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仪式上闻玉梅院士讲述“何为科学家精神”,复旦上医再添一处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Apr 16, 2024 21:25 PM

复旦上医校园内再添一处教育基地和文化阵地。今天下午,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正式揭牌,基础医学学科周同步拉开序幕。

今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名单。活动现场,上海市科协副主席陈馨为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授牌。

 

“科学家精神首先是一种创新精神,是一种孜孜不倦揭示事物本质的探索精神。”揭牌仪式现场,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回顾了上医病原学科前辈汤飞凡战胜沙眼疾病,以及自己的老师林飞卿在战争时期用黄豆汤培养细菌的故事,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揭牌仪式上闻玉梅院士讲述“何为科学家精神”,复旦上医再添一处教育基地

“创新不在于大小,在于为人民群众切实解决问题。”在闻玉梅看来,科学家精神还是科研工作者不怕艰难,以实践来解决问题的精神。“科学家之爱是一种‘广谱’的爱,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深沉的爱。”

 

闻玉梅表示,在上医病原学科的发展历史上,始终面向国家人民的重大需求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成为科学家精神萌发和人才培养的沃土。一代代科学家就是领路人和火炬手,“我是这个学科的老兵,也是一名新兵,希望以我们的努力将火炬代代相传,将科学家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一代代复旦科技工作者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凝聚起追求真理、科研报国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宝贵丰富的科学家精神资源。新征程上,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科技工作者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揭牌仪式上闻玉梅院士讲述“何为科学家精神”,复旦上医再添一处教育基地

 

医学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坐落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星楼,包括主展区、大厅展区和实验室文化区,并设有网上数字馆。“科研的核心是创新,科研的道路是勤奋,科研的态度是求实,科研的目的是为人民。”科学馆的墙上镌刻着闻玉梅院士凝练的四句格言,阐释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展馆通过老物件陈列、历史照片等形式记录下病原学科悠久的历史传承,从汤飞凡、林飞卿等前辈建立和发展病原生物学系,到闻玉梅创建重点实验室,至今已近百年。展馆以珍贵标本、经典影像,显微切片等传统形式,与人机交互、裸眼3D等现代化方式有机结合,把一个个微观世界场景显示出来。

 


揭牌仪式上闻玉梅院士讲述“何为科学家精神”,复旦上医再添一处教育基地

这里记录着病原学科以闻玉梅、袁正宏等为代表的几代专家潜心研究乙肝病毒致病机理的历史,记录着发现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分离和建立上海首株新冠毒株等光辉时刻,更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防治寄生虫病、制备实物标本背后的科学故事。在为参观者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把科学家精神巧妙融入生动的材料之中,为全面育人提供生动的教材。

在基地建设和申报过程中,注重把整个实验室工作空间和文化建设融合,将科学普及与教育融合,将历史传承和现实工作融合,汇聚上医病原学科近百年历史文化,发掘和保存学科和系室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力量。

 

实验室和科学馆的建设也获得了上汽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品牌的捐资支持,病原生物科学馆建设捐助方、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庄菁雄表示很荣幸以此履行社会责任,为医学教育的进步以及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弘扬做出一份贡献。


揭牌仪式上闻玉梅院士讲述“何为科学家精神”,复旦上医再添一处教育基地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表示,病原馆的投入使用既是近年来复旦上医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是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彰显上医治未病理念的生动诠释。

 

作为学校“文化校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医学院“医学之基创新未来”学科周正式拉开序幕,除了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作为首场活动外,还有一系列高质量活动安排共同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


揭牌仪式上闻玉梅院士讲述“何为科学家精神”,复旦上医再添一处教育基地

 

近年来,复旦上医大力推进博物馆群建设,形成了包括复旦上医院史馆、病原生物科学馆、人体科学馆、病理标本博物馆、医科馆上医人文库、大道践德——钱惪教授捐赠纪念展、沈自尹中西医结合展厅等在内的博物馆和常设展群。

 

此次病原生物科学馆获得“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新起点上,复旦上医将继续统筹各单位各学科共同发力,使博物馆群建设在未来的复旦上医文化建设、科普教育、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探索构建博物馆等场馆文化育人常态化机制。


