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校庆”背后是复旦对创新的孜孜以求,从1天到1个月学术|校庆|复旦

发布时间:Apr 13, 2024 21:35 PM

今年的复旦大学118周年校庆颇为特别。5月9日起,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文社理工医各学科的60多位复旦名师大家,在学校的文化地标——相辉堂,轮番呈上一场场学术盛宴。

“校庆种种活动,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1954年校庆前夕,时任校长陈望道提出这一主张,当年校庆即举行了复旦大学首届科学讨论会。从此,“学术校庆”成为复旦的一个传统。

有传承,亦有放大。从往年1场校级层面学术报告会到今年的31场,如此高频密集,使得复旦校园的学术文化氛围和密度空前浓郁。

有赓续,亦有创新。一场场学术报告会没有停留在“现在时”,更多的是在讲述“将来时”,最新前沿技术是什么,亟待突破的瓶颈在哪里。

弦歌不绝。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最新获悉,复旦大学将进一步打造相辉学术文化品牌,让“邂逅一场学术报告”成为每位学子联结复旦大学的集体记忆。


“学术校庆”背后是复旦对创新的孜孜以求,从1天到1个月学术|校庆|复旦

【“这是我最看重的一次报告会,也是准备最认真的一次”】

“好感动,像是回到了当年。”当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严锋站上相辉堂南堂,开讲《从岩画到元宇宙:人文与技术视野下的虚拟现实趋势》时,他不禁为之心潮翻涌。这是相辉堂2018年改建后他第一次站上这里的讲台,上大学时他曾经在这里表演过吉他。“相辉堂在复旦人心中很特别,没想到有幸在这里做报告。”

严锋

为了这场校庆报告,严锋准备了多日,反复修改PPT,“这是我最看重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也是我准备最认真的一次,因为这是我的母校过生日”。

作为一名中文系教授,为何会讲元宇宙?“我喜欢从文学、艺术角度看科技,反之也喜欢。”严锋说,虚拟化现实古已有之,岩画可被视为最早的元宇宙,“我想传递的是,今天的很多问题,不能光从自己的学科角度来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有越来越多的关联,需要跳出技术看技术。”报告会上,严锋与观众的互动很热烈,于是还延长了半小时。


“学术校庆”背后是复旦对创新的孜孜以求,从1天到1个月学术|校庆|复旦

在严锋看来,学术校庆非常体现复旦特色,可让师生接触到很多前沿技术,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比如,闵昊教授介绍了当下很热门的环境能物联网,不用电池,依靠从环境取得的能量供电;徐英瑾教授从哲学角度看ChatGPT,让我们对技术保持一定的警惕。我从中获益不少。”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周鹏教授坦言,受邀在相辉堂做学术报告,让他感到“荣幸之至”。大学期间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他曾在此纵声歌唱。“相辉堂是复旦学子的圣殿,杨振宁等大师级人物曾在这里演讲,如今成为校庆学术报告会的主场,更加凸显了学校对学术的重视。”

周鹏

“我想激发复旦学子对于前沿技术的好奇心,从而投身于创新探索中。”周鹏介绍,现有半导体的主要材料是硅,其本身是一个立体结构,不能无限缩小,且运算和存储是分开的,能耗太高。而与硅融合的二维半导体有望克服这些困难,是一片“新蓝海”。

“学术校庆是复旦的传统,今年的规模和力度都加大了,这非常有助于学术生态和土壤的培育。”周鹏说。


“学术校庆”背后是复旦对创新的孜孜以求,从1天到1个月学术|校庆|复旦

【第一次在线下见到张文宏,立即被“圈粉”】

“超级有收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肖馥莲,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校庆学术报告会,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从历史视角看待“人类文明、瘟疫与公共卫生”。在岁月长河中,人类历史和瘟疫一直相伴相生,瘟疫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全球化时代下,大流行的挑战一直存在,国际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

