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静安红色文化品牌,丰富党史“教材”,搭建党史“教室”

作者:达特林
发布时间:Jun 24, 2024 18:31 PM

“中国共产党万岁!向革命前辈致敬!”6月10日,读小学三年级的张宸烨走进上海静安区武定路930弄14号,参观完毕后,激动万分的他在留言本上写下这句话。

这幢清水红砖砌筑的建筑,高两层,顶部有阁楼,是老上海常见的新式里弄住宅,也是一座真正的“红色堡垒”——1927年至1935年间,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设立的情报保卫机构所在地。今年4月,整修一新的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正式开馆,全景式演绎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首次全过程再现中央特科在上海的奋斗历程。

静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核心区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地、革命领袖足迹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聚集地、首部党章诞生地、群众运动策源地、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近年来,静安高度重视红色资源,按照“整体规划、科学保护、有序开发、合理利用”的思路,深入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大力传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今年4月开放的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李君娜摄

建好红色场馆,搭建更丰富的党史“教室”

包括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等在内,目前,静安区共有红色革命旧址、遗址106处,数量居上海全市各区前列。

在历届区委的接续努力下,静安建成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1920年毛泽东旧居等一批红色场馆。2016年,上海市启动“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静安承接了全市“一馆五址”建设中的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和中央特科机关旧址“三址”纪念馆的筹建工作,它们已分别于2021年5月、2023年6月和今年4月开馆。

旧址遗址作为党史“教室”,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中承担着特殊重要作用。多年来,静安区坚持“确保安全、修旧如旧、规范程序、立足精品”的原则,精心筹划、全力推进旧址遗迹挖掘建设,目前全区共有11处已建成的红色场馆。

其中,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所在的延中绿地命名为“辅德里公园”。静安还在积极筹建“全国机要密码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即在中共中央第一座无线电台遗址附近布设“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共中央第一座无线电台史料陈列展”。

在静安,一批红色步道、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文化主题口袋公园、红色主题微空间如星辰散落各处,红色文化宣传触手可及,直达市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每次走进不同的党史'教室',都会提醒自己要牢记历史。”市民李春宜说。

讲好红色故事,打造更走心的红色“教材”

有丰富的党史“教室”空间,也需要有更符合时代气息的红色“教材”。

2021年4月23日,上海大宁剧院,首部聚焦中共二大的“非虚构戏剧”《辅德里》首演,好评如潮。辅德里,是上海市静安区的百年石库门里弄,也是中共二大会址所在地。戏剧《辅德里》以中共二大召开、首部党章诞生为主要脉络,追溯百年前毛泽东、杨开慧、蔡和森、向警予等革命者以青春追寻信仰的生命足迹,带领观众走入爱与牺牲交织的历史。

《辅德里》也是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首部红色原创委约作品,不仅实现了反映二大题材文艺作品零的突破,也实现了现代戏剧谷红色原创作品零的突破。主创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28岁,以贴近当代观众审美的表达方式,打造了一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红色戏剧。“震撼”“感动”“热血”成为观众评价《辅德里》的高频热词。首演之后的百天内,完成五省十城的全国巡演,共演出33场次,进社区演出14场次,被誉为“好听好看好懂”的文艺党课。

4月23日晚上,2021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开幕大戏《辅德里》正式首演。主办方提供

以中共二大会址为核心的“辅德里”红色IP,包含:一部非虚构戏剧、一个微缩模型展、一部同名高清戏剧影像、一场红色市集和一本“全景式纪录”的出版物。

2022年11月7日,《辅德里》高清戏剧影像在上海静安首映。人们的感动从剧场延续到影院。如今,跨时一年的《辅德里》微缩模型展巡展也已深入静安区14个街镇。《辅德里》编剧及高清戏剧影像导演马原驰说:“作为一个90后,我们阅读史料,曾有感于百年前同龄人的爱情与斗争,羁绊与理想。我们希望,借助镜头,能使大家迫近那个仍在回响的历史现场,在蒙太奇的间隙之中,我们能窥见百年前那群年轻人的神采飞扬。”

《辅德里》微缩模型展巡展现场主办方提供

除了打造“辅德里”这个红色IP,静安区积极组织创作主题文艺作品,连续推出了一批红色作品。比如,编撰出版《红色印记——上海市静安区重要革命遗址通览》《红色静安——首部党章诞生地的100个故事》《中共二大史》《激荡百年——中国共产党在静安图史》等书籍;拍摄《初心·使命——上海市静安区红色革命遗址巡礼》《红色热土“五地”静安》《永远的旗帜——百年党章的红色历程》及100余部反映静安区重要革命旧址的微视频。

这些生动的红色“教材”,为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传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权威准确、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红色文化跨界融入“大思政课”,形成静安红色文化品牌

作为首部党章诞生地,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推出“永远的旗帜——党章学习流动教室”品牌项目,生动介绍了历部党章基本知识和党章历史发展,展示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的发展轨迹,反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历史进程。2023年以来,“党章学习流动教室”相继在格致中学、华东政法大学、金茂商业、六十中学、上海公安学院、大宁国际学校、彭浦新村街道、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等高校、机关、街镇和企事业单位成功举办。

“党章学习流动教室”主办方提供

今年5月,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还推出专题展览“党章中的纪律”,系统梳理百年党章中的纪律专题,重点聚焦党纪部分,从党章中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党的百年自我革命伟大历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传承严明纪律的红色基因,为党纪学习教育提供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党章为根本,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专题展览“党章中的纪律”主办方提供

