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国没做过的事,拿着手电筒和纸往草丛里钻,上海56个小区雨夜迎来陌生人网格|小区|陌生人

发布时间:Apr 14, 2024 06:16 AM

天色刚暗,新上海花园洋房小区内,5个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引起了保安凌从友的注意。

骑着电瓶车跟上一阵后,他发现这些人分散开来,除了一对母女,其他人都是独自行走,拿着手电筒往路边的绿化带里钻,另一只手捏着一块板,上面夹着几张纸。忍不住好奇,凌从友上前询问,对方的回答更让他摸不着头脑:“貉口普查”。

直到有人出示了貉的照片,凌从友才恍然大悟:“就是它,我前两个月凌晨碰到过两次,看到我就逃。”

昨天晚上,上海松江、闵行、青浦3个区的56个小区都发生了类似的一幕,100多位志愿者冒雨在小区里探寻“同一屋檐”下貉的踪迹,也意味着,上海第二次“貉口普查”全面启动。


做全国没做过的事,拿着手电筒和纸往草丛里钻,上海56个小区雨夜迎来陌生人网格|小区|陌生人

发现

城市快速发展,城区与郊野的边界逐渐模糊,使很多野生动物原有的自然栖息地不复存在,于是,一种被称为“野生动物进城”的现象近年来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现在与一些居民同住一个小区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就是典型案例。历史上,分布于上海的哺乳动物物种组成丰富,包括小灵猫、貉、獐、豹猫等多个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黄鼬、狗獾、东北刺猬、华南兔、赤腹松鼠等其他物种。

许多物种无法跟上城市的高速发展,但貉是个例外,它们逐步适应了城市环境,数量持续增加,分布区域持续扩大,是比较典型的“进城野生动物”。


做全国没做过的事,拿着手电筒和纸往草丛里钻,上海56个小区雨夜迎来陌生人网格|小区|陌生人

萌萌的小貉,每年5月到8月的貉繁殖期,尤其是处于哺乳期的母貉,这段时间为保护幼崽,领地行为更强,认为被挑衅或有危险后,应激反应远比平日强烈王放摄

上海某小区主干道旁不到10米的墙角下,发现了貉的巢穴和一窝幼貉郑运祥摄

数量爆发性增长后,野生动物与人的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如何未雨绸缪,科学合理地对待、处理“野生动物进城”问题,有足够的认知是基础。而以往,上海有多少貉甚至貉长什么样,都鲜为人知。

2019年,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联合发起了“貉以为家”项目,并在2022年启动“貉口普查”,这是我国第一个在特大型城市以公民科学的组织方式进行的城市野生哺乳动物调查活动。


做全国没做过的事,拿着手电筒和纸往草丛里钻,上海56个小区雨夜迎来陌生人网格|小区|陌生人

“貉以为家”和“貉口普查”取得了许多宝贵的发现和结论。

首先是计算出了有貉分布小区的貉密度:被调查的50个小区中有22个有貉分布,平均每个小区有10.82只貉,平均密度为1.08只/公顷。

上海野生貉分布热力图图片如果将1.08只/公顷视为基准值,小区内貉的密度不超过它,貉就基本处于“潜伏”状态,居民遇到它们的机会较小,甚至很多居民完全不知道小区里有貉,即使“在同一屋檐下”,也能基本相安无事。

但如果小区内貉的密度远远超过它,会大幅增加人貉相遇甚至产生矛盾的概率。在22个有貉分布的小区中,有7个小区貉不少于10只,6个小区貉密度超过1只/公顷,最多的一个小区有超过50只貉,密度达到5.8只/公顷。


做全国没做过的事,拿着手电筒和纸往草丛里钻,上海56个小区雨夜迎来陌生人网格|小区|陌生人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表示,以平均密度1.08只/公顷计算出的貉总数,与前几年研究团队预估的上海野生貉数量较为接近,约在3000只至5000只。

通过横向比较情况相似的小区,研究团队还发现了控制貉的有效方法:管好猫粮投喂和湿垃圾。

“植被指数、人口密度等参数相近,属于同一个类型的小区,貉的数量却差了近一倍。”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冯一迪表示,分析貉密度更高的小区,每公顷多一只貉的原因就在于有人不听劝阻乱投喂,还有湿垃圾投放点位长时间无人值守。

