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歌④|上海竟有3100多行的叙事民歌?这位奉贤爷叔在自发传承

发布时间:Apr 16, 2024 21:21 PM

如今的奉贤新城与市中心城区没有多少区别,新建的奉贤区南桥东大型居住社区徐里桥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齐全,老人们平时来这里锻炼身体,参加文娱活动。每周五中午12点到1点半,68岁的褚桂明在这里教大家唱《白杨村山歌》。这首流传于奉贤的吴语长篇叙事民歌是上海市非遗项目,共18个篇章,长达3100多行,是江南地区最长的叙事诗之一。他毫不夸张地说,“真要唱起来,几天几夜都唱不完。”

褚桂明在唱山歌赖鑫琳摄

《白杨村山歌》句式多变、活泼自如,具有浓郁的江南气息,2006年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计,截至2023年,上海流传的民歌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的有8个,非遗传承人12位,还有不少民歌爱好者在学习和传承这些非遗民歌。褚桂明正是一位民歌爱好者。

最近,褚桂明正在奉贤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整理田山歌唱段,希望能编排得更加动听、富有当下审美,让年轻人听得懂、能接受,把山歌传唱出去。

辛勤劳作时哼唱


上海之歌④|上海竟有3100多行的叙事民歌?这位奉贤爷叔在自发传承

从文化活动中心出来,沿着浦星公路往前,寻到一片农田,路口立着“行前村”的石碑,田里水稻绿油油的,长势喜人。褚桂明走进田埂间的小道上,脚下踩的泥巴亲切熟悉,他小时候种过田,看一眼就知道作物的生长情况。

这片土地叫作金汇镇,以前属于齐贤。褚桂明是土生土长的奉贤人,他换过很多工作,但都没有离开齐贤。拿出歌词本,褚桂明唱起《白杨村山歌》,清亮的嗓音如同云雀,一下子窜到天上。“哎嘿!伊呦伊呦伊呦伊呦伊呦哎……”

褚桂明在田间唱山歌赖鑫琳摄

褚桂明天生一副好嗓子,声音清亮,这是遗传自父亲的天赋。他生于1955年,出生时,父亲已经四十几岁,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父亲是渔民,褚桂明小时候常见父亲清晨三四点就要出去捕鱼,很晚才回家。褚桂明听过父亲唱山歌,优美动人。如今唱起《白杨村山歌》,他常常想起父亲,惋惜,“要是那时能跟他学一点山歌就好了……”

《白杨村山歌》的历史有一百多年,讲述了摇船哥薛景春与女主人公方大姐从相识相恋,到最终被拆散的爱情悲剧。上世纪60年代,上海作协、上海市群艺馆等组成民间文学工作小组到奉贤采集民歌,收集到了《白杨村山歌》,并根据山歌好手朱炳良、严炳棠、唐宝良等人的演唱整理成歌词文本。褚桂明听闻此事后,特地托文化站老站长帮忙,弄来了歌词本,并向奉贤的老艺人请教传统山歌唱法。他最喜欢《汏手巾》这一节,歌词里,一片江南水乡的缱绻旖旎:“郎呀侬船在江心慢慢行,丢根手巾拨郎束在身,千言万语针线中,一根根手巾一片情,丢来丢去丢不过,哎呀呀哎呀哎呀,急得姑娘脸如桃红汗淋淋……”


上海之歌④|上海竟有3100多行的叙事民歌?这位奉贤爷叔在自发传承

想起江南水乡,褚桂明有一片别样的情思。他记得年少时碰上连续暴雨,积水加上河水倒灌,房子里常常“水漫金山”,有些人家的小木船直接撑到客堂间,黑鱼可以游到灶膛里。为了抵御旱涝灾害,上世纪70年代,奉贤的县、乡两级政府大兴水利,疏浚河道,年轻劳动力大多要去开河。由于学校关门、初一就辍学的褚桂明,当时才17岁,挑上扁担,每天赶着曙光去开河。一条河要挖四到五米深,往河底挑一担泥巴,再像爬楼梯一样爬上去,把河泥堆起来做河塘,从上往下,最高差距可达8米。

