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发布时间:Apr 13, 2024 22:04 PM

平凉路2767弄,坐落于上海东北角,杨浦区定海路街道,坊间称作“下只角”。

1921年,日商公大第一纱厂在此创建。1922年,其配套职员和工人宿舍竣工,定名“公大南北工房”。

1945年抗战胜利后,次年改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九纺织厂。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7月1日更名为国营上海第十九棉纺织厂,社区随之更名为上棉十九厂工房。

2021年是平凉路2767弄的第100年,9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带着12名本科生、2位助教走进这里。

一门新的课程——“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开始了。平凉路2767弄就是他们的“田野”。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两年后,2023年6月16日,《平凉路2767弄》出版暨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这一天上午,复旦大学举行了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参加这门课程的学生、这本新书的作者,从毕业典礼来到研讨会。

举办研讨会的当天上午正是复旦大学2023届本科生的毕业典礼施晨露摄

一个铆钉,一个田野标本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我和我的12位学生、2位助教,我们的生活与专业生涯,从2021年夏末开始与平凉路2767弄发生联系。”张力奋说。

2016年,曾任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创刊总编辑的张力奋回到母校任教。

“从伦敦回到上海,在和学生们的接触中,我感到他们为过多的课程所累,为过多的‘实习’所困,好奇心在钝化。”这种直接的感受促使张力奋开出这门跨新闻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新课程。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他说,新闻是记录,新闻事关记忆,新闻关注“微结构”。而平凉路2767弄,是一个合格的田野标本。

为什么?“这片区域严格按照阶层、等级、职务,建造了不同类型的建筑,包括英式别墅、日式排屋、新式里弄简屋等楼群”,它的历史契合张力奋的几个希望,“有近代上海发源的影子、市民社会的孕育、租界的记忆、新中国对新社会的重构”。“把第一个田野基地定在杨浦,我是有私心的,希望让这个奠定了上海近代工业的老区在版图上多一个记忆的铆钉”,平凉路2767弄,上棉十九厂职工宿舍区,一个已经不复存在的纺织厂,一个仍存活的工房居民区,就是这个铆钉。

研讨会现场施晨露摄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当这群教新闻、学新闻的师生走近这个“铆钉”,它正在松动。平凉路2767弄被列入当年政府旧改动迁征收计划,时间周期恰与课程计划重合。

“说实话,刚开始,听说课题组要来,我是有顾虑的。作为旧改的基层工作者,我的任务就是做好旧改的推进工作。而张教授带领的课题组是要留住民间记忆,当他们走进居民家庭,会不会勾起居民对房屋的留恋?”定海路街道旧房改造办公室主任杨建元直率回忆道。

不光杨建元有顾虑,张力奋坦言,一开始接触居民,他们也有疑问,“这位英国回来的教授到底要做什么呢?”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居民们凭什么要把记忆交给我们?”参加这门课程的2019级新闻学本科生陈杨也有困惑。她把走进平凉路2767弄称为田野的入场,“需要耐心、细心”。“有一户在街角开面馆的叔叔阿姨,一开始,我不敢问他们太深入的问题。我每周去吃面,直到他们搬离那里,我终于敢去他们家中记录离开时的场景。我们坐在一起吃了早饭,聊了过去不敢聊的事情。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的关系跟以前有了实质性的不一样。”陈杨说,很多居民困惑,为什么要拍我?我的居住条件不太好,我的经历微不足道,与居民接触的过程中,她发现“个体的记忆串联起来,远比单纯的宏大叙事丰富”。

“宏大叙事阻碍了真实问题的研究,‘大题小做’盛行,能不能反过来‘小题大做’?”张力奋说。

研讨会现场施晨露摄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捡“垃圾”,拾记忆

“天天爬上爬下‘捡垃圾’——居民遗留下来的生活用品,没有学者的架子。”这是平凉路2767弄居民达世德对张力奋的印象。

“达叔”,张力奋和他的学生们都这样称呼1953年生的达世德。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在《平凉路2767弄》第340页,有一幅照片“田野第一课:达叔及其手绘黑板”。听说复旦大学的课题组要来,这位把复旦视为心中殿堂的2767弄原住民找了三块黑板,画了三幅2767弄不同年代的地图。书里收录的“田野”教学记录节选,最后一则2021年12月28日也和达世德有关。他给张力奋发短信告知:“小院今日封了,牌子已放居委,马桶如不需要就处理了,会议室几件物品继续保留……”附带的还有10道出给学生们的题目。比如,2767弄1号曾是什么地方?2767弄门牌号最大数是几号?2767弄有11号吗?为什么?“调研结束了,同学们能否全部答对?”

