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人设也靠拼单?,美文靠抄、美图靠拿,“立秋文案”登热搜媒体|社交|媒体人

发布时间:Apr 14, 2024 15:49 PM

8月8日,秋天第一个节气“立秋”如约而至,再次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

在社交平台热榜上,与立秋相关三个话题进入前10,排在最前面的竟是“立秋文案”。通过这一关键词搜索,人们可以轻松获取立秋相关的文字、图片乃至视频和背景音乐,“搬运”至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

近年,二十四节气成为社交媒体热搜常客,活跃在社交媒体的网友会在当天以时令美图、应季诗句来记录。

节气该不该成为立人设的道具?在一些网友看来,如果不是有感而发,图文、视频都要靠抄来立人设大可不必;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愿意主动搜索立秋文案说明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只要图文代表自己的心境,为何要被指责虚伪?”

“立秋文案”为啥有热度?

节气,自然与商业的“气氛组”

“早上一刷朋友圈,全是立秋的消息。”早上7时35分,家住长寿路的市民岳盈在地铁上打开手机,发现许多朋友都在发图文和视频记录节气,有人发了一张依然满是绿叶的银杏树结出果实的照片,配文“等待生活变得金黄”;有人发了上班路上的视频,写着“立秋,天气还是那么热,也还没到品尝成果的季节。”“这几年我都不用看节气,每到节气朋友圈都会刷屏。”


社交媒体人设也靠拼单?,美文靠抄、美图靠拿,“立秋文案”登热搜媒体|社交|媒体人

不光普通市民的朋友圈,公众人物也爱在社交媒体晒“节气”。演员曾黎晒出一组身着具有传统元素服装品茶的照片,称之“立秋的仪式感”。而钢琴家郎朗则发了一条吃面的视频,发文“立秋是不是要贴秋膘”。

各类文博场馆在“晒节气”方面向来不甘人后。故宫博物院发布了御花园北门顺贞门等建筑的屋顶,“凭高远望,层霞深处正凝秋”。上海博物馆则公开了“上博节气海报”立秋入选作品,网友@是废猫呀的作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获评最佳。这张海报将明代石湾窑叶式洗化为船只,一人撑杆立于其上,再辅以水墨山水。这项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征集网友以上博文物为元素制作节气海报。

借助节气推动人气的商业营销也不少。电影《封神第一部》就在立秋当天发文,“‘立秋’秋风起,少年归。”而盒马则像每个节气那样再次推出应季的“立秋菜单”。相比之下,还有一些利用节气的营销就显得牵强,微博上“立秋第一杯奶茶是饿了么免单给的”让部分网友吐槽,“这么老的话题是来怀旧的吗?”美团买药推出了“今日立秋不宜阿啾”的话题,也被网友吐槽“谐音梗要扣分”。

谁在用“立秋文案”?

就在各类立秋话题轮番登上热搜之时,抖音热榜上的“立秋文案”稳坐同类话题之首。点进这一词条,能看到各式各样与秋天相关的短视频,既有飘落而下的梧桐叶,拿在手心的红枫叶这样的“基本款”,也有抬头偶见的夕阳、夜色中远去的背影这样的“故事款”,还有些直接言明“适合发朋友圈的立秋文案”“立秋文案进阶版”,甚至有些直接将图片与文案配合好,可以直接“抄作业”。

社交媒体上的“立秋文案”

在其他社交平台上,各类“立秋文案”同样丰富。有账号整理了立秋可用的古诗句,有账号提供的立秋“好句”竟多达50条,各类秋天美图同样丰富。而岳盈看到那句重复三次的话,被收进许多立秋文案中。


社交媒体人设也靠拼单?,美文靠抄、美图靠拿,“立秋文案”登热搜媒体|社交|媒体人

在一家国企工作的刘先生坦言自己会将拍到的照片配上选来的文案在节气或传统节日时发。“公司部分业务跟文化产业相关,发这样的朋友圈不突兀,也显得朋友圈不完全是‘工作圈’。”他一般选择古诗词作为节气文案,绝对不碰那些与个人感情相关的现代词句。即便是古诗词他也得在网上搜文案,“确实记不住那么多。”

刚刚从一家私企离职的洛影也是节气文案爱好者。“我会搜索看看如今在流行什么,有什么梗,然后根据自己当下的情绪适当改改。”她认为自己重点在于记录当下心境,就像在写上了密码的日记,“有些文案确实比自己写得好呀。”

而从事家具销售的吴女士则是被公司要求按节气发朋友圈,有时公司还会提供海报图。“我确实不知道该写什么,发一张图又太直白了,所以会在网上找文案。”