揭牌仪式上闻玉梅院士讲述“何为科学家精神”,复旦上医再添一处教育基地
上海9名援疆医疗专家为克拉玛依居民义诊,跨越4000余公里父亲|专家|上海
上海9名援疆医疗专家为克拉玛依居民义诊,跨越4000余公里父亲|专家|上海

第6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神经内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眼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血液病科、老年医学科、皮肤病科等9位上海援疆医疗专家先后前往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克拉玛依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其中,6位专家为同济医院派驻的援疆医生,3位专家跨越4000余公里赴克,为当地患者释疑解惑。乌鲁木齐居民驱车400余公里带父亲赶来义诊帕提古丽在义诊中进行了一次小型体格检

专家提醒这些细节需注意,美甲太频繁、趾甲剪过头:十院甲病门诊开设满月外科|甲床|门诊
专家提醒这些细节需注意,美甲太频繁、趾甲剪过头:十院甲病门诊开设满月外科|甲床|门诊

“谢谢刘主任,帮我解决了大问题!甲沟炎折腾了两年,之前拔了两次趾甲都没长好,反复发炎,心态都要崩了,这次终于彻底解决问题了。”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甲病门诊诊室里,小张姑娘对整形外科主任刘广鹏表达了由衷的感谢。2021年年初,小张剪趾甲时不小心剪得过深,伤到了甲床,虽然第一时间用碘酒消了毒,没想到几天之后还是发炎了,整个脚趾第一节又红又肿又痛,连走路都一瘸一拐。外用碘伏无效,口服抗生素无效,只能选择“听起来就很痛”的拔趾甲。原本以为拔了趾甲就能除旧布新,没想到,新长出来的趾甲总是“往肉里钻”,炎症反反复复,

有的家庭医生还开出了糖尿病专科门诊…,上海这个区居民诊疗六成在社区奉贤|居民|社区
有的家庭医生还开出了糖尿病专科门诊…,上海这个区居民诊疗六成在社区奉贤|居民|社区

奉贤地处远郊,医疗资源并不充沛,社区诊疗成为居民“健康第一关”。如何筑好网底服务百姓?记者近日从区卫健委获悉:立足区域实际,综合考量服务人口规模、人口导入趋势,区卫健委推进社区卫生资源横向整合。居民心甘情愿“用脚投票”选择社区,社区家庭医生的扎实功底、温馨服务“功不可没”。数据显示:目前奉贤区共有全科医师549人,去年全年社区诊疗比例占全区诊疗49%,今年前半年社区诊疗占比已增至60%。规范培养练好家医“内功”王涛是奉贤区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十年如一日坚守社区,而今她已签约1900余名社区居

这家区域性医疗中心里患者做香囊绘面具感受家一般的温暖,端午节医疗中心|患者|香囊
这家区域性医疗中心里患者做香囊绘面具感受家一般的温暖,端午节医疗中心|患者|香囊

今天是传统佳节端午节,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静安区市北医院为患者特别组织了一场“爱在左·伴在右”迎端午活动,患者及家属一起包粽子做香囊,感受家一般的温暖。据悉,市北医院老年康复科是静安区重点学科,住院患者80%是70以上老人,其中不乏90岁、百岁老人。康复科在精心医治老人之时,将亲情化服务贯穿始终,打造有人情味的“温情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老年康复科主任舒锦说,端午佳节来临,医护人员发现少数病友因缺乏家人陪伴,心理、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医院社工部与科室医护人员联手,搭建医患互动、双向沟通的“连心桥”,

一年保喉率近八成,上海研究被国际年会录入:免疫联合治疗局部晚期头颈肿瘤肿瘤|患者|局部
一年保喉率近八成,上海研究被国际年会录入:免疫联合治疗局部晚期头颈肿瘤肿瘤|患者|局部

近期召开的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颇为亮眼:在头颈部肿瘤领域,“诱导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可用于切除局部晚期喉癌/下咽癌患者保喉治疗,Ⅱ期临床试验研究公布结果一年保喉率可达79.4%。”这一简称为INSIGHT的研究第一作者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区晓敏教授,通讯作者是王宇教授、何霞云教授。据悉,喉癌和下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鳞癌之一,发病率约占头颈部鳞癌的20%。由于发病症状隐匿,患者确诊较晚、预后较差。既往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延长生存期。随着多学科综合治疗发展,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