“2767弄太复杂,外头的人一进来就蒙了。”达世德在平凉路2767弄先后住过三处地址,西13弄7号前客堂、东5弄2号前后客堂、西5弄3号前客堂。“97岁的老父亲在工房住了80年,如今行动不便,依然怀念工房的生活。母亲去年过世,以前和他们关系好的邻居也基本不在了。”

“口述实录里一代原住民已很少,主要是上世纪50年代生人,新中国成立前的亲历少。这已经说明,平凉路2767弄作为一个样本,对居民所做的记录,具有抢救意义。”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说。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另一位2767弄居民仇家新也来到研讨会现场,他与达世德同一年生。“2021年5月,我们邻居聚会,当时已经听说要拆迁,老邻居们不约而同怀念起儿时时光。聚会后,我写了一篇文章,短短一个月里,在2767弄的好几个群里不胫而走,不是因为我写得多好,而是2767弄就是我们的家园。原以为美好记忆就此湮没在岁月里,很幸运等到了张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仇家新说,这本《平凉路2767弄》一定会得到老街坊、老同学的喜爱,“更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也感兴趣,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每一个行将搬离的人可能都有复杂的感情,恨房子日益破败、拥挤,爱曾经有过的记忆。因为共同记忆会产生高度认同,会产生一个社区共同体、一个阿斯曼所说的凝聚性结构,使文化得到延续。如果没有了这个共同的文化记忆所构成的共同体社区,人就会失去他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是他一生的归属和依恋。”徐锦江说,在城市的大变迁中,这种情感成分必须得到关心,历史研究不仅仅是考古,更是为了活化,是“回到将来”。

“我也捡了点‘垃圾’,说起来是宝贝。”达世德给张力奋带了几页纸,有1950年代南洋模范补习学校的收据、1970年代工人业余学校教师的聘书……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张力奋最近在平凉路2767弄收集的居民遗留物品施晨露摄

张力奋给因身体原因没能来研讨会的访谈对象刘必芳准备了礼物——一份老画报。刘必芳生于1952年,父亲是高级技术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平凉路2767弄》第189页有一张照片,是年轻的刘必芳坐在家中的藤椅上,读着手里的《新阿尔巴尼亚》画报。“每个月到五角场的邮政所买当时唯一可以买到的外国画报,是她青少年时期的重要记忆。我是‘捡垃圾’专业户,找到了这张照片上1970年5月的《新阿尔巴尼亚》画报。”张力奋说。

始于课程,溢出课程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2021年,力奋说要开一门新课,我问了一个问题:这门课折不折磨学生?他说,肯定‘折磨’。我的心里有底了。”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说,“一门‘折磨’学生的课,意味着先‘折磨’老师。只有老师用心,学生才会用心。”

“力奋教授不仅‘折磨’学生,也‘折磨’编辑,同时更‘折磨’他自己。”学林出版社副社长楼岚岚印证了徐雷的判断。

“去年底,我们看到了项目组的成果,编辑团队和作者团队一次次磨合,最终形成这本书的呈现方式,就是以16篇第一人称口述作为书稿主体,以采访者的田野手记作为他者视角的辅助,同时穿插89组、120幅图片,起始以一篇导读梳理十九棉厂的历史。”在楼岚岚看来,《平凉路2767弄》是一本充满复旦气质的书,“同学们对此的投入、追求极致的精神,编辑们通过书稿感受很深。有位同学做了这片区域的‘植物志’,还有同学为讲清楚采访对象这户人家50多年家庭陈设和居住空间的变化,画了15幅手绘图。”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楼岚岚和她的同事为新书设计了一张特别的明信片,印上了这门课程的师生都很珍惜的“最后一课”合影。施晨露摄

“这门课为我们带来启示:新闻学的学生如何培养?复旦的学生如何培养?在AI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徐雷的答案是“深度”,“培养一个人思考的深度,提问、学习、实践的能力,就不用惧怕被AI取代。”

“课改、教改,改到深处,触及实际的难点和痛点,很难全部推倒重来。‘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这门课做的是增量,以此为标本,像旧改一样,继续一个点、一个点扎下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谈到与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交流,“即便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专业70%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不变的,剩余的30%是如何做得更好。”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参加这门课的同学必须独立完成一篇居民口述史。从接触访问人到采访、整理成稿,再补充采访,平均所花费的时间是30个小时,相当于一门基础课程整个学期的教学时间。学生们还分成四个专业小组,承担不同的研究任务。”张力奋说,新闻的本位是跨学科,是整合核心能力,是关注“周边世界”,是对“微社会”的学习。“实践是学理、学术、大学教育应有之义,是内生的”,通过这门讲求实践的课,学生们或许会发现观察与研究是有趣、有意义的事,会发现周边世界很复杂,但比想象中更有温情和人性,诚实守信、不取巧,仍然能换得信任,“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复旦老学生,能教这批学生是件快乐的事,是我很在乎的回报。”

研讨会后,张力奋为课程助教、学生签名施晨露摄

“对事实尊重、对人民尊重、对历史尊重,重视现场和人。”为“达叔”做访谈的吴亦阳说,“在大三略感迷茫的时期,从这门课获得的激励,应该会记一辈子。”


当平凉路2767弄成为一门新闻课定海路街道|达世德|平凉路

“我来自四川自贡,一个曾经工业发达的五线城市。走进平凉路2767弄,有一种回家了的亲切感。”欧柯男就是做了“十九棉植物志”的学生,植物志里有2767弄的葱蒜韭菜、石榴柚子、银杏香樟……“从居民口中得知,那棵硕大的银杏树经历了80年风雨。没有人认证它为古树,但它确然是一个守望者、见证者。”

