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发布时间:Apr 15, 2024 18:49 PM

城市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它承载着特定的时代、文化、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千姿百态的建筑美学呈现给世人。在上海,形形色色的医院老楼同样如此,它们见证医院原点始发,无声记录历史发展的年轮,更展现出人类城市文明社会进步的脉络。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医务工会联合举办“阅读百年医院建筑、传承上海城市精神”医院文化论坛,同时启动《沪上百年医院老房子的前世今生》图片展。一张张历史照片融合现实,承载着医院建院初心使命,更延续着城市文化点点滴滴。

图片展出之时,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倡议,上海八家医院携手成立“上海百年医院建筑文化传承协作联盟”。活动策划者、华山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苏家春告诉记者,未来联盟将以百年医院老建筑为平台,挖掘宣传医院故事和文化内涵,打造医院文化品牌,让更多市民走进医院老楼建筑,感知历史长河中的医者仁心故事。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华山红会老楼旧照

华山红会老楼新照

远东大都市百年建筑广纳精华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上海市民熟悉的“红房子医院”,追溯历史已有近140年。之所以被亲切称为“红房子”,正是医院有个红色屋顶。百余年来,红色屋顶下的白衣天使护佑了一方妇孺安康。

此次成立的“上海百年医院建筑文化传承协作联盟”中,红房子医院也是八家医院之一,余者为仁济医院、市一医院、同仁医院、长征医院、华山医院、瑞金医院、华东医院。

作为全国最早开埠城市之一的远东大都市,上海从1844年第一所教会医院创办直至建国,曾有300家医院诞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霞虹教授在论坛上带来统计:1844年至1949年百余年间,上海医院格局大致分为几个时期:1844-1899年,主要是教会医院和外国人创办的医院;1900-1949年教会、公立、私立医院“三足鼎立”局面已经形成,尤其是抗战胜利后市立综合性和专科医院初具规模。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根据郑时龄撰写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不完全统计信息显示:在上海17家近代医院建筑而今仍用于医院;17家近代非医院建筑而今用于医院;4家近代医院建筑而今没有用于医院。这些建筑中26所医院建筑被评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2所为市级文物,1所为区级文物。

红房子医院,正是诞生于第一阶段的1883年。彼时黄浦江畔、西门外狭小村舍里,首位来到中国的女医学传教士伊丽莎白·罗夫施耐德女士,就在小村舍开出一间医务室。医务室治病施药收费低廉,周边贫困渔民自此有了看病去处。

1884年6月,医务室在原先基础上租房两间,开设了门诊部,中文名为“上海西门妇孺医院”。许多介绍邬达克建筑的文章称西门妇孺医院是邬达克1926年设计、1928年建造。由于当时医院屋顶为红色,老百姓亲切地把这个医院唤做“红房子医院”。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红房子医院旧照

红房子医院新照

“可以说,上海近代医院建筑遗产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并且风格多样、空间现代、技术综合又先进”,华霞虹教授说,“从建造理念、材料到过程管理,均多方参与广泛国际合作,是上海都市现代文明的重要象征。”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百年医院建筑,先进设计理念里透露着人文关怀。华霞虹举例:而今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前身就是1926年建造的宏恩医院,这座由匈牙利著名建筑师邬达克独立设计的首个作品,一直作为医疗建筑应用至今。这座独具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底层是一排敞廊,“这样的设计透露着建筑师的匠心,敞廊在夏天绝对有必要,但在冬天可能存在部分遮挡阳光之嫌,所以只给部分病房提供了敞廊,当时统计宏恩医院夏天大约60%的病房会被占据。”

华东医院旧照

华东医院新照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绿草茵茵、敞廊方柱,百余年前的建筑“任务书”写着:为了满足上海特殊类型病人于当地独特状况需要,适应亚热带气候,建筑设备、医疗技术与器械均需要研究世界各国产品并加以利用。这也正是远东大都市上海广纳世界精华的一个缩影。

建筑匠心“交相辉映”办医仁心

老院建筑中,蕴藏着建造者的匠心与办医者的仁心。如今,位于凤阳路上的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前身是1900年建成的宝隆医院。创始人德国人宝隆两岁时父母双亡,他在德国海军服役期间来访上海,亲眼看到老城里流行病和瘟疫肆虐,表达自己强烈愿望:希望用知识和力量帮助中国穷人办一所医院。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长征医院旧照

长征医院新照

1909年关于宝隆医院的新闻写道:一楼有一间药房、几个储藏室、门诊室、仪器室和手术室。主要手术室有三张手术台,并配有消毒器、器械箱、洗手池,实际上配备了现代无菌手术所需的所有条件。手术室外面有一个设备充沛的仪器室,外面是一个装有电灯浴的小房间,用于治疗风湿病人。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大楼另一端的主药房与门诊室相连,德国医生每晚在这里慈善义诊50到70位病人。楼上有12间供中国付费病人使用的房间,男女病人各6间。值得一提的是,这幢当年伫立在凤阳路上的红砖建筑,当时对病人是区别对待的——穷苦华人可享受免费治疗,德国公司的中方雇员看病需要支付费用。

