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使用体验感如何?,​闵行为八千多位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一键通”闵行区莘庄镇莘松路|问题|老人

发布时间:Apr 14, 2024 04:53 AM

“您最近身体好哇?生活作息都规律吗?”一大早,家住闵行区莘庄镇莘松路的八旬独居老人吴德强,就接到了闵行康乐福养老服务热线的日常关爱电话。关爱员不仅询问他的身心状况,还嘱咐老人注意防暑降温和出行安全等事宜,而吴老伯在道谢之余,还与电话那头的“老朋友”闲聊互动起来。

其实,吴老伯身体健康,生活相对独立,日常并不需要人特别照顾。只是,在老伴过世后他便独自居住,女儿女婿平时工作繁忙,难以贴身照料老人,多少有些担心。女儿吴女士便找到一键通关爱平台,为老人申请安装并接入关爱服务。

平台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为他定制了每周两次关爱电话,突出服务性和安全信息等,关爱老人健康、心情和情绪,提示日常安全信息,营造陪伴感和安全感,让家属和老人更放心。要是老人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一键拨通电话寻求帮助。眼下,吴老伯生活积极乐观、规律有序,还给一键通平台送来了感谢锦旗。

据了解,今年以来,闵行全区已有8000多位像吴老伯这样的高龄独居老人和其他有需求的老人被接入一键通关爱平台,享受专职关爱员提供的各种贴心服务。平台配备24小时呼叫座席,接听、记录并处理老人需求来电,配备各类专业座席及专职管理人员,确保老人一天任意时段来电都能接通,并保持100%回访率。


老人使用体验感如何?,​闵行为八千多位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一键通”闵行区莘庄镇莘松路|问题|老人

那么,“一键通”后台到底接到了哪些类型的老人求助电话?据统计,2023年2月-6月,平台呼入总量为12985人次,紧急救助75人次,非紧急救助127人次,一键咨询1919人次,一键叫车75人次,一键挂号13人次,生活服务774人次。其中,急救是“最硬核”的需求,咨询、陪伴则是最普遍的需求。

对此,也有不少人表示好奇:老人突感不适或遇到麻烦,仅靠一个电话,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对此,闵行康乐福养老服务热线平台运营方、华懋健康负责人张元颖告诉记者,“‘一键’的背后,其实是高效的资源整合和精细的为老服务,我们需要尽可能消除数字鸿沟,做到让老人‘无感’。比如一键叫车,老人打一个电话,背后是五六通电话的来回协调和细节确认,为了防止错过,关爱员还会跟司机敲定一个最方便的上车地点,并叮嘱老人大约过多久下楼,且一定要到指定的地点候车,千万不要走开……又如维修服务,我们对接了老人小区周边的大小供应商,可随时调动人员上门提供各种维修服务……智慧养老,‘吃’的是服务。”

和吴德强老伯不同的是,家住梅陇镇普乐路的88岁老人戴桂章心脏不太好,对一键通平台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助医方面。仅今年3月和4月,老人家属就曾4次联系平台帮忙呼叫120急救电话。


老人使用体验感如何?,​闵行为八千多位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一键通”闵行区莘庄镇莘松路|问题|老人

老人儿子戴金龙回忆说,3月6日晚间5:11,戴老先生突感胸口闷、呼吸不畅,并且,那几日胃口也不好,进食较少。他焦急地为老人拨通一键通,希望平台帮忙紧急呼叫救护车。关爱员快速了解情况后,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两分钟后,关爱员回电告知戴先生救护车已出发。最终,老人被及时送往闵行区中心医院就诊。

然而,两日后的下午,戴先生再次联系一键通平台,希望再次帮助联系120——父亲戴老先生经过救治后,仍感觉胸闷、喘不上气,情况紧急。关爱员立即联系120,并根据系统中老人的“一人一档”相关信息,提前告知120接线员老人的健康状况。120平台立即派车,把老人送往医院急救。戴金龙表示,在父亲四次急救过程中,多亏有一键通平台高效专业的帮助,否则很难这么快速平稳地渡过难关。

业内人士表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超过553万,全社会在应对养老问题上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本市现有养老服务人员存在较大缺口,且整体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一些区对于老人的需求及其状况排摸不够彻底;家庭养老还没做好充分准备;养老服务模式还有待创新,服务内容仍需完善等。如何用相对有限的人力物力,为老年人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是当前需要积极努力破解的难题。

“老人接入一键通热线服务平台,等于结识了一位随时在线的朋友、家人。”华懋健康运营总监蔡青介绍,常住闵行区且为闵行区户籍的高龄独居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特别关心的独居老年人,都可以申请一键通关爱服务电话,师傅会按照预约时间上门安装、手把手教老人使用电话,并询问老人日常生活困难和关注点等。通过前期沟通和一周两次关爱电话的积累,平台逐渐形成“一人一档”,为老人提供多元化贴心服务。“申请安装一键通的老人,只要住处有固定电话、智能手机或老年手机,本人基本能正常接听交流就行。”