“那时的日子只有苦和累,每天早上六点半出去,挑到下午三点钟时,人就像矮了一截。”褚桂明难忘,每年开河都选在冬天,从11月底挖到次年1月。气温降到零下,第一层泥土总是冻在一起,翻地用的“铁撘”刺常打不下去,有时甚至会断掉。

“赶上那个时代了,没办法。”那时,他就穿“一件半”手工编织的绒线衫过冬,一件整的,里面加半件无袖的。干活的年轻人从不穿棉袄,挑上担子,汗水很快蒸腾上来。如今,褚桂明冬天也很少穿棉衣。

从17岁干到25岁,他眼见奉贤几横几竖的河道挖出来,涝灾从此解决,“那段时间的辛苦,换了我们几十年幸福。”辛勤劳作时,工地上有大喇叭放音乐,褚桂明就跟着高音喇叭的旋律哼唱,缓解疲劳。

褚桂明的歌词本赖鑫琳摄


上海之歌④|上海竟有3100多行的叙事民歌?这位奉贤爷叔在自发传承

“半工半艺”唱沪剧

受着歌声的召唤,褚桂明向往有一天能放下扁担,走进梦里那个文艺的殿堂。1979年,齐贤乡办文艺厂组织考试,褚桂明和生产队请了假参加。他没有穿时兴的的确良衬衫,面对来自奉贤文化馆的考官,现场清唱了一段《红梅赞》,想着“我就是去碰碰运气”。那天来乡政府参加考试的人很多,但大部分人一看就不是做文艺的料,褚桂明嗓音条件好,形象也出众,脱颖而出,成为文艺厂仅有的五名男成员之一。

褚桂明在研究山歌赖鑫琳摄

在文艺厂,他们边劳动边学唱。“厂里劳动比生产队轻松。那时候演出没有钱,镇上哪个厂里有活,会安排我们加工,半工半艺自己养活自己。”褚桂明记得,当时曾帮齐贤乡的日用化学品厂包装痱子粉,先包成一个个小块,再拿十块包成一个中包装,这些痱子粉包括海鸥牌等几个牌子,销往全国各地。

1979年,上海沪剧院排演新剧《大雷雨》,大受欢迎。文艺厂问沪剧院要来剧本,褚桂明等人就围着从镇广播站借来的一台录音机,听着磁带一起学,但效率很低。好在,听说他们要学戏,上海沪剧院沈仁伟、徐伯涛等一批沪剧名家特地来面授指导,“专业就是不一样,经过他们的专业指点,我才知道自己表演上的问题,唱腔也是面对面教了以后才明白。”在名家点拨下,褚桂明成了乡里唱沪剧的好手。1980年的第二期《奉贤文艺》里,有篇文章称赞褚桂明的沪剧唱腔甜润,他至今印象深刻。


上海之歌④|上海竟有3100多行的叙事民歌?这位奉贤爷叔在自发传承

也是在文艺厂,褚桂明第一次接触到《白杨村山歌》。“当时听说有位姓朱的前辈唱得很好,能唱完整的《白杨村山歌》。”上世纪80年代尚无“非遗”的说法,也没人担心山歌失传,褚桂明虽已听闻朱炳良的大名,但一心扑在自己喜爱的沪剧上,并没有决心去学。

如今,他才遗憾未能当面向朱炳良请教山歌唱法,等拿到歌词本时,这位乡贤已经过世。

“唱歌是一种乐趣”

“唱歌是一种乐趣,每天唱几句才能心情舒畅,还能防止老年痴呆。”褚桂明笑着说,讲到山歌,他张口便能唱上一段,但唱多了,手里离不开歌词本。他感叹,以前的老艺人唱山歌是没有文本的,靠口口相传,想到一个章节,人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桌椅如何摆设,就像顺口溜一样唱下去。

褚桂明在手机里翻了半天,找到一段影像。1981年,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拍摄的《上海民歌侧记》记录了当时71岁的朱炳良在田间演唱《春耕》的情景。朱炳良的声音高亢、干燥,像在大太阳下晒过的稻梗,有一种天然的质朴气息;褚桂明的唱法温雅、圆润,更接近沪剧唱腔,有明显的修饰感。