张文宏

这是她第一次在线下见到张文宏,立即被“圈粉”。“张教授的表达非常具有个人魅力。他甚至还提到了良渚文化遗址,是一位有着历史关怀精神的学者。”

“今年校庆的学术氛围特别浓厚,难得一下见到这么多的名师大家,很多次都想去现场聆听,可惜时间冲突了。”肖馥莲说,周围有听了报告会的同学也反馈“如沐春风”,“这些学术报告会开拓了我们的视野,非常期待下一次。”


“学术校庆”背后是复旦对创新的孜孜以求,从1天到1个月学术|校庆|复旦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荣少钦,为了现场聆听校庆学术报告“YouareMorethanYourDNA”,从枫林校区乘坐1小时地铁赶到邯郸校区。“主讲人都是我们表观遗传领域的Top级老师,机会难得。相辉堂南堂基本都坐满了。”

一位女性怀孕前就是糖尿病患者,会不会将糖尿病的易感性传递给后代?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院长黄荷凤说,最好的预防,就是从生命的源头开始,因此她的门诊多了一个“孕前门诊”。在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课题组组长石雨江看来,如果将DNA比作一把小提琴,表观遗传则是演奏的琴谱。衰老不是DNA突变引起,而是表观遗传错乱引起。

“这场报告会的信息量很大,增强了我对表观遗传前沿问题的认识。”荣少钦说,报告会结束后,他和实验室的同学还意犹未尽地进行了讨论。

复旦大学2000届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侯平,毕业后就再没有专门回校听过学术报告会。这次校庆期间,他聆听了系里两位特聘教授王祥荣与陈建民的报告会,并深有共鸣。“陈教授提到微塑料不仅会进入土壤、水体,还会进入空气;王教授讲了上海如何建设‘韧性城市’,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课题。”

侯平在学术报告会上见到了一些多年未见的同学,“这样的见面很有意义,这样的报告会通过直播对于提高社会的环境治理前沿认识很有帮助。”


“学术校庆”背后是复旦对创新的孜孜以求,从1天到1个月学术|校庆|复旦

【从1天到1个月,是对创新的孜孜以求】

把“学术校庆”的文化氛围从1天延续到1个月,背后是复旦大学对创新的孜孜以求。

早在2022年秋天,针对校内讲座论坛存在过于分散、各院系学术活动多囿于本学科的情况,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策划了“相辉前沿科学讲坛”方案,拟整合和统筹全校学术文化资源,形成校级层面聚焦科学前沿、促进学科交流的文化品牌。

复旦大学118周年校庆成为一个契机。能否集全校之力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相辉校庆系列学术报告”?校党委宣传部这一倡议得到各院系和实体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通过建立共享文档,各院系可自行选择合适的活动时间,校宣传部再与承办单位一一对接活动需求与细节。最后,共有69位专家学者登台主讲,其中24场学术报告进行了直播或录播后播出,单场直播最高观看人数为8.1万,这也成为复旦大学回馈社会的一扇窗口。

不同于往年,今年的校庆学术报告会开放了校友预约通道,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积极发动校友回校重温老师报告。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谈峥教授在报告后收到了冒雨赶来的校友的献花。


“学术校庆”背后是复旦对创新的孜孜以求,从1天到1个月学术|校庆|复旦

绝大多数报告人是第一次登上相辉堂作学术报告。相辉堂是校园内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变迁,是复旦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老校长李登辉正是在此提出了“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将相辉堂作为校庆学术报告会的“主场”,再合适不过。

邂逅一场学术报告,将成为复旦人的集体记忆,也将助力这所以基础研究见长的百年高校,焕发出更浓郁的学术气质,在创新的道路上进而有为。

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玩转”夏令营体验传统文化,做盘扣、学剪纸、包饺子国际|青少年|包饺子
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玩转”夏令营体验传统文化,做盘扣、学剪纸、包饺子国际|青少年|包饺子