老人使用体验感如何?,​闵行为八千多位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一键通”闵行区莘庄镇莘松路|问题|老人

据介绍,一键通平台可根据老人具体需求,提供生活、医疗、法律、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咨询,并跟踪监督服务过程,回访服务结果。平台还会总结分析服务数据,按照“一人一档”,在关爱通话中特别关注孤老、独居高龄老人、纯老家庭老人等群体的紧急救助,提供代叫120、110、119,联络家属或紧急联系人服务,并在电话里提供应急指导、救援跟踪等服务。今年,热线平台升级业务内容,还为老人提供心理咨询、政策解读、一键叫车、一键挂号等服务。

深耕养老服务行业十年,张元颖坦言,养老服务需要信息化支撑和赋能,以有限的人力和资源来提高服务效率、精准度和受惠面。与此同时,也需要创新和充盈为老服务的模式和内容。“我们一直在探索升级一键通热线服务,比如在无法联系到独居困难老人家属或紧急联系人时,探索和‘老伙伴’志愿者开展互助帮扶,或与‘时间银行’低龄活力老人志愿者结对服务等模式,以更好地服务老人,满足他们多方面需求。”

据了解,闵行区将在服务好已接入平台老人的同时,考虑开放一键通服务平台,为区内更多有需要的老人等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为何纷纷将上海郊区这个园区选为“梦开始的地方”?,留学生归国创业全域|创业|郊区
为何纷纷将上海郊区这个园区选为“梦开始的地方”?,留学生归国创业全域|创业|郊区

尽管只有28岁,但山东小伙薛云浩已是个“创业老兵”。从英国拉夫堡大学毕业回国后,他在外省市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第三次创业,他把目光投向了上海青浦。“园区又大又新,办公环境非常好!”这是薛云浩对上海青浦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第一印象。入驻园区仅一个多月,他创立的上海拾刻有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已迈入正轨,孵化的潮玩品牌即将面向市场。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位于虹桥商务区的青浦留创园正式开园,很快那里就成了“薛云浩”们的逐梦之地。不到一年,园区就吸引留创企业近50家,在园区打拼事业的近200名留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硕

预计投产后新增产值约50亿元,​莘庄工业区7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产业|制造业|项目
预计投产后新增产值约50亿元,​莘庄工业区7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产业|制造业|项目

6月30日,上海市莘庄工业区举行2023年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福斯特、军健君泽、澳华内镜等7个制造业项目同时开工,涉及重大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据了解,此次开工的7个项目,合计投资金额为18.68亿人民币,共计占地134.48亩。其中4个新拿地项目,3个存量改扩建项目,预计投产后新增税收约4亿元,新增产值约50亿元。7个项目全部符合闵行“4+4”产业定位。莘庄工业区此次在同一区域7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让制造业成为园区经济发展关键驱动力,同时推动闵行制造业向着高端化、智

上海这一“工程”为何生生不息,30年方法|服务|上海
上海这一“工程”为何生生不息,30年方法|服务|上海

夏季,来自云南临沧的外卖骑手杨权又迎来一年中最艰苦的送餐季节,但他的内心却很踏实:中山公园兆丰广场门前的“暖新巢”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一年四季,不论严寒酷暑,都是他和同事们挡风遮雨的港湾。这是长宁区众多“暖新巢”中的一个。出生于澜沧江边的“90后”杨权又并不知道,繁华的上海市中心,曾有不少百姓居住在陋室简屋中,其中一些人还面临重病、失业等一时难以逾越的困苦。兆丰广场所在的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就是其中一处。30年前,华阳基层干部们夜以继日走访,了解全部困难人群生活状况,并一一为之解难纾困。从此,一个以“了解人

​年轻人面临三种求职困境?上海金山举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主题日活动活动|创业|金山
​年轻人面临三种求职困境?上海金山举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主题日活动活动|创业|金山

6月19日下午,“雁归金山·职在湾区”2023年金山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主题日活动在海阔·东岸文化创意产业园举行,现场发布就业宝典、分享就业创业经历、优质企业路演招贤、就业工作成果展示、全面启动育苗仪式、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重点企业、见习基地和高校学子到场。值得注意的是,当天的现场招聘会共有52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212个,招聘570人,薪资普遍在7000元至10000元区间;入场近300人,收到简历238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5人。启动仪式上,《求职路上有“你”有“我”》小品表演,

中国航海博物馆户外空间首次免费夜间开放,航海重器展览上新海洋|中国|博物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户外空间首次免费夜间开放,航海重器展览上新海洋|中国|博物馆

6月13日,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上海市海洋局指导,中国航海博物馆与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共同主办的“探秘深蓝:中国海洋科考与深潜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在博物馆第二临展厅展出,展期将持续至2023年10月8日。此次展览是继“蓝色‘船’说”之后,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的“当代中国航海装备系列展”第二展。展览共分“综合科考”“专业科考”“特种科考”及“守护蔚蓝”四个部分,从科技、装备、自然等角度,重点展示当代中国海洋科考与深潜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阐释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强化海洋意识教育,助力推动海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