在刘先生看来,自己引用古诗词来记录节气并没有什么不妥,“节气、古诗词都是传统文化,是我们共有的财富,我只是从其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

重复三遍的文案索然无味

“夏天的遗憾,终将被秋风化解。”岳盈的朋友圈里,这句话被重复了三遍。“本来挺有感觉的一句话,重复看到就索然无味,而且觉得他们不真诚。”在她看来,这些人就像“拼单”运用营销号从各处抄来的文案来为自己在社交媒体立人设。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叶女士朋友圈有一位前同事,每逢节气都会发布一张十分精美的图片并配合文案,“我知道他的文案都是各处抄来的,但是图片很美,而且其他人点赞说拍得漂亮他也回复谢谢。”直到后来叶女士偶然刷到社交媒体上一位摄影爱好者,才发现这位前同事一直在盗图,“为了立人设盗图抄文案不可笑吗?”


社交媒体人设也靠拼单?,美文靠抄、美图靠拿,“立秋文案”登热搜媒体|社交|媒体人

和叶女士一样,不少人担心“立秋文案”这样的热搜出现,是虚拟社交生活模糊了节气真正的意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林霖表示,随着节气在互联网热度走高,容易成为流于表面的热闹。“很多立秋文案都是千篇一律的所谓‘人生感悟’,跟节气、习俗、传统没任何关系。我喜欢那些在节气时记录自己真实感受的人,真诚永远是最重要的。”

林霖印象最深的立秋朋友圈,是一张天气预报截图,文字写着“立秋之后,虽然还是很热,但晚上最低温度渐渐下来了。”在她看来,比起那些看起来美丽的文字和图片,“对方是认真在感受节气变化。”

立秋暑未消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IMAX公司、蓝蚁传媒旗下的制作公司新加坡海滩别墅影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传播集团解读中国工作室7月3日宣布,将联合制作纪录电影《象行记》。这部影片将记录野生亚洲象群于2020年开启的那场迁移之旅,呈现野生象群的栖息地——中国云南隐匿于世的风光,揭示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故事和鲜为人知的秘密。该纪录电影时长约90分钟,目前正在中国制作,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计划于2024年在IMAX影院上映。《象行记》不仅将呈现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关系,还以全新的视角记录了大家所熟知的16头野生亚洲象在2020年3月离开原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7月1日上午,上海歌舞团的排练厅变成了电影片场。摄影机、灯光、轨道、摇臂就位,透过导演郑大圣的监视器,可以看见高清镜头下,上海歌舞团演员们身体舞动与镜头移动的默契配合。郑大圣穿着一件连帽衫,身后印着四个字“胆子要大”。把一部“爆款”舞剧拍成电影,的确需要胆量。拍摄过程中更要胆大心细,一个“李侠”与“小裁缝”的舞段,反复拍摄了多次。导演郑大圣紧盯监视器这是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的第一天,片场忙碌有序。这部电影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SMG旗下上海歌舞团和尚世影业联合摄制,曾执导电影《1921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浦东新区2023文创重点企业稳增长服务季活动6月16日启动。活动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主办,旨在整合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和社会机构等综合资源,优化文创企业发展生态,推动文创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活动季聘任了一批文创产业稳增长服务引领导师,同时,“益企同心”服务专员团队正式亮相,未来将打造“五个一”暖心服务:即“一条专线”“一个邮箱”“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一个园区企业互动微信矩阵”“一支专项协调专员队伍”。团队将着力做好政策宣传员、问题协调员、发展护航员,用踏实贴心的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国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晋平个展“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6月3日至7月10日亮相上海新晋界艺术空间,本次展览展出了近20幅徐晋平近年创作的以玉兰花为主题的作品。徐晋平徐晋平的花鸟画作品融合了整体的诗意美和清新的韵致,展现出形与神相互交融的特殊魅力。他笔下的千枝万蕊的玉兰花朵朵向上,似在雪中浸润,在古建筑的映衬下,彰显高贵气质。徐晋平运用巧妙的留白和精湛的技巧,在轻快自然的笔墨中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和审美趣味。展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担纲学术指导,他表示,“徐先生笔下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携新作《不虚此行》入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胡歌特意翻开与导演刘伽茵的微信聊天记录,“2021年7月13日,看完曹保平老师发我的剧本,我和导演加了微信。我在《不虚此行》剧本看到平时回避的话题——死亡。东方文化不太愿意面对死亡,所以人们平时不太做准备,死亡让人措手不及,我有类似经历。”《不虚此行》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编剧并执导,胡歌领衔主演,吴磊、齐溪主演,白客特别出演。电影讲述一个“掉队”的普通编剧闻善偶然中开始以撰写悼词为生,在与各色普通人的相遇里,闻善慰藉他人、也获得温暖,最终找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