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医生乘直升飞机救人!市七医院打通海上救援“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Apr 16, 2024 13:00 PM

9月5日中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到东海救助局打来的电话:东海上一条渔船有渔民头部受伤,血流不止,请七院派医生参加救助!

七院医生跑向直升飞机。


国内首次医生乘直升飞机救人!市七医院打通海上救援“最后一公里”

海上救助,刻不容缓。重症医学科主任雷鸣、急诊科副主任张涛和ICU病房护士长王青,迅速背起早就准备好的红色急救箱,乘坐医院紧急安排的车辆,赶往东海救助局驻地——上海市高东直升机场。20分钟后,他们抵达东海救助局。张涛和王青在3分钟内迅速穿戴好急救装备,与东海救助队的5名机组人员飞往东海救助点。

七院医生张涛护士王青在直升飞机上。


国内首次医生乘直升飞机救人!市七医院打通海上救援“最后一公里”

救助点距离高东机场89公里,直升飞机飞行40分钟后,悬停在求救船上空。两名医护人员在直升飞机上为受伤船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和包扎,并第一时间开通静脉通路。

七院医护人员在直升飞机上进行包扎。


国内首次医生乘直升飞机救人!市七医院打通海上救援“最后一公里”

13时40分许,直升飞机返回高东机场时,一辆120救护车已经就地等候。两名医护人员也跟随救护车回到七院抢救室。此时,急诊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眼科、口腔科、重症医学科等各科室医生已等候在抢救室。由于之前的伤口处理和紧急护理得当,伤员症状没有出现恶化,经过进一步检查和伤口缝合后,送入ICU病房进一步治疗。

七院急诊室抢救受伤船员。


国内首次医生乘直升飞机救人!市七医院打通海上救援“最后一公里”

七院副院长胡聃介绍,医院与东海救助局自2020年8月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以来,承担海上医疗救助任务,累计救治救助遇险人员68名。今年8月31日,双方又签署了新一轮《医疗救援战略合作协议》,旨在畅通“海上直飞送医”机制,提升海上医学救援能力和水平。此次医院派出医护人员乘直升飞机参加救护,是国内首例,也意味着打通了空中急救送医“最后一公里”。

尽管这次急救任务非常突然,但实际上,七院早就做好了充足准备。参加此次救助的王青说,8月24日,医院急创中心党支部与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并进行了“海上直飞送医”演练行动。上周,医院6名急诊医生和6名护士做了相关资质培训,并准备好了急救包,随时准备海上救助。张涛说,这次救援行动,让医院的急救平台前移,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救治时间,也能更好地为海上船民保驾护航。


国内首次医生乘直升飞机救人!市七医院打通海上救援“最后一公里”

七院副院长胡聃、重症医学科主任雷鸣与参加此次救援行动的机组人员合影。

东海救助局第一救助飞行队副队长董恩泽表示,此次医生乘飞机参加海上救助,尚属国内首次,医生跟随机组参加救助,大大缩短了对受伤人员救助时间。


国内首次医生乘直升飞机救人!市七医院打通海上救援“最后一公里”

“从收到求救电话到送进医院抢救室,只有两个多小时。医生乘坐直升飞机第一时间进行救治,可以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成功率。这也真正实现了移动ICU的理念——哪里有危重患者,哪里就有重症医护。”雷鸣说。

多器官衰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患者好转了,8个昼夜不眠抢救后呼吸衰竭|患者|系统性
多器官衰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患者好转了,8个昼夜不眠抢救后呼吸衰竭|患者|系统性

“抢救室3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热,呼吸衰竭,请求会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的急诊会诊群里跳出一条短信。正在查房的风湿科会诊医师立刻赶到南院区急诊抢救室,67岁女性,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突发高热和呼吸困难。这是最危急的风湿重症患者,急诊—风湿绿色通道快速开启,患者立即被送入国内首个风湿危重症监护单元:上ECMO、上呼吸机、上CRRT。经过8个日夜的抢救,患者逐渐好转。肺部重症感染最致命,这些医疗团队接力抢救当会诊医生赶到急诊抢救室,看着患者监护仪上

“肿瘤筛查利器”走进区属医院:华山—五院—闵行医联体PET/CT中心投用医疗|PET/CT|医院
“肿瘤筛查利器”走进区属医院:华山—五院—闵行医联体PET/CT中心投用医疗|PET/CT|医院

为了让闵行区居民在家门口体验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全面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性医疗中心领跑者的愿景,近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完成了闵行区属医疗机构首台PET/CT设备的引进及试运行,华山—五院—闵行医联体PET/CT中心正式开机,投入临床使用。据了解,PET/CT有“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的美誉,它融合了PET与CT,由PET提供病灶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CT提供病灶精确的解剖定位。患者仅需一次检查,便可以同时获得机体功能代谢变化及解剖形态变化的双重信息,叠加两种成像技术优势,产生出“1+1>2”的诊疗

护工也要全员持证上岗!闵行区率先探索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护理员|医疗|闵行区
护工也要全员持证上岗!闵行区率先探索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护理员|医疗|闵行区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达2.67亿,失能老年人超过4200万,对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呈现庞大且刚性的需求。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然而,医疗、养老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护理服务,随着护理内涵的不断拓展,医疗护理员,即大众熟悉的“护工”,不仅应成为医护人员的好帮手,更应是未来养老行业的中坚力量。日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闵行区卫健委了解到,为增加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供给,更好适应老龄社会需

也是师者:交大医学院率12家附属医院专家赴滇组团式服务调研,是医者专家|医学院|附属医院
也是师者:交大医学院率12家附属医院专家赴滇组团式服务调研,是医者专家|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重点支持的上海医疗专家组团式志愿服务项目,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书记赵文华带队,率医学院相关部处以及12家附属医院专家赴云南开展组团式志愿服务和调研活动。专家团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特长、体现专业水平,通过千里送医、实地取经、对口帮扶等形式,展医者仁爱、寻师者初心、递沪滇真情,将“实”字的要求贯穿到为云南医教领域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促进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千里送医展医者仁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疗

上海有群“科普艺术家”:20名“新锐人物”亮相首届健康科普推优选树活动一批|贡献|人物
上海有群“科普艺术家”:20名“新锐人物”亮相首届健康科普推优选树活动一批|贡献|人物

“未来的健康科普,是健康知识与各类艺术翩翩起舞;心血融入作品,把健康牢牢握紧;希望被记住你我他,记住这群科普艺术家。”在第一届上海市健康科普推优选树活动上,来自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刘峰带来一首自编的《科普艺术家》说唱,为现场气氛再添一把火。20名“新锐人物”候选人依次登场,分享近年来自身在健康科普领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为进一步打造医疗机构健康科普“主阵地”,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主力军”作用,鼓励和宣传为健康科普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机构,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健康科普工作和健康促进服务的主动性、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