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又愿意结婚了?,多地结婚人数回升

发布时间:Apr 24, 2024 21:54 PM

2023年,上海有10.42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这个数字相比2022年上涨了44.6%,而且还是近十年来唯一一次结婚人数相比上一年上涨!

不仅是上海,多地2023年结婚登记数据都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回升”,引发热议。

数据变化背后,传递了什么信号?

在2023年之前,上海并不是结婚人数连续下降的唯一城市。从全中国来看,自2013年结婚人数达到1346.9万对的最高峰后,也是连续9年下降。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到2022年则跌破了700万对大关。

目前,全国2023年的结婚人数具体数字还未出来,但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办理结婚登记为569万对,较前一年同期增加24.5万对,预测全年结婚人数将重新超过700万对大关。

为什么结婚人数突然反弹?难道是到龄结婚的人多了吗?

从出生率来看,倒也不是。按照25-29岁的结婚主力人群算,1994至1998年的出生人口并未增多,反而处于下降的状态。1994年全国的出生率为17.7‰,到了1998年,降至15.64‰。

每年的出生人数也不断下降,从1994年的2121万人,降至1998年的1991万人。


年轻人又愿意结婚了?,多地结婚人数回升

当然,结婚适龄人口地区间存在差异,例如上海的结婚年龄偏晚,根据市民政局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婚姻登记数据》,2023年结婚登记的平均年龄在34、35岁左右,也就是出生在1988年前后。

而上海常住人口的出生率,在1986后进入一个小高峰,在1987上涨到15.3‰。

上海的出生人口在1987年达到峰值,为19.02万人,相比1985年增加了3.59万人。但进入1990年后,出生人口跌到10万人以下。这意味着,2023年确实是上海适龄结婚人群的数值高峰,之后结婚人数可能随着人口下降而变少。

造成2023年成为“结婚大年”的主要原因,还是疫情的因素。

网友“智齿君”表示,原本计划在2022年领证结婚,但因为疫情推后,“当时不方便办酒席宴请,家人也陆续阳了,索性就再等等,又不着急。”

2022年,上海结婚领证的新人共有7.2万对,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虽说近20年来,结婚人数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但2022年的降幅不寻常,远超近十年平均水平,相比2021年下降了约20%。

很多新人因为疫情的缘故被动推迟了婚期。用网友“智齿君”的话说,“这不是结婚热,是调婚,前有南水北调,现在是22年的婚姻往23年调。”

例如江苏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为45.38万对,相比2022年提高了10.1%。但在2020年和2022年,江苏省结婚对数的下降幅度也远高于近十年的平均水平,2022年的同比降幅为13.5%,是近十年的峰值。

全国数据同样如此。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结婚人数同比降幅达到44.68%,此后三个季度,降幅均超过此前的平均值。

所以说,2023年大家扎堆结婚,部分是因为前几年的婚期被延后了。

“调婚”不仅包括被疫情推迟的结婚,还包括2024年婚期的提前。

在微博相关话题讨论中,因为龙年无“立春”节气,在民间被称为“无春年”,被认为对婚事不吉利。

相似的情况过去也曾发生过。2005年也是农历年没有立春,上海结婚对数同比下降了17.8%,而在其前后的2004年与2006年的结婚人数,都比2005年多。

从整体来看,晚婚依旧是大趋势。

2010年,上海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8.83岁,而到了2023年,已推迟至30.6岁;女性也一样,从2010年的26.51岁,推迟到现在的29.2岁。

全国的平均初婚年龄要低于上海,但推迟的趋势也很明显:按照202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平均初婚年龄从2010年的24.89岁推迟到了2020年的28.67岁。

年轻人为什么结婚越来越晚甚至不愿意结婚?

根据微博话题“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了”下的调查,在超过4.4万张投票中,约60%的网友选择了“经济压力大”,包括购房、教育、生育等压力。

这其中尤其是生育的成本之高,让年轻人望而生退。根据近期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养育一个孩子至18岁成年的成本约为53.8万元,若养到大学毕业,平均成本在68万元左右。

一线城市的成本则会更高。其中,在北京、上海养育一个孩子成年,平均成本分别达到93.6万元、101万元。以上海为例,养育孩子的开销约占家庭收入的20%。

中国初婚年龄相比发达国家仍算早

初婚年龄上升、及选择不结婚的人数上升,与我国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早在2015年,英国单身人口比例就已过半。而美国1/3的人口是单身,在纽约、曼哈顿这样的大城市,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独居;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独居比例高达60%,是世界上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日本单身人数达总人口的30%……

