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越剧女小生靠什么成为一代宗师?

发布时间:May 02, 2024 14:05 PM

唱《梁祝》的女孩子嬉笑打闹,舞台另一侧,老年“范瑞娟”静静凝视,AI还原范瑞娟原声,“《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们家乡戏班唱得最多的戏,也是我最早开始学的戏。11岁的时候,因为不愿当童养媳,我选择了唱戏。”5月1日,由上海越剧院主办的“风·范”纪念越剧宗师范瑞娟诞辰100周年系列演出在宛平剧院拉开大幕,通过主题演出与大戏《青衫·红袍》《梁山伯与祝英台》追慕大师风范。

范瑞娟在50多年舞台生涯中,塑造了100多个角色,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孔雀东南飞》焦仲卿、《李娃传》郑元和、《打金枝》郭暧、《祥林嫂》贺老六等。她吸收马连良、高庆奎等京剧名家的唱腔音调和润腔处理,形成音调宽厚响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的特点。1945年1月,范瑞娟与袁雪芬在九星大戏院演出《梁祝哀史》,在琴师周宝财配合下,首创弦下调。弦下调板式不断丰富,成为越剧主腔之一。

范瑞娟、袁雪芬《梁山伯与祝英台》

范瑞娟、袁雪芬、傅全香《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范瑞娟饰梁山伯、傅全香饰祝英台1952年

《祥林嫂》袁雪芬饰祥林嫂、范瑞娟饰贺老六1946年

1944年9月,范瑞娟与袁雪芬等合作,投入“新越剧”改革,1946年在上海明星大戏院演出越剧《凄凉辽宫月》。周恩来观看该剧后,召集中共地下组织,希望他们深入越剧各大剧团,领导越剧工作。自此,一批中共党员进入各个戏曲剧团。1954年8月25日,新中国首部大型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首映,同年参加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八届国际电影节,获音乐片奖,又获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映出奖。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一张闪亮名片。

范瑞娟别名范竹山,她一生爱竹,仰慕“竹”的品格,更学习“竹”扎根土地的精神。1日主题演出以“竹”的意象贯穿始终,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讲述范瑞娟的艺术人生,由八代范派弟子共同演绎的范派不同时期经典剧目和经典人物。

范瑞娟和学生吴凤花等为读者签名。金定根摄

范瑞娟为学生陈雪萍擦汗。金定根摄

“竹之根”讲述范瑞娟踏上越剧舞台之初,与前辈、大姐们之间质朴温馨的姐妹情,以及她刻苦学戏、开拓角色,小生、武生、小丑各种行当角色的尝试。“竹之骨”讲述“新越剧”改革及新中国成立后,范瑞娟和越剧姐妹们共同追求进步,完善越剧编导演音美体系,创造与时代同行的新角色的努力。“竹之韵”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国际舞台引起的轰动为开端,介绍范派艺术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与角色。“竹之心”讲述范瑞娟对师长、对观众、对舞台的情感,并由两位范派梅花奖得主带来《沈园绝唱》《西厢记》选段。

除《梁祝》《孔雀东南飞》《李娃传》《祥林嫂》等经典片段外,观众还欣赏到难得一见的范派《前见姑》《西厢记》《凄凉辽宫月·离乱苦》《不准出生的人》等。范派弟子、梅花奖得主陈雪萍饰演不同时期的恩师形象,与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重塑的范瑞娟声音一同讲述范瑞娟的心声,重走她的人生、艺术之路。

“有时候连说梦话都在背台词。大家都笑我,从早到晚都在‘念经’。因为我知道自己很笨,别人只需用一分二分力气,我就要花上十分八分,只有在台上跑得多了,跑得像回娘家一样熟了,才能把小生、小丑、主角、配角,每一个角色都演好。”舞台上的“范瑞娟”回忆,引发台下范派弟子共鸣。

“老师一直说,唱腔为人物服务,她教戏非常严谨。”范瑞娟学生韩婷婷回忆,范瑞娟容易出汗,夏天教《梁祝》,范瑞娟把毛巾垫在衣服里,“每次老师都亲自做示范,半天排练湿掉很多条毛巾。”1984年韩婷婷参加越剧大奖赛,在人民大舞台后台化完妆,范瑞娟继续为她开小灶,“外地学生来上海演出,老师看完后,一定到后台为学生总结经验教学。”

范瑞娟的严谨无处不在。《沈园绝唱》中,陆游带剑上场。韩婷婷在中国大戏院演了七场《沈园绝唱》,范瑞娟每场必到,并提醒,“剑不出现在剧情中,但展现了陆游的性格,千万不能疏漏。”

曲不离口,是范瑞娟给韩婷婷的另一个印象,“老师在家里,会听京剧等其他剧种录音,除了吃饭睡觉,她就是在琢磨戏。我下午学戏,中午去她家,她午觉醒了,躺在床上,也会习惯性地哼戏,同时练腿,不放过一分一秒。”

学生方雪雯曾经在每个周末坐着绿皮火车,花4小时从浙江来上海学戏,与范瑞娟同吃同住,“老师那时五十多岁了,一直坚持练功、练腿,精益求精地练。老师说,小生演员的腿功一定要好,穿靴子才会漂亮。有时候走在路上,她会情不自禁给我演示腿部动作。老师像我们的母亲,叮咛我们先立业后成家,先做一个好人,将来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孔雀东南飞•雀亡》焦仲卿:方雪雯

