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跟着总书记感悟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系统|山水|智慧

发布时间:Apr 13, 2024 21:24 PM

新华社内蒙古巴彦淖尔6月10日电题:记者手记:跟着总书记感悟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黄玥

黄河“几字弯”,九曲黄河中,苍劲有力的一笔。

乘飞机从北京前往内蒙古巴彦淖尔,自东向西,航线大致沿着阴山山脉的走向。进入巴彦淖尔上空,透过舷窗,看到这样的景象:

逶迤而来的黄河,遇阴山山脉转向东流。阴山高耸,如同巨大的屏风,黄河蜿蜒,就像一条巨龙。屏风拱卫之下,黄河北岸,巨龙脊背之上,正是举世闻名的河套平原。

黄河南岸,库布其沙漠横亘绵延,一望无际。一抹抹醒目的绿,或连点成线,或连片成林,与漫漫黄沙交织着、较量着……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这里书写下壮美的诗篇。

6月5日,正是世界环境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巴彦淖尔。“沙”,是此行的主题。

记得两年多前,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现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总书记娓娓道来,听者耳目一新。

这次来,总书记主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在总书记心中,这个会“具有标志性意义”。

为了开好这次会,总书记把湖、田、林、沙、水都看齐了:

先去乌梁素海,看湖;再到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看田;走进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看林和沙;前往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看水和渠。

还没到乌梁素海边,就听到了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蓝天映衬碧水,宽阔的湖面上,芦苇摇曳,飞鸟翔集。

这颗“塞外明珠”,一度因污染蒙尘。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展板前,当地负责同志报告:最初“就水治水”,迟迟不见效。遵循总书记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理念,深刻认识到问题表现在湖里、根子在岸上,治沙造林、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等多管齐下,成效明显。

乌梁素海边,当地人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印在标牌上,也印刻在心间。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水林田湖”,加“草”,又加“沙”。

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6.81%,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

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防沙治沙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也正因如此,东西绵延4400多公里的“三北”工程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一走进新华林场,就会感受到人和时间的力量。

杨树、柳树、苦豆子、紫穗槐、杨柴……一众乔木灌木,顽强地向贫瘠的土地扎根,坚韧地向上生长。

深一脚浅一脚,总书记走进正在治理的沙地,久久端详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栽种的树,颇为感慨:“像‘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样的重大生态工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干成。”

望向一排屹立在沙丘上的杨树,当地干部说,看得见的是傲然挺拔的杨树,看不见的是年年反复补种,直到成林后,宛如一道水闸,牢牢把沙漠固定住。这,是治沙人的韧劲。

走向一丛稠密的杨树,熟悉林草的专家说,为了提高成活率,当年植树用的是扦插法,治沙人把整捆的树苗插在沙子里,密密麻麻长在一起,就像一堵绿墙。这,是治沙人的狠劲。

林场里的老职工说,过去人工种树很辛苦,白天黑夜地在沙地里弯着腰挖坑、栽树、浇水,“种一棵树要磕三个头”。这,是治沙人的干劲。

“三北”工程背后,是多少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

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谈到了“三北精神”,并深情讲起他见过的那些用一辈子去坚守的治沙人:宁夏“治沙英雄”王有德,甘肃八步沙林场“六老汉”,塞罕坝林场望海楼的护林员夫妇……

正是无数平凡的他们,以尺寸之功积累千秋之利,创造了世界上最大人工造林面积的绿色奇迹。

“这件事不能歇脚,不能松懈。”

考察中,总书记将防沙治沙比喻成“滚石上山”,“稍不留意大石头就滚了下来”,并语重心长地说:“搞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对得起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下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所交代。”

不可须臾懈怠,必须只争朝夕。

总书记发出了这样的号召:“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阴山下、黄河边,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六个必须坚持”的论述,我们对报告中的这个论断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时,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既讲人定胜天,也讲人水和谐。”

治水如此,治沙亦如此。讲“人定胜天”和讲“天人合一”,并不矛盾。

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的沙盘前,总书记驻足良久。从历史沿革到山川地理到工程技术,总书记详细听取介绍,思考着“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内在机理。

“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河套平原上的7级灌排体系,如人体血脉般延展扩散。在这拥有1100多万亩耕地的平原上,竟有灌排渠道10.36万条,总长6.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赤道的一圈半。随着西高东低的地势,黄河之水自流灌溉,润泽沃野,筑就秀美粮仓,成就了人水和谐的典范。

“开渠的人,千古留名、青史留名啊!”“它将来会作为百年、千年基业留下来的。”总书记赞叹道,“看到灌渠建设,我很感慨,一个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再一个是几千年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的创造,非常可贵。”

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天下黄河为何唯富一套?答案就在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善用自然之力。

正是基于此,谈治水,总书记提醒:“河套地区条件得天独厚,虽然不缺水,但也要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不能搞大水漫灌。”

谈治沙,总书记叮嘱:“既不能在不适宜的地方改造沙漠,也不能观望、畏手畏脚。有些沙漠改不好、改不了,不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句话:“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意,也是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中国智慧。

为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发展指引正确方向——习近平主席致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的贺信引发热烈反响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
为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发展指引正确方向——习近平主席致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的贺信引发热烈反响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题:为促进国际人权事业发展指引正确方向——习近平主席致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的贺信引发热烈反响新华社记者“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践行《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致贺信,引发与会中外嘉宾热烈反响。他们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提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和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主张,阐明中国落实《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与尊重保障人权的生动实践,为加强

微视频|加强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高质量|人口|微视频
微视频|加强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高质量|人口|微视频

6月11日是中国人口日。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会议提出,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高质量的科学文化供给,正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攀岩、棒球、跑步、冰上运动……体育活动逐渐被越来越多排入学生的时间表中,成为学习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健全家庭、学校

国内物价运行总体平稳——解读5月份CPI和PPI数据月份|同比|总体
国内物价运行总体平稳——解读5月份CPI和PPI数据月份|同比|总体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题:国内物价运行总体平稳——解读5月份CPI和PPI数据新华社记者魏玉坤、韩佳诺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消费需求继续恢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国内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在我国CPI“篮子”商品中,食品占比较高。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禽肉类、食用油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5.6%、3.6%和3.4%,涨幅均有回落;猪肉价格由上月上涨4%转为下降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中国|中华文明|总书记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中国|中华文明|总书记

央视网消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瞻望未来,从新时代的新征程去端详中华文明,从中国文明的坐标去观察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大家表示,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升华,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

天天学习|“一总三分”总书记亲自批准的这个项目有何特别之处?国家|文化|三分”总书记
天天学习|“一总三分”总书记亲自批准的这个项目有何特别之处?国家|文化|三分”总书记

▲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前,习近平总书记1日下午在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时,在兰台洞库了解馆藏精品版本保存情况。天天学习“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我非常关注、亲自批准的项目,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6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燕山脚下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历经三年建设,于2022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