同时,经济越发达、结婚年龄也越晚。根据OECD的统计,在2020年,欧盟26国男性平均初婚年纪在33.8岁,女性为31.4岁。其中,瑞典是晚婚的极值,202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纪已推迟到37.5岁,女性为34.8岁。

这其中的例外是以色列,有研究表明,当地早婚的传统根植于宗教观念和家族意识中,现代教育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已经在改变女性早婚的现状,但这种改变是有限度的。

在一定程度上,晚婚是社会现代化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包括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单身、单亲等多样化家庭的出现,会引发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后续问题,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单身经济”的发展。未来中国社会如何面对这种趋势,需要系统性地思考,从顶层开始设计方案,盲目地向年轻人催婚、催育解决不了问题。

今日数据精选:近三年有3758只基金亏损;国际航运价格飙升
今日数据精选:近三年有3758只基金亏损;国际航运价格飙升

一批高校启动校内机构撤并转各地大力度撤销停招过热专业2024年1月3日,麦可思发布《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梳理了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变化趋势,以及全球大学的启发性实践。《报告》指出,为“轻装简行”,许多大学启动校内机构的“撤”“并”“转”。据不完全统计,2022—2023年,已有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以及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地方高校启动内设机构改革和调整。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一批大学密集推进学部制改革、进行内部学科治理结构调整,2023年至少有14所高校

今日数据精选:集采仿制药疗效与原研药相当;日本西红柿价格涨至一斤31元
今日数据精选:集采仿制药疗效与原研药相当;日本西红柿价格涨至一斤31元

三亚市首套住房商贷最低首付降至25%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官网17日发布公告,经海南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研究,适度调整三亚市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10月18日起,海南省户籍的居民家庭,贷款购买三亚市商品住房,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5%,二套住房商贷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35%。公告明确,为促进三亚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据三亚市政府调控要求,结合三亚市房地产市场形势,海南本省户籍居民家庭贷款购买三亚商品住房时,二套住房商贷利率政策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30个基

今日数据精选:十一假期跨省游出境游热情高涨;黄牛称新规后月挣2万或变1万
今日数据精选:十一假期跨省游出境游热情高涨;黄牛称新规后月挣2万或变1万

新马泰澳韩成十一假期出境游热门国家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相连,超长假期将给旅游市场带来哪些变化?有旅行社负责人表示,国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0%,部分目的地达30%。除了国内长线游路线,难得的超长假期也让不少人开始规划假期出境游。近期,泰国决定对中国游客实施为期5个月的免签政策,也进一步提升了出境游市场热度。交通运输部:8月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共收到订单信息8.24亿单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3年8月31日,全国共有32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5家;各地共发放网约

今日数据精选:全国多地推出限时免费乘地铁;麻醉医生解答麻醉会不会让人变傻地铁|福州|数据
今日数据精选:全国多地推出限时免费乘地铁;麻醉医生解答麻醉会不会让人变傻地铁|福州|数据

全国多地推出限时免费乘地铁8月18日,微信公众号“福州地铁”发布消息称,8月底,福州地铁4号环线即将载客运营,与既有线路实现全线网换乘,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交通体验。为让广大市民体验环线换乘时代地铁出行的种种便利,培育绿色出行习惯,传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进一步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2023年8月28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福州地铁开展领电子消费券享夜间、周末及节假日免费乘地铁活动;市民还可以领取电子地铁公交年卡消费券,享受购买地铁公交年卡的优惠。此前,全国包括宁波、南通、南昌、

但未必能复制“人口红利”之路,印度人口超过中国中国|红利|人口
但未必能复制“人口红利”之路,印度人口超过中国中国|红利|人口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印度人口已经与中国人口持平甚至超过中国。2022年,印度经济总量已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印度,能否在未来利用其规模优势,复制像中国那样的经济奇迹呢?什么是“人口红利”窗口期根据经济学的定义,“人口红利”是指伴随劳动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中上升而来的经济成长效应。“人口红利”往往发生在生育率刚开始下降的人口转型时期,儿童、老人尤其是儿童占比下降,和青壮年劳动人口的比例小于50%时,意味着机会窗口期可能到来。近些年来,印度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缓慢上升,15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