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法院这个团队助力水清岸绿,工作常和水稻玉米打交道,扛着国徽到村里开庭资源|环境|崇明法院

发布时间:Apr 15, 2024 02:10 AM

“巡回法庭来了!”看见法官贺宇红和书记员带着直径小半米的国徽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报告厅,崇明区向化镇的村民奔走相告。8月15日,崇明法院在向化镇巡回开庭审理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

今年2月,陈某在禁渔期内驾船非法捕捞水产品,被查获渔获物25公斤。经审理,陈某被依法判决。“国徽一挂,威严感就上来了,不少村民会来旁听,这是最生动的生态保护普法教育课。”贺宇红说。

“捞50斤鱼,好像不算大事啊?”庭审结束后,有村民小声嘀咕。贺宇红走上前说:“危害大着呢!有的人喜欢非法电捕鱼,虽然捞上来没几条,但电鱼后整片水域鱼类会大量死亡,即便不死也容易变畸形,是很损的事。”听得村民连连点头。


崇明法院这个团队助力水清岸绿,工作常和水稻玉米打交道,扛着国徽到村里开庭资源|环境|崇明法院

让更多人知道非法捕鱼的危害,是崇明法院法官贺宇红的工作之一。记者了解到,崇明法院建立了一个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团队,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提供保障。

关注“人和地球的冲突”

崇明岛东部,陈家镇奚家港水闸桥附近,雄伟的大堤一眼望不到头。堤坝之外,一片绿草丛生的滩涂颇为显眼,滩涂上蜻蜓低飞,半人高的水草在风中发出“沙沙”声,远处的水杉林里不时有白色鹭鸟飞出。


崇明法院这个团队助力水清岸绿,工作常和水稻玉米打交道,扛着国徽到村里开庭资源|环境|崇明法院

“这里以前有水泥筒仓,有砂石堆场,还有混凝土搅拌站。我们和其他部门花了好大力气,才把相关建材公司清退,让滩涂恢复了它本来的模样。”贺宇红带记者走下大堤,沿着滩涂边的土路边走边介绍。

2003年,一家建材公司租赁了这片滩涂,至2019年合同期满,公司在滩涂上建造了临时水泥筒仓及砂料堆场从事混凝土生产。合同期满后,建筑材料公司不愿将滩涂腾退返还,引发纠纷。

贺宇红告诉记者,和其他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不同,环境资源案件里不仅涉及原被告的权益冲突,还有“人和地球的冲突”。“本案被告方的生产不符合‘长江大保护’的要求,也未获得滩涂土地使用权的许可,对滩涂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有负面影响。”


崇明法院这个团队助力水清岸绿,工作常和水稻玉米打交道,扛着国徽到村里开庭资源|环境|崇明法院

经调解,涉案企业腾退了近四分之三的承租区域,但仍保留水泥筒仓和封闭式堆场。外围区域腾退后,合议庭当机立断,对企业拒绝腾退的部分依法作出判决并督促企业限期腾退,最终企业将水泥筒仓等整体吊离。

崇明法院陈家镇法庭庭长、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团队负责人黄菲菲告诉记者,环境资源案件的地域特色非常明显。“在崇明全域禁猎前,不少老饕客都知道,崇明岛东部有野味:有人会用丝网捕鸟、在滩涂边捕鱼,然后将‘战利品’拿到附近的小饭馆出售获利。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团队成员做了不少工作。”

比如,曾有一伙人在崇明岛东部滩涂上徒手捕捉了大量跳跳鱼,后来被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判决除要求相关人员履行刑责外,还要缴纳数百万元罚金。2020年7月,王某等9人在海洋禁渔期内驾船出海,捕捞了超过17吨梭子蟹、踏板鱼、条虾等水产品,经崇明法院审理,涉案9人均获刑,涉案网具和所有渔获物均予以没收。


崇明法院这个团队助力水清岸绿,工作常和水稻玉米打交道,扛着国徽到村里开庭资源|环境|崇明法院

生态修复比判决更重要

在法院判决生效后,输了官司的一方要干啥?除了服刑、罚款、道歉等之外,在崇明,相关人员还可能被要求去割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有害野草。

