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研发汽车芯片有多难?专家建议加快制定质量可靠性标准

发布时间:Apr 24, 2024 03:03 AM

“2021年汽车芯片紧缺时,工信部领导召集汽车、半导体两个行业的专家开会,会上他问我们:‘芯荒’过去后,两个行业还会一起讨论汽车芯片吗?”昨天举行的“科创中国”第二届汽车芯片百人论坛上,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卢万成在演讲中回忆。的确,那次“芯荒”引发了国人对汽车芯片产业的关注。两年后的今天,汽车和芯片行业的专家相聚一堂,继续探讨这个重要问题。

作为第六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本届论坛聚焦汽车芯片产业链和前沿发展方向,旨在集聚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吸引汽车和集成电路人才,打造嘉定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圈。嘉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祖芳介绍,嘉定正在建设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通过汽车芯谷、智能汽车软件园、国家智能网联传感器创新中心、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等一批创新空间和平台的建设发展,助力解决汽车芯片的产业化问题。

论坛上,“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汽车电子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建设银行嘉定支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国际服务平台成为首批落户中心的服务机构。这个中心将借助安亭汽车产业链优势,布局建设“汽车芯片研发—小规模量产—系统集成测试—规模化生产”闭环生态链。

汽车电子创新中心企业项目签约仪式昨天举行。

汽车芯片百人会秘书长、新微创源董事长兼总经理任佳说,汽车芯片百人会将助力嘉定汽车芯片产业发展,计划在未来三年里,在安亭实现汽车芯片的创新链、产业链高度融合,打通汽车芯片的研发设计、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公益测试、车规认证、量产制造、系统集成、车厂应用全流程。作为首批“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之一,新微创源已把赋能汽车芯片的创新创业列入重点工作目标,将携手汽车芯片百人会共同努力。

研发汽车芯片的难度有多大?在主旨演讲中,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顾问、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陈大为表示,国产汽车芯片的短板包括:设计能力不足、系统协同差、产线可选性小、认证能力有限、缺乏车规芯片基础标准。“国内芯片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的热情很高,但是初创型企业居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让车企觉得产品不好用、不敢用。”

陈大为在第二届汽车芯片百人论坛上演讲。

目前,营收额排名全球前十的汽车半导体企业都来自欧盟、美国和日本,中国企业与之差距还很大。卢万成在演讲中指出,这种差距有客观原因——汽车半导体的市场容量比较小,即使是营收额排名世界第一的德国Infineon公司,其汽车半导体产品的营收也没超过公司总营收的50%。因此,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缺少研发汽车芯片的足够动力。

而今,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背景下,政府和企业都认识到了汽车芯片的重要性。“除了MPU和MCU,其他汽车电子元器件的产业化其实都不难。”卢万成分析,因为MPU和MCU的制造要使用先进制程,这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一块短板,有待“国家队”持续攻关;除此以外的其他汽车电子元器件,其制造装备和工艺都是成熟的,国内企业只要肯下功夫,花时间去磨,总能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卢万成在第二届汽车芯片百人论坛上演讲。

为了加快国内企业的追赶步伐,陈大为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配置,如培育汽车芯片的特殊工艺线,推动企业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合作;同时,尽快建立与产业对应的汽车电子元器件质量可靠性基础标准;实现ISO26262体系认证国产化、芯片验证自主化。

在他看来,政府还可组织开展具有Know-How的知识培训工作,如汽车芯片高可靠技术、汽车功能安全设计流程的理解与建立、芯片功能安全的设计验证技术、复杂芯片软硬件协同测试验证技术、应用工况验证技术等。

“国内企业研发汽车电子元器件是完全可行的,高端MCU研发则任重道远。”卢万成说,“与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不同,汽车的使用寿命长达10—15年,所以确保汽车芯片的质量,做好产业标准和产品认证工作,是产业化成功的关键。”


国内企业研发汽车芯片有多难?专家建议加快制定质量可靠性标准
总书记在上海看了哪些国产医疗“重器”?
总书记在上海看了哪些国产医疗“重器”?

11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来到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了解上海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在张江科学城的未来公园里,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展出了多件医疗“重器”。它们都是上海企业和高校院所研发的成果,通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自主创新,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质子治疗精确杀死肿瘤质子治疗是世界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手段之一,被称为“肿瘤定向爆破神器”。质子能在肿瘤组织处集中释放杀伤剂量,随后能量迅速回落归零,做到即停即止,从而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实现对肿瘤的精确打击。与传统放疗手段相比

通用AI机器人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电科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发布
通用AI机器人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电科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发布

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和人工智能大模型ChatGPT的问世,通用人形机器人成为全球前沿科技的一条热门赛道。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27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研发的第一代人形机器人亮相,引起业内关注。通用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生活还有多远?中国电科21所人形机器人研发负责人蒋志勇博士认为,目前,国内企业已发布的多款人形机器人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范围内,彼此差距不大,都离可商用的通用智能服务还有较长距离。未来,国内企业要继续开展技术积累和人才投入,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量”

新院士“素描”|沈维孝的微笑
新院士“素描”|沈维孝的微笑

“有一种数学家,下棋也很缜密,我是属于另一种,下棋一塌糊涂。”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沈维孝说完,自己也笑了。48岁的沈维孝爱笑,再加上名字与“微笑”谐音,他在学生中有个昵称:“微笑”老师。11月23日,这位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中,亦不时在微笑。【自信的微笑】学习数学,兴趣和天赋哪个重要?沈维孝的回答是,两者缺一不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沈维孝,5岁读书,16岁上大学,参加初中和高中数学联赛,分别拿过安徽省一等奖。那时没有什么培训班,数学老师从城里给他带回一本辅导书,

国内企业研发汽车芯片有多难?专家建议加快制定质量可靠性标准
国内企业研发汽车芯片有多难?专家建议加快制定质量可靠性标准

“2021年汽车芯片紧缺时,工信部领导召集汽车、半导体两个行业的专家开会,会上他问我们:‘芯荒’过去后,两个行业还会一起讨论汽车芯片吗?”昨天举行的“科创中国”第二届汽车芯片百人论坛上,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卢万成在演讲中回忆。的确,那次“芯荒”引发了国人对汽车芯片产业的关注。两年后的今天,汽车和芯片行业的专家相聚一堂,继续探讨这个重要问题。布局建设汽车芯片闭环生态链作为第六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的系列活动之一,本届论坛聚焦汽车芯片产业链和前沿发展方向,旨在集聚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吸引汽车和集成

上海强化“全过程创新”,“先投后股”推动激光器核心技术突破
上海强化“全过程创新”,“先投后股”推动激光器核心技术突破

今年初,董永军博士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上海,出任芯飞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这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的科学家,到南京创立了光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激光晶体材料等产品。回上海二次创业的缘起,是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聘他为项目经理,负责实施“激光晶体材料”项目。实施这个前沿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单位,就是芯飞睿公司。这家落户宝山区的初创企业是“先投后股”改革试点的受益者。根据改革方案,芯飞睿的科研和管理团队持股90%,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持股平台持股10%;上海长三院与上海宝山技术转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