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经验值得借鉴,从优化“生活圈”到链接“朋友圈”建设|普陀|社区

发布时间:Apr 15, 2024 21:48 PM

8月25日,一场以“打造普陀高效能运营的‘邻聚里’样本,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为主题的上海社会建设专家讲坛在普陀区“邻聚里”中心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举行。

近年来,上海各区认真落实《上海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不断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普陀区以“邻聚里”中心建设为抓手,着眼“一站式综合服务”多渠道提升综合服务设施利用效率,拓展社区服务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场地配置、人员配备、运营方式等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普陀区副区长蒋龙指出,经过5年多的推进完善,普陀全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32个定位清晰、规模适配、功能健全的“邻聚里”中心,辐射覆盖全区10个街道、镇,288个居村,为居民百姓打造高品质幸福家园。普陀将继续提高服务品质,提升运营效能,全力推进智能高效的城乡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和完善,形成普陀经验、彰显普陀特色。

普陀区民政局局长张建东介绍了普陀区建设“邻聚里”从“聚功能、实现基层治理‘普陀方案’”,到“增效能、打响服务阵地‘靠谱品牌’”,再到“精细化、构筑善治共享‘普陀样板’”的发展过程和思考。

公共空间是社区生产、生活和交往的基础,也是政府治理、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结合点。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赵欣认为,“邻聚里”中心建设是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的普陀样板。“邻聚里”中心围绕居民、社区、驻区单位、街区对老有所乐、幼有所育、青有所成的需求,建立了合作关系和专业服务关系,跨出了从优化“生活圈”到链接“朋友圈”的重要一步,促成了整体性治理和服务网络的构建,在这一过程中,普陀模式得以形成并持续运转。

上海政和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副会长罗新忠认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是以社区党员群众和驻区单位为主要服务对象,布局在街镇、片区、居村三个层面,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提供多层次、多样性社区公共服务的综合服务空间、社区治理平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作为社区共同体的治理载体,是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上海城市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这一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经验值得借鉴,从优化“生活圈”到链接“朋友圈”建设|普陀|社区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指出,在推进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针对持续深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继续做好空间覆盖,织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网络。各区遵循公益、综合、集约和全覆盖的基本原则,按照服务半径、服务人口标准,加快打造城乡社区15分钟生活圈和“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全覆盖和均衡发展;二是加强标准规范建设,打造“社区服务”的上海品牌。积极对标、学习新加坡邻里中心等国际先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运营情况,逐步建立起全市统一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运营规范和标准,并以此打造“社区服务”的上海品牌;三是强化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实现社区服务数字化转型。积极利用多种数字化手段,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在活动宣传、线上预约、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智慧化应用,重点聚焦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志愿服务、养老服务、物业服务、议事服务、应急服务等社区服务内容,加速线上线下融合,让“数治”红利更好惠及社区。

在活动现场,普陀区相关街道和“邻聚里”中心运营方代表也分别作了交流分享。普陀区居民以情景剧的方式,展现了“邻聚里”的日常,反映了普陀区各街镇努力把“邻聚里”中心打造成家门口公共服务综合体的生动实践。

本次讲坛由上海市民政局指导,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和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共同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为何会被提升至党和国家战略高度?,这一从国外引入的新理念韧性|城市|战略
为何会被提升至党和国家战略高度?,这一从国外引入的新理念韧性|城市|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城市发展本质规律,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城市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道路,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韧性城市的内涵作为一种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韧性城市是从国外引入的新理念。依

斯阳:东方文化研究恰逢其时现代文明|习近平|东方文化
斯阳:东方文化研究恰逢其时现代文明|习近平|东方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于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现代文明,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深刻阐述,是一篇闪耀着真理光芒的光辉文献,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东方文化研究和弘扬恰逢其时,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要提高站位、顺势而为东方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但中华民族也经历过近代的苦难。正因如此,近代以来将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隔离开来甚

在于这一点,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中国|现代化|保障
在于这一点,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中国|现代化|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团结领导人民在长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而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者与引领者、组织者与推进者、支撑者与保证者。党的领导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与根本保证。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对于新征程上继续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者与引领者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照搬他国现代化经验、模仿他国现

上海何以占据一席之地,30多款大模型齐聚背后:全球尖端竞争上海|领域|全球
上海何以占据一席之地,30多款大模型齐聚背后:全球尖端竞争上海|领域|全球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天在上海开幕。这项盛会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而人工智能之于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世界,正在展开一场历史性的革新。当前,超大规模算法模型正在引领新一轮AI技术大突破、产业大爆发,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走向认知、从识别走向生成、从专用走向通用。人工智能历来是全球竞争的焦点,而通用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甚至颠覆世界运转的逻辑,更成为今天焦点中的焦点。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对中国而言,这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检验科技创新

为何要强调“尊古不复古”?,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中国|文化|之争
为何要强调“尊古不复古”?,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中国|文化|之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制高点上,科学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指引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正确方向。他强调,“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所谓“古今中西之争”,就是如何对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出的基本遵循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也就是尊古不复古。为什么要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