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破头也要考进医学院!韩国医界罢工潮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Apr 24, 2024 22:25 PM

近日,韩国医疗一线陷入混乱,首尔五大医院的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全面罢工,全国百家医院的6400多名医生提交了辞职申请。

此外,韩国多所医学院数百名医学生拒绝上课以示抗议。

导火索是韩国政府本月初宣布的一项新政——为解决医生短缺问题,将从2025学年高考开始扩招医学院新生,规模从现行的3058人增至5058人。

为什么扩招会引起轩然大波?复旦大学的几位韩国留学生,写作了《韩国学生偏向医科现象》一文,以下为节选:

----------------------------

韩国学生在高考报考中偏向医科专业,甚至可以说到了一种“偏执”状态。

根据公开数据,韩国每年报考医学院的考生人数一直都在增加。

但医学院校的录取率却比较低,竞争非常激烈,根据韩国各大医学院的录取数据和统计报告,韩国高中生报考医科专业后被录取的比率不超过50%,不少高中甚至达不到20%。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学生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学习甚至复读。入学医学院的学生复读率接近80%,多次复读率达到了惊人的35%。

这其中包括了一些已经考进其他专业学习的学生,选择退学以期进入医学院。

仅在2022年,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就有1421名理工科学生退学,其中相当一部分选择复读报考医学院。今年政府大幅扩招医学院的计划,更是导致更多尖子生拒绝顶尖工科院校录取,转而选择报考医学院。据韩国媒体报道,通过首尔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常规入学考试的人中有26%放弃入学,但通过首尔大学医学院考试的人却无一例外全部注册。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等其他名校也有71%的学生放弃了半导体相关专业的录取,而这一数字去年仅为38%。

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考上医学院?

首先,在专业性的自由职业者中,医生平均收入最高。尤其是与10年前相比,平均收入增幅最高。韩国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医生收入约为7.81亿韩元,高于律师、会计师和建筑师。

而之前韩国学生热衷的公务员,这几年职业优势却呈减少趋势。

从韩国教育部的数据来看,人均最低工资每年增长5%至7%-8%,而公务员的工资每年增长不到1%,这使得公务员的竞争难度逐年下降。

其次,医生相比其他职业的稳定性也较高。

韩国年轻人的失业比例连续7年居经合组织之首。以前,考上好大学进入三星、SK海力士这样的大企业,是韩国学生的理想。但疫情后,从企业的立场来看,大学毕业生初薪高,劳动灵活性低,企业雇用新员工的意愿变低。

另外,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韩国相关法律规定企业正式员工的劳动合同期限为终身,韩国企业很难开除正式员工,因此,很多企业倾向于录用更多的非正式员工。非正式员工相当于中国的实习生或临时工,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到期后,公司可以决定继续聘用其为非正式员工或正式员工,或者不再聘用。

而非正式员工与正式员工的薪资水平差距正在逐年拉大。这导致韩国年轻人不仅要面对求职大企业时的巨大竞争压力,还要担忧在被录用后是否能成为正式员工。

这就可以理解,韩国医生和医学生为什么要反对扩招了,因为扩招的直接结果很可能就是从业人员变多、收入降低。这在经历了激烈竞争后才获得一席之地的他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那么,为何韩国的医学院要扩招呢?

韩国医学院从1998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扩招,从2000年至2006年期间,医学院招生名额由3273人缩减至3058人,之后一直保持至今。

但根据经合组织2023年11月发布的报告,韩国每1000人仅有2.6名医生,不及OECD均值3.7人,在发达国家中排名垫底,而韩国人均门诊就诊次数在OECD成员国中排名第一。

由此可见,医生数量相对于就诊需求并不十分充裕。

另外,不同专业之间的医生数量也存在着不平衡,由于人口老龄化,康复医学科和皮肤科等专业受到欢迎,而妇产科则由于出生率下降而不太受欢迎。即使是与人的生命直接相关的心胸外科,报考率也不高。

上图中排名前五位的专业都是要求相对较低、收入较高的专业,而排名后三位的专业要求高,但收入不高。这就是韩国医疗系统的现实,医生正逐渐从救死扶伤的职业,转变为赚钱的职业。

韩国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医生分布也十分不均衡。大多数医生都想留在首尔,避开首尔以外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在韩国农村,有很多患有糖尿病的老人需要内科医生,但开出很高的薪水,也没有医生应聘,他们只能驾车一个小时左右到大城市就诊。