上海之歌④|上海竟有3100多行的叙事民歌?这位奉贤爷叔在自发传承

褚桂明说,《白杨村山歌》的情节与沪剧《卖红菱》的故事情节近似,主人公的名字也相似。他坦言,沪剧唱了那么多年,山歌难免受到其影响,但他会注意区分咬字,“唱沪剧是用浦东的语音,唱山歌是用奉贤的语音。沪剧有齿音,山歌不带齿音,比如思想的‘想’字,两种唱法有明显区别。”

褚桂明的手机里还存了一段上世纪80年代奉贤钱桥镇一位老艺人唱的山歌,录音质量不高,但他反复聆听,这是他难得的山歌学习资料。

褚桂明在唱山歌赖鑫琳摄

文艺厂解散后,褚桂明做过多份工作。起初在一家乡镇企业跑销售、做采购,约20年前转去一家做厨房设备的私人企业,先在车间里做单位大食堂的炉灶、炒灶,后来维修方面的人才缺了,他又转做厨房设备维修。

最近,褚桂明依然在做厨房设备加工,改造炉灶的熄火保护装置。一方面,他闲不下来,以前服务的几家老客户有需要时会主动打电话找他。另一方面,他也有资金上的考量。就像当年在文艺厂靠包装痱子粉养活演出一样,他要靠维修厨房设备的钱供养自己的山歌工作室。


上海之歌④|上海竟有3100多行的叙事民歌?这位奉贤爷叔在自发传承

2021年,为传承和传播《白杨村山歌》,褚桂明成立上海风翔艺术传播工作室,包括他在内的8名成员组成演出团队,除了唱山歌,也排演小品、沪剧等节目。“光是唱山歌,可看性不强,我们就排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把山歌夹在整台演出里,弄得好看、丰富一点,观众才有兴趣。”

2021年至今,他已挖掘和整理《白杨村山歌》中的《情深深》《汏手巾》《采鲜桃》三个篇章。“传统山歌由男声从头唱到尾,一章唱完需要很长时间,但听区里的专家说,太长了,观众会审美疲劳。”褚桂明把山歌删去枝节、保留主干,改编成5分钟一段男女合唱的表演唱段,更强调抒情性。他还请奉贤区文化馆的徐思燕帮忙整理出适合现代演出的曲谱。

这几天,记者联系褚桂明采访时,他都在忙着准备国庆演出。他还参加了奉贤区风光艺术团,深入各村居委演出,但在那里,他只唱沪剧,在自己的团队演出时,才有山歌节目。他的工作室成员均在50岁以上,职业包括护工、小区保洁等,收入都不高。褚桂明希望有一天工作室能进入公共文化配送名单,补贴演出资金。

褚桂明的歌词本赖鑫琳摄

从第一次听说《白杨村山歌》,到自发传承《白杨村山歌》,中间经过三十多年。这样一件业余爱好,为何可以跨越多年重新拾起?褚桂明想了想说,“我有好奇心,看到什么都想研究。而且,我本来就喜欢唱歌,这么好的山歌失传太可惜了。”


上海之歌④|上海竟有3100多行的叙事民歌?这位奉贤爷叔在自发传承

山歌虽好,但即便是在奉贤,很多人也不知道《白杨村山歌》的存在。这是否意味着唱法该“改良”了?褚桂明确实有顾虑:如果山歌难以被年轻人欣赏,如何传承下去?

他听老一辈介绍,以前唱山歌的是体力较差的人,别人在田里干活时,他们就在路边唱,人们听了干得更起劲,歇息时招呼他们一起吃饭。而他小时候,生产队有了大喇叭,替代了田间歌者。如今的年轻人则有了手机。“手机里什么都有……”他感慨道,在徐里桥文化活动中心教唱山歌时,学员都在50岁以上。

褚桂明在田间唱山歌赖鑫琳摄

白杨村曾是奉贤的一个村,如今地图上已找不到这个地名。白杨村究竟在哪里?不仅褚桂明说不出,镇里的老人,区里的民歌专家都说不出。如同江南的细雨没入土地,白杨村消失在这片绿油油的稻田里,但它的故事,还随着歌声继续流传。

