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援藏力量用“新产业”照亮“致富路”,让村民陆续“回村上班”亚东|联络小组|援藏

发布时间:Apr 14, 2024 03:38 AM

眼下正值西藏旅游旺季,亚东县庞达村这个边境村落,一步一景,迎来不少打卡游客;大棚里,种植的是上海青、西红柿、青椒等经济作物;文创工作室里,一位位村民逆袭“手艺人”,用巧手和匠思制作着各式各样的特色文创作品……庞达村正在走向产业致富。

庞达村是上海对口援建的边境小康示范村,在上海援藏的大力支持下,99户近452名群众从海拔4630米的乡村搬迁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藏式小康村,在此开启了新的生活。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来自普陀区选派的援藏干部、第十批援藏亚东联络小组坚持“文旅先导、三产融合、乡村振兴、智慧赋能”的发展思路,协助当地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民宿旅游、手工文创等特色产业项目,助力兴边富民,强边固边。

旅游大巴驶进原始森林

今年“五一”期间,亚东县全面启动庞达旅游观光新项目,免费为游客提供景区旅游观光专车服务,带领游客游览了景区内林海银河瀑布、庞达村、巴夏寺遗址等景点。对此,亚东县文旅局局长史飞腾表示,今年“五一”以来累计导入大批游客,让更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为抵边搬迁群众提供了又一增收渠道。”

亚东县位于西藏南部,东临不丹,西挨印度,是中国著名的边陲重镇之一,境内也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如多情湖、曲美雄谷抗英遗址、卓木拉日雪山、帕里草原、康布温泉、东嘎寺等,有“西藏小江南”的称号。其中,庞达村原始森林面积广阔,有河、有溪、有瀑布,正是天然氧吧、康养胜地。但是受限于产业配套、资源宣发、服务能级等,让一大批对这片“秘境圣地”兴趣浓厚的旅行者和消费者无法涉足。

庞达村旅游


上海普陀援藏力量用“新产业”照亮“致富路”,让村民陆续“回村上班”亚东|联络小组|援藏

如何用好得天独厚的资源为当地村民增收?援藏亚东联络小组深入调研,挖掘整合旅游资源,资助人力物力财力,同时配备软件硬件设施,牵手当地的旅游合作社,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为了畅通边境旅游线,让更多游客驻足游览,亚东小组多方协助,得到了多个部门的支持,由上海援藏资金采购的4辆旅游景观大巴组织游客免费前往庞达村进行旅游参观,络绎不绝的游客让边境小康村变得热闹起来。据介绍,游客线路运行至今已经带动庞达村增收近23万余元。餐馆老板拉巴加布高兴地表示:“自从旅游大巴驶近这片原始森林,我家藏餐馆每天能有700到800元的收入,以前都没想到过,将来一定会更好。”

旅游产业的兴起,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就地吸纳就业的能力,村民们开起了民宿、餐馆,接下来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致富,看得见的岗位就有观光车司机、保洁、消防、排险、救援、导游等等。

一个文创项目挖掘一条增收之路

如今,西藏青年艺术家索喃次仁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庞达村的工作室,帮助搬迁群众培训文创技能。

索喃次仁于1989年出生于西藏日喀则市,从西藏大学艺术系唐卡专业毕业后来到亚东县工作,当上公务员。闲暇时,他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通过艺术手法表达发展中的亚东,作品广受艺术界和策展人的好评。

在援藏干部眼中,索喃次仁的艺术专长也可以赋能乡村振兴。援藏亚东联络小组询问他能否教授文创技艺,通过手工编织、绘画艺术创作帮助庞达村群众增收,双方一拍即合。“能利用专业所学,将广大农牧民蕴藏的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切实推动民族特色文化向特色文旅商品转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据索喃次仁介绍,庞达村广袤的原始森林和自然风光也容易激发创作灵感和激情。


上海普陀援藏力量用“新产业”照亮“致富路”,让村民陆续“回村上班”亚东|联络小组|援藏

农牧民编织

今年3月25日,索喃次仁文创工作室正式在庞达村筹备启动,首批培训班吸引了56位村民报名,以女性为主,涵盖20-60岁各年龄段。培训期间,索喃次仁重点培训民族刺绣、手工绘画、手工编织等实用创新技术,作品兼具爱国主义、守边戍边、绿色环保、乡村文明等元素。“我们所采用的原材料石头、木头均为巡边路上就地取材,再运用传统唐卡、壁画等技艺进行绘画创作,其中编织则以本地手工羊绒布为面,彩色羊毛线为语言进行创作,每个产品都是限量版,没有一个复制品。”截至目前,手工文创产品的销售收入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纷纷提出定制需求。

为了帮工作室拓宽销售渠道,援藏亚东联络小组一方面协助引进醍醐等文化公司,对工作室及文创产品进行包装定位,另一方面还通过上海“五五购物节”进行推介展销。目前合作社即将迎来第一次分红。

索喃次仁说,他计划从学员中遴选一些有创作潜力的人深度培养,在即将挂牌的庞达小康村手工坊、艺术家驻访空间中,增强作品的专业性和艺术性,不断在文创产业发展中带动村民增收。

合作模式让绿色种植更香

援藏亚东联络小组处处花心思、动脑筋,结合庞达村特点,积极推进绿色乡村生态文明实践项目,协助村里成立高原无公害蔬菜菌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做实产业配套,投入资金建设了蔬菜大棚。去年生产的农作物卖出近50万元,实实在在的分红让群众享受到了绿色产业的福利。