此前,崇明区有6人在禁猎区猎捕野鸭、斑鸠等野鸟,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6人自愿与检察机关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崇明法院根据磋商主体申请,对磋商协议中达成的金钱赔偿与劳务代偿“双结合模式”予以司法确认。换句话说,这些猎鸟者将通过付出劳动进行一定程度的代偿。


崇明法院这个团队助力水清岸绿,工作常和水稻玉米打交道,扛着国徽到村里开庭资源|环境|崇明法院

“劳务代偿,即让‘捕鸟人’变成‘护鸟人’,通过参加一定时长的养护树林草地、疏浚河道等劳动,切实激发行为人的环保意识。罚钱、判刑不是目的,某种程度上说,生态修复比判决更重要。”黄菲菲说。

该案中,劳务代偿的期限为6个月,同时行为人还要缴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黄菲菲告诉记者,那段时间,相关村委会正好在集中清除一枝黄花,便要求涉案人员一起参与劳作。“除草地点正好在村道附近,对往来村民来说,这是最好的现身说法。”

崇明法院副院长朱浩杰告诉记者,在司法实践中,土地腾退案件面临诸多难点。“土地要腾退,地上种着的珍贵花木怎么办?在具体案件中,我们积极引入第三方企业对地上林木整体收购,实现了村民土地权益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崇明法院这个团队助力水清岸绿,工作常和水稻玉米打交道,扛着国徽到村里开庭资源|环境|崇明法院

数年前,一家工程公司和崇明区某村11个村民小组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承租土地468亩。后来,公司因经营不善而拖欠租金,11个村民小组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最终判决解除合同,工程公司应将土地还耕后腾退返还并付清租金。

“还耕后腾退”,简简单单五个字背后,涉及对27种近35万株树木的处置,包括樱花树、香樟树、榉树等。“如果强行腾退,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树木极易死亡,实在太可惜。”黄菲菲告诉记者,崇明法院和相关镇政府积极沟通,最后引入第三方收购了这些林木,并与村民小组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环境资源案件逐年减少


崇明法院这个团队助力水清岸绿,工作常和水稻玉米打交道,扛着国徽到村里开庭资源|环境|崇明法院

在崇明的生态发展征程上,2016年是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当年7月,崇明撤县设区;当年底,市政府发布《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举全市之力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在法院系统内,全市首个环境资源审判庭也于当年在崇明法院成立,对涉及环境资源因素的民事、行政、刑事及执行案件集中审理。

此后,经历多轮案件管辖权调整,加上法院系统内设机构改革,崇明法院撤并了环资庭,但保留了环资审判团队。考虑到陈家镇的特殊地理位置,从今年起,崇明法院将环资审判工作归入陈家镇人民法庭。目前,环资审判团队成员共有5人,除了黄菲菲、贺宇红两名法官外,还有两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

“来崇明之前,我万万没想到,法院的工作还能这么接地气,常常要到田间地头和水稻、玉米打交道!”28岁的法官助理赵美臣来自东北,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后进入崇明法院工作,是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团队的一员。她经手的案件往往和土地有关,经常需要去现场核实涉案地块的四至范围、作物生长情况等。


崇明法院这个团队助力水清岸绿,工作常和水稻玉米打交道,扛着国徽到村里开庭资源|环境|崇明法院

“有时候,判决书上简简单单一句‘考虑到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背后是团队成员用脚丈量土地后的结果:水稻的生长时间一般是6月到10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我们会尽量错开这个时间腾退土地,让一茬水稻收割完毕;有些案子的地块上种的是树苗,正常情况下四五年可有收益,树长到第三年时甲乙双方有了土地纠纷,我们会尽量说服双方继续履行合同,让生物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赵美臣说。

