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离不开“从1到10”的迭代性创新,既依托“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发布时间:Apr 24, 2024 00:00 AM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上,上海应当切实遵循“科技—市场—制度”三重逻辑,着力打造科学技术源动力,牢牢把握市场配置主抓手,全面夯实制度治理压舱石,在补短板、强内功上下大力气,主动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上持续发力——

近年来,上海在蓝天梦、中国芯、创新药、未来车、智能造和数据港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基本形成基础研究前瞻性布局。

下一步,可进一步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以及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领域。

同时,发挥好人才集聚辐射的乘数效应,通过构筑顶尖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梯队,协同创新基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开展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

决胜数字原生孪生和高端智造赛道——

在数字产业化领域,以大数据、AI、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为代表的前瞻性数字技术应深度交叉融合和快速迭代,大力推动数字原生孪生产业高地建设,发展壮大一批数字平台企业、专业数据生产商、依托数据的新创企业以及数字相关基础设施企业。

在产业数字化领域,要加速数字原生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步伐,重塑传统价值体系并催生更多“引爆点”,创造更丰富的未来场景和高质量的数字动能。

具体而言,可依托新基础建设,聚焦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方向以及脑机接口、合成生物、通用AI、量子科技等16个细分领域,率先开拓场景化“数实共生”产业新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承重墙”,制造业的智能化已成为转型发展的必选项。要以智能制造作为上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加快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落地“5GAI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方案,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完善,早日建成中国高端科技智造的上海核心枢纽。

厚植开放创新和科创“雨林生态”——

放眼全球,上海正在加快与全球创新网络交流融合,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加速迈向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力争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开放创新体系。立足本地,上海正逐步形成以张江科学城、“大零号湾”、G60科创走廊、杨浦科创带为代表的四大科创集群。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创新协同重要基地和中心承载区建设,力争实现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成果影响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创新环境吸引力、区域辐射带动力全面提升,助力更多致力于开发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性技术的科创企业跨越“死亡之谷”。

需要注意的是,创新科技成果从产出、转化到实现产业化,既依托“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也离不开“从1到10”的迭代性创新。换言之,创新创业既需要惊涛拍岸式的范式革命,也需要润物无声式的改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既需要“高大的参天乔木”,也需要“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苔藓植物乃至真菌植物”。除了大型科技公司、头部企业之外,还需培育催生数以千万计的中小微企业。

与此同时,还需注重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可重点发挥张江科学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的人才承载功能,健全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集聚网络,营造非歧视性、公平公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发展氛围,力推涌现更多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

在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能源、资本等有形要素之外,以技术、数据、知识、制度等为代表的无形要素应运而生,对上海加快布局高标准全要素大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股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金融资产、公共资源到碳排放权,上海持续推进全要素市场化“一网交易”,不断降低要素交易制度性成本。

一要打造技术先进、主体多元、创新活跃、透明规范的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平台,做强金融、航运、商贸物流、科技、制造业等重点板块;培育通信、医疗、交通、能源、信用等特色板块,推进数据资源全球化配置、数据产业全链条布局、数据生态全方位营造,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据要素配置枢纽节点和数据要素产业创新高地。

二要加快碳金融创新步伐,积极开展碳排放交易,创新建立碳普惠机制,广泛参与全球碳定价和跨境碳市场互联互通,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金融化探索,提升上海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时代话语权和绿色战略优势。

三要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交易运营新格局,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知识产权与科创要素市场运营交易统一平台落地。针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不充分不均衡等问题,要有效加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打造好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此外,上海在加快形成“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城市空间辐射格局的基础上,应深入推进长三角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与京津冀、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联动,开创区域合作共赢新局面。

推进制度型开放,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今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揭牌运行十周年。十年磨一剑,敢为天下先。下一步,应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推动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治理供给。

比如,在推动货物贸易自由便利、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探索构建跨境数据管理新模式以及对接“边境后”规则等方面,勇于探索引领性、创新性路径;在知识产权、绿色环保、人才流动、竞争中性、争端解决、数据流动等领域,积极主动对接国际新规则、高标准。

