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创的基础研究特区究竟“特”在哪?从风干起了褶皱的百香果说开去

发布时间:Apr 24, 2024 00:45 AM

霍金曾经提出一个设想,研制出带有光帆的飞行器,被激光加速后飞往“三体人的故乡”——半人马座α星,以探寻那里是否适合人类生存。

看着一箱风干起了褶皱的百香果,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突然有了一个念头:能否用模型预测并控制宇宙光帆薄膜的褶皱?否则会导致激光反射方向不规则变化,使飞行器偏离航线。

就连徐凡自己都觉得,这一想法恐怕难以申请科研经费,因此在他心中埋藏了5年之久。直到两年前,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基础研究特区”,他试着申报,没想到不仅入选,还拿到做科研以来的最大单项经费。

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为何受到青睐?基础研究特区究竟“特”在哪?

【不设限,鼓励勇闯科学“无人区”】

当前,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上海的基础研究特区应运而生。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设立首批3个“特区”,以5年为一个周期,市科委每年向每个特区投入2000万元,三家单位则以不少于1: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

为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前沿探索,基础研究特区的经费投入,可谓“大手笔”。一位入选特区的科学家说,过去“买油盐的钱不能买酱醋”,现在无需列出详细经费预算,还可随时调整科研计划。

除了自主使用经费,还可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一位高校基础研究处负责人感叹,地方政府把基础研究立项权直接赋予特区,这还是第一次。不要求科学家列出详细的研究路线图,每年只需报告一下科研进展,如此宽容度在目前的项目中几乎没有。

“四不像”,这是一位资深科学家对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青年研究员王戎的研究方向的评价。有别于传统的大气研究,他把大气物理、化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模拟融为一体,4年间没有申请到一个竞争性科研项目,有些项目甚至连答辩机会都没有。

对于这一非共识创新研究,基础研究特区既“张开双臂”也宽容失败,只要原始记录证明项目团队已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就允许结题。

不设限,鼓励勇闯科学“无人区”,正是基础研究特区设立的初衷。

【正在研究制定“基础研究特区”2.0版】

今年5月,上海的“基础研究特区”试点扩容,增加了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各个特区在遴选项目时,注重“以人的创新潜力”为核心,探索建立以质量、绩效、能力为导向的项目管理和评价体系。上海交通大学以《科学》杂志发布的“125个科学问题”为榜样,促进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对中期评估前20%的团队追加支持;华东师范大学对非共识项目单独予以考虑,采取“阶梯式”弹性资助支持。

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表示,市科委正在研究制定“基础研究特区”2.0版政策,将更加聚焦基础学科和战略性方向,且不局限于项目经费支持,将在人才引进、评价考核等方面形成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政策。

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只是上海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20项重点举措之一。2021年,上海的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177.73亿元,占研发投入的比重近10%,较5年前翻了近一番。上海从事科研的高被引科学家从2019年47人增至2022年117人,占全国8.5%。

去年10月,从百香果的褶皱得到灵感,徐凡课题组与合作者研发出了一款褶皱形貌的智能软抓手,可用来清理太空中微小的垃圾颗粒。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自然·计算科学》的该成果,其实只是基础研究的一个衍生品,已具有转化应用的潜在价值。

徐凡等人的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自然·计算科学》

基础研究的成果难以被计划,也急不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静待花开,需先厚植沃土。


上海首创的基础研究特区究竟“特”在哪?从风干起了褶皱的百香果说开去
三年参赛估值飙升,一个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成长:海归博士选择上海
三年参赛估值飙升,一个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成长:海归博士选择上海

2023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星猿哲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移动双臂装卸机器人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它能在紧凑空间里准确、高效地装卸货物,取代繁重的人工卡车装箱卸货工作。星猿哲成立于2018年,由海外名校博士周佳骥、俞冠廷和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邢梁立博共同创立,如今已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上海市科委支持下,这家企业落户闵行区零号湾,2019至2021年连续参加“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不仅获得3次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资助,还完成了5轮融资,成长为估值7亿美元的“潜在独角兽”企业。落户上

上海首创的基础研究特区究竟“特”在哪?从风干起了褶皱的百香果说开去
上海首创的基础研究特区究竟“特”在哪?从风干起了褶皱的百香果说开去

霍金曾经提出一个设想,研制出带有光帆的飞行器,被激光加速后飞往“三体人的故乡”——半人马座α星,以探寻那里是否适合人类生存。看着一箱风干起了褶皱的百香果,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突然有了一个念头:能否用模型预测并控制宇宙光帆薄膜的褶皱?否则会导致激光反射方向不规则变化,使飞行器偏离航线。就连徐凡自己都觉得,这一想法恐怕难以申请科研经费,因此在他心中埋藏了5年之久。直到两年前,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基础研究特区”,他试着申报,没想到不仅入选,还拿到做科研以来的最大单项经费。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为何受到青睐?基础

上海强化“全过程创新”,“先投后股”推动激光器核心技术突破
上海强化“全过程创新”,“先投后股”推动激光器核心技术突破

今年初,董永军博士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上海,出任芯飞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这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的科学家,到南京创立了光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激光晶体材料等产品。回上海二次创业的缘起,是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聘他为项目经理,负责实施“激光晶体材料”项目。实施这个前沿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单位,就是芯飞睿公司。这家落户宝山区的初创企业是“先投后股”改革试点的受益者。根据改革方案,芯飞睿的科研和管理团队持股90%,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持股平台持股10%;上海长三院与上海宝山技术转移有

策动产业“核爆点”,如何踢好科技创新“临门一脚”?张江以创新“加速度”
策动产业“核爆点”,如何踢好科技创新“临门一脚”?张江以创新“加速度”

叠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孪生事业部总经理石志儒,一直难忘5年前,在张江科学城展示厅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谆谆嘱托——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让科技创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重大作用。当时,他是上海科技大学一名助理研究教授,在现场协助演示学校的多项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如今,他“转场”上海科技大学孵化的科技创业企业,致力于把之前演示的“三维视频融合技术”进行产业化落地。从前沿创新到投身产业,不仅仅是石志儒的个人奋斗轨迹。当下的张

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大科学设施达20个,为中国原始创新提供“国之利器”
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大科学设施达20个,为中国原始创新提供“国之利器”

苏州大学王照奎教授的课题组是上海光源的“常客”,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来一次。这位“高被引”科学家,近日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他被引用最多的一篇论文研究的是目前国际前沿之一的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用钙钛矿材料做太阳能电池,相比传统材料成本更低、光电转换效率更高,但这种材料在沉积薄膜和制备器件时常伴随着缺陷的产生,影响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正是借助上海光源,王照奎课题组深入理解了表面缺陷钝化的调控机制。“上海光源可以看到微观世界,这对于探索性研究非常重要,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未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