黄菲菲告诉记者,近年来崇明法院受理的环资案件总数明显下降,2021年共受理环境资源案件197件,去年下降至176件,今年上半年受理案件数为68件。“下降更明显的是环资刑事案件的受理量,今年上半年仅有3件,均为非法捕捞案件,非法狩猎案件数为零,说明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希望环资案件越来越少,崇明、长江口乃至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为何纷纷将上海郊区这个园区选为“梦开始的地方”?,留学生归国创业全域|创业|郊区
为何纷纷将上海郊区这个园区选为“梦开始的地方”?,留学生归国创业全域|创业|郊区

尽管只有28岁,但山东小伙薛云浩已是个“创业老兵”。从英国拉夫堡大学毕业回国后,他在外省市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第三次创业,他把目光投向了上海青浦。“园区又大又新,办公环境非常好!”这是薛云浩对上海青浦留学人员创业园的第一印象。入驻园区仅一个多月,他创立的上海拾刻有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已迈入正轨,孵化的潮玩品牌即将面向市场。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位于虹桥商务区的青浦留创园正式开园,很快那里就成了“薛云浩”们的逐梦之地。不到一年,园区就吸引留创企业近50家,在园区打拼事业的近200名留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硕

预计投产后新增产值约50亿元,​莘庄工业区7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产业|制造业|项目
预计投产后新增产值约50亿元,​莘庄工业区7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产业|制造业|项目

6月30日,上海市莘庄工业区举行2023年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福斯特、军健君泽、澳华内镜等7个制造业项目同时开工,涉及重大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据了解,此次开工的7个项目,合计投资金额为18.68亿人民币,共计占地134.48亩。其中4个新拿地项目,3个存量改扩建项目,预计投产后新增税收约4亿元,新增产值约50亿元。7个项目全部符合闵行“4+4”产业定位。莘庄工业区此次在同一区域7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让制造业成为园区经济发展关键驱动力,同时推动闵行制造业向着高端化、智

上海这一“工程”为何生生不息,30年方法|服务|上海
上海这一“工程”为何生生不息,30年方法|服务|上海

夏季,来自云南临沧的外卖骑手杨权又迎来一年中最艰苦的送餐季节,但他的内心却很踏实:中山公园兆丰广场门前的“暖新巢”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一年四季,不论严寒酷暑,都是他和同事们挡风遮雨的港湾。这是长宁区众多“暖新巢”中的一个。出生于澜沧江边的“90后”杨权又并不知道,繁华的上海市中心,曾有不少百姓居住在陋室简屋中,其中一些人还面临重病、失业等一时难以逾越的困苦。兆丰广场所在的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就是其中一处。30年前,华阳基层干部们夜以继日走访,了解全部困难人群生活状况,并一一为之解难纾困。从此,一个以“了解人

​年轻人面临三种求职困境?上海金山举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主题日活动活动|创业|金山
​年轻人面临三种求职困境?上海金山举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主题日活动活动|创业|金山

6月19日下午,“雁归金山·职在湾区”2023年金山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主题日活动在海阔·东岸文化创意产业园举行,现场发布就业宝典、分享就业创业经历、优质企业路演招贤、就业工作成果展示、全面启动育苗仪式、举办专场招聘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重点企业、见习基地和高校学子到场。值得注意的是,当天的现场招聘会共有52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212个,招聘570人,薪资普遍在7000元至10000元区间;入场近300人,收到简历238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5人。启动仪式上,《求职路上有“你”有“我”》小品表演,

中国航海博物馆户外空间首次免费夜间开放,航海重器展览上新海洋|中国|博物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户外空间首次免费夜间开放,航海重器展览上新海洋|中国|博物馆

6月13日,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上海市海洋局指导,中国航海博物馆与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共同主办的“探秘深蓝:中国海洋科考与深潜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在博物馆第二临展厅展出,展期将持续至2023年10月8日。此次展览是继“蓝色‘船’说”之后,中国航海博物馆推出的“当代中国航海装备系列展”第二展。展览共分“综合科考”“专业科考”“特种科考”及“守护蔚蓝”四个部分,从科技、装备、自然等角度,重点展示当代中国海洋科考与深潜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阐释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强化海洋意识教育,助力推动海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