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和深化党史研究主题|习近平|党史

发布时间:Apr 14, 2024 00:09 AM

6月28日,第七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上海”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中共一大纪念馆承办。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敏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前夕,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相聚在党的诞生地和精神家园,共同举办第七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上海”学术研讨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和党史研究宣传,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和深化党史研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重要论述中准确把握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在党史研究中把握正确方向、提升能力水平。二是以党史研究服务新时代伟大实践,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以宣传宣讲普及党的历史和理论,重点面向青年群体、面向“两新”组织、面向基层一线,以历史和理论相互结合、互相印证的视角,讲好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昂首阔步奋进新征程、团结奋斗建功新时代。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等出席会议。

在主旨发言环节,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长薛潮,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市党建研究会党建智库首席专家冯小敏,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委、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何继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唐莲英分别作了发言。

薛潮指出,今年是宋庆龄诞辰130周年。在党和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段征程中,宋庆龄都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据他透露,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牵头编撰的《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一书已完成审稿工作,即将与读者见面。该书的编写历时三年,严格遵循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据最新权威党史著作,选取宋庆龄在重要政治关头、重大历史时刻坚定不移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的重要史实史料,全景式展示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联系,是在党史框架下记述宋庆龄“永远和党在一起”坚定信念的专题性编年体文献工具书。该书的面世,将极大丰富宋庆龄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为研究中共党史打开独特视角。

冯小敏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生动体现,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时代结晶。“践行初心”“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关于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为人民谋幸福是党“践行初心”的出发点,让人民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是党“不负人民”的落脚点,为人民幸福奋斗是党最大的幸福,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幸福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筑牢共产党人的幸福观,必将有力促进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同时,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筑牢共产党人的幸福观,必须体现在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上,必须体现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淬炼、养成上,必须用日用而不觉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凝聚磅礴力量,必须体现在对人类命运真诚关切的天下情怀上。

何继良指出,以中共一大会址为中心,东起顺昌路、西至思南路、北起延安路、南到合肥路的区域,被党史专家称为“红色一平方公里”。在这一平方公里内,密布着十多处革命遗址。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有关的三件大事——中共发起组、一大、二大,均发生在这个“红色一平方公里”内。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革命者在这里确立信仰,党的早期组织在这里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这个区域有着独特的地理格局和社会空间,独特的经济形态和人文环境,独特的人才优势,值得好好研究。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和深化党史研究主题|习近平|党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唐莲英认为,必须准确把握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她重点聚焦了东固革命根据地与井冈山精神。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有“东井冈”之称,创造了中国革命和中华苏维埃史上的多个先例。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该根据地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与会者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切实担负起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的使命担当,继续用心用情用力,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努力为党的理论宣传和研究阐释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上海”学术研讨会从2017年创办以来,坚持每年举办,从最初的立足上海,到随后的面向全国,逐渐成为党史学界的一个重要研讨平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为何会被提升至党和国家战略高度?,这一从国外引入的新理念韧性|城市|战略
为何会被提升至党和国家战略高度?,这一从国外引入的新理念韧性|城市|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城市发展本质规律,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城市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道路,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韧性城市的内涵作为一种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韧性城市是从国外引入的新理念。依

斯阳:东方文化研究恰逢其时现代文明|习近平|东方文化
斯阳:东方文化研究恰逢其时现代文明|习近平|东方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于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现代文明,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深刻阐述,是一篇闪耀着真理光芒的光辉文献,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东方文化研究和弘扬恰逢其时,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发展要提高站位、顺势而为东方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但中华民族也经历过近代的苦难。正因如此,近代以来将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隔离开来甚

在于这一点,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中国|现代化|保障
在于这一点,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中国|现代化|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团结领导人民在长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而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者与引领者、组织者与推进者、支撑者与保证者。党的领导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与根本保证。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对于新征程上继续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者与引领者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照搬他国现代化经验、模仿他国现

上海何以占据一席之地,30多款大模型齐聚背后:全球尖端竞争上海|领域|全球
上海何以占据一席之地,30多款大模型齐聚背后:全球尖端竞争上海|领域|全球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天在上海开幕。这项盛会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而人工智能之于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世界,正在展开一场历史性的革新。当前,超大规模算法模型正在引领新一轮AI技术大突破、产业大爆发,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走向认知、从识别走向生成、从专用走向通用。人工智能历来是全球竞争的焦点,而通用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甚至颠覆世界运转的逻辑,更成为今天焦点中的焦点。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对中国而言,这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检验科技创新

为何要强调“尊古不复古”?,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中国|文化|之争
为何要强调“尊古不复古”?,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中国|文化|之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制高点上,科学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指引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正确方向。他强调,“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所谓“古今中西之争”,就是如何对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出的基本遵循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也就是尊古不复古。为什么要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