宝隆医院的建造,得到时任德国总领事克奈佩、上海道台和一些华商的捐助,这其中包括叶澄衷、朱葆三、虞洽卿。

而浙江富商叶澄衷这个名字,也串起了其他上海近代建造的医院。叶澄衷的儿子叶子衡,日后将资助颜福庆,建成第一个中国人自己建设的医院——中山医院及上海医学院新舍。颜福庆与叶子衡均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医学部,这即是今天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内的同仁楼。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百年医院历史交汇,在上海谱写出耐人寻味的故事。时光追溯到1866年,才刚开埠的上海,塘沽路、大名路转角处有一座洋楼,一家小小医局开张了。这家医局由当时美国圣公会牧师汤蔼礼、华人牧师吴虹玉共同管理,也是美国圣公会在中国创立的第一所医疗机构。

小小医局很快就备受青睐:开设之初,每周一、三、五开诊,很快每日患者就达100-300人,改为一周六天开诊,不过一年已门庭若市。于是,美国圣公会筹善款扩建病房11间,扩建后的医局有了如雷贯耳的名字——同仁。

1880年,文恒理出任同仁医院院长,并开始创办医科,组建圣约翰书院医学部,亲自担任教授,1882年医学部临床授课迁至同仁医院,1896年圣约翰书院改组为圣约翰学校,文恒理任医学部主任,同仁医院学生并入医学部正式称为学生,并采用英文教学。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此后这里将走出众多优秀医学人才,颜福庆、叶子衡也位列其中。

如今,走在虹口区长治路155-159号、南浔路193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映入眼帘:1914年建成的同仁医院原址。这幢1920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小楼,建筑平面呈“L”型,立面有三段式构图,宽大楼梯间内又有单独立面造型。从这里开始,同仁医院开启我国护理教育先河,续写了无数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故事。

同仁医院旧照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同仁医院原址新照

建筑是文化与精神的“名片”

复旦大学历史系高晞教授在论坛上提及:医院的文化与精神,是决定一所医院成功与否的核心指标。19世纪晚期,西方医院由教会慈善救助机构向专业医疗场所转型,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迅猛发展。1910年美国已有1400余家医院,42万张床位。现代医院的发展与特征在世界与中国几乎同步进行。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作为上海最早建设的教会医院——仁济医院1844年建成,1932年位于山东中路的仁济医院住院大楼建成。住院大楼的建设资金源于雷士德基金会,遵照这位在上海居住大半生的英国人遗嘱,雷士德基金会捐赠给仁济医院100万两银元和四处房产,住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后,仁济医院一度被称为“雷士德中国医院”,以此纪念其善举。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罗蒙说,自己医生职业的起点,就在仁济医院。穿越百年,后人看到这幢医院老建筑,仍可以感受到种种人文设计理念:住院大楼外有消防通道、消防栓、专业标识、执业证书等配套设施;公共走道内不似大多医院应用大理石,老楼应用带有钢丝网的橡胶底面,病房的木门底下两只“脚”配备相应铜片,方便病床推进。

仁济医院旧照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仁济医院新照

时至今日,一些仁济医院老楼设计理念仍还在临床保留应用。例如,偌大病房中间是一张桌子,过去护士就在病房里工作,方便及时观察病人、医患关系无形之中非常融洽。如今,改造后的老楼同样将空间留存出来,让更多床位医生就在病房里写病史,与病人零距离沟通。老楼里的彩色玻璃,一如巴黎圣母院的彩色玻璃般斑斓,玻璃把手晶莹剔透……这些建筑细节独具人文价值,被忠实保留了下来。

资助仁济医院住院大楼的雷士德,其实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外国建筑师之一,雷士德亦在上海留下众多标志性建筑。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委会副秘书长乔争月介绍:1935年,雷士德医学研究院正式落成开学。当时媒体评价其为“远东地区最大、设备最好的研究型医院,可与国际上任何同类机构媲美。”著名生理学家伊伯恩、蔡翘、沈霁春,病毒学家汤飞凡等均在此从事过科研工作。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1935年建成的雷士德医学院位于今天的北京西路,建筑本身以现代派风格为主,是一幢方形体量建筑,局部细节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特征,在专家看来,它也是体现上海近代多元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主立面是中轴对称形式,立面造型简洁,就在今年旧址启动修缮,并将于明年完成修缮,届时上海市民将有机会一睹百年建筑的迷人风采。

走进建筑感受更多科学之美

读懂上海医院老建筑,论坛上来自历史学、建筑学、文旅学、传播学的4位学界专家从各自不同领域为医院建筑赋予新的认识、新的价值,从创建故事到风格、空间和技术,从空间感受到形象传播,挖掘和认识医院文化的内在底蕴。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百年风雨中,一些医院老建筑随光阴流转时代变迁而灰飞烟灭,一些凤毛麟角留存至今。正是这些发轫于近代上海的百年医院,成为现代医学在上海的“燎原星火”。苏家春介绍:“上海百年医院建筑文化传承协作联盟”携手共促,将各家百年医院的“医务职工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打造成一条“百年医院建筑可阅读”的精品线路,努力将上海百年医院医学人文的厚度、温度和社会责任,更好呈现出来。

