儿童提供全方位、多学科医疗服务。据悉,上海市儿童医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门诊部依托上海市儿童医院优质医疗资源,通过远程协作、标准化门急诊建设、适宜技术推广、高危儿管理网络建设、儿科临床能力提升、专家柔性流动等项目带动青浦区儿科服务能力

临港新片区的腹膜透析患者可以在社区治疗了:“市六—临港”紧密模式再升级
临港新片区的腹膜透析患者可以在社区治疗了:“市六—临港”紧密模式再升级

9月28日上午,“市六—临港”紧密型健康联合体2023年度临港新片区大型巡回义诊活动在临港新片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来自市六医院肾脏内科、心血管内科和内分泌代谢科等20余个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的医疗专家,在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为居民提供慢性肾脏病、常见慢性病、疑难复杂疾病和腹透护理等疾病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同时,“市六—临港”紧密型健康联合体慢性肾脏病腹膜透析治疗社区示范体系建设正式启动。市六医院副院长郑宪友分别与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士军、万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潘林军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9月

四年里他还默默献血25次,暖!中山医院23岁男护士捐造血干细胞救助生命
四年里他还默默献血25次,暖!中山医院23岁男护士捐造血干细胞救助生命

经历近五个小时采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小林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份“生命种子”将被装入医疗箱,以最快速度送往受捐者所在的医院。自此,小林成为上海自1996年来配型成功完成捐献的第594例,中山医院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林1999年出生,是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今年刚入职的护士。从2019年开始,他长期坚持无偿献血。从每半年一次的捐献全血,到坚持每两周一次捐献成分血,四年间献血共计25次。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刘光雯等慰问小林。2021年,在学校看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征募后,小林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中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