5月2日《青衫·红袍》是范派嫡传弟子章瑞虹于2005年首演的章回越剧。该剧通过郑元和、朱买臣、司马相如和李白四个不同的人物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章瑞虹带着范派再传弟子王柔桑、王舒雯和上海越剧院最年轻的范派传人董心心一同演出,全面展示范派弟子风采。

2024年是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首映70周年。越剧弦下腔是在“山伯临终”创排过程中诞生的。5月3日《梁山伯与祝英台》将突出越剧流派纷呈的特点。除梁山伯由五位范派小生演绎外,演出还邀请袁派、傅派、王派、金派、戚派艺术家加盟,既有观众熟悉的流派组合,也有首次合作的流派经典,这也体现了越剧团结精神。

上海期刊向“高原万里”挺进,细分领域全球夺冠,影响因子四度蝉联国内榜首一年一度|期刊|全球
上海期刊向“高原万里”挺进,细分领域全球夺冠,影响因子四度蝉联国内榜首一年一度|期刊|全球

6月28日,国际权威机构科睿唯安发布一年一度的最新《期刊引证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的《细胞研究》以44.1的影响因子再度领跑全国,这是上海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连续第四年登上国内榜首,《细胞研究》的姊妹刊《细胞发现》也取得33.5的高影响因子。还有多本上海原创科技期刊在各自领域拔得头筹,在学科细分领域坐上全球“头把交椅”。由科睿唯安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今年评估了250多个学科的逾21500种高质量学术期刊,本年度期刊影响因子数值调整为只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而不是之

年轻人为什么去寺庙过节?端午诗歌节让传统文化可感可知可玩可赏活动|诗歌节|文化
年轻人为什么去寺庙过节?端午诗歌节让传统文化可感可知可玩可赏活动|诗歌节|文化

古诗有云,“节分端午⾃谁⾔,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渊源深厚,古人常于端午作诵诗词,寄托美好愿望,抒发家国情怀。今年端午,首届觉群端午诗歌节在上海玉佛禅寺举行,以“时清岁和,赋咏端阳”为主题,融诗歌创作学习与传统文化体验鉴赏于一体的诗歌节吸引不少年轻人参与。诗歌节当天,玉佛禅寺化身现代都市中的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园,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不少汉服爱好者特意着古装而来,打卡拍照,赏园消夏。一时间,各个时期的传统服饰云集,与飞檐斗拱相映成趣,共同描绘出美丽的风景线。诗词音乐会是端午诗歌节的开

女演员的艺术绽放从中年开始,63岁的惠英红和60岁的叶童电影节上表现抢眼女演员|中老年|叶童
女演员的艺术绽放从中年开始,63岁的惠英红和60岁的叶童电影节上表现抢眼女演员|中老年|叶童

第25届国际电影节上有部表现中老年恋爱婚姻的《我爱你》还蛮抢眼的,63岁的惠英红和60岁的叶童分饰女主角,与倪大红、梁家辉一起演绎中老年在衰老和疾病的人生缠绕中的爱情追求和不离不弃。看到大银幕上中老年女演员做主角,我很欣然。这个现象这些年实在稀有。去年吴彦姝和奚美娟合作的《妈妈!》也是双女主实力出演,为中国当下的银幕增添了关注中老年群体的力量。尤其是吴彦姝这位1938年出生的耄耋老者,无论是饰演《相亲相爱》中守了丈夫一辈子的乡下姥姥,还是《又见奈良》到日本寻亲养女的中国养母,她的表演都丝丝入扣,那些细密深邃

让我们来听听一个AI的自白,当人人都在讨论AI的时候人类|机器|自白
让我们来听听一个AI的自白,当人人都在讨论AI的时候人类|机器|自白

《硅基物语.AI大爆炸:ChatGPT→AIGC→GPT-X→AGI进化→魔法时代→人类未来》,一个超长的书名。这本由全国十大科普教育平台《量子学派》总裁、文津图书奖得主操刀主编的AI科普读物,以第一人称视角,通俗易懂地讲述AI的来龙去脉,生动活泼地表达AI的技术原理。从历史到未来,跨越百年时空;从理论到实践,讲述案例操作;从技术到哲学,穿越多个维度;从语言到绘画,落地实战演练,全书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大模型、深度神经网络、Transformer、AIGC、涌现效应等一系列与AI相关的前沿概念。以下内容摘

上海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影视+科技”深度融合产业|版权|电影
上海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着眼“影视+科技”深度融合产业|版权|电影

着眼“影视+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11日上午,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主旨论坛暨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会在松江区举行,发布了《松江区关于促进上海科技影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规定》,一批上海科技影都重点项目在现场发布并签约。《松江区关于促进上海科技影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规定》在2020年松江区影视产业扶持政策2.0版本基础上再次升级,由原本的16条扶持措施拓展至18条,新增了“支持影视企业上市”“支持影视新兴业态”“鼓励影视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影视产业重点环节的具体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