所以,管住吃喝是控制野生动物泛滥的有效手段。此外,在貉的非繁殖期,待洞穴内的貉全部离开后,填补建筑物底层的沉降缝,也能有效降低小区内貉的数量。


做全国没做过的事,拿着手电筒和纸往草丛里钻,上海56个小区雨夜迎来陌生人网格|小区|陌生人

貉在夜色中翻找垃圾武亦乾摄

在上海,野生貉似乎有随着河道扩散的趋势王放摄

这项研究也为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施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每公顷多少只貉才合适?这其实是一个生态承载力的问题,也是周边居民容忍度的问题,可是我们过去并不清楚具体答案。”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李梓榕表示,现在有了“1.08只/公顷”这个数值,开了个好头,将来进一步细化,就能成为对城市中的野生动物是否采取收容、野放等干预措施的参考标准之一。经过评估,如果貉的密度逼近标准数值,相关部门就要未雨绸缪,进行干预。


做全国没做过的事,拿着手电筒和纸往草丛里钻,上海56个小区雨夜迎来陌生人网格|小区|陌生人

触动

根据2021年、2022年组织的问卷调查,结合走访调查、志愿者反馈,以及林业部门提供的12345平台相关投诉信息,截至去年11月,上海至少有260个社区或绿地有貉分布,除了崇明,上海其他区均记录到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林业部门了解到,这一数字目前很可能已逼近300。

第一次“貉口普查”只覆盖了50个小区,尚未掌握全市貉分布情况的全貌。此外,几年过去后,貉的种群数量、分布有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又因何变化?这些谜团都需要持续推进“貉口普查”来解开。


做全国没做过的事,拿着手电筒和纸往草丛里钻,上海56个小区雨夜迎来陌生人网格|小区|陌生人

“公民科学很可能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可持续性且有效的野生貉调查方式。过去小团队数个月才能完成的调查在数百人的努力下,只花两个周末的晚上就能完成。”王放表示,2022年第一次启动大规模的线下“貉口普查”时,市民的环保意识之强、科学素养之高、参与调查的尽责与高效都深深震撼到他,更坚定了将该项目持续下去的信心。

今年的“貉口普查”将调查范围从松江扩大到松江、青浦、闵行。冯一迪解释说,这是因为新增的两个区出现了貉集中分布且数量增多的趋势。

确定好要调查的3个区后,调查组先用一张均匀的网格表覆盖这些区,去掉表格边缘网格内土地面积小于网格面积50%的网格,得到177个网格。

图片然后,根据植被指数、人口密度等参数,将177个网格分成4种类型,按照统一比例从这4种不同类型的网格中随机抽取出要调查的网格,最后每个网格中选取2个小区分派志愿者进入调查。


做全国没做过的事,拿着手电筒和纸往草丛里钻,上海56个小区雨夜迎来陌生人网格|小区|陌生人

最终,有56个小区被选中,100多位志愿者分成56组100多条线路,用两个周六的晚上访问小区居民和物业,并在指定的步行线路上寻找貉的踪影,还要通过专门的手机软件记录见到貉的时间、地点、数量,以及它们正在干什么,对人有什么反应,有没有皮肤病,有没有人胡乱投喂猫粮或乱扔湿垃圾等。

深夜邂逅貉王放摄

志愿者在调查小区时拍到的貉汤易迎摄

志愿者在调查小区时拍到的貉,佩戴了GPS项圈孙恭昊摄


做全国没做过的事,拿着手电筒和纸往草丛里钻,上海56个小区雨夜迎来陌生人网格|小区|陌生人

“有点羡慕上海的生态环境和氛围,因为相同的志趣,那么多天南海北的人聚到一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杨云渊担任新上海花园洋房小区调查组的领队。她告诉记者,自己专门研究过云南大象“搬家”的课题,一直对野生动物感兴趣,但在老家云南和北京都没见过貉,这次专程从北京赶来,打算在上海住半个月,寻找貉,研究人与貉的和谐相处之道,小组其他成员也都不住在松江,有小伙伴从黄浦区赶了20多公里路过来,毫无怨言。

从事广告创意行业的代绘宇也对貉充满好奇:“我以前只在网络上见过它,觉得好萌。”代绘宇说她很喜欢小动物,以前经常参加救助流浪动物的公益活动,而“貉口普查”这种公民科学活动是第一次参加,“和救助猫猫狗狗很不一样,人类不干预貉的生活才是科学的对待方式,这一点很触动我。”

杨珊珊带着5岁的女儿宋思予在小区里冒雨走了一个多小时,没有找到貉,但她对女儿说:“看不到貉很正常,这就是科学,不可能轻轻松松就成功。”

据悉,这周六的“貉口普查”只有22个小区记录到貉或受访居民明确见过貉,失败率不低,不过,这种挫折却带来了许多知识。比如,貉更容易出现在这样的小区:居民居住密度较小;环境好,有貉喜欢的灌木丛、土坡、菜田瓜棚,还有景观水体、喷水池等水源和取食场所;墙基下有不少空洞,貉只需挖开墙基绿化带表层的浮土,就找到一个深邃安全的“地宫”。