欧柯男所做的“植物志”施晨露摄

“个人记忆、社区记忆对年轻一代意味着什么?有位同学在手记里写道:走进十九棉,我却发现十九棉在旧改前,其实早已默默地出走,十九棉和它保留着、支撑着的生活,正在一点点地流逝。收拾好记忆的行囊,也是时候该说‘再见’了。年轻一代不拖泥带水,不像老一代那样缠绵,对他们来说,田野调查更像是一次相遇和唤醒。”徐锦江说。

“《平凉路2767弄》是对一个自成单元的百年社区人文历史的深度发掘,是对都市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式的全景素描,是对一个行将消逝的社区带有抢救性质的人文考古,是一群具有社会学意识、历史学素养、新闻学专业的学者所做的都市口述史的典范之作。”上海史专家熊月之为这本书撰写了万字序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建设单位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时,必须先经有关单位考古勘探,简称“考古前置”。“城市的文化底蕴在于其人文历史,成千上万普通居民的油盐酱醋、喜怒哀乐、家长里短、文化素养、家国情怀,才汇成城市文脉的波涛汹涌。将来,如果我们所有即将拆迁、即将改造、即将消逝的里弄,都先进行这番‘人文考古前置’,我们的城市文化底蕴必然更为丰厚,更有温情,更加宜居、宜业、宜游。若此,这部口述史的意义,也就远远超出平凉路2767弄的范围,超出上海的范围,甚至超出新闻学、社会学与历史学的范围。”

“这周,我又和达叔一起去‘捡垃圾’了。我们一起吃了牛肉面,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张力奋说,“平凉路2767弄真的不在了。我们比较完整地记述了上海一个老旧小区的历史、居民记忆、日常生活、建筑与空间变迁。这个社区的记忆将永远保存了。”

四个半小时“马拉松”式研讨会,一个个真诚的分享。主办方提供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IMAX公司、蓝蚁传媒旗下的制作公司新加坡海滩别墅影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传播集团解读中国工作室7月3日宣布,将联合制作纪录电影《象行记》。这部影片将记录野生亚洲象群于2020年开启的那场迁移之旅,呈现野生象群的栖息地——中国云南隐匿于世的风光,揭示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故事和鲜为人知的秘密。该纪录电影时长约90分钟,目前正在中国制作,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计划于2024年在IMAX影院上映。《象行记》不仅将呈现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关系,还以全新的视角记录了大家所熟知的16头野生亚洲象在2020年3月离开原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7月1日上午,上海歌舞团的排练厅变成了电影片场。摄影机、灯光、轨道、摇臂就位,透过导演郑大圣的监视器,可以看见高清镜头下,上海歌舞团演员们身体舞动与镜头移动的默契配合。郑大圣穿着一件连帽衫,身后印着四个字“胆子要大”。把一部“爆款”舞剧拍成电影,的确需要胆量。拍摄过程中更要胆大心细,一个“李侠”与“小裁缝”的舞段,反复拍摄了多次。导演郑大圣紧盯监视器这是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的第一天,片场忙碌有序。这部电影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SMG旗下上海歌舞团和尚世影业联合摄制,曾执导电影《1921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浦东新区2023文创重点企业稳增长服务季活动6月16日启动。活动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主办,旨在整合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和社会机构等综合资源,优化文创企业发展生态,推动文创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活动季聘任了一批文创产业稳增长服务引领导师,同时,“益企同心”服务专员团队正式亮相,未来将打造“五个一”暖心服务:即“一条专线”“一个邮箱”“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一个园区企业互动微信矩阵”“一支专项协调专员队伍”。团队将着力做好政策宣传员、问题协调员、发展护航员,用踏实贴心的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国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晋平个展“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6月3日至7月10日亮相上海新晋界艺术空间,本次展览展出了近20幅徐晋平近年创作的以玉兰花为主题的作品。徐晋平徐晋平的花鸟画作品融合了整体的诗意美和清新的韵致,展现出形与神相互交融的特殊魅力。他笔下的千枝万蕊的玉兰花朵朵向上,似在雪中浸润,在古建筑的映衬下,彰显高贵气质。徐晋平运用巧妙的留白和精湛的技巧,在轻快自然的笔墨中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和审美趣味。展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担纲学术指导,他表示,“徐先生笔下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携新作《不虚此行》入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胡歌特意翻开与导演刘伽茵的微信聊天记录,“2021年7月13日,看完曹保平老师发我的剧本,我和导演加了微信。我在《不虚此行》剧本看到平时回避的话题——死亡。东方文化不太愿意面对死亡,所以人们平时不太做准备,死亡让人措手不及,我有类似经历。”《不虚此行》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编剧并执导,胡歌领衔主演,吴磊、齐溪主演,白客特别出演。电影讲述一个“掉队”的普通编剧闻善偶然中开始以撰写悼词为生,在与各色普通人的相遇里,闻善慰藉他人、也获得温暖,最终找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