促进治理水平现代化,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鼓劲、纾困、解难的先手棋,更是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保障。要紧紧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市场机制改革,落实敏捷高效的科技治理与制度监管手段,提升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比如,聚集多渠道资源,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强化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的衔接,加大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推进全链条精简优化审批手续,全过程促进公平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政务服务能级。

进一步来看,“科技—市场—制度”三重逻辑内在强调的是,既要看重“量”的增长,又要注重“质”的提升,还要关注质与量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科技驱动逻辑引领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升级,市场配置逻辑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要素资源配置能级,制度治理逻辑则可为高水平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上海应坚持对标全球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为抓手,深化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中心“五个中心”建设,全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也离不开“从1到10”的迭代性创新,既依托“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光刻机发展启示录:没有永远的“巨头”
光刻机发展启示录:没有永远的“巨头”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芯片制造领域的关注不断加深,光刻机也从一种不为人知的先进制造设备,一跃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那么,你知道光刻机是如何诞生的吗?在其发展过程中,光刻巨头们都经历了怎样的起落?这对中国企业又有着怎样的启示?光刻技术的诞生在光刻技术诞生之前,人类的复杂计算已经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代劳”了。不过,当时计算机的算力十分有限,它们一般使用真空管作为计算单位,打开真空管编号为1,关闭它编号为0。这种设备和灯泡一样,不仅经常容易烧坏,还会吸引昆虫。1946年,美国研制出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埃尼阿克”,它包含

为啥这次一举成功?,10年也没修好的树业委会|树木|小区
为啥这次一举成功?,10年也没修好的树业委会|树木|小区

香樟连绵,树影层层叠叠投射在林荫道上。在上海闵行区金都花好悦园小区正门不远处,三棵挂着标牌的香樟矗立在居委会门前。标牌上不是树木的介绍,而是分别写着:“回缩修剪”“深度修剪”和“常规修剪”。这是三棵“样板树”。在这个房龄近20年的次新小区,茂密的绿树曾是吸引许多居民安家的卖点,后来却成为一部分居民的困扰。此后,修树工程跨越十年之久,一直修修停停,矛盾不断:居民的需求与修树标准冲突;住户对业委会领导班子信任缺失……去年项目重启,今年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修剪样板树,就是第一步。看似简单的小区树木修剪为何

苏州河畔候知音,昆曲咏叹调爵士乐
苏州河畔候知音,昆曲咏叹调爵士乐

当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找到知音,中国传统戏曲也正走向世界。当昆曲遇见咏叹调、爵士乐,会发生什么?9月22日19:00,苏州河畔,流动的音韵将在苏州河畔流淌——作为《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奔流·水上音乐会”在上海总商会旧址上演。中法音乐人相聚于此,奏响生活水岸的情怀,共叙中法艺术交流华章。主持人曹启泰将担任此次“奔流·水上音乐会”的总导演。昆曲艺术家张军、音乐制作人李泉、美声组合力量之声、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歌唱家AnneEvenou和小提琴家GuillaumeMol

以色列设立的这家办公室发挥大作用,“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超过300家”
以色列设立的这家办公室发挥大作用,“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超过300家”

自1987年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以来,各地孵化器建设不断加速,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一环,在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平等互利多赢」孵化器是以全球一流孵化人才为核心牵引,具备硬科技创新策源、颠覆性科技成果转化、高成长科技企业孵化和全要素资源整合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其运行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体多元化发展模式。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开始由直接资助孵化器向主要提供信息和网络支持转变。同时,基于优惠政策和立法支持等,积极鼓励其他

游戏行业不能简单“利用人性的弱点赢利”,中国游戏用户逾6亿人
游戏行业不能简单“利用人性的弱点赢利”,中国游戏用户逾6亿人

2022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6.64亿人。游戏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进一步融合,有望进一步推进“虚实融合”“数实融合”。「内核是内容和场景」游戏不仅具有娱乐属性,还具备科技和文化属性。游戏产业不是单纯的娱乐产业,已成为对国家产业布局、科技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的行业。就游戏产业链而言,上游是游戏开发,中游是发行,下游是渠道,涉及游戏研发商、云计算服务商、运营平台商和终端设备商等数字经济软件和硬件服务,一些尚未成熟的先进技术有望在游戏领域进行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游戏是一个泛文化的概念,内核是内容和场景。从语言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