做全国没做过的事,拿着手电筒和纸往草丛里钻,上海56个小区雨夜迎来陌生人网格|小区|陌生人

“至少知道手电筒往哪里照更容易见到它们,还知道深夜邂逅的概率更高,有这样的点滴收获,就很满足了。”杨珊珊说,下周还会再接再厉,为城市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

志愿者合影

“强身健体”折射哪些新理念,上海卢浦大桥史上首次结构性维修“悄悄”完成卢浦大桥|大桥|理念
“强身健体”折射哪些新理念,上海卢浦大桥史上首次结构性维修“悄悄”完成卢浦大桥|大桥|理念

上海黄浦江上第六座大桥、有“世界第一拱”之称的卢浦大桥,日前完成建桥以来的首次结构维修。从2015年以来,上海城市桥梁进入保养高峰期,多座标志性桥梁进行了维护改造,包括浙江路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松浦大桥等。比它们更年轻的卢浦大桥,为何早早开始“强身健体”?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在这次维护之后卢浦大桥还要考虑“升级”,折射城市市政设施运营新理念。祛除病害可再维持多久?6月28日,是卢浦大桥通车运营20周年纪念日。刚满20岁的年轻桥梁,为何早早开始了维修工程?“卢浦大桥主体结构的设计年限是1

日均出动道路保洁人员2.5万余人次,端午假期公园接待游客155万人次林地|设施|人员
日均出动道路保洁人员2.5万余人次,端午假期公园接待游客155万人次林地|设施|人员

端午小长假受雨水天气影响,上海公园游客接待量较往年同期有所减少。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今天公布数据,端午小长假上海公园共接待游客155.36万人次。假期恰逢强降水,上海绿化市容行业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积极应对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天气等状况,3天内安排一线作业人员提前到岗,日均出动道路保洁人员2.5万余人次,对公交枢纽、景观区域、地铁站出入口、大型商圈等重点区域开展快速清扫保洁,及时清除排水口周边的垃圾和落叶,保障市民出行。上海绿化林业部门提早绑扶新种林木,清理沟渠内枯枝落叶,疏通林地排

徐家汇夜生活节消费场景持续上新,越夜越精彩本土|消费|徐家汇
徐家汇夜生活节消费场景持续上新,越夜越精彩本土|消费|徐家汇

“夜间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风向标,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之一,自2023上海夜生活节启幕以来,“体育+”“本土+”“潮流+”,徐家汇夜生活节消费场景持续上新,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越夜越精彩”的全新消费体验。作为首批上海市体育产业集聚区,“2023徐汇区体育消费嘉年华活动”已于6月9日—11日在徐家汇商圈开启。此次为期3天的嘉年华中,30多家著名体育品牌、上海市体育头部企业和特色体育机构入围活动。此外,上海自由搏击业余公开赛、中国坐标上海徐汇定向户外挑战赛、徐汇区篮球季决赛、一镖掷胜飞镖挑战赛等

欧洲游价格大涨怎么玩?“花更少钱玩更多地方”依然可以做到世界|欧洲|欧洲游
欧洲游价格大涨怎么玩?“花更少钱玩更多地方”依然可以做到世界|欧洲|欧洲游

三年疫情后国门重开,外面的世界已发生诸多变化。对中国旅行者来说,遍及全球多国的通货膨胀和欧洲能源危机,令欧洲游成本大幅上升。面对这样的新形势,今天在上海地铁静安寺站漫选商业街拉开帷幕的“2023欧洲旅行嘉年华”上,旅游从业者提出了“Travelmoreforless”的理念,力争为偏爱特色线路的游客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旅行线路。此次欧洲旅行嘉年华活动是第四届”五五购物节“活动,也是“上海进口嗨购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来自瑞士、英国、克罗地亚、波兰、挪威、丹麦、英国、德国汉堡、比利时法兰德斯、瑞典、葡萄牙等

陆家嘴论坛靠什么让世界瞩目,15年来经济|金融|论坛
陆家嘴论坛靠什么让世界瞩目,15年来经济|金融|论坛

明天,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将在上海开幕。开办15年来,这一金融领域的高端对话交流平台,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金融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一个有意思的巧合是,首届陆家嘴论坛起步于2008年,当时人们关注的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经济何时能好转并复苏。而本届论坛大家更关心的,显然是在疫情之后,金融如何助力全球经济复苏。问题相似,答案却不尽相同。全球金融人士每一次来到陆家嘴论坛,都在为现实世界中的金融发展问题,寻找答案。15年来,一些答案已经逐渐清晰,一些答案仍在不断探寻。这也许就是陆家嘴论坛让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