将一生献给革命,这位不平凡的女性兴办女学、留学法国、江城遇害资助|向警予|江城
将一生献给革命,这位不平凡的女性兴办女学、留学法国、江城遇害资助|向警予|江城

7月4日、5日,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现代楚剧《向警予》将亮相宛平剧院。该剧通过姐妹情、同志情、夫妻情、母子情等感人肺腑的情节,展现向警予崇高的家国情怀,引发观众对人生价值和生命内涵思索。上海站巡演时,《向警予》将参加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选。2019年,武汉楚剧院打造《向警予》,截取向警予兴办女学抗逆流、留学法国寻真理到监委重任勇担当、一腔热血洒江城等惊心动魄的片段,反映向警予追求理想、忠于信仰、捍卫民众利益至死不渝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再现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生命历程

首次引入“大世界新青年说”,上海大世界进入夜嗨2.0阶段上海大世界|剧场|青年
首次引入“大世界新青年说”,上海大世界进入夜嗨2.0阶段上海大世界|剧场|青年

“生活中的线头太多,我选择去剧场剪断”,戏剧创作人近日在上海大世界畅谈戏剧文化治愈力。上海大世界副总经理许丽介绍,大世界演艺夜市连续举办4年,今年主题是“国潮新青年”。“大世界新青年说”作为演艺夜市首次引入的演讲类主题分享活动,共有11位嘉宾带来10场精彩分享。上海大世界演艺夜市自6月17日开市以来,游客如织。端午假期,大世界夜市活动再次上新,围绕“食、游、购、娱、展、演”等多元素叠加聚集,进入夜嗨2.0阶段,带给年轻人更多潮流新体验。开心麻花《空降未婚妻》首演,中国好声音歌手大赛上海总赛区在大世界迎来“

陆川《749局》“马山”数智人形象亮相,科技创新赋能中国电影宇宙|合作|陆川
陆川《749局》“马山”数智人形象亮相,科技创新赋能中国电影宇宙|合作|陆川

6月10日,在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携手猿动力泛娱集团举办了数字科技创新合作发布会,宣布以陆川导演新作《749局》为契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元宇宙电影产业新模式,以科技创新赋能中国电影发展。咪咕公司特别为电影定制的主角“马山”数智人形象也首次亮相元宇宙比特空间星际广场,将带领观众领略不一样的元宇宙观影新体验。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表示,电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阵地,是文化推广的重要载体,文化数字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依托中国移动构建的“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

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上海样本”单位|文物保护|上海
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上海样本”单位|文物保护|上海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发现‘最上海’文脉,体验‘不一般’非遗”主题,开展一系列宣传展示活动。6月9日下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之一的“传承·活化·共享”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专家分享会在杨浦滨江明华糖厂举办,唐玉恩、赵晨、陈立缤、章明4位专家聚焦上海各类建筑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用一个个案例阐释上海城市更新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念和经验。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其中,最厚重的是考古遗址,从距今6000多年的马家浜文化,历经崧泽文化、良渚

触摸鲁迅在上海的日常,散步去书店电影院,爱吃糖也吃冰激凌上海|鲁迅|电影院
触摸鲁迅在上海的日常,散步去书店电影院,爱吃糖也吃冰激凌上海|鲁迅|电影院

在上海这个天下饮食荟萃之地,鲁迅曾经在新雅茶室和陈望道等人商谈杂志编辑,在功德林和田汉等人进行文艺漫谈,在荷兰西菜室和左翼团体聚会。他爱吃糖,喜欢油炸食品,也吃冰激凌。6月6日至7月30日,“十年居上海——鲁迅之日常”在鲁迅纪念馆展出。这一原创特展由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从鲁迅的衣食住行出发,分为“躲进小楼成一统”“且持卮酒吃河豚”“破帽遮颜过闹市”“俯首甘为孺子牛”四个板块,呈现鲁迅在上海时期居所的迁移和房屋状况、家庭饮食和饭局往来、日常穿着及交通出行、工作情况及创作成果。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