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教师节

发布时间:Apr 15, 2024 18:48 PM

古往今来,老师的角色有多元化的呈现。师傅是最接地气的老师。“师傅”在古代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等官职的合称,负责教习太子。走出宫廷后,这个称谓被老百姓沿用,拿来称呼各行各业负责带徒授艺的老师。过去,学徒往往寄住在师傅家里,师傅要传给徒弟在行业里安身立命的本事,也兼负半个监护人的作用,对徒弟的管教要格外严厉些。电影《霸王别姬》里的戏班班主关老爷子、《百鸟朝凤》里的唢呐班班主焦三爷等,都是旧时曲艺戏剧行当里典型的师傅形象,让人又爱又怕,徒弟们只能且敬且从。新中国成立后,工厂车间、饭店后厨等有技艺传授的地方,就有师傅带徒弟,不过这时的师徒关系要文明得多、客气得多,已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更进一步的关系,是师父。古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的是强调尊师重道。《吕氏春秋·劝学》曰:“事师之犹事父也。”古人从师有仪式感,一旦拜入师门就是一辈子的渊源,以事父之礼事师符合“天地君亲师”的纲常伦理,现实生活中有法可依。当年孔子去世,弟子们以丧父之礼为其守孝三年。子贡“思慕情深”,结庐守墓,服丧六年才离去。

传统拜师礼庆祝教师节。新华社

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在毕业季的一场校园交响音乐会上,主持人在介绍到场嘉宾时,对校内师长一概称作“老师”,由此引发了一位发言嘉宾的特别夸赞和激昂点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人似乎更洒脱些,倒也不是说他们毫不在意职称职务,而是他们更在意别的,比如学位。中国留学生初到欧美,习惯按国内规矩逢人就喊“Professor”,殊不知西方学者引以为傲的是自己辛苦挣来、能证明学术水平的学位,有博士学位的老师更愿意被人称作“Doctor”。对于没有教授席位也没有博士学位的老师,直呼姓名也比称呼一个不切实际的头衔要礼貌。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教师节

身为人师,明确自己的身份角色和社会期待,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建立边界感,然后才能把握好言传身教的规矩尺度。比如,做研究生的导师,既要培养学生做学问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服务人民,而不是成为书斋里的隐士或“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给徒弟当师傅的,既要舍得拿出看家本领,又要扶持徒儿们在行业里立足,尽到“扶上马、送一程”的义务。

而对应不同时期、不同学生,如果要从老师的众多名分里找一个作为自己教育事业的追求,在我看来,最理想的莫如“先生”。此先生,非社交话语体系中称呼男士的先生,非“有酒食,先生馔”中作为长辈的先生,也非西洋社会中的“gentleman”,而是徐特立先生、杨绛先生那一类的先生。

徐特立先生。新华社

“先生”一词,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积淀了丰富的内涵。《诗经·大雅·生民》中写到后稷出生:“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里的“先生”指“头胎”;《礼记·士相见礼》中的“先生”义同公务员:“先生,致仕者也”;《孟子》里的“先生”是“学士年长者”;《国策·卫策》给“先生”加上了道德标准:“先生长者,有德之称。”清朝时,私塾里的老师也被普遍称作先生。以上种种,从年龄到学问再到德行都突出了先生的与众不同,但还不足以界定先生在教育领域的形象和地位。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教师节

文人辞章中,对先生的刻画最贴切的当属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纵观近现代以来被学术界、教育界尊称为先生的知识分子,莫不如是。其学识之卓越,其人格之皎洁,其影响之深远,如高山峻岭之巍峨超拔,如长江大河之奔腾浩荡,长养万物而不居功,历尽沧桑而不移志。

徐特立先生是毛泽东最敬佩的老师。他一生践行教育救国之宏愿,28岁入长沙师范速成班,30岁“抽刀断指”血书抗议清政府卖国,42岁赴法国勤工俭学,50岁冒着杀头危险加入中国共产党,58岁随军长征,古稀之年犹思老骥伏枥,作“您我励残年,尽瘁此心血”的诗句与朋辈共勉。徐先生在湖南任教20年,留下许多爱学生如子的佳话。任长沙师范学校校长时,他与校内主任、庶务领同样的月薪,还时不时接济穷学生,甚至曾亲自打水给学生洗脚上药。