上海普陀援藏力量用“新产业”照亮“致富路”,让村民陆续“回村上班”亚东|联络小组|援藏

据庞达村书记拉巴平措介绍,庞达高原无公害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邀请蔬菜种植能手教授群众技术,种植了萝卜、西葫芦、上海青、西红柿、南瓜等20种蔬菜品种,不仅在下司马镇前街开设庞达蔬菜店,同时给中学、下亚东乡小学等机构定点送菜,保证了销售渠道。

木耳培育

“村口的蔬菜合作社,我家拿到3000多元分红。加上其他增收渠道,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三年前,白珍家住进上海援建的二层藏式小楼,这里适宜的气候条件还治愈了困扰她多年的气管炎。如今随着旅游产业的推进,白珍家还把二楼改造成了民宿客栈。

“乡村振兴必然需要农业产业的振兴。通过种植蔬菜大棚,让更多人接触现代农业产业,形成现代观念,实现长远致富。”援藏亚东发改委副主任陈建伟说,搬迁前,村民们主要依靠牛羊的收入补贴家用,男同胞们则外出务工谋求生计,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增收,“回村上班”的人越来越多。

陈建伟还透露一个消息,近日,在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市驻藏办及亚东联络小组的共同牵线搭桥下,一家“老西藏精神”协会的文创企业正式落户庞达村,这也是首家在小康村注册的企业。这家企业将协调统筹协会资源,与庞达村索喃次仁文创工作室、射箭馆等文创设施联动合作,助推庞达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为何纷纷将上海郊区这个园区选为“梦开始的地方”?,留学生归国创业全域|创业|郊区
为何纷纷将上海郊区这个园区选为“梦开始的地方”?,留学生归国创业全域|创业|郊区

尽管只有28岁,但山东小伙薛云浩已是个“创业老兵”。从英国拉夫堡大学毕业回国后,他在外省市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第三次创业,他把目光投向了上海青浦。“园区又大又新,办公环境非常好!”这是薛云浩对上海青浦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第一印象。入驻园区仅一个多月,他创立的上海拾刻有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已迈入正轨,孵化的潮玩品牌即将面向市场。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位于虹桥商务区的青浦留创园正式开园,很快那里就成了“薛云浩”们的逐梦之地。不到一年,园区就吸引留创企业近50家,在园区打拼事业的近200名留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硕

预计投产后新增产值约50亿元,​莘庄工业区7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产业|制造业|项目
预计投产后新增产值约50亿元,​莘庄工业区7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产业|制造业|项目

6月30日,上海市莘庄工业区举行2023年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福斯特、军健君泽、澳华内镜等7个制造业项目同时开工,涉及重大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据了解,此次开工的7个项目,合计投资金额为18.68亿人民币,共计占地134.48亩。其中4个新拿地项目,3个存量改扩建项目,预计投产后新增税收约4亿元,新增产值约50亿元。7个项目全部符合闵行“4+4”产业定位。莘庄工业区此次在同一区域7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让制造业成为园区经济发展关键驱动力,同时推动闵行制造业向着高端化、智

上海这一“工程”为何生生不息,30年方法|服务|上海
上海这一“工程”为何生生不息,30年方法|服务|上海

夏季,来自云南临沧的外卖骑手杨权又迎来一年中最艰苦的送餐季节,但他的内心却很踏实:中山公园兆丰广场门前的“暖新巢”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一年四季,不论严寒酷暑,都是他和同事们挡风遮雨的港湾。这是长宁区众多“暖新巢”中的一个。出生于澜沧江边的“90后”杨权又并不知道,繁华的上海市中心,曾有不少百姓居住在陋室简屋中,其中一些人还面临重病、失业等一时难以逾越的困苦。兆丰广场所在的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就是其中一处。30年前,华阳基层干部们夜以继日走访,了解全部困难人群生活状况,并一一为之解难纾困。从此,一个以“了解人

​年轻人面临三种求职困境?上海金山举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主题日活动活动|创业|金山
​年轻人面临三种求职困境?上海金山举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主题日活动活动|创业|金山

6月19日下午,“雁归金山·职在湾区”2023年金山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主题日活动在海阔·东岸文化创意产业园举行,现场发布就业宝典、分享就业创业经历、优质企业路演招贤、就业工作成果展示、全面启动育苗仪式、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重点企业、见习基地和高校学子到场。值得注意的是,当天的现场招聘会共有52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212个,招聘570人,薪资普遍在7000元至10000元区间;入场近300人,收到简历238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5人。启动仪式上,《求职路上有“你”有“我”》小品表演,

中国航海博物馆户外空间首次免费夜间开放,航海重器展览上新海洋|中国|博物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户外空间首次免费夜间开放,航海重器展览上新海洋|中国|博物馆

6月13日,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上海市海洋局指导,中国航海博物馆与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共同主办的“探秘深蓝:中国海洋科考与深潜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在博物馆第二临展厅展出,展期将持续至2023年10月8日。此次展览是继“蓝色‘船’说”之后,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的“当代中国航海装备系列展”第二展。展览共分“综合科考”“专业科考”“特种科考”及“守护蔚蓝”四个部分,从科技、装备、自然等角度,重点展示当代中国海洋科考与深潜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阐释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强化海洋意识教育,助力推动海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