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忠:带着90岁妈妈看《宝岛一村》

发布时间:Apr 16, 2024 02:13 AM

“一个人一辈子,影响创作的有三个因素,从小长大的环境、所学的东西、天分。你的创作与成长环境有关,那就是你的情怀。眷村是我的情怀,我讲眷村,讲不完。”《宝岛一村》15周年纪念活动近日在上剧场举行,67岁王伟忠作为编剧、导演之一,同时也是地地道道的眷村子弟,又一次讲起他从小长大的地方。

王伟忠分享眷村记忆王开摄


王伟忠:带着90岁妈妈看《宝岛一村》

上剧场观众们对《宝岛一村》创作兴趣浓厚王开摄

2008年首演至今,《宝岛一村》演出超过300场,收获近50万观众。编剧、导演赖声川说,“《宝岛一村》有一种很奇特的生命力。这部戏现在已经脱离了原始语境,眷村没有了,《宝岛一村》的意义却变大了。”


王伟忠:带着90岁妈妈看《宝岛一村》

王伟忠这样阐释《宝岛一村》的创作初心:“这些故事不是假的,都是真的,这是血泪堆砌出来的故事。我是眷村第二代,我觉得我有责任把眷村的故事讲出来。很多感情书写不清楚,只有用舞台剧表现出来,才能直达人心。”

2023年《宝岛一村》诞生15周年,7月21日在上海开启巡演,经典版在过去一个多月造访深圳、杭州、北京和西安,8月25日至27日回到上海,在上剧场为巡演画上圆满句号。9月1日至10日,专属版接力上演。


王伟忠:带着90岁妈妈看《宝岛一村》

“人到了一定年纪会怀旧。眷村故事是大时代重要一环。”王伟忠回忆,“我妈从北平胡同来台湾时不到16岁,25岁时,她已经生了四个小孩。眷村是贫民窟、难民营,对小孩子来讲却是天堂。小时候我们吃百家奶长大,听所有父亲讲战争、讲故事。赖声川导演很厉害,我给他讲了百来个眷村故事,他用两三年体会、研究,在舞台上用三个家庭把所有故事串起来。”

今年《宝岛一村》在台北演出,王伟忠力邀90岁高龄母亲看戏。“15年前《宝岛一村》首演期间,我妈看过。这15年里,我常跟她说,您来台北,可以再看一遍《宝岛一村》。她总说自己年纪大了,动不了,不想去。我妈个性强,她不愿在剧场坐轮椅,嫌难看。我说,‘不会,老太太,没事您去看看吧。您看《宝岛一村》,就像周围人又重新活一次。’这次我妈终于来了,我姐姐还拍了她看《宝岛一村》的视频。有邻座观众好奇问她年纪,我妈回答自己九十多了,以前住眷村。他们聊得挺投入,她也没说自己是王伟忠的妈妈。”


王伟忠:带着90岁妈妈看《宝岛一村》

王伟忠在上剧场

眷村从2000多户到六十几户,如今只剩下四户。王伟忠一两个月回眷村一次,“老人慢慢走了,像一棵树一晃荡,落下一大堆叶子。”《宝岛一村》中,包子连接着钱奶奶与朱嫂、孩子们三代人。现实中,眷村卖包子的女人有一双小眼睛。王伟忠回忆,“我妈给她取外号叫‘小眼儿’。她做了一辈子包子,背已经直不起来。2020年快过春节时,我妈在台北,‘小眼儿’在嘉义,给我妈打电话说,‘我喘不过气来了,过完年,我要走了,你好好过啊。’这就是眷村,很简单的话、很浓厚的感情,三言两语把所有事都说明了,甚至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2020年过完春节,‘小眼儿’真的走了。”


王伟忠:带着90岁妈妈看《宝岛一村》

《宝岛一村》经典版阵容不乏“眷村的孩子”。老赵饰演者屈中恒与《宝岛一村》相伴走过15年,从41岁演到56岁,“眷村是我的前半生、我父亲的后半辈子,我们在演绎自己的故事,我愿意一直演下去。”小朱饰演者冯翊纲感慨:“‘宝岛一村’是最后一个还亮着灯的眷村,《宝岛一村》只要演一次,眷村就活一次。我们带有薪火相传的意义,看到年轻的上剧团演员们能够跟我们把戏合在一起,我特别激动。”

《宝岛一村》经典版王开摄


王伟忠:带着90岁妈妈看《宝岛一村》

《宝岛一村》经典版王开摄

《宝岛一村》经典版王开摄


王伟忠:带着90岁妈妈看《宝岛一村》

王伟忠为剧中老赵写了一段台词,那是他想象父亲说话的样子。“我爸得肝癌,半年时间就走了。他一直忙眷村的事,走的时候,我在台北工作,晚上接到电话,‘伟忠,你爸在台中医院,你赶快赶过来,他不好了。’我赶到时,我爸已经昏迷,最终也没跟我讲上话。我揣测他想要说的话,做《宝岛一村》时写了一些词,借着老赵说出来。”《宝岛一村》上演,王伟忠在侧幕看,“老赵讲完词下台,我把餐巾纸递给他,他抹眼泪,我百感交集。”