杨绛先生在《百岁感言》中写道:“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淡定与从容,不是什么都无所谓,更不是躺平,而是将军路上不搏兔,是坚守信念一往无前,是心胸博大自有乾坤。如果说徐先生的断指血书、临危入党是勇者无畏的淡定与从容,那么杨绛先生在动荡年代的和光同尘、举重若轻便是智者无争的淡定与从容。正是这份定力支撑她穿越荆棘,走过黑暗,将苦难和磨砺含忍成珠。

钱锺书先生与杨绛先生。新华社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教师节

《说文解字》注:二千五百人为师。《尔雅》称:师,众也。众则必有主之者,《周礼·地官司徒·师氏/媒氏》注: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韩愈《师说》又讲:“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简言之,师的角色就是众人的领路人、传道者。先生者,先知先觉先行,正是天选之师。

先生所在,师道所存。似徐特立先生和杨绛先生这等可敬可亲的先生不胜枚举,后生只要发奋笃行,亦可学而驯致。任尔东西南北风,先生之风总在山高水长。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IMAX公司、蓝蚁传媒旗下的制作公司新加坡海滩别墅影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传播集团解读中国工作室7月3日宣布,将联合制作纪录电影《象行记》。这部影片将记录野生亚洲象群于2020年开启的那场迁移之旅,呈现野生象群的栖息地——中国云南隐匿于世的风光,揭示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故事和鲜为人知的秘密。该纪录电影时长约90分钟,目前正在中国制作,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计划于2024年在IMAX影院上映。《象行记》不仅将呈现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关系,还以全新的视角记录了大家所熟知的16头野生亚洲象在2020年3月离开原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7月1日上午,上海歌舞团的排练厅变成了电影片场。摄影机、灯光、轨道、摇臂就位,透过导演郑大圣的监视器,可以看见高清镜头下,上海歌舞团演员们身体舞动与镜头移动的默契配合。郑大圣穿着一件连帽衫,身后印着四个字“胆子要大”。把一部“爆款”舞剧拍成电影,的确需要胆量。拍摄过程中更要胆大心细,一个“李侠”与“小裁缝”的舞段,反复拍摄了多次。导演郑大圣紧盯监视器这是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的第一天,片场忙碌有序。这部电影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SMG旗下上海歌舞团和尚世影业联合摄制,曾执导电影《1921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浦东新区2023文创重点企业稳增长服务季活动6月16日启动。活动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主办,旨在整合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和社会机构等综合资源,优化文创企业发展生态,推动文创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活动季聘任了一批文创产业稳增长服务引领导师,同时,“益企同心”服务专员团队正式亮相,未来将打造“五个一”暖心服务:即“一条专线”“一个邮箱”“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一个园区企业互动微信矩阵”“一支专项协调专员队伍”。团队将着力做好政策宣传员、问题协调员、发展护航员,用踏实贴心的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国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晋平个展“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6月3日至7月10日亮相上海新晋界艺术空间,本次展览展出了近20幅徐晋平近年创作的以玉兰花为主题的作品。徐晋平徐晋平的花鸟画作品融合了整体的诗意美和清新的韵致,展现出形与神相互交融的特殊魅力。他笔下的千枝万蕊的玉兰花朵朵向上,似在雪中浸润,在古建筑的映衬下,彰显高贵气质。徐晋平运用巧妙的留白和精湛的技巧,在轻快自然的笔墨中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和审美趣味。展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担纲学术指导,他表示,“徐先生笔下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携新作《不虚此行》入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胡歌特意翻开与导演刘伽茵的微信聊天记录,“2021年7月13日,看完曹保平老师发我的剧本,我和导演加了微信。我在《不虚此行》剧本看到平时回避的话题——死亡。东方文化不太愿意面对死亡,所以人们平时不太做准备,死亡让人措手不及,我有类似经历。”《不虚此行》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编剧并执导,胡歌领衔主演,吴磊、齐溪主演,白客特别出演。电影讲述一个“掉队”的普通编剧闻善偶然中开始以撰写悼词为生,在与各色普通人的相遇里,闻善慰藉他人、也获得温暖,最终找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