韩国的医疗界认为,医改政策并不能解决医疗人员紧缺、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盲目扩招只会导致竞争加剧,使医生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而政府显然不这么认为,扩招政策也获得了大多数国民的支持。韩国盖洛普公布的每周追踪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对政府计划持积极评价,仅16%的受访者持否定态度。

本文为复旦大学《数据分析与信息可视化》课程学生作品,指导老师:周葆华、崔迪、蓝星宇,作者李灿奕、裴贤宇、朴奎建、姜玟圭、徐浚瑀。


挤破头也要考进医学院!韩国医界罢工潮背后的故事
今日数据精选:元宇宙投资庞氏骗局再起;杭州家长激烈讨论留学性价比
今日数据精选:元宇宙投资庞氏骗局再起;杭州家长激烈讨论留学性价比

楼市新房库存规模下降,新建住宅面积6年来首次低于成交面积行业研究机构克而瑞最近发布报告称,2023年,房地产市场仍处在深度调整期,新房供给持续缩量、成交仍然疲弱,受此影响,全国百城住宅狭义库存回落至近年来低点。具体而言,2023年1月,全国100个典型城市狭义库存总规模为56321万平方米,到12月狭义库存面积降至532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2%。所谓“狭义库存”,指已批准预售可供销售的商品住宅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的面积规模。相对应的“广义库存”,指商品住宅市场中,可销售房屋量、住宅用地施工量之和。因统

三省一市大闸蟹到底哪家强,【数说长三角】阳澄湖非老大
三省一市大闸蟹到底哪家强,【数说长三角】阳澄湖非老大

进入12月,大闸蟹仍在市场活跃,价格也便宜了不少。由于产量超出预期,今年大闸蟹的销售时间可能延续到春节。阳澄湖大闸蟹人人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长三角有十几个地方产蟹,遍布三省一市。问题来了:哪里的螃蟹最好?长三角的大闸蟹产量格局近几年,全国的大闸蟹产量稳定在70至80万吨,根据《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其中六成以上产自长三角。江苏、湖北、安徽是全国河蟹产量最大的前三个省。2022年,光是江苏一个省的产量就达到37.4万吨,占到全国产量的45.9%。在“产蟹大省”江苏内部,又有多个实力强劲的大

今日数据精选:一线城市全部官宣认房不认贷;香奈儿经典手袋价格突破8万
今日数据精选:一线城市全部官宣认房不认贷;香奈儿经典手袋价格突破8万

一线城市全部官宣认房不认贷,认房不认贷利好哪类人群?9月1日,北京、上海官宣认房不认贷。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均已官宣“认房不认贷”。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表示,三部门明确推动落实“认房不用认贷”,利好热点城市的两类购房群体:一类是常住地有一套贷款住房准备卖出房子换房的;一类是在常住地外其他城市有过房贷记录,但本地无房的购房群体。王小嫱表示,政策执行后这两类群体再次购买房屋将按照首套房的房贷利率进行计算,可降低购房成本。对市场而言,她认为,“认房不用认贷”有利于改善性需求的释放,也

今日数据精选:6月内地新增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医生提醒三伏天晒背不养生风险|病例|数据
今日数据精选:6月内地新增106例猴痘确诊病例;医生提醒三伏天晒背不养生风险|病例|数据

6月中国内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需要警惕吗?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卢洪洲告诉界面新闻,猴痘病毒由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因此在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亲密接触。目前报道的病例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传播,尤其是男男性行为。但也不能排除其他传播方式,如呼吸道飞沫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污染物的间接接触传播。卢洪洲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本土病例在短时间内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但即使病例规模扩大也会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峰值并逐渐下降,未来出现大规模流行的风险很低。卢洪洲认为

梅雨结束后今年上海的夏天会是酷暑吗,都说厄尔尼诺带来高温高温|上海|厄尔尼诺
梅雨结束后今年上海的夏天会是酷暑吗,都说厄尔尼诺带来高温高温|上海|厄尔尼诺

今天北方又是酷暑的一天,而上海的梅雨天气还在继续。根据国家气象局的数据,今年6月以来,全国共有18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温突破月极值,46个站突破历史极值。例如北京,截至22日,6月高温天数达到7.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最高温达到41.1℃。南方则是出现大范围的强降水。广东、广西、湖南、江西、云南等地16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如此异常的天气,似乎都与厄尔尼诺有关。强降水不断今年6月,上海的降水量可谓惊人。根据上海市水务局历年水情通报数据,截至6月25日,上海今年6月全市平均降水量已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