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这里的“没帽子”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何不想躺平?
这里的“没帽子”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何不想躺平?

毋庸讳言,有了各种人才称号的“帽子”,青年科技工作者可以得到更多的科研支持。但“帽子”毕竟有限,戴上“帽子”的也是少数,如何激发更多数没有“帽子”的青年的创新活力?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专为没“帽子”青年出台了人才激励计划。针对实践效果,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访了所里几位青年。【“这时候的肯定和认可对我来说意义很不一样”】“我获得所里支持的时候,《自然》封面文章还未发表,我也不是国家、上海市人才计划的入选者,在这个时候,获得的认可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这种激励让我可以全力以赴地投身研究,并让

特殊教育公益践行基地帮助他们成长,小小慈善超市成孩子们的校外实践课堂
特殊教育公益践行基地帮助他们成长,小小慈善超市成孩子们的校外实践课堂

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的宁宁很开心,今天他在外面“摆摊”,自己和同学一起插的10个小花篮受到过路市民的青睐,他也因此收获自己人生的“第一笔收入”。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黄浦区特殊教育公益践行基地揭牌仪式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慈善超市举行。未来,这里将成为宁宁们的“校外课堂”——在慈善超市这个小小社会里,孩子们将尝试实践各种“职业”,为之后踏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上海市黄浦区特殊教育公益践行基地揭牌据介绍,黄浦区特殊教育公益践行项目将在黄浦区教育局与半淞园路街道办事处的联合主导下进行试运行,将“社教融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崇明行动”: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崇明行动”: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9月1日,崇明区实验小学的美术老师袁老师离开了自己工作多年的城中心的百年老校,交流到位于庙镇的江口校区任教,缓解农村学校美术教师紧缺矛盾。新学年,和袁老师一样,崇明区有近100名教师加入到义务教育教师的交流轮岗中。崇明三岛地域面积大,学校离散程度高,农村小规模学校偏多。为了把每一所学校都办成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的好学校”,这几年,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科学配置资源缩小城乡差距2016年,静安区教育局与崇明区教育局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在崇明城桥镇新建了崇明区南西

上海有位“全国最美教师”这样创造教育“奇迹”,从薄弱校到优质校
上海有位“全国最美教师”这样创造教育“奇迹”,从薄弱校到优质校

作为一所家门口的普通公办学校,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小学一年级全部对口入学,20余年来对口学区没变。神奇的是,这所多年前典型的薄弱校却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学子们在中考中取得优异学业成绩、赢得家长良好口碑的同时,学生的近视率低于上海市的平均值近20%。这种蜕变,不仅书写了教育界“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奇迹”,更让学校成为家长学生向往的精神乐园。如今,静教院附校张人利带教的“徒儿校长”遍布上海所有区域,及江苏、贵州等全国多个省份,将“轻负高质”教育改革的创新经验不断辐射。这位70多岁的老校长,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