瑞金医院旧照

瑞金医院新照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上海市医务工会主席、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为“上海百年医院建筑文化传承协作联盟”的八家医院授牌,并成为首批建设“上海市医务职工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未来,全市医务职工参访上海百年医院建筑、了解学习上海医院人文底蕴和文化传承也已建立常态化机制。

市一医院旧照

市一医院新照


读懂上海医院的“前世今生”,百年老建筑里建筑|医院|百年老

感受建筑之美、科学之美,体味人文之美、生命之美,市卫健委副主任罗蒙最后表示,“阅读医院百年建筑”只是一个良好开端,围绕更多百年医院共性特征深入研讨,从医院建筑看医院文化,再将文化植入医院高质量发展之中,未来更多市民将有机会走进建筑,了解百年医院文化,感受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扎西德勒!”,“感谢上海医生,上海专家为2000余名果洛藏族农牧民义诊果洛州|上海|藏族
扎西德勒!”,“感谢上海医生,上海专家为2000余名果洛藏族农牧民义诊果洛州|上海|藏族

8月21-25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虞涛带队,组织上海14所三甲医院的21名内、外、妇、儿专家,赴青海省果洛州开展巡回医疗活动。他们深入果洛州人民医院、甘德县人民医院、玛沁县人民医院等地开展义诊4场,为2000余名藏族农牧民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诊治和健康咨询,到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查房带教70余场次。通过巡回医疗活动,将上海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果洛各族群众的家门口。不少藏族农牧民真诚说道,“感谢上海医生,扎西德勒!”“医生,我的关节很痛。”当卓玛大妈蹒跚着来到仁济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李佳诊室的时候,李

仁济医院与肿瘤医院合力储存26枚“生命火种”,29岁未婚女性罹患淋巴瘤团队|患者|仁济医院
仁济医院与肿瘤医院合力储存26枚“生命火种”,29岁未婚女性罹患淋巴瘤团队|患者|仁济医院

29岁的萌萌尚未结婚生育,却不幸罹患恶性淋巴瘤,接受肿瘤治疗后很可能会“丧失”生育力。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成功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转诊的萌萌完成了卵子冷冻,储存了26枚“生命火种”——珍贵卵子。未婚女性确诊恶性肿瘤,化疗损伤卵巢功能今年6月,萌萌突然发现自己的颈部出现了一个肿块,在当地医院检查后,高度怀疑恶性疾病。于是,萌萌来沪前往肿瘤医院求医,穿刺活检后,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刘晓健告诉萌萌,这种类型的淋巴瘤目前治疗效果还是比较乐观的,

被误解的疼痛患者|疼痛科|疼痛
被误解的疼痛患者|疼痛科|疼痛

疼也是病“疼疼疼,真的实在受不了了,也不知道到哪里看。”吴萍从去年七月开始肚子疼,一开始以为是肠胃出了问题,但什么也没查出来。后来回到老家住院,“从头到脚的检查都做了,也没多大问题。”检查报告如常,她的疼痛也如常,“非常难过,天天疼,天天疼。”后来吴萍辗转来到上海,先后在不同医院做了阑尾、肝胆脾、腰椎的检查和肺部CT,仍然没能找到导致疼痛的原因,经人介绍,她这才来到了疼痛门诊。在疼痛门诊,像吴萍这样辗转而来的病人有很多,手里厚厚一沓的检查报告和病历单,直观地量化着他们在止痛路上走过的路。“有一些慢性

呼吁更多人志愿传递爱心,我国器官志愿捐献登记超626万人仍存缺口我国|器官|志愿
呼吁更多人志愿传递爱心,我国器官志愿捐献登记超626万人仍存缺口我国|器官|志愿

今天是第7个中国器官捐献日,今年的主题是“目有繁星,沐光而行”。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主题活动在沪召开。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超626万人,尽管志愿捐献人数逐年增加,专家认为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呼吁全社会营造人体器官志愿捐献的氛围,可以让更多生命得到延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出席。人体器官移植是挽救生命垂危患者的重要技术手段,器官移植不仅是专业技术问题,更涉及法治、政治、社会、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复杂问题。稳妥有序开展器官捐献与移植

孩子该怎么选?浦东新区首发“光明小天使护照”,近视100度、考试100分活动|防控|小天使
孩子该怎么选?浦东新区首发“光明小天使护照”,近视100度、考试100分活动|防控|小天使

“眼”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如何演变的?一笔一画中,学生们用心体会汉字之美。在2023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到来之际,由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办的“飞翔吧,光明小天使——青少年近视防控活动”在今天拉开帷幕。该活动由区文明办、区卫健委、区教育局和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指导。由于儿童眼球生理发育特点、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电子阅读产品及游戏的日益普及,加之未能养成科学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中小学生近视越发常见,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面临严峻挑战。为推进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落实近视防控“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