上剧场推出《宝岛一村》专属版,年轻演员常围着王伟忠问,“我们有什么要加强的?”王伟忠直言,“他们还是太年轻,不一定了解胡同、弄堂文化。比如打完架,几个人拿瓶啤酒坐下一起喝,恩怨就过去了。我考上大学离开眷村,我妈没理我,一直在炒菜。我从巷口往公车站走,一起打架的兄弟看到我就做手势,不是赶我走,大意是要我好好闯天下给他们看。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情感,看起来好笑,好笑中又有悲情。《宝岛一村》讲战争、讲乡愁,到后来都淡淡的,其中有巨大情绪,慢慢讲,悠悠讲,就是很有力量。我这样说,年轻演员能体会。”


王伟忠:带着90岁妈妈看《宝岛一村》

《宝岛一村》专属版林静雯摄

《宝岛一村》专属版林静雯摄


王伟忠:带着90岁妈妈看《宝岛一村》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纪录片《象行记》2024年上映,云南野生象群迁移之旅将被搬上IMAX银幕公司|制作|象行记

IMAX公司、蓝蚁传媒旗下的制作公司新加坡海滩别墅影业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传播集团解读中国工作室7月3日宣布,将联合制作纪录电影《象行记》。这部影片将记录野生亚洲象群于2020年开启的那场迁移之旅,呈现野生象群的栖息地——中国云南隐匿于世的风光,揭示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故事和鲜为人知的秘密。该纪录电影时长约90分钟,目前正在中国制作,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计划于2024年在IMAX影院上映。《象行记》不仅将呈现人类与野生大象之间的关系,还以全新的视角记录了大家所熟知的16头野生亚洲象在2020年3月离开原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探索新的可能,不照搬舞剧,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一开拍上海|纪实|电影

7月1日上午,上海歌舞团的排练厅变成了电影片场。摄影机、灯光、轨道、摇臂就位,透过导演郑大圣的监视器,可以看见高清镜头下,上海歌舞团演员们身体舞动与镜头移动的默契配合。郑大圣穿着一件连帽衫,身后印着四个字“胆子要大”。把一部“爆款”舞剧拍成电影,的确需要胆量。拍摄过程中更要胆大心细,一个“李侠”与“小裁缝”的舞段,反复拍摄了多次。导演郑大圣紧盯监视器这是舞剧纪实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拍摄的第一天,片场忙碌有序。这部电影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SMG旗下上海歌舞团和尚世影业联合摄制,曾执导电影《1921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助力文创产业稳增长,浦东新区推出“五个一”精细化服务产业|企业|文创

浦东新区2023文创重点企业稳增长服务季活动6月16日启动。活动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主办,旨在整合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和社会机构等综合资源,优化文创企业发展生态,推动文创产业更高质量发展。活动季聘任了一批文创产业稳增长服务引领导师,同时,“益企同心”服务专员团队正式亮相,未来将打造“五个一”暖心服务:即“一条专线”“一个邮箱”“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一个园区企业互动微信矩阵”“一支专项协调专员队伍”。团队将着力做好政策宣传员、问题协调员、发展护航员,用踏实贴心的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亮相玉兰花|徐晋平|作品展

国画家、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晋平个展“好一朵玉兰花——徐晋平国画作品展”6月3日至7月10日亮相上海新晋界艺术空间,本次展览展出了近20幅徐晋平近年创作的以玉兰花为主题的作品。徐晋平徐晋平的花鸟画作品融合了整体的诗意美和清新的韵致,展现出形与神相互交融的特殊魅力。他笔下的千枝万蕊的玉兰花朵朵向上,似在雪中浸润,在古建筑的映衬下,彰显高贵气质。徐晋平运用巧妙的留白和精湛的技巧,在轻快自然的笔墨中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和审美趣味。展览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担纲学术指导,他表示,“徐先生笔下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胡歌:面对人生的措手不及不虚此行|刘伽茵|胡歌

携新作《不虚此行》入围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胡歌特意翻开与导演刘伽茵的微信聊天记录,“2021年7月13日,看完曹保平老师发我的剧本,我和导演加了微信。我在《不虚此行》剧本看到平时回避的话题——死亡。东方文化不太愿意面对死亡,所以人们平时不太做准备,死亡让人措手不及,我有类似经历。”《不虚此行》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编剧并执导,胡歌领衔主演,吴磊、齐溪主演,白客特别出演。电影讲述一个“掉队”的普通编剧闻善偶然中开始以撰写悼词为生,在与各色普通人的相遇里,闻善慰藉他人、也获得温暖,最终找到自