通过持续开展党章流动教室、专题展览、红色研学等系列活动,静安区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大思政课”。

这堂“大思政课”,在静安越上越精彩。5月27日,静安区宣传部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出发吧去静安》首集短视频上线。系列视频邀请上海知名主持人出镜,以“主播少年”共同讲述的形式,介绍静安区域内的重要红色地标及历史文化建筑,推出5条打卡线路共计20集短视频。

静安红色文化教育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除了《出发吧去静安》系列短视频,静安区还与“混知”等知名自媒体平台跨界合作设计推出“漫画红色静安”原创图文、视频作品,与上海爱乐乐团合作策划红色主题音乐会,与区教育局合作实施“静安中小学红色教育全覆盖”,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体验活动。这些有共鸣、能共情、会出圈的“思政课”,汇集成更立体多维度的静安红色文化品牌。

静安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之以恒、扎扎实实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多措并举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以崇敬之心做好修缮保护,强化技术赋能,丰富展陈形式,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着力构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纪念设施、档案文献等联动保护利用格局,推动静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持续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软实力作出更多静安贡献。

评论
在中央芭蕾舞团度过40年,冯英:从演员到团长角色|演员|团长
在中央芭蕾舞团度过40年,冯英:从演员到团长角色|演员|团长

“跑起来,要像一阵风、一阵雨,极为浪漫……”说着,冯英张开双臂,跑向演员。这是一个寻常午后,演员们坐在上海大剧院舞台上,聆听团长冯英与编导佟睿睿对舞蹈细节的阐释。6月30日至7月5日,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和中央芭蕾舞团联袂打造的“演艺大世界·2023中芭上海夏日演出季”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带来《红楼梦》《小美人鱼》两部剧目。接受采访时,冯英不时通过化妆间小屏观察舞台动静,“我们的演员多不容易啊,晚上跳《红楼梦》,下午排《小美人鱼》。”不满20岁进入中芭,40年里从演员到团长,冯英最清楚芭蕾的艰辛。我也曾是林

让欧洲观众购票排队参观?上博出境展览首站选择这个国家,怎样的文化魅力文物|中国|观众
让欧洲观众购票排队参观?上博出境展览首站选择这个国家,怎样的文化魅力文物|中国|观众

6月24日,作为上海博物馆“百物看中国”全球巡回展首展,由上海博物馆与徐州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在匈牙利莫拉·弗朗茨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首日吸引了近万名观众排队购票参观。当天是匈牙利的博物馆日,博物馆一直开放至晚上12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当地观众动容。匈牙利莫拉·弗朗茨博物馆前的活动据悉,此次展览共展出111件/组汉代精品文物,涵盖玉器、漆器、陶器、青铜器、印章、石刻、钱币等多个门类。上海博物馆为此次展览甄选馆藏86件/组汉代文物,包括玉买地

“原来广场舞可以这么好看!”他们从社区跳到大舞台市民|舞蹈|舞台
“原来广场舞可以这么好看!”他们从社区跳到大舞台市民|舞蹈|舞台

“原来广场舞也可以这么好看!”6月18日晚,闵行区市民舞蹈创作大赛颁奖展演在上海戏剧学院新剧场举行,一支支广场舞团队从社区跳上大舞台。他们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创作品和精彩的演绎,打破了许多人对广场舞的刻板印象。展演以“舞动申城人人出彩”为主题,由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浦锦街道办事处、新虹街道办事处主办。历经基层选拔、培训打磨、南北两个片区赛比拼,最终9支优秀团队进入颁奖展演环节。浦江镇选送的广场舞《晋风雅韵》获一等奖;虹桥镇选送的广场舞《快乐节拍》《美美与共》、新虹街道选送的广场舞《清扬婉兮》获二等奖;莘

瞭望全球跃动,站上三十岁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根植中华厚土中国台湾|电影|全球
瞭望全球跃动,站上三十岁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根植中华厚土中国台湾|电影|全球

“本次上影节观影圆满结束,期待下一次。”从广东专程赶到上海的网友“捷鸣君jmj”在小红书上记录了自己首次上海国际电影节之行:打卡外滩、武康大楼,为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着迷,购买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红色文创,到龙华烈士陵园为陈延年烈士带去南乳花生……当然,还有四场电影。看完《坂本龙一:终曲》后,她把一位观众献给这位音乐家的花,护送到大光明电影院这部电影的海报前。刚刚过去这9天,无数影人、影迷和这位网友一样,步履匆匆,心神激荡:五个单元53部电影入围、全球近450部电影展映、各类论坛活动和多场映后交流……上海的历史

顿河、邵艺辉、刘循子墨、文牧野……2023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揭晓计划|导演|上海
顿河、邵艺辉、刘循子墨、文牧野……2023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揭晓计划|导演|上海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6月15日揭晓入选影人。本届项目经过资格认定、初选和终选的多轮角逐,7位优秀青年电影人最终入选,分别是游晓颖、顿河、申奥、邵艺辉、李霄峰、刘循子墨、文牧野,其中有5位导演、1位制片人和1位编剧。青年影人是行业的创新引擎,也是传承和发展电影艺术的重要力量,他们用新鲜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为电影行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多年来,上海始终关注青年影人的发展,积极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2021年全新推出“SIFF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