做盘扣、学剪纸、包饺子,走进夏令营志愿者家中,感受上海人家的生活气息……20日,2023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在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正式开营,来自12个国家13个城市73名营员汇聚上海,与上海同龄人共同开启一年一度的国际友城青少年交流盛会。小伙伴们一起开展中文和中国画、非遗、汉服、盘扣、剪纸、篆刻、书法、陶艺、茶艺、衍纸、舞龙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学习、友城青年论坛交流、城市人文风貌考察、高校及场馆参访、城市定向挑战以及当地家庭生活体验等活动,绽放青春风采。除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实体活动体验外,营员和志

本科阶段志愿填报今天启动!这些重要提醒和建议必读,@高考生阶段|本科|志愿
本科阶段志愿填报今天启动!这些重要提醒和建议必读,@高考生阶段|本科|志愿

@所有高考生,根据高招日程安排,7月1日—2日每日上午8:00—晚上8:00,7月3日上午8:00—12:00,考生填报本科阶段除综合评价批次外的其他批次志愿。本次志愿填报内容具体为零志愿批次、提前批次、艺体类甲批次、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次、特殊类型招生、普通批次。填报方式为: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由学籍所在中学统一安排;非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由报名所在区招办统一安排。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7月1日-3日志愿填报期间,由于综合评价批次录取尚未完成,因此填报过综合评价批次志愿的考生仍须认真填报本科阶段其他批次志愿

投资+服务推动抗癌药进临床|孵化器里的创业故事,上市公司老总二次创业生物|孵化器|临床|孵化器
投资+服务推动抗癌药进临床|孵化器里的创业故事,上市公司老总二次创业生物|孵化器|临床|孵化器

最近,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惠和生物研发的1类创新药CC312启动一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CD19阳性B细胞恶性血液肿瘤。这是国内第一款、全球第三款获批进入临床的基于CD28共刺激信号的三特异性抗体药物。说起这款三抗新药的研发往事,惠和生物创始人朱化星博士记忆犹新:“2019年前,全球还没有一款三抗药物获批进入临床,一些投资人看不懂CC312。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诺恺莘康基金投资3000万元,帮助我们完成了A轮融资。”诺恺莘康是莘泽创业孵化器发起的风投基金。这家在张江科学城深耕多年的孵化

“紫东太初”全模态大模型发布,精准定位三维场景,听出《月光曲》畅谈贝多芬图像|应用|贝多芬
“紫东太初”全模态大模型发布,精准定位三维场景,听出《月光曲》畅谈贝多芬图像|应用|贝多芬

不仅可以听出《月光曲》畅谈贝多芬,也可以在三维场景里实现精准定位,还能够通过图像与声音的结合完成场景分析。6月16日,在人工智能框架生态峰会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正式发布“紫东太初”全模态大模型。该模型是在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1.0基础上升级打造的2.0版本,在语音、图像和文本三模态的基础上,加入视频、传感信号、3D点云等模态数据,突破了认知增强的多模态关联等关键技术,具备全模态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关联能力。会上,自动化所所长徐波首次对外实时展示了“紫东太初”全模态认知大模型在音乐理解与

坚持不懈就是人生一次历练,零陵中学肌无力考生完成高考: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高中|学校|高考
坚持不懈就是人生一次历练,零陵中学肌无力考生完成高考: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高中|学校|高考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历练。回忆整个高三的备考,不禁感叹时间的宝贵,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都将成为我一生的财富。”今天,零陵中学高三学生小宋完成了上午的高考外语听说测试后,从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考点出来,这位坐在轮椅上的高三毕业生说:“虽然学业和生活对我而言,都是不小的考验,但身处逆境,面临诸多困难,从未放弃过对高考的梦想。”小宋自幼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高中进入零陵中学后,学校为他提供了低楼层且靠近厕所的教室,方便进出,让他更自信地面对学习生活。“在学校,我遇见了许多善良、热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